汤土宾
摘 要 区域性规模化种植茄子易遭受土传病害威胁,采取嫁接方式能够使植株的抗病能力得到提高,促进茄子生长发育。以农友长茄为接穗,在实现嫁接砧木优选的基础上,研究了常规劈接法和双断根嫁接法及切口植物生长调节剂处理对茄子生长发育带来的影响。结果显示,采用双断根嫁接法30 d内可以使嫁接苗更快生长,体现较强根系活力,使茄子产量得到提高;而采用植物生长调节剂进行切口处理,能促进嫁接伤口的愈合及根部的再生,有利于茄子生长发育。
关键词 嫁接方式;植物生长调节剂处理;茄子;生长发育
中图分类号:S641.1 文献标志码:A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21.15.074
茄子连作易发生土传病害,通过嫁接能有效预防土传病害,同时,利用砧木发达的根系和强耐旱性促进茄子生长发育,可使茄子保持良好生长态势,从而获得显著经济效益[1-2]。近年来,双断根嫁接在蔬菜嫁接方面得到了引进,不同于普通嫁接技术,该种技术对切口处理提出了更高要求。為确认技术应用效果,对嫁接及切口植物生长调节剂处理对茄子生长发育产生的影响展开分析。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试验在福建省长泰县坂里乡新春村蔬菜示范基地进行,接穗采用农友长茄,砧木包含强国力茄砧、国产无刺托鲁巴母、进口有刺托鲁巴母、野力巴木F1和进口无刺托鲁巴母,均通过市场购得。育苗基质按照7∶3的比例进行草炭、珍珠岩混合,使用的黄萎病菌株来自于当地茄子黄萎病植株根茎基部,用于对抗病砧木进行筛选,切口植物生长调节剂处理使用植物生长调节剂包含萘乙酸和吲哚丁酸。
1.2 试验方法
试验从2019年3月开始,直至次年12月结束。试验共划分为2个阶段,第一阶段对适合双断根嫁接的茄子砧木进行筛选,第二阶段开展传统劈接法和双断根嫁接对比试验,同期开展不同切口植物生长调节剂处理的对比试验。
第一试验阶段,需要采用双断根嫁接法开展5组试验,接穗统一为农友长茄,砧木采用不同类别。从抗病性角度进行砧木优选,需要统一接种黄萎病菌株。按照试验步骤,需要先完成PDA固定培养基准备,然后依次完成倒板接种、接种菌液制备和计数操作[3]。在播种育苗阶段,需要用赤霉素将种子浸泡12 h,经过12 h在4 ℃低温下处理后,在28 ℃温度下催芽,直至种子露白后,将5份砧木分别播种于50孔穴盘。砧木长出6片真叶后,可以采用灌根法对5份砧木接种病原菌,浓度达到105个/mL,设置清水对照组。
第二试验阶段,需要采用优选高抗砧木分别采用劈接法和双断根法进行嫁接处理。结合嫁接需要的茄子和砧木生长期,为使两种嫁接方法同时达到适宜嫁接标准,还要对接穗和砧木进行分批播种。2019年5月中旬和6月初,分别对劈接和双断根嫁接的砧木种子进行播种,将经过浸泡催芽的种子播入平盘,直至15 d真叶吐露可以用50孔穴盘分栽,分别在25 d和17 d后完成茄苗播种。嫁接前,统一采用3 500倍液农用链霉素完成砧木和接穗消毒处理。采用劈接法,砧木长出6~8片真叶,接穗有5~7片,直径4~5 mm,达到半木质化水平,在砧木5 cm位置平切后将上部去掉,然后垂直切入1 cm。在接穗木质化位置将下端去掉,保留2~3片真叶,然后用刀片切削为1 cm楔形后插入砧木接口,之后用圆口嫁接夹夹紧。采用双断根法,砧木为5片真叶,接穗为4片,砧木在茎基约10 cm位置斜切,保持30°~35°向上倾角,切口长约0.7 cm。接穗在距第2~3片真叶节约0.5 cm向下30°~35°斜切,切口长与砧木相同,利用套管方法对切口位置进行固定。完成嫁接后,将砧木茎基横切断根,用3 000倍液生根剂处理后扦插在50孔穴盘内。将劈接法作为对照组,双断根嫁接作为试验组A,每组嫁接50株。同时,开展切口植物生长调节剂处理试验,按照上述双断根嫁接方法设置A1、A2、A3三组,分别嫁接50株,将嫁接苗扦插后分别利用萘乙酸、吲哚丁酸和复合植物生长调节剂(萘乙酸和吲哚丁酸按照1∶1比例调配)进行切口灌根处理,将原本试验组作为对照。完成嫁接后,统一采用地膜覆盖方式进行育苗管理,设置遮阴网,将温度控制在27~35 ℃。5 d后通风,并结合光照情况炼苗,第1天为0.5 h,之后每天增加0.5 h,直至适应环境后全部撤掉地膜和遮阴网。定苗时将行株距控制为70 cm×50 cm,茄苗生长期间每667 m2施加250 kg生石灰和1 t有机肥,中后期适度修枝复状。
1.3 测定项目
第一试验阶段需要完成病菌接种后植株发病率调查,对5种砧木所属病害等级进行划分。具体来讲,划分为0~4个等级,依次对应无病叶、25%以下叶片发黄萎蔫、26%~50%叶片发黄萎蔫、51%~75%叶片发黄萎蔫、76%以上叶片变黄萎蔫情况。抗病水平=Σ(级数×株数)/(最高级数×总株数),按照0、(0,0.1)、(0.1,0.25)、(0.25,0.4)、(0.4,1)进行划分,数值越大说明抗病能力越弱。
第二试验阶段,在嫁接10 d后对成活率进行测定,在30 d后完成成苗率测定。对成苗率进行测定,可以每组随机抽取幼苗20株,对接穗高、最大叶面积和茎粗进行测定。为确定切口愈合情况,随机抽取10株,采用TTC染色方法对根系活力进行测定。进入11月进行茄子采收,需要做好产量的记录。针对记录的各项数据,可以利用SPSS 20.0软件进行处理。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砧木对茄子生长发育的影响
如表1所示,为采用不同砧木对嫁接苗抗黄萎病的影响。通过比较可以发现,采用强力茄砧抗病能力最弱,与其他品种差异显著,植株发病率高达38.66%。而采用进口有刺托鲁巴姆的植株抗病能力最强,发病率仅为2.23%,因此应优先选择该种砧木进行茄子嫁接。
2.2 不同嫁接方法对茄子生长发育的影响
分析不同嫁接方法对茄子生长发育的影响可知,采用劈接法的嫁接苗成活率达94.1±1.5%,采用双断根法能够达95.8±1.0%,经差异性分析可知,两种嫁接方法在对嫁接苗成活率影响上的差异并不显著。从成苗率上来看,对照组和试验组分别为95.34±0.70%b和98.14±0.22%c,说明在壮苗方面差异显著。如表2所示,为嫁接30 d后茄子幼苗生长状况,在株高和茎粗方面存在一定差异,但在最大叶片面积上差异不大。从试验结果来看,采用双断根法有助于茄子的生长发育。分析原因可知,利用套管使伤口紧密结合,能够减少水分散失,使伤口加速愈合。从试验组和对照组的产量上来看,对照组单果重达0.15±0.01 kg,而试验组达到0.19±0.02 kg,折合每667 m2产量分别约2 625 kg和3 790 kg。由此可见,采用双断根嫁接法能够使茄子单果重得到提高,达到促进增收的效果。分析原因可知,采用常规嫁接方法易导致嫁接苗在愈合过程中受环境温湿度等因素的影响,出现徒长情况,导致植株抗逆性遭到削弱[4]。而采用双断根嫁接法促进根系再生,能够避免茎部纵向生长,避免徒长问题的发生。在冬季生产定植,采用该方法能够使嫁接苗保持良好长势,最终使产量得到显著提高。
2.3 切口植物生长调节剂处理对茄子生長发育的影响
分析切口植物生长调节剂处理对茄子生长发育的影响,主要确认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使用对嫁接苗根系活力的影响,从而提出科学的切口植物生长调节剂处理方法。嫁接初期为根系旺盛生长阶段,需要使根系保持较高活力,以便使植株地上部分对水分和养分的吸收需求得到满足[5]。从试验结果来看,相较于试验组A,试验组A1、A2、A3在嫁接15 d的根系活力均更高。在试验组A的植株根系活力达到460 μg·g-1·h-1的情况下,实际对照组的植株根系活力能够达到430 μg·g-1·h-1。
分析问题产生原因可知,劈接苗的砧木拥有较长的苗龄,会导致根系生长受到穴盘空间限制。而采用双断根方法进行嫁接,砧木发育时间尚短,能够较好适应穴盘空间,体现较强根系活力。A1、A2、A3的植株根系活力分别能够达到550、580、650 μg·g-1·h-1,能够使嫁接苗的根系活力得到进一步提高。由此可见,采用植物生长调节剂实现切口处理,能够促进茄子嫁接苗的根部生长和发育。相较而言,采用两种生长调节剂配制的组合植物生长调节剂可以取得更好的促生长效果,能够使植株根部发育状况得到改善。
3 结论
农业机械化发展过程中,采用人工嫁接方式存在作业率低的问题。通过开展嫁接及切口处理试验可以发现,运用双断根嫁接法相较于传统劈接法能够促进茄子生长发育,使茄子产量得到提高。而双断根嫁接可以采用机械育苗床操作,通过实现高抗病砧木筛选,并加强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利用,能够使嫁接速度、嫁接苗成活率和生长发育质量同时得到保证,因此能够满足茄子高效栽培要求,值得在现代农业生产中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李彩珍.日光温室冬春茬茄子嫁接高产栽培技术[J].现代农业,2020(9):66-67.
[2] 周仙清,包崇来.山地茄子嫁接砧木品种筛选及配套栽培模式[J].浙江农业科学,2020,61(8):1551-1552.
[3] 杨升,李响,李德泽,等.寒地布利塔茄子越冬长季栽培[J].吉林农业,2019(10):72-73.
[4] 邹敏,王永清,杨洋,等.不同砧木嫁接对茄子生长、品质及青枯病抗性的影响[J].中国蔬菜,2019(9):50-54.
[5] 高宗喜.茄子抗病育种特点及砧木嫁接栽培技术[J].现代农业研究,2019(6):61-62.
(责任编辑:赵中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