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红艳
六月的初夏,我有幸来到了美丽的连云港,参加江苏省第五届(第一期)“书香校园建设·阅读领航人”培训。为期五天的学习,欣赏了名师优秀示范课,聆听了专家的講座,这样的培训给我带来了全新的教学理念,收获了丰富的精神食粮。此次学习,感受颇深,启发颇多,对“阅读”有了更新、更全面的认识。下面就“整本书阅读”谈谈粗浅的体会。
一、“整本书阅读”的地位举足轻重
整本书阅读以教材的形式进入了“快乐读书吧”,进入了课程。特级教师张学青在《整本书阅读的目标定位与实践反思》讲座中,提到了著名儿童文学作家曹文轩老师的一段话:短篇作品培养的是一种精巧、单纯的思维方式,而长篇作品培养的是一种宏阔、复杂的思维方式。特级教师李竹平老师也说过:“只有捧读整本书,才算得上真正的阅读。”整本书阅读,是一个从丰富多姿的文字世界里发现自己,认识自己的智慧活动,是别的活动无法替代的。
二、课堂引入“整本书阅读”要遵循原则
教材中整本书阅读内容的编写,以“快乐读书吧”等形式出现在一册教材中的某个单元之后,相当于这个单元课文主题的延伸阅读。
1.课堂引入整本书阅读,要顺其自然。具体表现为结合具体的课文作者、主题,抓住合适的契机,引导学生读有关的整本书。例如,学习冯骥才的《刷子李》,在学生对刷子李这样本领奇、性格怪的人物形象充满兴趣时,正好引入《俗世奇人》整本书的阅读。
2.课堂引入整本书阅读,要以兴趣为要。如果学生对一本书毫无兴趣,教师规划的读书活动和任务无论怎么“有意义”,也不会成为学生积极呼应的“有意义”。儿童阅读,“有意思”是通向“有意义”的基础。教师要精心设计教学活动,激发学生对具体书籍的阅读兴趣。
三、“整本书阅读”需要进行针对性指导
要以真实的学情为基础进行针对性指导。低年级的学生阅读各类书籍,对不同书籍缺乏认识和判断,需要具体给予方法和相应阅读策略的指导;中高年级的学生,自发的阅读可能仅仅停留在兴趣层面,而不会进行故事、信息等多方面价值的思考,忽视了“发现”的重要性,需要指导学生带着问题和思考展开阅读。
根据不同书籍和目的选择阅读方法。因为学生的阅读水平存在差异,教师在集中指导的基础上,应该关注到学生之间阅读水平差异。对于学习能力较弱的学生做好个别指导,以兴趣引领他们,让他们能够在持续的阅读中不断得到锻炼,从而提高阅读能力。阅读同一本书,如果学生所处的年龄阶段不同,指导的内容也不一样。
在整本书阅读中,我们教师要结合教材中“快乐读书吧”的设计,适时、适当地引入整本书阅读策略,不断地进行阅读指导。可以选择阅读推荐,可以在阅读过程中做好具体指导,还可以举办阅读分享会,在不同的阅读阶段推进学生整本书的阅读。
五天的培训学习已结束,我将带着收获、带着感悟、带着满腔的热情,引领学生在阅读中体验,为孩子们种下“爱阅读”的种子。
(作者单位:江苏省常熟市莫城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