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小波
今年是建党一百周年,“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成了各个基层党支部党性教育活动的首选主题,最直接的形式是去红色教育基地参观学习,接受洗礼。全体党员面对党旗,重温入党誓词,胸前的党徽、紧握的拳头、铿锵有力的誓言,不仅是“不忘初心”的庄严承诺,也是坚定继续前行“牢记使命”的忠诚信念。
这样的形式我是真心喜欢的,但凡有机会也定会前往参加。只说这几年我先后去过的伟人故里就有湘潭的韶山冲、宁乡的炭子冲、浏阳的文家市等,今年初还去了板仓小镇。我原以为走进伟人故里就走进了伟人的少年时光,就能真切触摸到一个共产党员的“初心”,直到我最近看完了这本《西行漫记》(又名《红星照耀中国》),才晓得比起埃德加·斯諾先生对红色中国的探寻,我的伟人故里行不过是“浮光掠影”罢了。
斯诺先生是第一个访问红区、红军的外国新闻记者。1936年6月,他从北平出发,经过西安,冒着生命危险,进入陕甘宁边区,做了4个月的实地采访。当他再回到北平时,首先为英美报刊写了许多篇轰动一时的通讯报道,然后汇编成一本《红星照耀中国》(1937年10月由英国戈兰茨公司出版),书中讲述他如何见证了毛泽东、周恩来等中国共产党领导人的风采,并向全世界第一次揭示了“红色中国”的秘密故事。
斯诺先生在1938年的中译本序言里特别强调:“从严格的字面上的意义来讲,这一本书的一大部分也不是我写的,而是毛泽东、彭德怀、周恩来、林伯渠、徐海东、徐特立、林彪这些人——他们的斗争生活就是本书描写的对象所口述的。”这是谦词,但这正是本书的魅力所在。而毛泽东,就是众多口述者里最重要的一位。
斯诺先生说,在采访中,对于他在不同的事情上提出的五六组问题,毛泽东一谈就是十几个晚上,但很少提到他自己,也不谈论他个人在某事件中所起的作用。于是斯诺先生据理力争:“在一定程度上,这比其他问题上所提供的情况更重要,大家读了你说的话,就知道你是怎样一个人。”最后,毛泽东作了妥协:“如果我索性撇开你的问题,而是把我的生平的梗概告诉你,你看怎么样?”两人这一谈又是数晚。
“我开始向往到长沙去。长沙是一个大城市,是湖南省的省会,离我家120里。听说这个城市很大,有许许多多的人,不少的学堂,抚台衙门也在那里。总之,那是个很繁华的地方。”这一小段话读起来让人不禁莞尔。我先是感叹,百年前的长沙就是一座网红城市吗?继而就想,伟人也有少年时啊。少年时期的迷茫与折腾劲儿,毛泽东一样也没少。本为读书而来,却主动进军营呆了半年。再想回到书本上时,生活的窘态又来了:“那时候我没有钱,家里不肯供养我,除非我进学校读书。由于我在会馆里住不下去了,我开始寻找新住处。同时,我也在认真地考虑自己的‘前途,我差不多已经作出结论,我最适合教书。这时候湖南师范学校的一则动听的广告,引起我的注意,我津津有味地读着它的优点:不收学费,膳宿费低廉。”原谅我大段抄书了,实在是太喜欢这样的述说,想必斯诺先生也是喜欢的;于是我们今天打开《西行漫记》,在“一个共产党员的由来”这一篇里,才会有幸读到如此平白又幽默的句子,才会有幸看到了一个青葱少年毛泽东。
当听到人到中年的毛泽东在窑洞里自我感叹“我在师范学校读了5年书,抵住了后来一切广告的诱惑,最后居然拿到了毕业文凭”时,不要误以为他所有的学习只为混文凭哦,其实毛泽东是终身学习的典范,斯诺先生在保安采访时就亲眼看到了毛泽东如饥似渴的学习精神。斯诺说,他有一阵子每天晚上都去见毛泽东,向他采访共产党的历史。有一次,一个客人带了几本哲学新书来给毛泽东,于是他就要求斯诺改期再谈。随后,毛泽东花了三四夜的工夫专心读完了这几本书,在这期间,他似乎是什么都不管了。
八十五年前,斯诺先生走进黄土高坡、走进延安窑洞,意外发现这里的山沟沟里藏着的都是中国的一批文化精英,在那些老资格的“赤匪”之中,有许多位都是他在中国十多年中所遇到过的最优秀的男女,于是他发出了这样的预言: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革命事业犹如一颗闪亮的红星不仅照耀着中国的西北,而且必将照耀全中国,照耀全世界。
今天重读经典,我只有感叹:斯诺先生,您真是慧眼独具啊!
(作者单位:湖南省冷水江市渣渡中心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