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海艳 许捷 王沫文
数字创意产业是创意产业发展的新引擎。宁波“十四五”规划中明确提出,“实施文化产业数字化战略,加快发展新型文化企业、文化业态、文化消费模式,到2025年文化创意产业营业收入达5000亿元”。宁波作为数字经济强市、文化名城,数字创意产业的发展与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与“3433”服务业倍增行动目标相比仍有很大差距。下一步,宁波如何抓住当前数字经济和人民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的机遇,有效整合和充分利用宁波丰厚的历史文化资源,谋求数字创意产业高质量发展之路?
宁波数字创意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难点堵点
产业基础薄弱。数字创意产业作为技术密集型产业,对技术创新的要求较高。而宁波数字创意产业核心技术与杭州、深圳、北京等城市相比差距较大,创新的关键核心技术对外依赖程度较高,本土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相对薄弱。目前,宁波共有以东钱湖湖畔文化创意产业园、嘉鄞文化创意园为代表的65个文化创意产业园,但多数创意产业园的产品和内容设计的创新普遍不足,从而导致产业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较弱,很有可能陷入“被俘获”或“低端锁定”的劣势循环中。
龙头企业缺乏。数字创意产业不同于其他产业,企业类型以中小微企业为主,缺乏自主研发水平高、技术创新能力强、具有引领性的龙头企业,尤其缺少在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新兴数字技术领域实力强的创新主体。目前,宁波共有125家重点文化企业,涵盖高端文化用品制造业、创意设计业、工艺美术业、现代传媒业、信息传输服务业、影视制造业、文化休闲旅游业、会展业等行业。多数企业只专注于某个细分行业的某个环节,如只聚焦文旅的推广或者短视频直播带货的MCN推广。由于缺乏龙头企业的引领,创意企业或者园区之间存在恶性竞争,企业集聚效应弱、难以协同,也间接加剧了企业效率低下、利润单薄、实力偏弱。
人才培育不足。数字创意人才具有高创意性、高技术性、高人文情怀、高“越界”性和个性凸显等鲜明特点,是数字创意产业发展的核心要素和根本动力。宁波数字创意人才培育略有不足。从学院设置来看,宁波高校中仅有浙江万里学院开设了与数字创意相关的特色学院——凤凰数字创意学院;从专业设置来看,以数字媒体技术为例,教育部公布的2019年度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备案和审批结果显示,新增专业最火的是数字媒体艺术,宁波仅有3所高校开设此专业,每年毕业生人数难以满足数字媒体技术市场快速发展的需求。
服务体系尚不完备。数字创意产业分属于多部门管辖,宁波尚未建立关于数字创意产业数据共享的平台等,不同部门、不同地域之间数据无法实现共享。以宁波的文化云平台为例,网站、App等传统商业性云平台较多,但并未真正融合5G、云计算等技术。此外,以平台为核心的数字创意产业新业态也给政府传统的监管模式带来新的挑战。平台经济实现了“人人即商家,人人即媒体”,但由于准入门槛低,导致出现用户个人信息泄露、网络售假等不规范经营的现象,进而侵犯消费者的权益。
打造数字创意产业“六链协同”
构建数字创意企业协同配套的创新主体链。数字创意产业创新资源表现出异质性、互补性和分散性的特征。宁波应着力培育规模大、实力强、创新效率高的龙头企业,推动不同创新主体间互惠共生、协同合作的关系,突破现有主体间的壁垒,依靠龙头企业的带动充分释放创新要素,促进现有产业生态系统中不同主体的文化认同、信息交流和知识共享,构建一个完整的、多维度的、主体协同配套的良好而稳定的创新环境。一是培育领军型的数字创意企业。实施潜力数字创意企业“新势力”成长计划、骨干数字创意企业“单项冠军”小巨人计划、龙头数字创意企业“凤凰”引培计划,推动其在内容原创、IP运营、创意赛事组织等薄弱环节取得突破进展。二是培育数字创意细分领域单项冠军。鼓勵中小数字创意企业走专精特新的道路,将游戏、动漫、电竞、数字音乐等具有潜力的领域做足特色、做强优势。通过协同配套的创新主体链促进大中小企业协同发展,共同建设优秀的数字创意产业基地和创意孵化中心,共同做好宁波创意。
完善活力开放宜居宜业的创新服务链。数字创意创新方向和创新活动会受到市场的制约,导致企业的创新成本和风险随着创新的增加而增加,投资大、成果转化时间长、风险高,此时就需要政府帮助企业进行风险疏导、科技政策的指导和宏观经济政策的激励,间接地促进企业进行有效的技术创新。一是政府应制定与创意设计相关的政策和条款以及创新成果的保护等相关法律法规,提供完善的公共服务保障体系,并在科研项目和资金管理方面建立有效的、开放的、透明的反馈机制、监督机制和政策评价机制。例如政府可以运用经济手段和法律程序建立数字创意产业创新生态基金,建立有偿使用资源的价格体系等。二是推进国际开放新模式。宁波作为开放型城市应加强对外开放合作,以深化“一带一路”倡议为切入点,充分利用好云栖大会、“21世纪数字丝绸之路”国际峰会、国际知名数字创意展会等国家高端平台,为开拓国际市场提供服务,讲好宁波故事,提升宁波数字创意的海外输出能力。此外,政府应聚焦简政放权,最大限度地激发创新活力,从而营造活力开放、宜居宜业的外部生态环境。
增强创意金融多元供给的创新金融链。资金是企业能够顺利开展创新活动的关键因素,而畅通的、多元化供给的金融链是企业融资的保证。宁波可以打造金融机构与数字创意产业创新主体之间的资金链,通过制定合理有效的投融资方案,构建高质量的产业金融体系。一是建立多层次知识产权融资机制。宁波的融资方式应融入创意与知识产权,拓宽数字创意企业融资模式。如河北石家庄在全国率先创新“四位一体”风险共担的知识产权质押贷款新模式,为轻资产的企业提供了新的融资方式。二是探索数字创意企业“白名单”制度。宁波可根据数字创意企业发展状况与资质确定符合条件的“白名单”创意企业,并进行动态管理,鼓励和引导金融机构对入选“白名单”的企业提供便捷性和政策性的投融资服务,进而打造多元供给的创新金融链。
培育创意导向引领未来的创新人才链。知名创意城市兴起的最主要原因之一便是聚集了大量的数字创意人才。数字创意产业需要复合型精英人才、优质跨界融合型人才,充足的高水平人才储备是保障创新活动的前提条件。一是加强数字创意人才本土教育培养。宁波高校可借鉴杭州电子科技大学针对“互联网+”复合型精英人才的“5个1”特色人才培养体系,在课程中融入互联网平台、创意设计等,并同步开展国际人才双向交流、企业与高校和科研机构的合作育人机制,促进创新成果的转化交流,培养兼具技术创新与创意设计的高端复合型数字创意人才,鼓励青年创意为宁波增添色彩。二是创新数字创意人才引进机制。宁波应将数字创意人才纳入高层次、高技术人才引进计划中,建立与国际接轨的数字创意人才服务标准体系,健全数字创意人才评价机制和激励机制,完善数字创意高端创新设计团队的协同创新体系,通过团队协作吸引和聚集高质量人才。
拓展创意紧密融合产业的创新平台链。创新平台作为创新资源整合的载体和基础,可以加快资源的流动,进而为数字创意产业获得成本优势。一是加快数字影视、数字传媒、数字音乐等数字赋能产业的发展,依托软件公司打造“云上文化”等平台。要想做大做强数字创意产业,需要推动数字经济与文化产业的深度融合发展,将数字创意产业推向新的高度。因此,宁波应加快将人工智能、区块链应用到数字创意产品和服务、版权保护与交易等领域。二是推进数字创意产业与其他产业的融合发展平台建设。重点推动数字创意与工业制造、媒体传播、文化教育等各领域的融合渗透,并积极建设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示范区,推进文旅消费试点城市和文旅消费聚集区的建设。
提升创意转化共享共赢的创新产业链。宁波應在坚持扩大开放、构建新发展格局中稳中求进,在深化开放合作中形成具有宁波特色的稳定可靠的标志性创意产业链。一是结合宁波文化大市的优势和潜力,集中力量打造数字创意产业链,推动国家动漫基地升级,促进游戏产业健康发展,打造具有全国影响力的数字文化产业新兴集聚区。通过组建以数字创意企业、高校、中介机构、设计中心等为主体的创意战略联盟,充分利用开放的资源进行紧密合作,优势互补,信息共享,通过创意成果的转化实现共赢发展。二是充分利用宁波文创港资源,围绕产业链营造精准招商环境,实施对标全球化标准的强链补链项目,从而加强产业链的安全性和韧性,提升产业链的现代化,以便能够在应对危机中游刃有余,在化危为机中赢得先机。
本文系宁波市社会科学研究基地项目(JD5-FZ141)研究成果
(作者单位:宁波财经学院、宁波工程学院)
责任编辑:姚颖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