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叶里的中国境界

2021-09-05 07:13
悦游 Condé Nast Traveler 2021年5期
关键词:饮茶茶叶年轻人

数千年前,中国茶被带到世界其他各地,从此成为人类历史上重要的饮料之一。似乎没有人会抗拒茶的味道,它可淡可浓,可以与其他食材和平共处。即使脱离了古人阳春白雪的饮茶仪式,茶仍在时间的推移中不断发展出新的内涵。如今,全球每天都要喝掉20多亿杯茶,并且这个数字仍在不断增加。越来越多的年轻人爱上了饮茶,他们成为新一代的“茶人”。在他们的坚守与创新下,中国茶正在掀起新的浪潮。

在杭州西湖龙井路附近,坐落着中国茶叶博物馆。在茶史厅进门处,能看见一张被放大的茶树照片。这是云南勐海县的一株古茶树,已有800多年历史,盘虬苍老的枝干上冒出新芽。这样的“茶王”在中国已经发现了几百株,年纪最长的已有两千岁。品茶人多推崇古茶树,当得知杯中舒展翩跹的新茶竟来自百岁高龄的老树时,他们很难不为这历久弥新的滋味和不朽的生命力所动容。

中国人饮茶大致经历了由繁入简的过程。南北朝之后,民族大融合促进了饮茶习俗的第一次大范围传播。此时以羹饮为主,将茶放到容器中,以热汤浇覆,再辅以香料调味,类似于煮粥。这种饮用方式一直延续到唐代,直到“茶圣”陆羽强烈提倡茶汤的原味,中国人才逐渐改变了饮茶的方式。宋人喜爱点茶。先将茶饼碾成粉末,倒入沸水,再用茶筅快速击打,使茶粉与水充分交融,茶盏中出现大量白色泡沫。到了明代,怕麻烦的朱元璋在全国推行更简便的制茶和饮茶方法。明代人直接以沸水冲泡茶叶,不加任何调味,也就是我们现在最常见的泡茶法。这种饮茶方式曾被人批评“粗鄙”“简陋”,但正因其快捷、简便,茶文化得以迅速传播,渗透进不同地域各个阶层的日常生活的肌理之中。

茶早在远古诞生之初就具备隐者的属性。它谦和,与水果、鲜花、牛奶甚至咖啡都能融汇出和谐的口感;它有风骨,即使搭配多种食材,也不会失掉清甜甘苦的本味;它很有弹性,虽然以热水冲泡似为“正统”,但冷泡茶也别有一番滋味。于是不想再“多喝热水”的年轻人看到了茶的更多可能。低温萃取的茶,其香味分子缓慢释放,滤去了茶叶的苦涩,保留了茶香,口感更轻盈柔和。

年轻人对茶的态度在发生微妙的变化。咖啡文化在年轻人中的普及从某种程度上带动了他们对中国茶的认知。精品手冲咖啡备受追捧的背后,象征着一种精致、回归本味的生活理念。那么在我国有着更深底蕴和传统的茶未必不能效仿精品咖啡的推广路径。加上“国潮”的兴起,中国茶重新进入年轻人的视野。一些年轻茶人创立了年轻时尚的茶品牌,在保留茶本味的基础上,以更潮酷的包装和媒介对茶文化进行了再解读和再传播。茶品牌“一握间Sipasip”创始人认為,过快的城市生活节奏助推了年轻人爱上纯茶的趋势,年轻人开始向往慢生活,而纯茶的口感和饮茶的仪式感契合了这种心理需求,他们通过喝茶来让自己放空。

如果说饮茶以慢为宜,那么采茶与制茶是在与时间赛跑。暑气渐至,茶叶的生长速度成倍增加,稍有延宕,茶叶就会老化,失去风味,使一年的辛苦付之东流。茶农必须依靠丰富的经验和果决的判断来决定何时开始采摘。不同茶的采摘时间也各不相同。凤凰单枞的最佳采摘时间是下午一点到四点,失之毫厘,口感便相差万分;安化黑茶必须当天采摘,当天杀青,这样才能锁住鲜叶独有的清香。世人云, “ 茶者神圣。”或许这神圣是匠心与冒险精神的混合,它们在时间的快与慢中寄托着生命的力量与希望。

梁实秋说:“凡是有中国人的地方,就有茶。”如今漫步在成都水街,你会看到左手边是环境优雅的高端茶室,而在右手边的露天公园里,人们坐在竹椅上晒太阳,桌子上摆着十块钱喝一下午的盖碗茶。其间亦有年轻人手捧潮牌茶饮,在古建筑旁打卡拍照。或许这就是中国茶不朽的魅力所在吧,一半风雅,一半市井;可以怀古,亦能时尚。

Smith“一握间Sipasip”创始人

Q_过去提起茶叶,它给人的印象就是老气的包装和营销。如今中国茶品牌开始变换格局,年轻化茶饮品牌正崭露头角。这种变化发生的原因是什么?

A_简单来说,发生这种变化的根本原因是大家更关注自己的生活了,纯茶在某种程度上代表了健康、惬意的生活方式。咖啡文化已经普及得很好,有很多小众的咖啡品牌兴起。茶同样有许多有趣且值得我们去挖掘的地方。中国茶需要以新的方式让年轻一代去了解。

Q_你最喜欢哪一类茶?你喜欢怎样的饮茶方式?

A_我一直都很喜欢喝茶,茶和咖啡总是交替着喝。最近我比较喜欢黑茶。黑茶需要煮着喝,我很喜欢这个煮的步骤,它很适合露营。

Q_“一握间Sipasip”茶叶的原产地是哪里?

A_我们根据每次推出的产品,选择优良的原产地。例如店里的滇红来自凤庆,熟普是勐海的,黑茶则是雅安大叶。

Q_习惯了奶茶和咖啡的年轻人对纯茶品位的培养是否还需要经历一个很长的过程?

A_比起可以直接递到手里的奶茶,纯茶的饮用要麻烦很多,它对茶壶、杯子、温度都有要求,不是所有年轻人都有这个耐心。另外,年轻人喜爱浓郁强烈的味蕾刺激,奶茶爱好者很难在短时间内体会到纯茶的美妙。对年轻人纯茶品位的培养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

山居访茶

@武夷山·世贸御榕

世贸御榕树武夷度假酒店的设计灵感来自朱熹的《九曲棹歌》:“武夷山上有仙灵,山下寒流曲曲清。欲识个中奇绝处,棹歌闲听两三声。”酒店迎客区巧妙利用风声、水声和鸟鸣声,营造清幽静谧的自然之境。穿过花径,抵达水边,可乘一叶扁舟欣赏武夷美景。碧潭平林,万壑千岩,幔亭峰影,尽收眼底。行至水中央,还能听到船夫高唱船歌,歌声回荡在碧水苍山之间。

茶是武夷山的灵魂。距离酒店不远处便是岩茶产地。如果赶上茶花绽放的时节,山川之间流溢着清雅的花香,空气中弥漫着泥土与草木的气味。群山间氤氲着轻纱般的雾气,偶见放晴,山尖便如洒了金粉般闪烁着微光。选一个不被打扰的日子,依山水而居,寻武夷茶香,可谓忙碌的现代人十分奢侈的享受了。

@天台山·星野嘉助

星野集团在中国大陆开设的首家酒店选址在天台山,于2021年春正式开放。酒店坐落于海拔800米的云涧之处,山林毓秀。从山下前往山顶的途中,云雾时散时聚,偶尔漏下的阳光宛如神圣的金光。酒店室内室外的设计都使用了留白手法,充满禅意,与天台山的宗教元素完美契合。天台山是产茶胜地,云雾茶以秀美外的设计都使用了留白手法,充满禅意,与天台山的宗教元素完美契合。天台山是产茶胜地,云雾茶以秀美的形态和醇厚的味道久负盛名。茶文化与佛道文化相互交融,形成了独特的天台山文化,因此我们也就不难理解以集团创始人命名的酒店为何会选择这片圣地了。如果冬日来此度假,满眼尽是朦胧雪景。站在屋檐底下,品茗,看雪花下落,感受浮生一日的静谧美好。

@景迈山·澜沧景迈柏联

景迈坐落于普洱万亩茶园之中。推窗而望,扑面而来的是满眼翠绿,以及沁人心脾的茶香。更令人惊喜的是,每一间客房都有一条小径直通茶园,访客可置身于古茶园之中,感受山林野趣和旖旎的亚热带风光。如果你在11月中旬至次年1月到访,清晨还能望见景迈山磅礴的云海。

酒店外观设计模仿云南少数民族村寨建筑,颇具傣族风情。茶室和Spa亭错落散布于广袤的茶园之间,以栈道相连,幽静私密,每一步都是无限风景。住在茶园之中,你不可不体验一次茶园太极或瑜伽,感受从身体到思绪的彻底放松。与此同時,酒店充分利用当地优越的自然条件,制作了云南特色有机食谱,还推出了充满创意的分子料理——茶餐,让饮茶这件事变得趣味盎然。

年轻茶空间

@成都

上下茶事

“上下”是爱马仕旗下的中式风格品牌,“上下茶事”则是全新推出的茶饮空间。空间内随处可见成都的标志性元素——熊猫,蜀地风情与未来感的装修风格完美融合。茶饮延续“上下”的现代诗意,诞生了“鸡尾茶”的概念,辅以分子料理的手法,创造出丰富的质地和口感。

@ 深圳

Tea' stone

当代年轻人普遍追求独立性与自我的参与性,Tea' stone推出“一人一席”的饮茶方式,茶客直接面对茶席,一对一与自己喜爱的茶交流。店内有108种茶,涵盖了中国茶的各大类别,泡茶方式既有汉唐古法,也有现代萃取技艺。年轻的茶师以精湛的手法,为茶客呈现茶叶最好的状态。

@ 上海

Mini Cuppa

蓝白相间的风格装修似乎更易受到女性的青睐,各类奶茶和甜点也直击年轻女性的餐饮偏好,Mini Cuppa就这样成为一处适合闺蜜之间聚会、放松的茶饮空间。除了下午茶,Mini Cuppa还提供多种面包加咖啡的早餐组合,满足都市上班族的需求。

金楼阁茶室

在金楼阁,你既能感受到琴瑟笙箫、唐风宋韵,也能体会到都市生活的时髦。茶室是典型的Loft风格,装置简约而现代。最招牌的饮品当属Tea Flight,灵感来源于欧洲的Beer Flight,金楼阁将酒换成了茶,顾客可一次品尝12种来自不同原产地的茶叶。

T House Time

茶室的装修风格有一点儿复古南洋风,黄铜灯具和大理石餐桌提升了空间内的质感。T House Time倡导精致、典雅、时尚的现代生活理念,用国际化的视觉语言重塑现代茶文化美学。T House Time主推氮气茶、冷泡茶和现萃茶,并配有店内特色甜品,是年轻人度过悠闲下午茶时光的好去处。

隐溪(幸福里店)

茶室的设计灵感来源于土耳其棉花堡,纯白、温暖、干净。忙碌的都市人得以在这里感受云朵一般的轻盈舒展。一楼是开放式座位,二楼则是洞穴形态的包厢,既新奇,又保证了私密性。包厢内提供祖马龙蜡烛香薰,茶客可以享受嗅觉、味觉与视觉全面的自在放松。

书中茶事

《清香流动:解致璋的茶道美学》

解致璋

知名茶学家解致璋以30余年的习茶经验和深厚的艺术修养为基底,借由茶之艺术,探讨东方美学。从茶席的空间布置、茶具的选择与搭配、品茶的方法、泡茶的要素、饮茶的流变等角度切入,解读茶道的日常之美。

《茶之基本》

周重林

以茶叶百科全书——陆羽的《茶经》为原点,用解读译注、延伸探讨、实际操作讲解,从历代茶事到茶席茶礼,讲述茶的古今演变。书中搭配大量历代经典茶画、茶具插图,搭配浅显的注释,让人更直观地感受古人饮茶图景。

《有茶气》

曾园

身兼媒体人和茶文化研究者二重身份,使曾园的作品有别于一般茶学书籍,开篇先破“茶气”,抛开美学单论茶的历史。他考证了许多关于中国茶的谬误与传说,既讲述历代茶人趣事,又贴合当下茶叶市场的热点话题,还原真实的茶事、茶道、茶理。

《陈年茶韵》

池宗宪

以陈茶入手,作者从陈年茶的好滋味谈起,点出品茗及鉴赏陈年茶的关键。10个章节主题明确,从茶叶经时间转变的判别,到了解其茶性及相应的茶器,以及茶叶包装上符号与图像的演化发展,道出隐藏在岁月里的茶香奥秘。

猜你喜欢
饮茶茶叶年轻人
每周至少喝3次茶更长寿
为什么年轻人一团建就想离职?
《牛采茶叶》
2021年5月国际茶叶拍卖市场行情
当代年轻人有多惜命
你猜不到一个做饭的年轻人在想什么
年轻人如何理财
乱倒茶叶导致美国独立
成人每天饮多少茶叶最合适?
不灭的蓝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