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喜阳
现代作家朱自清在《春》这篇散文里,把春天比作刚出生的娃娃,从头到脚都是新的;又说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地笑着走着。总之,春天是美好的。这一期的诗词漫游记,我们一起来学习朱熹的《春日》,看看在一位理学家眼中春天是什么样子的。
【诗词入场】
“一日之计在于晨,一年之计在于春。”春天相当于一天中的早晨,充满美好的希望。古往今来的大文豪们都喜欢描写春天、歌唱春天,就连整天板着脸研究儒家学说的理学家朱熹,也忍不住写下一首春天的赞歌。在这位老夫子眼里,一花独放不是春,万紫千红春满园才是春。美好的春天就是这么令人陶醉!
春日
[宋] 朱熹
胜日寻芳泗水滨,
无边光景一时新。
等闲识得东风面,
万紫千红总是春。
【读诗心得】
春天是需要发现的,只有一双对大自然、对人生充满好奇心的眼睛,才会认识到春天的美好,所以我们要“寻芳”。王安石在游览南京的钟山时,就写过“缓寻芳草得归迟”的诗句。可见诗人们都有善于发现美的眼睛。在天气晴朗的好日子里出门,在泗水河边游赏美景,无边无际的风光景物成了一个崭新的世界。一个“新”字,既表示大地春回,万象更新;也表示赏心悦目,整个人的精神面貌焕然一新。诗人面对大好春光,触景生情,发出自己的感慨。春天的到来势不可挡,很容易就能感受到吹拂到脸上的春风不再寒冷,“吹面不寒杨柳风”。百花盛开,万紫千红,那一定是春天来了。末尾两句不仅赞颂了春风催开百花的伟大功绩,也表达了作者对春天的赞美和热爱。朱熹不是简单地踏青游春,他是借春天的美好景象来象征他心中的道学气象。这首诗不仅写出了蓬勃旺盛的春日景象,也写出了与天地同春的儒家气象。我们今天通常用“万紫千红总是春”来形容形势一派大好,风光无限。
【诗人来了】
朱熹是我国南宋时期的著名理学家,教育家。孟子曾经称赞孔子是集大成者,因为孔子把前人的论述加以总结归纳,编辑整理了“六经”(即《诗》《书》《礼》《乐》《易》《春秋》),后来因为《乐》散失了,只剩下“五经”。朱熹是儒家学说的集大成者。他最著名的功绩是将儒家学说加以发扬光大,把《礼记》中的《大学》和《中庸》提出来与《论语》《孟子》合在一起,称为“四书”,他的《四书章句集注》成为后代科举考试钦定的教科书。我们今天所说的“四书五经”,朱熹功不可没。
朱熹被后人尊称为“朱子”。曾有一副对联拿孔子和朱子开玩笑。上联是“眼珠子,鼻孔子,珠子还居孔子上”,“珠子”谐音“朱子”,意思是朱子竟然位居孔子之上了。下联是“眉先生,须后生,后生更比先生长”,意思是虽然眉毛先长出来,胡须后长出来,但是后长的胡须却比先长的眉毛长。可见在后人心目中,朱熹的地位是相当高的。
【诗词中的文化】
朱熹是文学家,更是一位名副其实的大教育家。宋代有四大书院,即应天书院、岳麓书院、白鹿洞书院和嵩阳书院。其中庐山的白鹿洞书院和湖南的岳麓书院都是朱熹重建的。他不但建书院,为书院立学规,而且亲自讲学,跟随朱熹学习的人很多;他还编写教材,《四书章句集注》就是其编写的最著名的教材;还与当时的著名学者进行讨论,开创了自由研讨的学风。比如,他曾来到岳麓书院,与当时主持岳麓书院的著名学者张械讨论学问两个多月。开讲时,座无虚席,盛况空前,成就了教育史上的一段佳话。岳麓书院也为国家培养了一批经世致用的人才,如思想家王夫之,“睁眼看世界”的先行者魏源,还有革命先辈邓中夏、何叔衡……从这里走出的无数仁人志士,以天下为己任,成为历史天空中的闪耀群星。
书院是一种独立的教育机构,由私人或官府所设立。书院最早建立于唐朝,唐玄宗时期长安便设立了丽正书院。书院在宋代非常兴盛,一直延续到元明清,在历史上有着重要作用的无锡东林书院就诞生于明朝。清末,书院被改为新式学堂,数量逐步消减。我国的香港中文大学是全香港唯一实行学院和书院制并行的大学,因为最初的香港中文大学是由新亚书院、崇基书院和联合书院组建而成的。如今,岳麓书院已成为湖南大学的一部分。书院精神在现代校园中仍然焕发着生机和活力。
【读诗有问】
我们读《论语》,其中有一篇写到孔子与他的弟子在一起闲谈,孔子问他们各自的志向。轮到曾晳时,他说:“我的志向就是,在温暖的春天里,穿着春衣,与五六个成年人和六七个小孩子一起,在水边洗脸净手,迎风纳凉,歌咏一番后回家。”孔子听后感慨地说:“我赞成曾晳的说法。”曾皙所畅想的诗情画意的春天景象肯定在朱熹心中萦绕不去。朱熹又是理学家,理学家主张要有与天地万物同春、像春天一样温煦暖人的仁者胸怀。于是他借用万紫千红的春天景象,来象征儒家精神的丰富深广,把圣人之道比喻成催生万物的春风,把春风催开的万紫千红比喻成圣人之道带来的蓬勃生机。
朱熹在湖南为什么会写到泗水
孔子曾经在齐鲁大地的泗水之滨传授儒家之道。而根据学者的考证,朱熹一生从未到过齐鲁大地,更没有到过泗水之滨。那他为什么在诗中写“寻芳泗水滨”?这个问题的答案跟岳麓书院有关。当时的诗人王禹偁赞叹道:“谁谓潇湘?兹为洙泗。谁谓荆蛮?兹为邹鲁。”意思是,自从有了岳麓书院,湖南的潇湘之水就变成了齐鲁的洙泗之河,湖南这样的蛮荒之地就变成了邹鲁的孔孟之乡。瀟湘从此也被称为“潇湘洙泗”。从这个典故中我们知道,朱熹在诗中是用“泗水滨”来指代潇水湘江,也就是指代湖南。
小链接
下面这首诗写的是春天桃花开放的美景,却藏着一个令人感伤的故事。诗人崔护去年在都城南庄看到一位少女的脸像桃花一样艳丽;今年再去看时,只有桃花依然在春风中欢笑,少女却已不知去向。
题都城南庄
[唐] 崔护
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
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