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君梅
“开诚布公”“黄粱美梦”“汗水涔涔”……这些耳熟能详的词语,你能背写出多少?近年来,“汉字听字大赛”在全国各地开展得如火如荼,上至大学生,下至小学生,数以万计的选手在这样一项综合性学习活动中竞相展示对汉字的掌握和理解。众所周知,这样的创新活动能让听写变得生动有趣起来,能给学生提供一个展示语文素养和书写能力的平台,能帮助学生打好语言基础、提升语文素养,能为书写中华文化、传承中华文明发挥巨大作用,可以说,的确是一举多得。
但另一方面,透过这个活动,我们也应该清晰地认识到:我国现如今不会写字的人越来越多,“提笔忘字”的人也越来越多,而且已经到了官方不能不管的地步和民族基本文化严重流失甚至遗忘的地步。如何能找到一些解决办法,并且达到标本兼治的目的呢?笔者认为,汉字的掌握应该从娃娃抓起,即在语文课堂抓基础,在生活之中抓应用,而听写就是强有力的一种手段。
根据实际教学情况及研究数据,教师对随堂听写的教学效果及教学经验进行了提炼,找出了一些行之有效的方法,以供大家参考。
一、“自助菜”——自主合作,限量供应
在课堂上,教师要求学生自主选择十个词语作为听写内容,以小组合作互相听写的方式开展随堂听写。听写完毕后,教师通过投影展示所听词语,小组成员交换批改,然后当堂订正。通常,这种方式的听写一般安排在上课伊始或教学结束,它能充分地尊重学生的学习意愿,能纠正以往“一锅端式”的集中听写的弊端,能将听写融入到每一堂的课堂教学中。随堂听写强调当场反馈,通过正误辨析、同桌互批,让学生及时、准确地发现学习中的不足,从而改正错误,巩固所学知识。同时,听写内容由学生自主选择,能针对每位学生的掌握情况对症下药。
另外,在全班学生集中听写后,并不能保证人人都会,全部都对。遇到这种情况又应该如何处理呢?这时,笔者建议开展小组听写、同桌互听或是由家长听写,这几种方式的时间选择比较灵活,涉及到的学生也少,相比较而言更容易随时随地组织起来,而且能有针对性地听写易错词,有助于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家常菜”——融会贯通,色香味全
艾宾浩斯的“遗忘曲线”表明,遗忘的发展是“先快后慢”的,遗忘的进程不仅受时间因素的制约,也受其它因素的影响。“遗忘曲线”提醒我们,可以通过适时复现来强化记忆。如,听写“树梢”的“梢”字,可温故旧知,结合“稍微”“悄悄”“销毁”“云霄”等词,借助偏旁表意的特点进行区分识记,这就像把散落的珍珠用线穿起来一样,更有利于学生识记。而且,有意识地多次听写这些词语,下次听写时又可以运用它们组成不同的词语,如,“末梢”“发梢”“梢头”。通过由密到疏反复出现,既不让学生有死记硬背的负担,又能让他们对生字词加深印象,不易忘记。
除了形近字,学生们还比较容易混淆的还有同音字。例如,在学校开展的汉字听写大赛中,部分学生分不清“燥”“躁”这两个同音字。因此,在听写时,笔者结合两个字的意思组词让学生来写,相对就容易掌握得多。
三、“特色菜”——求知获智,润物无声
在进行单元小结或是综合复习时,听写词语应透过现象看本质,厘清词语间的联系;或关注它们的构词方式,如,成语、叠词;或关注它们的词语意思,如,相近还是相反;或关注它们的感情色彩,如,褒义还是贬义;或关注词语的描写对象,如,风景、人物外貌、品质……像这样分门别类地听写,能引导学生有意识地将这些词语按类排座,储存到自己的“词语仓库”中。长此训练下去,既巩固了词语的听写,又可以进行科学分类的思维演练,还能引导学生发现词语归类积累的规律。
例如,在复习成语时,笔者分别按照数字成语、动物成语、叠词成语、近义词成语、反义词成语等分门别类听写。这样,学生不仅达到听写的目的,当说到其中某一个成语时,学生还能联想到许多相關的词或是与它意思相近的词。这种归类听写,让学生学会了举一反三。
四、“独创菜”——因材施教,妙趣横生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这样一句话:“让词语深入到儿童的精神世界里,成为他们意识中带有深刻内涵的东西。”笔者认为,词语是一个音、形、义的有机整体,抛开“义”,根据“音”来复现“形”,难免会有所欠缺。因此,我们可以根据意思猜词听写,这样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这是一个由“意”到“言”的过程,需要学生对词语的意思有所了解。因此,教师通常对需要听写的内容有所选择,即一般适用于听写曾经学过的词语,或是四字词语及学生熟知其义的成语。如,在教学《慈母情深》这一课时,笔者选择了这样一个词语来听写:“形容声音很大,耳朵都快要震聋了。”笔者的话音刚落,学生便心领神会,提笔就写出了“震耳欲聋”。这种方法既达到了听写的目的,又复习了词语的意思,还加深了学生对其含义的理解。
此外,在日常教学生活中,笔者也常常借助表情、手势之类的体态语进行听写。听写时,笔者请个别学生到讲台根据词语表演动作,让大家根据他们的动作、表情、眼神的提示写出词语,往往达到无声胜有声的效果。
五、“极品菜”——寓教于乐,活学活用
我们常说:“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其实,语言材料更离不开所运用的语言环境。每一段文章、每一篇美文,都是由简单的字词组成。词汇是语言的血肉,就像盖房子的钢筋和水泥,没有钢筋和水泥,何来高楼大厦?《新课标》也强调,“要在具体的语言实践中培养学生语言实践能力”,说的就是这个理。如,听写综合性学习《遨游汉字王国》中的歇后语时,我们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积极创设情境:笔者班的小扬书法写得真好,全校人都知道,这真可以用一句话来形容。学生相视,提笔唰唰写下了“隔着门缝吹喇叭——名声在外”。学生既默写了文中的歇后语,又使得听写的歇后语不只是停留在“识记的层次”,更重要地指向于“表达”。这又何乐而不为呢?
同样能运用这种方法的也还有很多地方,如,在听写第四单日积月累时,笔者引导学生结合前后语境来听写:笔者班的学生发挥共同才智,在体育艺术中结合民族特色创新表演的方式及内容,不负重望荣获一等奖,可以用哪句话来形容呢?学生听后异口同声回答:“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
研究证明,给听写加“五道菜”,能让语文学习趣味盎然,语文课堂活色生香。在语文教学中,我们应该尝试从内容选取、限量听写、方式变革等方面入手,采用灵活多样的、适合学生的教学方法,真正提高随堂听写的效益。
责任编辑 温铁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