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秀阁
装备制造业不仅产业关联性强、经济带动作用明显,还是国民经济再生产所需技术装备和制造手段的主要提供者。为此,地方乃至全国经济发展层面,装备制造业都表现出了非常明显的拉动作用。陕西省作为西部重要的经济省份,以及国家早期的重要工业基地之一,其装备制造业的发展历史相对悠久,对于地区经济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拉动作用,是陕西省重要的支柱产业。但是,近年来陕西省装备制造业逐渐暴露出了一系列问题,比如盈利能力状况不佳、缺乏新的可持续的利润增长点等。陕西省装备制造业的可持续成长性问题便成为我们最为关心的问题之一。为此,我们将以陕西省装备制造业为例,对其发展现状分析的基础上,找出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建议。
一、陕西省装备制造业面临的机遇
1.地区资源优势。陕西省位于我国中部位置,是我国邻接省市最多的内陆省之一,东西部地区在此相交,并且拥有“两环三纵六幅射七横”的高速网络,交通便利。同时陕北地区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例如煤炭、石油、天然气等,是国家重要的能源化工基地。而西安作为陕西省的省会,西北地区的经贸中心,其辐射范围涉及整个西北地区。陕西省也是一个教育大省,拥有雄厚的高等教育资源。根据2018年资料显示,全省有108所高等院校,各类大学生155万人,24个国家重点实验室和155个陕西省重点实验室。陕西省装备制造业在技术和人力资源的投入方面也处于全国前列,科研人员所占比重也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这正是体现了陕西省科教大省的特征。目前,陕西省装备制造业在国家和省委省政府的大力扶持下产业聚集化发展趋势也日益明显,已形成了行业内龙头企业牵头,发挥带动作用,同行业其他企业相互协作的模式,使得产业链不断完善,行业配套设施水平有不断提升,装备制造业产业集群模式发展态势良好。装备制造业产业园区的建设也日趋完善,西安经济技术开发区、西安国家民用航天产业基地、西安阎良国家航空产业基地、宝鸡蔡家坡经济开发区专用车基地等国家级产业示范基地积极带动周边相关产业和区域发展。同时,陕西省政府还制订了相应的税收优惠政策,对以比亚迪、法士特、陕汽等为首的制造业企业进行税收优惠政策,缓解了该类企业由于整个宏观环境的变化和上游企业对于该类产品的需求量的降低而引起的装备制造业的行业动荡;陕西省政府还投入了大量资金,引导和鼓励企业的创新发展,例如对西安交通大学、陕西通力专用汽车公司的部分项目提供贷款贴息补助。这一系列举措都极大地调动了装备制造业企业创新发展的积极性,推动行业发展,为陕西省装备制造业做大做强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2.政策优势明显。2015年3月中央公布了《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和行动》,西安作为该项政策的重要城市,拥有着极大的战略优势。陕西省充分发挥自身“一带一路”战略中的优势地位,顺应时代的趋势,大力发展对外贸易,鼓励本省企业走出去,扩大对外投资规模和领域,同时也不断引进外资企业。2019年1月到5月,西安市从外地引进资金投入为1549.02亿元,完成了全年引入资金总额的45.21%,占该段时期内全省引入外资金额的38.5%;而该笔金额中使用了31.25亿美元,已完成了全年使用外资金额的45.3%。随着外商资金的引入,一些优秀的技术和人才也开始被引入陕西省,陕西省传统装备制造业开始向智能装备制造業转型。按照陕西省政府的统筹与规划,西安市高新区与经开区、渭南高新区与经开区、宝鸡高新区等地区都开始大力推行装备制造业产业升级与变革,加快传统制造业向科技化、智能化、高产化、低耗能等方向转化,促进陕西省向建设高端装备制造业强省发展。
二、陕西省装备制造业面临的挑战
陕西省工业基础具有先天优势,在后续发展过程中不仅面临机遇,也由于一些外部环境、自身发展等方面的原因,面临着专业人才不足、七个细分行业发展不均衡、省内各地区装备制造业发展不均衡、优势行业不突出、地理位置等挑战。
1.专业人才不足。从总体上来看,陕西省装备制造业为陕西省产值贡献了一定的力量,对推动陕西省经济发展起到了不可替代的引领作用,但从陕西省装备制造业企业数和从业人员数的分析来看,2011年至2019年间,陕西省装备制造业的企业数呈现逐年递增的趋势,但陕西省装备制造业从业人员数占陕西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从业人员总数的比重基本上呈现了下降的趋势。陕西省装备制造业企业数与从业人员数变动趋势不一致的现象说明,陕西省装备制造业存在人才供给不足的问题,且每年从业人员数波动较大,说明陕西省装备制造业可能存在着人才流失问题。在陕西高校林立、科研院所众多的环境下,如何保证装备制造业人才供给充足,真正发挥其对装备制造业发展的推动作用,需要我们好好思考。
2.七个细分行业发展不均衡。七个细分行业的差距较大,发展极度不均衡,尤其是发展最好与最差的行业差距天壤之别。无论是整体角度对七个细分行业的分析,还是分地区对七个细分行业的分析,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均表现出明显的发展优势和发展潜力,且产值、利润、资产规模、从业人员等等各个方面几乎全部远超居于第二位的行业。在我们关注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发挥行业引领作用的同时,也需要注意的是,在所研究区间内,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与其他行业的差距并未明显缩小。从各方面表现均较差的仪器仪表制造业来说,在转变发展方式,挖掘新的利润增长点的情况下,还是具有很大的发展空间的。那么,在陕西省装备制造业进一步发展过程中,如何平衡各行业发展,极大地发挥优势行业的引领作用,精准定位后进行业的新利润增长点,将是我们面临的一项严峻考验。
3.省内各地区装备制造业布局不均衡。通过省内各地区装备制造业的分析可以发现,陕西省装备制造业以西安为分布中心,宝鸡次之,其余地区分布较少,且宝鸡与西安间也存在明显差距。各行业企业数比重分析显示,每个行业至少三分之一的企业分布在西安,有些行业甚至高达百分之八十,甚至百分之九十的比重。这样不均衡的地区布局,一方面会造成部分地区承载过重,而部分地区得不到充分发挥;另一方面,还可能会导致地区资源优势与产业发展的协同效应难以发挥。在现有背景下,如何均衡陕西省装备制造业的地区发展,实现区域合理布局,是一个关键问题。
4.优势行业不够突出。尽管在七个细分行业的对比分析中,我们发现陕西省装备制造业中的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具有明显的发展优势,产值、利润、吸引就业等方面均远超其余行业,但在陕西省工业行业体系内的对比显示,产值、增加值、用工人数前五位的行业中,只有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榜上有名,且未能进前三位。行业利润对比分析中,计算机通信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表现最好,但仅仅位居第六位,未能进入前五名。这一分析结果提示我们,陕西省装备制造业的发展应该立足本地,面向全国,争取将陕西省装备制造业的优势行业做到省内工业行业的前茅,甚至全国范围内的最好。当然,这将是一个长期而持久的问题。
5.地理位置的局限。陕西省处于内陆地区,交通运输设施、信息基础设施等方面与沿海地区有较大差距。同时虽然近年来陕西的经济实力持续上升,但与东南沿海地区相比仍有不小的距离。陕西省的经济体制经过长时间的发展已经形成了固定的模式,但随着整个宏观坏境的快速变化,市场经济体制与现实环境的需求已存在较大差异,但市场机制的调整工作是一个长期的行为,无法快速的短期形成。“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为陕西省带来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了激烈的竞争,丝绸之路所涉及的地区纷纷依托于自身优势获得了政策扶持。目前,陕西省的“长安号”才到达中亚地区,而其他省份有的已经到达欧洲各国,所以在这一方面,陕西省并没有太大的优势。根据2018年政府对外公布的数据显示,在航空制造业领域全国排名中陕西省的综合竞争力位于全国首位,但其他制造业的排名陕西省还处于中部甚至后部位置,面对强省的不断发展和弱省的不断赶超,陕西省仍面临严峻的考验。
三、结论
通过面临机遇与挑战的分析,我们发现装备制造业作为陕西省規划的支柱产业之一,虽然在整个工业经济发展中并不是发展最好的,但却拥有无限前景。陕西省拟以“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服务化、国际化”为主要发展方向,加快高新科技产业与传统装备制造业的融合,提前规划具有发展前景的行业成长轨迹,重点发展智能产业、新能源汽车、航空航天、能源装备等领域,改造传统装备、发展壮大先进装备、加快培育3D打印、机器人等新兴装备,将陕西省建设成为我国另一个重要的装备制造业发展基地。目前陕西省已逐渐形成以西安为核心,辐射咸阳、西咸新区、宝鸡、渭南等城市的“关中核心发展轴”, 同时打造以西安、咸阳为中心、宝鸡和渭南为副中心的“关中城市群”,形成西部具有产业竞争优势的重点城市群与西部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带。装备制造业在陕西省所占的经济比重也逐年上升,整个行业态势呈现积极态势。
但与此同时,我们也需注意的是,陕西省装备制造业不但与其他地区间存在着显而易见的差距,其自身也存在着诸如专业人才不足、行业发展不均衡、地区布局不合理、优势行业不突出等实际问题。在面临诸多问题时,陕西省装备制造业需要借助陕西省政策、资源等优势,克服短板,促进自身快速、长效发展。为此,陕西省装备制造业应该在制定多层次目标的基础上,结合陕西省装备制造业自身发展特点,从争取和利用国家相关政策、提高自身质量、多方吸引人才、着力产业集聚和结构优化、分阶段走出去等方面采取措施。在注重七个细分行业,以及省内各地区装备制造业发展优势的前提下,提升整体竞争力。[基金项目:陕西省教育厅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项目:面向一带一路陕西省装备制造业可持续成长性评价及发展路径研究(19JZ033);西安市社科规划基金一般项目:西安先进制造业发展质量测度与优化路径研究(JX171)]
(作者单位:西安财经大学商学院现代企业管理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