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地方巡视巡察工作中的重点难点问题及其对策

2021-09-05 09:17肖瑞宁刘姝殷
廉政文化研究 2021年4期
关键词:监督体系干部队伍

肖瑞宁 刘姝殷

摘   要: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巡视巡察工作,立足政治巡视构建“四项监督全覆盖”,形成监督合力,不断健全党和国家监督体系,取得显著成效。在提升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的历史时期,地方巡视巡察工作一方面为深化改革提供了实践经验和做法,另一方面也存在与新理念、新发展、新要求不适应的情况。通过对部分地方巡视巡察干部的研讨交流和座谈调研材料进行分析,发现当前地方巡视巡察工作中存在政治巡视定位认识不清、政治监督存在短板、体制机制仍需健全等问题,今后应准确把握政治巡视的定位和政治监督的本质,构建巡视巡察上下联动、内外协作工作体系,培养高素质、专业化巡视巡察干部队伍,从而推动地方巡视巡察工作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

关键词:巡视巡察;政治巡视;政治监督;监督体系;干部队伍

中图分类号:D26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9170(2021)04-0050-08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理论创新、制度创新和实践创新中探索出一条以政治巡视为基础,以实现党的自我净化为目标,以加强党的领导、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为中心和根本点的巡视监督道路,与纪律监督、监察监督、派驻监督一起,构建“四项监督全覆盖”的监督体系,形成监督合力。党的十九大在健全党和国家监督体系的框架下明确要求:“深化政治巡视,坚持发现问题、形成震慑不动摇,建立巡视巡察上下联动的监督网。”[1]十九届中央纪委四次全会在落实党的十九大及十九届四次全会精神基础上进一步指出,巡视是党内监督的战略性制度安排,要全面贯彻中央巡视工作方针,把握政治巡视内涵,发挥政治监督作用,推动党中央决策部署和国家发展战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巡视巡察工作,先后两次修订《中国共产党巡视工作条例》,进一步推动巡视巡察工作科学化、规范化、法治化、精准化,为发挥巡视利剑的作用提供了制度规范和根本遵循。根据党章第14条规定,党的省(市、区)委员会建立巡视制度;党的市(地、州、盟)和县(市、区、旗)委员会建立巡察制度。按照巡视工作条例的要求,党的地方各级委员会设立专职巡视巡察机构,列入党委工作部门,积极探索开展巡察工作,把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打通了党内监督的“最后一公里”。随着一体推进“三项改革”的不断深入,用更高水平的“三转”促进一体构建“三不”体系,也给巡视巡察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带来了新的挑战。

習近平总书记多次发表重要讲话,对巡视巡察工作的意义、作用、目标任务和重点进行明确,指明了巡视巡察工作进一步深化发展的方向。据统计,在党的十八大会议期间,中央政治局和中央政治局常委会共召开23次会议研究巡视工作,听取巡视汇报,审议巡视专题报告。中央巡视工作领导小组共召开115次会议,研究部署任务和落实工作,推动巡视巡察工作向纵深发展,首次在党的历史上实现一届任期内巡视全覆盖。[2]党的十九大以来,党中央对巡视巡察工作常抓不懈,在不到三年的时间内开展了五轮中央巡视,进一步为一体推进“三项改革”和构建“三不”体系,深化“三转”提供抓手和助力。可以看到,通过巡视巡察工作,全党进行了“政治体检”,使党中央对于目前存在的问题,尤其是在对“党的领导弱化”“党的建设缺失”“全面从严治党不力”等关键问题和共性问题上有了更全面的把握,发挥了巡视巡察工作“显微镜”和“探照灯”的作用。

在巡视巡察工作的重要性日益凸显之际,为了更好地了解当前巡视巡察工作的重点难点问题和有效的经验做法,我们对来自全国8个省份共200名从事巡视巡察工作的干部进行了研讨交流和座谈调研,在此基础上进行归纳、分析和总结,形成了本项研究成果。

一、调研对象的基本情况

本次参与调研的巡视巡察干部,从区域分布来看,来自全国各个地区,包括东部沿海省份(华东和华南地区)、中部省份(华中和东北地区)和西部省份(西北地区),具有普遍性和代表性(见图1)。从所属单位来看,既有巡视(察)办工作人员,也有巡视(察)组工作人员,还有部分其他单位从事巡视巡察工作的人员(见图2)。从职务层级来看,工作单位分布在省、市两级,人员职务级别分布在厅局级、县处级和乡科级(见图3、图4),既有省、市一级的巡视(察)组组长和巡视(察)办的负责同志,也有经验较为丰富的巡视巡察工作人员和刚刚转入巡视巡察工作的年轻干部。可以说,基本覆盖了巡视巡察工作的主要部门、主要人员。在调研方式上,本研究采取专题研讨和座谈交流相结合的方式,将200名调研对象分成10组围绕当前工作重点难点问题及有效经验做法等进行专题研讨,再从中选取不同省市的6名代表进行具体座谈交流。

在巡视巡察工作开展上,调研对象所在省市全部按照中央统一要求,做到一届任期内全覆盖。在工作形式上,基本都采用“一托二”“一托三”的方式,以一个批次一个巡视巡查组同时对数家单位开展巡视巡察。在人员编制上,地方省市两级已经按照中央要求成立巡视(巡察)办公室,作为同级党委的工作部门,负责组织协调巡视巡察工作和开展日常工作,同时设有若干巡视(巡察)组的编制,作为固定的巡视(巡察)组人员。在开展巡视巡察工作时,再临时抽调组建部分巡视(巡察)组。从巡视巡察干部的来源上看,除去隶属于巡视办的巡视巡察干部以外,大部分参与巡视巡察工作的人员由纪检监察机关、组织部门、财政、税务、审计部门组成。此外,部分省市还从后备人才储备库中抽调干部参与巡视巡察。值得指出的是,巡视(巡察)组长的人选在多数情况下由即将退休的领导同志担任,但在部分地方也开始探索巡视(巡察)组长年轻化的方式方法。

在工作流程上,基本分成巡前准备阶段、正式入驻阶段和反馈整改阶段。在巡前准备阶段,通常由同级党委负责同志进行动员,然后进行集中封闭培训,再由纪检监察机关和组织部门提供被巡单位的相关情况说明、问题线索。在正式入驻前,被巡单位还需提供本单位的整体情况,供巡视(巡察)组参考。在正式入驻阶段,通常由巡视(巡察)组召开动员会,对班子成员和中层干部进行谈话,然后开展民主测评。在完成对被巡单位的整体情况摸排后,巡视巡察工作即进入有针对性的开展阶段。在完成巡视巡察后,巡视(巡察)组将根据各个被巡单位情况分成若干组撰写反馈意见,提出整改建议。在反馈整改阶段,通常将经同级党委常委会审议通过的巡视(巡察)报告提交给被巡单位,进行整改落实。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党中央的统一领导下,各地巡视(巡察)工作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和显著的成效。调研中,各省市巡视巡察工作在具体方式方法上也进行了局部创新和整体探索。例如,在巡视巡察工作中的专业培训,开展对巡视巡察干部的监督和教育,从多种渠道尤其是利用网络新媒体渠道收集意见,坚持巡视巡察工作“五个统一”等等,均体现了地方巡视巡察工作的守正创新。但同时还应看到,随着“三项改革”的一体推进,巡视巡察工作的监督效能日益凸显,成为党内监督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2020年5月9日召开的全国巡视工作会议上,赵乐际同志强调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落实中央纪委四次全会部署,扎实开展巡视巡察工作,着力督促推动党中央关于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做好“六稳”工作、落实“六保”任务等重大决策部署的贯彻落实,为完成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有力保障。近年来,随着“四项全覆盖”监督格局的形成和完善,党中央对巡视巡察工作进一步明确了任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二、地方巡视巡察工作中存在的重点难点问题

习近平總书记指出,要抓好工作创新,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适应形势发展,推动巡视内容、方式方法、制度建设等方面与时俱进,完善工作机制,增强巡视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在理论上,巡视巡察工作要求立足党和国家监督理论体系,从上级对下级的角度对贯彻落实党中央重大决策、履行管党治党主体责任进行监督,确保全面从严治党战略下党的自我监督、自我净化和自我革命能力不断提升。在制度上,巡视巡察工作要求在“四项监督全覆盖”工作格局下对原有的巡视巡察制度进一步完善优化,在坚持和维护党的集中统一领导基础上构建科学严密的制度体系。在实践上,巡视巡察工作要求进一步明晰职能定位,改进工作方式方法,明确标准要求,把理论和制度的创新成果运用在实践中,全面巩固和深化党的十八大以来的改革成果。

总体而言,新时代健全党和国家监督体系、实现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目标蓝图的确立给巡视巡察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期待。而在实践中,地方各级巡视巡察工作中还存在一些重点难点问题,制约了巡视巡察工作的高质量发展,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在坚守政治巡视巡察定位方面还把握不准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巡视工作要坚定政治方向、坚持问题导向、坚守价值取向,坚定不移深化政治巡视。巡视巡察工作,体现的是上级党组织对下级党组织的领导,是履行管党治党主体责任的重要表现。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修订巡视工作条例,以党内法规的形式将巡视巡察工作的新理念、新发展、新要求制度化,并在实践中开展多轮巡视,对所有中央单位和地方党组织进行巡视,做到巡视全覆盖。与之相应,地方各级党组织也按照党章和巡视工作条例的要求,展开巡视巡察工作。但从实践来看,与中央巡视相比,地方各级党组织的巡视巡察工作存在政治站位不够高、大局意识不够强和聚焦政治责任、确保政治权威不够的问题。在调研中,80%的调研对象都认为当前工作中存在政治巡视定位把握不准、政治权威难以保证、难以从政治高度进行把握等问题。

1.在政治站位和大局意识方面。中央一级巡视组,因其肩负党章赋予的职责,代表中央进行巡视,体现中央的意志和权威,且其人员的任命和选配由中央直接决定,因此具有较高的政治站位和较强的政治意识、大局意识,对于中央的大政方针以及整体性、全局性的把握能力有着明显的优势,更能从严明党的纪律、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贯彻落实中央的决策部署确保政令畅通等方面开展巡视监督。但地方巡视巡察工作,尤其是市、县一级的巡察,由于其所处层级及人员素质等因素,导致在政治意识和大局意识上还有所不足,对于中央和上级的大政方针不能从更高的政治站位上进行全盘考量,对政治巡视的定位和要求难以精准把握。在实践中表现为政治巡视巡察流于形式,未能深入全面了解被巡单位整体政治生态,仅仅依靠查阅台账了解情况等,未能凸显政治巡视巡察的特性。

2.在聚焦政治责任、确保政治权威方面。巡视(巡察)组作为上级党委派出的工作组,代表上级党委的权威,是党领导一切的重要体现,更是全面从严治党的有力支撑和重要手段。党的十八大以来,地方各级党委在积极推进巡视巡察工作中取得了丰硕成果,探索出了一些具有特色和成效的方式方法、手段路径。例如,H省J区巡视办针对地方特点探索形成“四责协同”的巡视反馈会制度,涌现出“自行车上的巡视组长”等新型工作方式。但从整体上看,地方巡视巡察限于干部能力素质、基层“熟人社会”、地方党委对政策方针的理解等因素,对于政治巡视的时、效、度把握不够,使得部分工作难以聚焦政治责任的监督,在工作方式方法上缺乏确保政治权威的着力点。具体表现在巡视巡察报告上,体现为对于政治性重视不够,内容出现“同质化”现象;在巡视整改上体现为未能做好巡视巡察“后半篇文章”。

(二)突出政治监督工作方式方面还存在短板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巡视是党章赋予的重要职责,是加强党的建设的重要举措和加强党内监督的重要形式。巡视内容要围绕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来进行,要善于发现问题,发挥震慑力,增强对党负责的政治意识、发现问题的责任意识、敢于提出问题的党性意识,突出政治监督的方式方法。但从调研来看,多数调研对象表示地方巡视巡察工作在政治监督方面还存在短板和缺陷。

1.巡视巡察工作对政治监督的内涵理解不透彻。巡视巡察工作本质上是政治监督的一种体现。调研中发现,部分地方巡视巡察工作未能从政治大局着眼,聚焦政治监督,混淆巡视巡察工作和纪检监察工作,出现巡视巡察工作“业务化”“办案化”现象。来自W省、J省、Q省的调研对象表示,巡视巡察工作盘子大,如果“胡子眉毛一把抓”,就会耗费大量人力物力,该发现的问题没有发现,该了解的情况来不及了解,没有体现政治监督的特性。另外,在实践工作中由于部分巡视(巡察)组在政治敏感度上有所欠缺,未能深挖被巡单位尽职履责情况,在工作方式上存在“套路化”趋势,与巡视巡察工作高质量发展要求还有一定距离。例如,在问题的发掘上,通常采取问卷测评、个别谈话、听取汇报、设置邮箱等被动式收集问题的方式,缺乏有效主动的措施去深入发现问题。还有些巡视(巡察)组或着力于被巡单位的业务问题,或对发现的问题未能从政治高度进行分析和提炼,出现将巡视报告写成业务检查报告的现象。

2.巡视巡察工作缺乏权威的细则和指南来指导政治监督。新时代政治监督的根本任务就是做到“两个维护”,强化保障制度执行,增强政治自觉性。调研中发现,地方巡视巡察干部,尤其是基层干部普遍反映在巡视巡察工作落实政治监督亟需标准化、规范化、科学化。在实践中,由于缺乏统一的标准指导,巡视巡察工作存在“无据可依”的困境,致使政治监督定性难、操作难。在中央一级,由于巡视组成员阅历较为丰富且多参与党和国家重大决策的形成过程,对于监督落实决策部署保障制度执行情况和被巡单位做到“两个维护”情况有较为准确的把握。但巡视巡察下沉地方后,在实践中往往由于政治监督对巡视巡察人员政治意识、政治素养和工作标准、工作方式要求较高,与地方巡视巡察干部现有能力水平有一定脱节,即使在巡视巡察开始前组织了集中统一辅导和培训,还是存在不会监督、不善监督的问题。

(三)健全巡视巡察體制机制方面还有待完善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要建立巡视巡察上下联动的监督网。在十九届四中全会上他强调,要完善巡视巡察整改制度,推进巡视监督与各类监督有效统筹衔接,共同助力健全党和国家监督制度。在此次调研中,各类巡视巡察体制机制有待进一步完善的问题位列调研对象反映问题数量的第一,几乎涵盖所有调研对象。由此可见,在巡视巡察全覆盖的实践中,一些体制机制不顺畅的问题逐渐显现。

1.巡视巡察机构上下联动工作格局有待完善。调研发现,随着从中央到地方四级巡视巡察工作体系的构建,逐步形成横向到边、纵向到底、全国“一盘棋”的巡视巡察战略格局。但在各级巡视巡察上下联动方面,还存在沟通协调不够、步调不一致的现象。实践中,市、县两级巡察工作在向基层深化的同时,往往难以兼顾上级巡视工作的部署和重点。在巡视巡察工作安排上,有时会出现重复交叉和互相冲突的情况。在问题线索移送处理方面,中央和省一级巡视发现并交办的问题线索往往占据80%以上,本级巡察发现的问题线索难以做到优先办理,从而使得巡察工作的有效性受到影响。

2.巡视巡察机构与职能机构协作机制有待健全。实践中,巡视巡察工作与职能业务部门的专项检查工作容易重叠和冲突,给被巡单位造成一定压力和负担。调研发现,部分地方存在巡察过程中加派组织部门专项组、宣传部门专项组就被巡单位组织人事问题和意识形态问题进行专项检查的做法,给巡察工作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降低了巡察工作的政治性和权威性。而在巡视巡察工作中,与其他职能部门缺乏有效的沟通协作方式,使得各类监督存在“各自为阵”的现象,难以统筹协调各类监督,真正做到科学、有效、精准监督。

3.巡视巡察成果运用与巡视监督整改有待加强。巡视巡察是一次“政治体检”,巡视巡察报告和反馈意见是体检报告。调研发现,一方面,部分巡察组对被巡单位的情况把握不够精准,不够“接地气”,出具的报告或未能聚焦被巡单位主责主业,或超出被巡单位的权责范围,使得被巡单位落实整改无从下手,难以取得良好的巡视整改效果;另一方面,部分被巡单位履行整改主体责任意识不强,对待巡视整改存在应付了事、“走过场”等形式主义现象。此外,巡视办与纪检监察机构、组织部门、主管部门一体化抓整改力度不够,存在脱节现象且未能良好地运用巡视巡察成果,尚未形成监督合力。

三、巡视巡察工作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的对策建议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届中央纪委四次全会上强调,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探索出一条长期执政条件下解决自身问题、跳出历史周期率的成功道路,构建起一套行之有效的权力监督制度和执纪执法体系,这条道路、这套制度必须长期坚持并不断巩固发展。巡视巡察作为权力监督和执纪执法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协调推进“四个监督全覆盖”形成监督合力的重要内容。在实现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目标下,从健全党和国家监督体系出发,对巡视巡察工作提出了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的更高要求。

(一)把握政治巡视的定位和政治监督的本质

巡视巡察首先是政治巡视巡察,是政治监督,是夯实党长期执政的政治基础。王岐山同志曾明确指出:“巡视是对党组织和党员领导干部的巡视,是政治巡视不是业务巡视。”赵乐际同志在全国巡视工作会议上强调:“要深化对政治巡视内涵要求的理解把握,提高做好新时代巡视工作的政治把握能力和专业水平。”只有坚守政治巡视的本位和基础,强化政治监督才能更好地做到“两个维护”,确保党中央的决策部署能够落实到位,确保党和国家工作始终在保障人民群众利益的正确方向上,确保巡视巡察工作更好地服务党和国家工作大局。

巡视巡察工作职责是监督被巡单位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全面贯彻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党中央的决策部署,全面推进从严治党。各级巡视巡察机构要牢牢把握政治巡视的定位和政治监督的本质,把增强政治意识、提高政治站位的要求贯彻始终,从政治大局的角度全面认清巡视巡察工作。调研对象建议,针对政治巡视、政治监督的定位,应进一步压实党委的主体责任,由党委针对本地区、本单位政治生态提出综合意见,明确开展巡视巡察的政治方向和重点,从整体和宏观的角度把握政治巡视的内涵。

巡视巡察工作要把握好政治与业务、巡视巡察与职能工作两对关系。不能只讲“政治”不见实际“业务”,把巡视巡察变成党建评估;更不能只有“业务”而不看“政治”基础,把巡视巡察变成工作检查。调研对象建议,应加大对巡视巡察工作中如何把握政治和业务的关系,进一步明确巡视巡察和业务检查的区别,防止二者的混淆。巡视巡察应该在党中央和各级党委的统一协调安排下,有计划、有针对性地对本部门、本地区进行“政治体检”。巡视巡察工作还应构建权威、统一、科学的指导平台,针对政治监督的重点和难点以规则解释、案例指导等方式进行规范。尤其对于政治监督的重点、难点问题以及具体方式方法,应由中央巡视工作领导小组统一制定规范性文件,以避免各地尺度把握标准不一。

(二)坚持巡视巡察上下联动、内外协作一体推进

完善上下联动工作格局,强化中央对巡视巡察的领导。巡视巡察事关全面从严治党大局,需要加强顶层设计,完善上下联动工作格局,从“全国一盘棋”角度进行统筹谋划,以“四级巡视巡察网络”为基础,构建有形覆盖和有效覆盖相统一的巡视巡察监督体系。在工作方式上,要加强中央对地方的巡视巡察工作领导和指导,有针对性地出台权威意见和规则解释,及时将中央意见传达到地方各级,确保党中央对全国巡视巡察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确保全国巡视巡察工作“一盘棋”。在巡视巡察的频次、节奏上,上级党组织在制定巡视巡察工作计划时要做好统筹谋划,及时了解下级党组织的相关工作安排,合理安排巡视巡察工作计划,避免重复和交叉现象的发生。2021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强巡视巡察上下联动的意见》,明确了巡视巡察上下联动的要求、任务、工作机制等内容。

畅通内外协作机制,将巡视巡察与各类监督贯通融合。既要严格区分巡视巡察监督与其他监督的区别,避免巡视巡察“业务化”“办案化”“浅表化”;又要与纪律监督、监察监督、职能监督、业务监督等各类监督互相贯通融合、同频共振,推动形成系统集成、协同高效的监督工作机制。调研对象建议,一方面在形式上要确保巡视巡察的权威性,与其他监督进行区分;另一方面在信息共享、人员交流、问题反馈等方面进一步加大协作力度,形成监督合力。

健全巡视整改机制,做好巡视巡察的“后半篇文章”。巡视巡察只是发现问题,落实整改才是解决问题。要把督促巡视整改纳入日常监督的工作范围,对于重点领域重点问题进行“重点+常态”监督,确保巡视有成效,整改有力度。在巡视成果的运用上,建议探索将巡视成果纳入组织部门干部考核的方法路径,进一步压实主体责任,将巡视整改责任压实到人。同时,针对巡视整改要积极开展“回头看”,确保整改按时、按质、按量完成。此外,还要进一步探索如何发挥巡视成果的作用,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

(三)建立巡视巡察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

在调研中,有关巡视干部的问题数量位居第二,反映出巡视巡察工作对于高素质、专业化干部的强烈需求。多数调研对象表示,党的十八大以来,各级党委都组建巡视巡察机构,作为党委的工作部门,配备了一定的编制。下一步应该把工作重点从把干部配齐转向选优培强。巡视巡察工作要求干部必须具有极高的政治性和较强的专业性,对于干部本身的要求和考验很大。因此,建立高素质、专业化的干部队伍刻不容缓。

以政治培训为基础,推进巡视巡察干部全员培训。面对巡视巡察工作高质量发展的要求,加大干部培训力度,推进以政治培训为基础的全员培训计划,加强巡视巡察专业培训,克服“本领恐慌”。W省W市探索巡察干部的系统化培训体系,由针对所有巡察干部的基础培训和针对具体巡察工作的针对性培训构成。与此同时,探索建立巡视巡察“动态人才库”,引入专业技术人才。针对被巡单位的特点,动态建设巡视巡察“人才库”“专家库”,为巡视巡察工作提供专业咨询和保障。G省在“一次一授权、一轮一组建”的基础上探索“人才库”“组长库”的双向选配,确保巡视巡察工作既有经验丰富的老将,也有专业突出的新人,在保证巡视巡察效果的基础上完成后备人才的储蓄和培养。

完善巡視巡察干部交流机制,激励年轻干部干事创业。探索建立巡视巡察干部交流机制,发掘优秀年轻干部,激励干事创业的热情,在工作实践中“发现干部、识别干部、培养干部、提拔干部”。Y省探索选人用人机制创新,成立组织部门牵头的选人用人小组和宣传部门牵头的意识形态小组,确保巡视巡察干部配齐配强。

2018年6月2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届中央政治局第六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中指出,要织密监督的“天网”,扎紧制度的篱笆,发挥巡视利剑作用,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让人民群众真正感受到清正干部、清廉政府、清明政治就在身边、就在眼前。可以看到,坚持政治巡视立足点,以有效维护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保障人民群众利益、服务党和国家工作大局为根本目的的巡视巡察工作高质量发展格局正在稳步形成。在今后的地方巡视巡察工作发展中,应在中央的统一领导和具体指导下,坚持守正创新,在坚持和完善党和国家监督体系的基础上构建“上下联动、内外协作”的巡视巡察工作格局,以更高水平的“三转”推动巡视巡察工作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助力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最终实现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参考文献:

[1]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20:53.

[2]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巡视工作综述[N].人民日报,2017-09-29(1).

[3] 习近平.在中央政治局常委会审议《关于中央巡视工作领导小组第一次会议研究部署巡视工作情况的报告》时的讲话[J].中国纪检监察,2016(8):1.

[4] 陈治治.巡视,是政治巡视不是业务巡视[N].中国纪检监察报,2015-11-05(01).

[5] 赵乐际在全国巡视工作会议暨十九届中央第五轮巡视动员部署会上强调:充分发挥巡视监督作用 有力促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N].人民日报,2020-05-10(01).

[6] 习近平.增强推进党的政治建设的自觉性和坚定性[J].求是,2019(14):4-9.

責任编校   陈   瑶

Vital Yet Difficult Issues in Current Inspection and Supervision and Countermeasures: Based on the Workshop of 200 Local Officials Participating in Discipline Inspection Tours

XIAO Ruining, LIU Shuyin(China Academy of Discipline Inspection and Supervision, Beijing 100877, Beijing, China)

Abstract: Discipline inspection tours have been paid close attention to with a number of achievements made since the 18th CPC National Congress by the CPC Central Committee centered around Xi Jinping, in terms of the national coverage of the “four supervisions,” joint supervision power formed, the Party and state supervision systems formed, achievements significant. In the progress toward modernization in supervision system and supervision capabilities in this new era, local inspections and supervisions provide practical experience and methods for further reform efforts on the one hand, the lack of correspondence with new notions, with the latest development and with new requirements still persists. Discussion notes of inspections and supervision records with local cadres disclose problems of undue awareness towards the political nature of such inspections, insufficient political supervision, and defective mechanisms, etc. Political inspections and the essence of supervision are to be properly oriented, a working mechanism for the coordination between the upper and lower levels and between internal and external factors to be constructed to add to the scientific, systematic and regulatory qualities of local inspections and supervisions.

Key words: disciplinary inspection and supervision; political inspection; political supervision; supervision mechanism; ranks of cadres

猜你喜欢
监督体系干部队伍
珍惜“主动干”干部
新形势下加强社区计划生育干部队伍建设探究
以大庆精神为主旋律 培养高素质干部队伍
论企业内部控制的风险管理机制
谈高职院校纪检监察干部队伍存在的问题及建设对策
论建筑工程管理与施工质量提高的有效策略
电力工程财务管理的内部控制方法分析
浅谈行政事业单位在国有资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应对措施
中小型国有企业内部控制制度设计分析
如何建构高校管理干部队伍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