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直
制作iClub榜单的过程对我们而言也是一次认知上的突破。当很多“本来或应该如此”的印象被打破时,就有了坐下来讨论的必要。
姑且将2013年看作是电子竞技这个时代的一个大起点。因为不管是移动电竞,还是端游电竞,直播平台的出现仍然是推动整个产业发展最为关键的力量。
在过去9年的时间里,电子竞技似乎摆脱了进两步退一步的发展路径,大幅向前。但事实却是,当产业补全了缺失的部分的时候,新的缺口已经等在了那里。
因为榜单本身直观性和可视化的需求,很多数据的细节不能一起被摆出来。但恰恰是这些过去被忽略或被隐藏的数据才得以回答一些我们长久以来追问的问题。
在此之前大家可以回想一下,从抖音、快手代表的短视频诞生到变得流行,有多少电竞选手或是俱乐部享受到了这份红利?在短视频的大趋势之下,以乐夏为代表,在一个接着一个的小趋势里,不同人相继享受到流量的红利时,这些事似乎和电子竞技一直关系不大。
一个不太恰当的形容是,直到今天,我们仍未能准确形容电子竞技和流量之间的关系。
记得几年前,在和知名从业者吴历华的沟通中,他给我讲过一个印象很深的事情。2015年,MSI击败SKT夺冠之后,一时风头无两。
“有时候你会看到EDG的微博又上了热搜,因为某些大家都注意不到的小事情。”
事实上,长期和年轻人打交道的他指出的是电子竞技最核心的能力,也是商业价值的源泉——像是在榜单介绍里我们提到的:连接、影响电竞粉丝的能力,具象化的表现就是调动流量的能力。
今天的讨论就围绕着调动流量这件事展开。
事实上,不管是数据,还是过往的经验告诉我们,起码赛事的内容是优质的,拥有强大的调动粉丝的能力。当然,基于内容打造的IP也同样。
然而,再精彩的内容也需要传递给受众才能实现调动的能力。换句话说,光有内容不行,还要有渠道。直播平台和电子竞技之间的互相促进就印证了这个道理。
如果我们把电竞内容一层一层的拨开,相信很多人都认可这种结构:居于最中心的一定是赛事,哪怕优秀的选手,也可以被视为赛事内容的一部分;基于赛事的衍生内容一圈一圈地圍在外侧,而相关性决定了他们更靠近核心位置还是外围。在同一个层级里,文字内容和视频内容的优先级则受到当下观众对内容的偏好影响。
这个结构起码在2017年之前,决定了谁先享受到流量的红利,谁能最大程度享受到流量的红利。
而直播平台和微博则各司其职,一个是内容的传播渠道,另一个则是讨论空间。
iClub榜单告诉我们,问题恰恰出现在这之后的发展上。
在短视频平台出现之前,其实已经有碎片化的优质电竞内容在互联网之上传播,然而,在短视频崛起的风潮里,这些内容没有出现在合适的地方。
这也决定了iClub榜单最终的排名:严格地筛选,几乎没有俱乐部实现了全平台的运营;稍微放宽条件,运营范围覆盖了多平台的俱乐部最终都居于榜首。
即,谁能够以更多样化的方式将“优质的内容”给到用户,谁就能获得更多人的支持。从这个结果看,电竞俱乐部的运营仍显稚嫩。
iClub榜单的数据、结果以及评选标准我们和很多不同领域的从业者和专家讨论过。可能一个急需解决的问题仍在于认知。
举个例子,公开的数据显示,大部分以《穿越火线》为运营重点的俱乐部都喜欢在快手平台上开设账号;而以《英雄联盟》、《王者荣耀》等项目为运营重点的俱乐部都喜欢在抖音平台上开设账号。
虽然有些不妥,但我们可以暂时借鉴拼多多创始人对人群圈层的划分。的确,一些经验告诉我们,穿越火线的用户群体更多聚集在下沉市场里,而一二线城市的用户更喜欢“头部”和“时髦”的电竞项目。
然而,互联网最大的优势就在于打破了地域性的限制。
事实上,国内任何头部电竞赛事的运营都离不开下沉市场里海量用户的支持。只是在现实世界里他们对内容的消费习惯不同于一二线城市的用户,比如在大连举行的洲际杯就曾经陷入过不上座的窘境。但这并不意味着他们在互联网上不消费类似的内容。
杂志每年都会推出“春节系列”,以《英雄联盟》为例,除了《绝地求生》外,至今没人能撼动其在网吧的统治性地位。那么,一旦快手被确切证实为下沉市场里受众最广的短视频app时,俱乐部在这个单一渠道上的运营就是空白的。这部分粉丝,也处在游离的状态。
这也是为何运营范围覆盖越广的俱乐部可以获得更多人的支持,因为他们主动找到了这些粉丝,连接了彼此。而在谈及俱乐部的运营时,这是一个绕不过去的大前提。
另一个大前提则是前面提到的筛选标准。一个理想的模型是,每家俱乐部都应为旗下所有的分部以及所有的选手开设全平台的运营账号。回归现实时,在由成本作为约束,砍掉一些尾部的选项。
但现实是相反的。
除了重点运营的项目外,其余的项目基本处在放任不管的状态,甚至有的时候对主力运营项目选手的覆盖都是不完全的。
那么当这些优质的内容无法传递,甚至都没有被生产的时候,俱乐部以何种方式去影响连接电竞粉丝们呢?
说得再细一点。很多数据都在呈现出悖论。在新选手的运营上,数据显示俱乐部往往是选择性的。可能背后的逻辑是等待“明星选手”冒出来,再倾注资源全力运营。这里的悖论在于,如果选择不运营,等待明星选手的出现,那么就相当于放弃或者不擅长寻找和打造明星选手,那么之后的运营实际上只是借花献佛;而如果不擅长寻找明星选手,那么最好的方法就是广撒网而不是自己一定要做出盲目的选择。
和结果或是具体的运营策略相比,认知上的问题也许是本季iClub榜单带来的最大的收获。
甚至是否认可榜单的两条筛选标准“中国大陆地区的合规数字出版物”、“俱乐部提交的赛季名单”和两条评价标准“俱乐部是否正在推动中国电竞正向传播社会价值”、“是否正在努力尝试做内容及运营上的积极探索”也一样。如果现在仍然有人认为,电竞赛事可以完全避开或是不需要政府监管,可以拿着没有版号的游戏进行商业运作,那也没什么好说的。
当然,如果我们将视角聚焦在更细微的地方,还有许多值得讨论的地方,今天就不一一展开了。
最后,我们用讨论另一个具备共性的问题结尾。
谈及运营时,成本是一个绕不过去的问题。电竞又是一个极度依赖内容生产者的产业,这意味着,成本的问题最终会具象化成运营团队的现状。
那么针对不同情况搭建一个规模合适的运营团队需要多少成本呢?需要聘请具备何种职业技能的求职者呢?很遗憾,这个问题,从数据上看,没有定论。
但我们可以看另一个类似的例子。一场MOBA比赛,你觉得几个OB合适?真实的情况是,早期的时候,可能只有2-3个OB,后来逐渐变多,极端的时候可能会超过10个。但不管如何,现在已经形成了主OB和选手OB的模式。在这个模式下,OB的能力将决定OB的数量。
而对于俱乐部的运营团队而言,如果想要强化互联网平台的运营,就要借鉴或是摸索出运营团队的模式。这个模式初期由内容品类、量级、选手数量决定,最终将由团队运行模式和个人能力决定。
如果不想迈出这一步,那么半年后,iClub榜单的结果也许将毫无变化。不过,值得期待的是,只要迈出尝试性的一步,结果将完全不同。
这是我们对iClub榜单最大的期待,哪怕流量在电竞领域的分配已经明显地呈现出了20%、80%的倾向,但依然存在着极大的变化的可能性:纵然80%的流量盘踞在20%的头部内容附近,但头部是谁,仍无定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