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坤
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不断催生新经济发展,原始创新已成为决定国际竞争格局的关键。区域在发展新经济、新旧动能转换的过程中,尤其是在日益严峻的国际竞争环境中,亟待提升原始创新能力,为未来赢得先机,当前,科学城建设成为区域科技创新发展的热点,全国多个地区纷纷布局建设科学城。根据国内外已有经验,科学城一般以提升原始创新能力为核心,集聚高端科研基础设施、多元创新主体和创新服务等创新要素,涵盖基础研究、应用研究、产业共性关键技术创新、新产业新业态培育等功能,具有数字化形态、高端人才宜居的高能级新型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载体,建设科学城核心是抓好新研发、创新人才与新经济场景。
以新研发促进技术成果转化的模式升级,激发并加速了旧动能向新动能的转化。当前,学科之间、科学和技术之间、技术之间日益呈现交叉融合趋势,“新研发”作为市场与科技同步的研发,在研发早期,就有资本、企业家等介入。强调知识跨界,构建多学科跨界的科学家团队,推动不同领域的知识在交流过程中碰撞产生新的颠覆性思想,带来新的技术突破。支持科技创业,前沿技术的商业化需要懂技术的科学家和科技人员参与,在创业过程中科学家和科技人员主导技术突破。强调商业持续,将技术作为起点,进一步明确远大的目标愿景,创造技术产业化成熟的客观条件以及可持续的商业化路径。注重管理不断提升,构建技术、商业、管理跨界复合的人才团队,从技术研发、经营管理、商业运营等为科技创业企业提供助力。资本强力支持,新研发不仅有政府科研经费支持,更有社会资本的持续注入。持续加强资源导入,新研发是技术企业从创业到成长、爆发的全过程,需要结合企业的需求在不同阶段持续导入外部资源。
创新人才成为新经济发展最宝贵的资源,同时人才循环、人才跨界融合、人才加速流动成为新经济活跃的特征。知识经济时代到来,人才资源成为推动人类文明和支持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要素,人才循环、人才跨界融合、人才加速流动等现象的出现,恰是以知识为基础的新经济活跃的特征。科学家成功创业后同时成为创业家,而部分创业家则转化成为天使投资人,支持新的科技创业者,形成了“科学家—创业者—天使投资人—新的科学家”的“人才循环”模式。新型科技人才不仅仅局限于科技研发,而具有了创业者、企业家、技术转移专家、天使投资人等多重身份,人才的跨界融合强化了其创新能力并进一步带动完善着区域创新生态,推动技术成果转化,拉动区域经济发展。技术型人才的加速流动加强区域创新要素之间的联系,形成联动发展局面,引导各种新要素向人才集聚地不断集聚,提升区域创新活力与实力。人才的加速流动一方面保持了区域创新活力,另一方面也在不断改变区域人口结构。因此,一方面创造条件强化区域对人才吸引力,另一方面,强化与其他区域人才的互动,即是实现人才价值的重要方式,也是使本区域的经济保持活跃、快速发展的首要方面。
创新场所回归都市,城市为科技创新提供问题发生器和创新场景,科学城成为新时期科技创新的新型载体。当前,由于城市的扩张发展,天生带有交通拥堵、环境污染、公共安全等“城市病”,因此成为为科技创新提供需求的问题发生器,如旧金山城市打车难的问题催生了全球最大打车软件UBER。以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需要在真实的、丰富的场景中进行驯化、改进,才可以不断地提升和完善其智能性。依托城市功能的复合化,可以为新技术的应用提供交通、医疗等多领域的真实创新场景。如山景城全域提供智能驾驶测试,将AI技术融入城市生活的方方面面。同时,高科技公司的决策者希望能够离资本更近、离商务应用更近,而城市中拥有较为完善的金融、保险、法律等商业服务体系,能方便地服务于其科技创新的商业化应用。另外,城市由于长期积累的、商业环境以及文化氛围,有利于进一步带动高端人才集聚并安居乐业。当前,以“城—人—科—產”协同发展为特征的科学城,已成为新时期科技创新的重要载体。
国际国内涌现若干典型科学城,基于建设成效与代表意义,选取了国内中关村科学城、怀柔科学城、上海张江科学城以及国际波士顿、东伦敦科技城等作为典型案例进行研究与解读。
中关村科学城释放大院大所创新活力,持续强化原始创新功能。中关村科学城创新资源高度富集,集聚17所“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高校,占全国总量12%。集聚中国科学院25家研究所和中国农业科学院等超百家央属科研院所,拥有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等新型研发机构。长期以来,中关村科学城在发展建设过程中,围绕自主创新、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创业生态营造等方面形成了有益探索与成效。这30年来,先后涌现出汉字激光照排系统、超级计算机、5G移动通信、人工智能芯片、创新药物与医疗器械等关键核心技术和变革性重大科技成果,支撑我国科技创新能力提升与产业发展,形成了专业化科技服务体系、多层次资本市场。2017年,《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16-2035年)》提出,聚焦中关村科学城,建设原始创新策源地、自主创新主阵地。面向新目标新定位,中关村科学城更加注重进一步发挥一流大学、高水平科研院所和优秀创新人才的作用,发展具有技术主导权的产业集群,构建汇集全球资源的创新创业生态。
上海张江科学城持续推进由“园”向“城”的转变。2017年8月,上海市政府同意《张江科学城建设规划》,明确以张江高新区为基础,规划建设张江科学城,明确张江高科技园区从“科技园”向“科学城”转变。张江高新区作为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汇聚了高校院所、跨国公司以及国际化人才等各类创新主体。面向由“科技园”向“科学城”转变的新要求,张江科学城更加注重前沿科技引领,通过建设国家综合性科学中心,形成知识创造和技术创新源头,集聚全球高水平人才、加强人才粘性,以推动人才在张江安心工作、舒心生活为目标,优化城市商务商业等服务功能,提升生态环境品质,完善教育、医疗、文化等城市配套设施,建设国际人才社区,实现“园区”向“城区”转变。近年,张江科学城在中部核心区打造让场景落地的人工智能岛,围绕智能安防、语音识别、机器视觉等领域,人工智能新技术和应用场景深度融合,将进行联合试验和交互体验,让岛上居民的办公、研发、生活能够更智能、更便捷、更愉快。
东伦敦科技城推进老城区更新集聚科技创新人才与资本。东伦敦科技城前身是位于伦敦东部街道老旧城区。上世纪90年代,互联网刚刚兴起,一些创业与商业服务公司在伦敦东区集聚,形成东伦敦科技城的雏形。2008年,由于经济危机,低廉的房租和人力成本吸引了一批初创企业在东伦敦地区集聚。2010年,英国政府颁布了支持“迷你硅谷”发展的计划,明确将包括奥林匹克公园在内的东伦敦建造成高科技产业中心,打造“东伦敦科技城”。政府投入4亿英镑,制定优惠政策以及提供孵化空间,超过4万家企业涌入伦敦东区,吸引谷歌、思科等企业在此投资,东伦敦科技城成为旧金山“硅谷”、纽约“硅巷”之后的第三大创新中心——“硅环岛”,成功孵化Transferwise,Shazam,Wonga等独角兽企业。东伦敦科技城注重构建具有文化氛围的城市载体,街头巷尾遍布画廊和咖啡馆,加强高端住宅等配套设施,持续强化科技创新人才吸引力。近年来,东伦敦科技城人才结构不断提升,外籍人才比例达到28%,国际化特色明显。
上海浦东新区张江科学城的地标建筑景观—惠生大厦
优化科学城布局,重点支持高新区、大学城、大科学装备设施周边地区建设一批科学城。当前,应重点支持国家高新区充分发挥高新技术产业以及创新生态优势,进一步集聚高端创新资源,建设科学城,提升原始创新能力。重点支持大学城、大学集聚区等高等院校集聚区建设科学城,深化产学研协同,激发高校创新潜力。重点围绕大科学装备设施布局,推动大科学设施开放,集聚专业化服务机构,优化生活配套环境,建设科学城,强化大科学设施原始创新策源作用。
推动科学城开展新研发与前沿科技创业。支持科学家、企业家、风险投资家在科技研发早期合作,引导有洞见力的风险资本为前沿科技创新提供持续的资金支持。构建专业化科技服务体系,集聚创业孵化、知识产权服务、第三方检验检测认证等科技服务机构,构建社会化、专业化、网络化技术创新服务平台,发展科技云服务、大数据与人工智能服务等科技服务新业态。汇聚瞪羚、独角兽和领军型企业,发挥高成长企业在引领产业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升级中的重要作用。引进一批创新能力强、引领作用大、研发水平高的世界一流领军企业以及一批掌握核心技术、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跨国公司和研发机构。
推动科学城搭建新技术新产品应用场景。以新技术、新产品、新模式的推广应用为动力,以数据共享、试验验证、场景提供为重点,主动对接创新企业需求,布局建设一批新经济场景,推动人工智能、大数据等领域前沿科技创新成果应用,依托场景加速科技成果转化,加速新兴产业发展。支持(准)独角兽成为场景建设的主体。加强场景开放,重點围绕城市升级和产业融合两方面创造开放场景,利用高频次环境和热点活动加快场景落地和推广。重点推动无人驾驶、机器人、无人机、区块链、量子通信等应用场景搭建。
鼓励科学城建设适应未来生产生活的城市空间。支持科学城集成应用海绵城市、综合管廊、智慧城市等新技术新理念,建设具有未来感的智慧化城市形态,重点发展智慧能源、智慧交通、城市大脑、智慧医疗等领域。打造重生活、社区化、低成本、与城市充分融合的创新创业空间,建设未来实验室、创业苗圃、创客空间、专业化众创空间等新型创业载体。支持建设集创新创业、宜居宜业、社交文娱等功能于一体的开放式创新创业社区,建设未来社区、绿色社区、智慧社区,全面提升公共空间的人性化水平和艺术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