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夯歌

2021-09-05 06:17叶剑秀
农村农业农民·A版 2021年8期
关键词:号子黄河民间

叶剑秀

庚子年秋末,去河南省中牟县参加一个文学颁奖会。返程数日,所有的荣耀和亢奋早已消磨在庸常的时光里,唯有那黄河岸边的打硪号子,不时在脑海里萦绕,挥之不去。

去的地方是雁鳴湖镇太平庄村,坐落在黄河岸边。在河堤下平坦的地基上,我们观摩了一场精彩的民间表演,那便是黄河文化的瑰宝——打硪号子。

爷们儿齐努力啊!

嗨呀嗨呀嗨!

拉起咱们的夯哟!

嗨呀嗨呀嗨!

这边鼓,那边锣,我们河工治黄河!

嗨嗨那个嗨嗨!

蔚蓝的天空辽阔静远,秋阳流光,空旷的黄河故道,微风轻拂,身边的河水欢腾不息。随着夯硪的拔地而起,忽而又疾风而降,一起一落,一扬一颤,雄壮的震撼便植入心怀。那瞬息的俯首惊叹,短暂的仰视凝望,仿佛一曲沉重的吟唱从远方传来,黄河岸边的世代儿女,拖着艰难的步履,负重前行,走过沧桑岁月,搏击洪涝,夯实根基,稳固自己美好的家园。

我在黄河古道一条蜿蜒的小路上游走,从泛黄的历史深处,捡拾了一册书页,阅读到了打硪号子的前生今世。据《宋史·河渠志》记载:“凡用丁夫数百或千人,杂唱齐挽,积置于卑薄之处,谓之埽岸。”这种“杂唱”便是号子。

清乾隆二十六年(公元1761年),乾隆皇帝降旨命大学士刘统勋,协办大学士兆惠,驰驿于黄河施工处(今中牟县杨桥堤口)治理黄河,构筑堤防。他们以工代赈,广泛动员民工上河堤打硪,打硪活动遂壮大发展起来。屈指算来,中牟黄河打硪号子,已有300多年的历史。

历史的页码翻到当今白话的词条,打硪号子的释义更加清晰。黄河自古多洪泛。远在人类社会出现之前,黄土高原早已是千沟万壑。周期性的泛滥,裹泥带沙,造成广阔而肥沃的冲积平原。河南处于黄河冲出峡谷的特殊位置,而中牟则处在中下游的接合部,时常决堤,形成苦难深重的黄泛区。为治理黄河,护堤御洪,这里居住的先民在与洪水的抗争中,一起劳动、共同协作,渐渐演化成有一定节奏、一定规律、一定起伏的声音,这就是流传民间的劳动号子。

硪,是用一块圆形石头制作的夯礅,一般重量在40公斤左右。在石夯周围系上几根绳子,由十个汉子合力操作,一拉一松,石硪上下起落,这就是打硪,主要用于夯实地基,加固土层。打硪的过程需要把握起落“火候”,行动一致,用力均衡,才能确保工程质量。

中牟打硪号子流传在黄河岸边的万滩、雁鸣湖、狼城岗等乡镇,是历代世人在治理黄河中演绎传承而来。这种来自民间的艺术形式,是一种劳动实践的民间歌谣,旋律朴实、节奏明快、雄浑有力。

治理黄河,施工繁忙,劳动量大,容易疲劳。打硪号子就像戏剧中的锣鼓,一人领喊,众人呼应,只要号子声起,便能鼓舞士气,催人振作。

宏大壮阔的劳动场面,一群群黝黑的壮汉,石硪的上起下落,松软的土地被砸出了一片片硪花,号子声震,响天彻地。四季轮回,日月可鉴,黄河古道上,打硪号子腾跃着黄河儿女坚毅粗犷、乐观豪放的风貌,彰显着人与自然抗争的不屈精神,见证了黄河岸边劳动人民千百年来的治黄智慧。

我与在场的一位老人攀谈,老人诉说起自己的担忧和顾虑,现在他们村里除了60多岁的老年人知道这些文化遗产,年轻人都不知道什么是打硪,更别提打硪号子了。

令人欣慰的是,2009年6月,黄河打硪号子被列入河南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近年来,在当地非遗中心和非遗传承人的挖掘、保护下,黄河打硪号子的曲谱已经记录完成,对该项目的保护传承,珍存了真实有效的资料依据。

黄河打硪号子,不仅是治黄实践的文化浓缩,更是一朵艺术奇葩。历经百年的沉淀已日臻成熟,它散发着独特魅力,不但丰富和完善了黄河文化,而且填补了世界河流文化只有船工号子没有劳动号子的空白,具有十分重要的民间音乐价值、文化价值、民族价值和社会价值。

猜你喜欢
号子黄河民间
吼出来的非遗绝唱
我家的“号子”
武汉码头号子的艺术特征探析
黄河
高人隐藏在民间
高人隐藏在民间
高人隐藏在民间
高人隐藏在民间
长江8号
渡过黄河看雕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