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银绍
从1921年到2021年,中国共产党走过了整整一百年的历程。在这一百年里,宁波人民与全国人民一样,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为完成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繁荣富强、人民共同富裕这两大历史任务,走过了一段光辉的历程,谱写了动人的历史篇章。
党团结带领宁波人民,浴血奋战、百折不挠,书写了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辉煌篇章
在充满艰辛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宁波人民在党的领导下,与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进行了英勇的斗争。
1924年7月爆发的反苛政余姚盐民大罢工,是当时浙江最大的一次罢工斗争,不仅是浙江工人运动复兴的起点,也是全国工人运动从二七大罢工之后的低潮走向复兴的重要标志之一,对宁波及全国其他地区的工农运动产生了很大影响。为声援五卅运动,1925年6月,党领导宁波人民开展了对英、日两国的经济绝交斗争。在遭到军方政府和帝国主义的武力恫吓后,英勇的宁波人民与之开展了针锋相对的斗争,在全国产生了较大反响。
在党的领导下,宁波的革命形势日益高涨,引起以蒋介石为代表的国民党右派的恐慌。在蒋介石的指使下,宁台温防守司令王俊发动“四九”反革命事变,使宁波成为国民党在全省最早实行“清党”的地区。
大革命失败后,面对国民党反动派制造的白色恐怖,宁波党组织坚决贯彻八七会议确定的实行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总方针,先后组织开展浙东暴动、奉化暴动和亭旁暴动等三大暴动,建立了亭旁区革命委员会这一浙江第一个苏维埃政权,得到党中央的高度评价。
虽然这些暴动在强大敌人的镇压下遭到了失败,但烈士的鲜血不会白流,宁波人民在党的领导下仍然前赴后继将革命斗争继续下去。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宁波党组织经历7次被破坏、5次重建,7名地市(县)委书记被捕,3人被害。这一时期,浙江牺牲的8名省委书记(代理书记)中,王嘉谟、张秋人、卓兰芳、徐英、龙大道等5人都是从宁波走出去的。宁波还出现了党的珍贵文献守护者张人亚,中共湘鄂赣省委书记陈寿昌,“虎胆英雄”裘古怀,“左联五烈士”殷夫和柔石等著名烈士。
全面抗日战争爆发后,在原中共上海中央局宣传部部长朱镜我领导下,浙东临时特委在鄞东观音庄正式成立,使中断5年之久的中共宁波地方组织重新建立起来。自此,宁波的抗日救亡运动有了坚强的领导核心。
面对1941年1月皖南事变后复杂的形势,毛泽东以其高瞻远瞩的战略眼光,作出开辟浙东抗日游击根据地的决策。为贯彻毛泽东的指示精神,1941年5月10日起,党掌握的浦东抗日武装分7批南渡杭州湾,拉开了创建浙东敌后抗日根据地的大幕。1941年6月18日爆发的相公殿战斗,打响了党领导下的抗日武装在浙东战场上的第一枪。在党中央的重视和支持下,在华中局和新四军军部的坚强领导下,浙东区党委以余姚梁弄为指挥中心,带领浙东人民浴血奋战,创建了全国十九个解放区之一的浙东敌后抗日根据地,为取得抗日战争的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浙东人民优秀女儿李敏等为民族解放事业英勇奋斗,前赴后继,谱写了华东抗战的辉煌篇章。
日本宣布投降后,中共中央根据国内外局势的变化,对浙东新四军作出北撤的决定。部队北撤,但党的旗帜不能倒。浙东区党委书记谭启龙在约见坚持原地斗争的陈布衣、朱之光时强调指出:部队要北撤,但党是不撤退的。我们党的旗帜是要高举的,要保存力量,等待时机;坚持工作要面向群众背靠山,扎根于群众之中。留下坚持隐蔽斗争的党员干部面对国民党反动派的“清剿”,开展了艰苦卓绝的斗争。
解放战争爆发后,根据上级的指示精神,中共四明工委于1947年5月15日,在福田庵(后称“草茅庵”)召开建立四明主力武装大会,再次拉开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序幕。到1948年底,四明地区基本恢复原浙东抗日根据地的辖区范围,逐步形成农村包围城市的态势,为宁波的解放准备了有利条件。
1949年5月25日,挺近浙东的人民解放军解放浙东名城——宁波,宁波人民迎来新生。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宁波地区的广大共产党员和人民群众在党的领导下,为浙东和宁波地区的解放作出了重要贡献,也付出了血的代价,牺牲的有姓名记载的宁波籍烈士有1300多人。他们用自己的生命和热血谱写了党的光辉历史!
党团结带领宁波人民,自力更生、发愤图强,取得了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巨大成就
在艰难探索的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岁月,党团结带领宁波人民,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发愤图强,奠定了宁波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扎实基础。
贯彻毛泽东1949年5月关于宁波接管的指示精神,进驻溪口的人民解放军以优良的作风赢得原武岭中学校长的称赞:“贵军秋毫无犯,真乃纪律严明的仁义之师!”“奉化之墓庐依然,溪口之花草无恙。”这对蒋介石产生了重要影响,并为国共两党保持接触发挥了积极作用。
面对新中国成立后百废待兴的局面,党带领人民积极恢复发展经济,仅用了三年时间宁波就实现了从缺粮地区到余粮地区的历史性转变。
在恢复发展经济取得一定成效后,党中央于1953年9月提出了“一化三改”过渡时期总路线。在开展三大改造,向社会主义过渡过程中,全省第一个高级农业合作社——五洞闸高级农业合作社获得了毛泽东的称赞,成为当时农村社会主义改造的一面旗帜。
1956年9月,党的八大提出了为建设一个伟大的社会主义中国而奋斗的目标。宁波党组织开始团结带领宁波人民艰苦创业,开展社会主义建设。始建于1910年的萧甬铁路于1959年实现全线贯通。1959年8月建成的宁波当时最大的水利工程——姚江大闸,解决了困扰沿岸农业生产的咸潮问题,对发展两岸的农业生产发挥了积极作用。兴起于20世纪50年代末的社队企业标志着宁波的工业化开始从城镇向农村拓展。在建设社会主义的过程中,也充满了探索的曲折和艰辛。1960年3月毛澤东的宁波之行,倡导了调查研究的风尚,增强了人民战胜困难的信心和决心。
兴建于20世纪70年代的四项工程——宁波港镇海港区、浙江炼油厂、镇海发电厂和镇海清水浦渔业基地,标志着宁波开始由海防前线成为中央、省重点投资建设的地区,这不仅是新中国成立后宁波进行大规模建设的开端,也为浙江和宁波的后续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党团结带领宁波人民,解放思想、锐意进取,打开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
在波澜壮阔的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在党中央、国务院,浙江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视和支持下,党团结带领宁波人民锐意改革,以建设现代化港口城市为目标,扩大开放,发扬“诚信、务实、开放、创新”宁波精神,推动了经济社会快速发展。
宁波以港口的开发开放拉开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的序幕。1979年1月,作为上海宝钢的配套工程,北仑10万吨级矿石中转码头动工,开启宁波建设国际深水港的新时代;1979年6月,宁波港正式对外开放,宁波向世界再次敞开了怀抱。从建立全国第三个经济技术开发区——宁波经济技术开发区到两区一岛的开发建设,再到加入世贸组织后实施“引进来”“走出去”,开放成为推动宁波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
宁波的开发建设受到党中央、国务院,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对宁波的发展寄予厚望:“宁波的发展速度可能不会慢,同大连展开竞争。”为此,他不仅发出“把全世界的‘宁波帮都动员起来,建设宁波”的号召,还专门委派时任对外经贸部顾问卢绪章到宁波指导工作。以包玉刚为代表的“宁波帮”人士热烈响应邓小平的号召,建言献策,出钱出力,对推动宁波的开发建设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国务院为推动宁波的开发建设给予多项优惠政策,自1984年5月批准宁波成为进一步开放沿海港口城市后,1987年2月,又批准宁波成为计划单列市,为宁波的开发建设提供了优越的外部环境;专门成立国务院宁波经济开发协调小组,协调解决宁波开发建设中面临的重大问题。国务院为一个地方城市专门设立领导和协调机构,这在新中国的历史上是绝无仅有的。省委、省政府也成立浙江省宁波经济开发领导小组,建立联席会议制度,协调解决宁波开发建设中出现的问题。
宁波服从、服务于国家和省的发展大局,以建设现代化港口城市为奋斗目标,推动经济社会实现快速发展。到1992年,宁波提前完成了国民生产总值翻两番的目标。
在党的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后,宁波作为国家体改委批复同意的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点城市,解放思想,大胆改革,一举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体制优势,这也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关键因素。
进入新世纪后,面对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带来的机遇与挑战,宁波认真贯彻落实“八八战略”,提出并实施“六大联动”“六大提升”发展战略,确立了宁波作为长三角南翼经济中心的地位,推动了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2005年,宁波获全国首批文明城市称号,人民的获得感大大增强;2007年,宁波成功入选首届“中国十大最具幸福感城市”。
党团结带领宁波人民,自信自强、守正创新,走向高质量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
在昂扬奋进的新时代,宁波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践行“八八战略”,开创了干在实处、走在前列、勇立潮头的新局面。
面对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的新形势,宁波以新发展理念引领高质量发展,以法治政府建设为突破口全面深化改革,以“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的举措,为宁波的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
遵照习近平总书记宁波要与杭州协同发展、错位发展,共同唱好“双城记”的指示精神,宁波充分发挥自身优势推进高质量发展:深入推进宁波舟山港一体化,打造世界强港;大力推进中国—中东欧经贸合作示范区和浙江自贸区宁波片区建设,深化对外开放;坚决推进“中国制造2025”试点示范城市建设,实现从“工业大市”向“工业强市”的跨越。针对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的薄弱环节,宁波多措并举“补短板”:想方设法引智引才,推进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抢抓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机遇,促进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的深度融合,进一步推进服务业高质量发展。
党的十八大以来,宁波在以新发展理念引领高质量发展的过程中取得了阶段性成果:2018年,宁波市GDP总量首破万亿元,成为全国第15个迈入“万亿俱乐部”的城市,同时,宁波人均GDP超过2万美元,达到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发布的发达国家水平;经济结构进一步优化,2019年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首次超过第二产业;2020年,宁波舟山港年货物吞吐量超11亿吨,连续12年位居全球第一;对外开放取得重大突破,2017年,成为全国第九个实际利用外资突破500亿美元的城市;“工业强市”建设成效显著,2018年工业增加值首次进入全国前十强;全面发展水平有了大的提高,2015年入选全国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试点城市,2016年入选“东亚文化之都”,2020年宁波实现全国文明城市“六连冠”、平安创建实现“十四连冠”、第11次获评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第8次荣获“全国双拥模范城”称号。
2020年3月29日,习近平总书记先后考察宁波舟山港穿山港区码头和北仑大碶高端汽配模具园区,充分肯定了宁波港口开发、制造业发展等工作。
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浙江重要讲话精神,精准对标中央和省委“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市委明确提出新发展阶段的宁波使命:锻造硬核力量、唱好“双城记”、建好示范区、当好模范生、加快建设现代化滨海大都市。从七个方面绘制了未来宁波发展的美好蓝图:努力建设高水平创新型城市、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先行城市、国内国际双循环枢纽城市、全国文明城市典范城市、全域美丽宜居品质城市、市域治理现代化示范城市和民生幸福标杆城市。
中国共产党立志于中华民族千秋伟业,百年恰是风华正茂。回望过往的奋斗路,在党的领导下,宁波在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的奋斗历程中,作出了自己的贡献。眺望前方的奋进路,宁波将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殷切嘱托,在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和省委坚强有力领导下,以昂扬的斗志,加快建设现代化滨海大都市,争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先行市,為全国基本实现现代化作出更大的贡献!
责任编辑:谢 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