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广荣
【摘要】初中数学基础扎实,条理清晰。随着学生数学知识的逐渐增加,学业任务加重,部分学生由于自我意识和自律性较差,逐渐成为后进生。从不放弃学生的角度来说。应当从设定一个目标、激励制度自信、活跃学生课堂、分层教育教学、加强学习辅导等五个方面来扭转后进生。对于落后的学生,我们应该尽一切可能,有耐心,有毅力,有信心去改变他们,让他们取得进步,学到知识,达成学业目标。
【关键词】后进生;目标;分层;信心;教学
随着数学知识的增加,学生优差分化逐渐加剧,后进生面扩大。这不仅可以影响班风、学风,而且严重影响教育教学环境质量,所以扭转后进生是教师的重要管理工作。如何扭转后进生,科组也设立了课题进行研究。通过研究、实践和探索,我们积累了一些经验,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以下谈谈我在扭转后进生过程中的一些做法:
一、 定目标,促转变
目标是学习的动力。大多数后进生因为没有奋斗目标或不能长期坚持,才会后进。因此,我们应根据后进生的学习情况,为他们订定多层次的学习目标,例如订定一星期或两星期的短期学习目标,或订定一个月或两个月的中期学习目标,并不断督促检查目标的完成情况,及时修正和修订目标。不要把目标定得过高或过低,如果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发展取得了进步,就应当给予他们进行表扬和鼓励,让他们可以感受“努力取得的回报”所带来的成就感和喜悦感。尝到成功的滋味后,他们会对学习有信心,逐渐在学校和班级中找到自己的位置,他们会逐渐改变,爱上数学。
二、勤鼓励,育自信
后进生的学习基础差,教师应该从基础抓起,让他们找回学习数学的信心。教师就要有善于发现美的眼睛,找到每一个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只要取得了进步,就应该及时表扬他们,只有这样,他们才能增强学好数学的自信心。同时,教师特别关注落后学生,给予他们足够的重视,不仅关心他们的学习,也关心他们的生活,让他们感受到来自老师的关心和爱护。当他们有进步时,能给予及时鼓励和认可,当他们遇到困难时,教师给予他们及时的安慰,主动与他们分析原因,帮助他们克服困难。在课堂教学中,我会有意向后进生投以微笑,让他们感受到老师的关注和重视,他们就会集中精神上课,同时有时会提问他们一些基础问题,当他们回答有困难时,我会用亲切的话语启发引导他们回答。比如我班的小其同学数学基础差,很内向,不合群,上课我会投以他微笑,也会走到他身边并辅导他,下课接近他,我常叫他帮忙做事,并与他拉家常,缩短师生之间的距离。慢慢地,他开朗多了,也喜欢学数学,有时还会主动请教问题,他学习信心大增,数学成绩不断进步。
三、活课堂,育求知
要重视提高课堂的教学。因为学习的关键在课堂,教作应在课堂上多下功夫,想方设法通过激活课堂,激起学生的求知欲。丰富、有趣的教学内容能充分引发学生学习的动力,有利于培养学生长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与能力。
首先,要重视课堂的引入方式,例如,当我学习《锐角三角形函数》的第一课时,我通过与生活的联系导入新课的。首先,我用多媒体展示了一些与我生活中的梯子有关的图片,让学生观看,然后提出一个预先设置好的问题: “同学们!大家都知道,梯子在我们的生活中是很常见的实用工具,我们在使用一个梯子的时候,有时候需要它陡一些,有时候则需要缓一些,那么对于我们该如何进行放置两个梯子才能让它时而陡峭时而平缓呢?“经过简单的思考,学生很容易回答,梯子的底部越靠近墙面,就会越陡。是真的吗?我就拿着书本竖直放置在桌面上,然后拿着铅笔,类似梯子靠墙这样放置,慢慢靠近,学生很直观地得出答案,通过简单的演示,将问题设置于适当的场合,从而制造一种和谐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快乐地进入探索新知的过程,渐入佳境。相信在这样轻松的环境中,学生会对学习的内容感兴趣并积极参与到其中。
其次,让学生充分、积极地参与实践活动。课堂中,我时常加入一些实践操作活动来集中学生的注意力,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学生都是天真活泼的,对任何事物有强烈好奇心,喜欢参加各种各样的新奇好玩的时间活动,如玩游戏等。教师利用学生的这一天性,在上课时适当加入适当活动,不仅能吸引学生,使课堂学习气氛轻松愉快,且能使学生越来越喜欢数学。
四、重分层,促进步
初中数学学生的成绩分化是较为严重的,开展有效的因材施教是初中数学老师必须履行的教学原则。对此,我认为在课堂上可采取分层教学,教学注重层次性,由浅入深,争取让基础不同的学生在课堂上都能有收获。
首先,因材施教的重点应放在后进生身上,放在数学基础知识的落实上,初中数学老师要想方设法尽量让绝大多数的学生能过基础关。而且,我们从平时、期中、期末考试的试题来看,基础知识的比重都是特别大的。就算是放在选拔功能的中考,数学科中基础题目的比重也是较大的。因此,学生必须将基础知识学扎实、学牢固。例如,对于学习《分式与分式方程》这一章时,就要注意,这一章的基础部分内容较多,如分式的基本性质、分式约分、分式通分、分式乘除法、分式加减法、分式的运算法则、简单的分式方程等等,若这些内容得到老师重视,能认真讲解,应该大多数学生还是能掌握,起码是有希望能掌握的。切记不要因为学生在小学数学中已经对分数有所认识,认为分式与分数差不多就不加重视,简单讲解这样做是非常错误的。总之,基础部分的学习与训练就要靠平时花足精力,尽可能让更多的学生掌握。有基础部分的学习,就可体现数学的“人人能学数学”与“人人能进步”。
其次,数学课的重头戏是习题的训练,所以习题的设计就考虑阶梯性、层次性。教材北师大版中的课后习题是比较简单的,其目的是让学生尽量掌握好基础的知识、巩固基礎知识的方法,我们既要精心选取适量的教材上的练习题,也要根据班级学生情况特点设计一定量的习题。例如:这是我设计《平行四边形的性质》的某天作业(学生自选)
A组:(基础题)
1.如图,ABCD,则AB=_____________,AD=_____________;∠A=_____________,∠D=_____________;若∠B+∠D=130°,则∠B=_____________度,∠C=_____________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