彭艳红
摘 要: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要求各科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渗透各方面的知识,促进小学生全面健康地发展。那么,小学数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穿插与劳动相关的知识,让学生懂得劳动的不易,能够更加珍惜现在的学习生活,认真学习。小学生的心智发展都需要教师的帮助,处于具体形成学习阶段,教师在讲课过程中渗透劳动教育,能够增强小学生的劳动意识,让学生积极投入学习生活中。
关键词:小学数学;劳动教育;新课标
小学数学教师不仅要教授学生数学知识,更要教会他们如何利用数学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将数学知识生活化。在教授数学课程的过程中,教师也要渗透一些道理,帮助小学生塑造正确的价值观。劳动教育便是小学数学教师在上课过程中浓墨重彩的一笔。教师将关于劳动的知识运用在课题中,能够丰富教师的教学形式,使学生理解更加容易,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本文意在探讨小学数学教学渗透劳动教育的途径与策略。
一、小学数学教学现状
当前小学生的学习主动性缺乏,教师一味地讲解,学生也只能是一味地接受知识,缺乏对识的探索能力。另外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只教授数学单科知识,对于学生其他方面的教育比较欠缺,这样就使课堂教学比较枯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渗透一些关于德育、劳动教育方面的知识,拥有劳动意识与能力,丰富学生的情感态度,推动学生全方面发展,这样能够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在情感上达成共鸣,那么他们在学习生活中就能够更加积极,在学习中更加努力。
二、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劳动教育的策略
1.通过数学魅力,感受劳动之美
劳动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美德,热爱劳动是中华人民的优秀品质。小学教师将数学知识与劳动教育相结合,能够使小学生理解、感悟劳动之美,体会劳动的快乐,在劳动实践中进行学习,能够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例如,在教学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观察物体”中,要求学生在学习不同图形的基础上,通过观察,能够正确地分辨出不同物体的方位,促进学生方向发展观念和空间观念的学习。同时,在新课标改革的背景下,提出教师的教学内容要与实际生活相联系,那么小学数学教师在讲解这一节时,便可以首先利用教室内现有的物体导入,让学生进行分辨。说一说黑板、门框、窗帘是什么图形。让小学生了解到数学知识在生活中无处不在,要认真学习,发现数学的奥妙,体验数学的乐趣。接下来,教师可以利用大屏幕展现校外路边花坛的正面、上面、侧面。感受我们校外花坛的干净、整洁、美丽,让学生体验到劳动人民的辛勤奉献与默默奉献的精神。然后提问学生,花坛是什么形状?这些分别是花坛的哪些方位?學生可以观察屏幕上的图片,正确地分析出方向,锻炼学生的空间体验感。学生在这节课的学习过程中能够认识不同的图形,也能够分辨出不同的方位,同时学习到劳动人民的辛勤奉献,将数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相结合。让学生在观察中发现数学的魅力,体会到劳动人民的精神,感受劳动的美。
2.在教学中贯穿劳动教育,学习数学知识
数学知识的学习,能够锻炼学生思维能力,训练学生的逻辑感。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及时转变教学模式,增加学生的新鲜感,让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投入到数学知识的学习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也要贯穿劳动教育,让学生体会到丰富多彩的教学方法,不同的解决问题的思路。让学生积极思考,形成数学思维意识,为今后的学习打好基础。
例如,在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统计”中,课程的主要内容是教会学生如何利用统计图,直观地展现数据,并且学生通过分析观察统计图,发现一定的规律,得出相应的结论。教师可以先布置作业,将学生分为四人小组,让学生课下查找资料进行调查,分析近十年来我国粮食总产量的数据,另外,分析五种粮食作物产量,分析它们的生长情况,并绘制成条形统计图。接下来教师在上课时,第一个教学环节可以让小组学生进行展示,每组派出一个代表到讲台展示PPT,展示自己小组所查到资料以及绘制的条形统计图。这样锻炼了学生的胆量,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他们主动进行知识的探讨与研究。可以得出自己对粮食的结论,体会到劳动人民的付出,更加珍惜劳动人民的成果,珍惜粮食。第二个教学环节,教师要进行讲解,首先说一说近年来我国粮食的生长趋势,这些都是劳动人民的辛勤付出。只有劳动人民耕种,我们才能够生活。接下来就是进行具体条形统计图的讲解,让学生能够直观地感受到条形统计图带给我们的便利,学习到如何利用条形统计图进行概括总结。在上面的教学过程中学生能够充分感受到数学知识与劳动教育的关系,要利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小学数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合理将劳动教育渗透到教学环节。丰富课堂教学形式,利用数学知识发现和解决问题。让学生积极投入到学习中,创办高效课堂。
参考文献:
[1]黄卫华.小学生劳动教育的重要性与践行思路探索[J]. 求学,2020(43).
[2]汪慧琴.核心素养培育下的小学生劳动教育之我见[J].求知导刊,202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