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骨脂种子提取物微乳剂对黄瓜细菌性角斑病的田间防效试验

2021-09-05 08:24李月娟关丽杰
山地农业生物学报 2021年3期

李月娟 关丽杰

摘 要:黄瓜细菌性角斑病是一种由丁香假单胞杆菌(Pesudomonas syringae pv.lachrymans)引起的细菌性病害,对黄瓜生产造成严重影响。为探究植物源杀菌剂补骨脂种子提取物对黄瓜细菌性角斑病的田间防治效果,按照田间药效试验准则在海南省海口市、浙江省绍兴市、陕西省西安市和辽宁省凌源市进行了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补骨脂种子提取物微乳剂0.6~2.4 g a.i./hm2剂量处理对黄瓜细菌性角斑病的防效达61%~83%,相当于或优于对照药剂6%春雷霉素可溶液剂,其中在陕西省西安市防效最优。试验期间供试剂量范围内对黄瓜安全,无不良影响,可在田间大面积推广使用。建议在发病前或发病初期,按1.2~2.4 g a.i./hm2剂量视病害发展情况间隔7~10 d连续施药3次。

关键词:植物源农药;补骨脂种子提取物;黄瓜细菌性角斑病;田间防效

中图分类号:S48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0457(2021)03-0083-05

国际DOI编码:10.15958/j.cnki.sdnyswxb.2021.03.014

Field Control Effect of Microemulsion of Psoralea corylifolia L.Extract Against Pesudomonas Syringae pv.lachrymans

LI Yuejuan,GUAN Lijie*

(Shenyang University of Chemical Technology,Shenyang,Liaoning 110142,China)

Abstract:

Cucumber bacterial angular leaf spot is a bacterial disease caused by Pesudomonas syringae pv.lachrymans,which has a serious impact on cucumber production.In order to explore the field control effect of the microemulsion of Psoralea corylifolia L.extract to P.syringae pv.lachrymans,the efficacy evaluation of pesticides was conducted in the field in Haikou City,Shaoxing City,Xian City and Lingyuan City.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control efficacy of 0.6~2.4 g a.i./hm2 microemulsion of P.corylifolia extract on P.syringae pv.lachrymans could reach 61%~83%,especially in Xian City,which was equivalent to or even better than that treatment by 6% kasugamycin.The range of test dosage had no adverse effect on cucumber during the experiment.It is recommended that microemulsion of P.corylifolia extract can be widely used in farmland before or at early onset of P.syringae pv.lachrymans,at 1.2~2.4 g a.i./hm2 dose which should be applied 3 times at intervals of 7~10 d depending on the development of the plant disease.

Keywords:

Botanical pesticide; Psoralea corylifolia L.extract; Pesudomonas syringae pv.lachrymans; field efficacy

黄瓜是我国主要蔬菜品种之一。黄瓜细菌性角斑病是一种由丁香假单胞桿菌黄瓜致病变种(Pesudomonas syringae pv.lachrymans)引起的细菌性病害,在20世纪初被Carsener[1]首次报道。黄瓜细菌性角斑病在黄瓜整个生育期几乎都会发生,大都危害茎蔓、卷须、叶片和叶柄,有时也会危害到果实,造成50%以上的损失,对黄瓜安全生产造成严重威胁[2-3]。如何有效的控制该病害的蔓延成为生产中的突出问题[4]。目前,防治农作物细菌性病害的杀菌剂主要包括铜制剂,农用抗生素如链霉素、春雷霉素,叶枯唑系列杀菌剂等,方便、快捷、高效的特点使其在作物防治上广泛应用[5-7]。但药剂的长期使用会造成病害抗药性的产生[8]和对作物产生药害,如铜离子易对果树幼果、蔬菜嫩梢水稻孕穗等幼嫩组织产生药害,正逐渐被安全的药剂所取代[9-10]。随着人们对环境的重视和健康意识的增强,环境友好型生物农药的发展越来越受到重视[11-12]。

补骨脂种子提取物微乳剂是一种新型植物源杀菌剂,与传统化学农药相比,补骨脂种子提取物多种活性组分和多作用靶点使其具有高效、低毒、低残留、易降解、不易产生抗药性的特点,对人和牲畜相对安全。补骨脂种子提取物微乳剂对多种植物病原菌菌丝生长和孢子萌发都有较好的抑制作用,对水稻稻瘟病菌,苹果腐烂病菌,黄瓜炭疽病菌菌丝生长抑制作用的EC50分别为40.55、23.02、69.73 mg/L,对水稻稻瘟病菌孢子萌发抑制作用EC50为0.7568 mg/L[13-14]。在田间主要用于防治水稻稻瘟病,田间试验表明药剂用量为1.8 g a.i/hm2时对水稻稻瘟病防效达85%[15]。

为探究补骨脂种子提取物微乳剂对黄瓜细菌性角斑病的田间防治效果,以常用药剂为对照药剂,在4个省份进行了田间防治试验,以明确其对黄瓜细菌性角斑病的防治效果和最佳用药量,为其在农业生产中推广使用提供科学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试验对象:黄瓜细菌性角斑病(Pesudomonas syringae pv.lachrymans)。

试验作物品种:津研4号、密刺60、博耐35B。

1.2 试验地及环境条件

试验地1位于海南省海口市澄迈县永发镇,培育品种为津研4号。基地常年种植黄瓜,试验地为砖红壤土,肥力较好,黄瓜处于结果初期,各试验小区肥水管理相同,植株长势旺盛均匀一致,部分叶片轻度发病。试验前一周内不施用任何杀菌剂,试验期间不施用其他药剂防治其他病害。

试验地2位于浙江省绍兴市东浦镇,培育品种为津研4号。试验地土壤类型为黄化青紫泥,pH值5.50~5.80。水肥管理与常规黄瓜地一致,试验时黄瓜处于结果期,生长良好,试验前15 d没有进行其他病害防治。

试验地3位于陕西省西安市鄠邑区,培育品种为博耐35B。试验田为壤土,pH约为7.2,无套种作物。肥水等管理条件均匀一致,水肥一体化,管理水平中等,试验前后按常规农事操作。试验期间黄瓜处于采摘期。试验期间田间没有使用任何杀菌剂。

试验地4位于辽宁省凌源市宋仗子镇,培育品种为密刺60。试验地土壤类型为褐土,pH 值中性,肥力中等,排灌方便,田地统一管理。试验地未使用其他药剂。

1.3 试验设计及安排

1.3.1 试验药剂

补骨脂种子提取物微乳剂(含0.2%苯丙烯菌酮,沈阳同祥生物农药有限公司)。

1.3.2 对照药剂

6%春雷霉素可溶液剂(青岛中达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1.3.3 药剂用量

1.3.4 田间试验设计

每组试验均设4次重复,每小区面积20 m2;试验药剂、对照药剂以及空白对照处理采用随机区组排列。

1.4 施药方法

试验中均使用背负式喷雾器喷雾,采用茎叶喷雾法,于黄瓜细菌性角斑病发病初期施药,从空白对照区开始,由低剂量到高剂量依次进行,共施药3次。

1.5 调查方法

调查方法参照农药田间药效试验准则(二)中第110部分:杀菌剂防治黄瓜细菌性角斑病进行[16]。

于发病初期施药前调查病情基数,第三次施药后7~10 d调查。每小区三点取样,每点5株,调查全部叶片,按国标分级标准记载发病情况。

叶部病害分级方法(以叶片为单位):

0级:无病斑;1级:病斑面积占整个叶面积的5%以下;3级:病斑面积占整个叶面积的6%~10%;5级:病斑面积占整个叶面积的11%~20%;7级:病斑面积占整个叶面积的21%~50%;9级:病斑面积占整个叶面积的51%以上。

药效计算方法:病情指数=[∑(各级病叶数×相对级数值)/(调查总叶数×9)]×100;

防治效果(%)={1-[(空白对照区药前病指×药剂处理区药后病指)/(空白对照区药后病指×药剂处理区药前病指)]}×100。

2 结果与分析

2.1 海南省海口市田间药效试验结果

海南省海口市田间药效试验(表2)结果表明,补骨脂种子提取物微乳剂0.6、1.2、2.4 g a.i./hm2三个处理的防效分别为68.02%、73.07%和76.77%。对照药剂6%春雷霉素可溶液剂45 g a.i./hm2处理的防效为75.61%。

采用邓肯氏新复极差(DMRT)法进行生物统计学分析,差异显著性分析表明,补骨脂种子提取物微乳剂各处理之间的防效差异极显著,2.4 g a.i./hm2处理的防效显著优于0.6 g a.i./hm2和1.2 g a.i./hm2的处理。补骨脂种子提取物微乳剂2.4 g a.i./hm2处理的防效与对照药剂6%春雷霉素可溶液剂45 g a.i./hm2处理药效相当,差异不显著。

2.2 浙江省绍兴市田间药效试验结果

浙江省绍兴市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表3),补骨脂种子提取物微乳剂0.6、1.2、2.4 g a.i./hm2三个处理的防效分别为70.82%、77.19%和80.43%。对照药剂6%春雷霉素可溶液剂45 g a.i./hm2處理的防效为78.44%。

差异显著性分析表明,补骨脂种子提取物微乳剂各处理之间的防效差异极显著。补骨脂种子提取物微乳剂1.2 g a.i./hm2的防效与对照药剂6%春雷霉素可溶液剂45 g a.i./hm2处理的防效相当,差异不显著,2.4 g a.i./hm2处理的防效显著优于6%春雷霉素可溶液剂处理的防效。

2.3 陕西省西安市田间药效试验结果

陕西省西安市试验结果表明(表4),补骨脂种子提取物微乳剂0.6、1.2、2.4 g a.i./hm2三个处理的防效分别为73.39%、78.49%和83.33%。对照药剂6%春雷霉素可溶液剂45 g a.i./hm2处理平均防治效果为77.79%。

差异显著性分析表明,补骨脂种子提取物微乳剂2.4 g a.i./hm2处理与其他各处理间差异性达极显著水平;1.2 g a.i./hm2处理的防效与对照药剂6%春雷霉素可溶液剂45 g a.i./hm2处理相当,差异性不显著,但二者与其他各处理间差异性达极显著水平;2.4 g a.i./hm2处理的防效优于对照药剂,差异极显著。

2.4 辽宁省凌源市田间药效试验结果

辽宁省凌源市防效调查结果表明(表5),补骨脂种子提取物微乳剂0.6、1.2、2.4 g a.i./hm2三个处理的防效分别为73.56%、80.41%和82.62%;对照药剂6%春雷霉素可溶液剂的有效成分用量为45 g a.i./hm2时,防效为79.75%。

差异显著性分析表明,补骨脂种子提取物微乳剂3个浓度的防效之间差异显著。补骨脂种子提取物微乳剂1.2 g a.i./hm2的防效与对照药剂6%春雷霉素可溶液剂45 g a.i./hm2处理的防效相当,差异不显著,2.4 g a.i./hm2处理的防效优于6%春雷霉素可溶液剂45 g a.i./hm2处理的防效,差异极显著。

2.5 作物安全性评价

在整个试验过程中,供试药剂补骨脂种子提取物微乳剂与空白对照处理的黄瓜生长一致,供试验剂量范围内对黄瓜安全,未见有药害现象。也未观察到供试药剂对其他病虫害及非靶标生物的不良影响。

3 结论与讨论

细菌性角斑病作为黄瓜主要病害之一,严重影响了黄瓜的生产。传统杀菌剂因长久使用易产生抗药性,防效降低,与其相比,植物源杀菌剂在控制作物病害上具有高效性和广谱性。田间防治试验结果表明,供试药剂补骨脂种子提取物微乳剂对黄瓜细菌性角斑病有显著的防治效果。于黄瓜细菌性角斑病发病前或者发病初期施药,推荐用药量为1.2~2.4 g a.i./hm2,采用植株茎叶均匀喷雾施药,视病害发展情况间隔7~10 d,连续施药3次,防效达73.07%~83.33%。供试剂量范围内喷施黄瓜后无药害现象,且对其他病害及非靶标生物无不良影响,可在农业生产中大面积推广使用。

本研究中,各试验地根据当地环境选择常用黄瓜品种种植,施药前后均无降雨天气,补骨脂种子提取物对四地防治效果相对稳定。差异显著性分析表明,在海南省海口市,补骨脂种子提取物微乳剂1.2 g a.i./hm2处理防效低于6%春雷霉素可溶液剂45 g a.i./hm2 处理,2.4 g a.i./hm2处理防效与6%春雷霉素可溶液剂相当,差异不显著。在陕西省西安市、浙江省绍兴市、辽宁省凌源市三个地区1.2 g a.i./hm2药剂处理防效与6%春雷霉素可溶液剂45 g a.i./hm2处理相当,差异不显著,2.4 g a.i./hm2处理防效优于6%春雷霉素可溶液剂,显著差异。补骨脂种子提取物微乳剂对不同地区的防效差别可能与当地气候、土壤pH、作物品种等因素有关。在实际应用中土壤、气候、栽培措施等对其生物活性的影响有待进一步研究。在防治黄瓜细菌病害时可与其他不同作用機制的杀菌剂交替使用,以延缓病原菌抗药性的产生。

参 考 文 献:

[1] CARSNER E.Angular-leafspot of cucumber:dissemination,overwintering and control[J].Journal of Agricultural Research,1918,3:201-220.

[2] 张吉光,陈璐,张管曲,等.黄瓜细菌性角斑病菌的分离与鉴定[J].西北农业学报,2010,19(1):183-187.

[3] UNDERWOOD W,ZHANG S,HE S Y.The Pseudomonas syringae type III effector tyrosine phosphatase HopAO1 suppresses innate immunity in Arabidopsis thaliana[J].The Plant Journal,2007,52:658-672.

[4] 李焕玲,李宝聚.李宝聚博士诊病手记(五十三):黄瓜细菌性角斑病的症状多样性与综合防治[J].中国蔬菜,2012(21):23-25.

[5] 刘璐,万伟杰,孙正祥,等.8-羟基喹啉钙对马铃薯晚疫病菌和黄瓜细菌性角斑病菌的室内毒力测定[J].长江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9,16(8):77-80.

[6] 马永强.33%春雷霉素·喹啉铜悬浮剂对黄瓜细菌性角斑病的防治效果[J].青海农林科技,2019(4):73-75.

[7] 刘兆良,袁忠林,罗兰.8种杀菌剂对黄瓜细菌性角斑病的防治效果[J].山东农业科学,2017,49(6):107-111.

[8] 陈宏州,于居龙,姚克兵,等.稻瘟灵与福美双混剂对稻瘟病菌的联合毒力及田间防效[J].山地农业生物学报,2020,29(3):28-33.

[9] 张善学,郑磊,邓秀丽,等.壳寡糖铜防治黄瓜细菌性角斑病的效果[J].中国植保导刊,2020,40(1):90-91.

[10] 蔡道基,单正军,朱忠林.等.铜制剂农药对生态环境影响[J].农药学学报,2001,3(1):61-68.

[11] 袁高庆,黎起秦,王静,等.植物源杀菌剂研究进展Ⅱ:活性测定,活性物质及其应用[J].南方农业学报,2010,41(2):136-140.

[12] HUBBARD M,HYNES R K,ERLANDSON M,et al.The biochemistry behind biopesticide efficacy[J].Sustainable Chemical Processes,2014,2(1):1-8.

[13] 关丽杰,赵礼慧,邵双,等.补骨脂抑菌活性成分分析及鉴定[J].中国生物防治学报,2013,29(4):655-660.

[14] 关丽杰,赵礼慧,董瑞芳.异补骨脂查尔酮对苹果腐烂病菌菌丝形态及细胞结构的影响[J].农药,2014,53(4):290-292.

[15] 张伟,关丽杰.0.2%苯丙烯菌酮微乳剂的田间应用研究[J].农药,2018,57(11):843.

[16]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GB/T 17980.110-2004.农药田间药效试验准则(二)杀菌剂防治黄瓜细菌性角斑病[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