唱响英雄的赞歌

2021-09-05 02:47谢玲
阅读(中年级) 2021年8期
关键词:黄旭华罗布泊

谢玲

在中国儿童文学作家中,徐鲁有着多重身份。他不仅是儿童文学作家,也是诗人、散文家,还是一位文学评论家。

上个世纪六十年代初期,徐鲁出生于山东省胶东半岛的一个小山村。那是一个物质和精神都极其匮乏的年代。在徐鲁的记忆里,童年和少年时代只读过《小溪奔向海洋》《居里夫人传》《鞋匠的儿子》《南行记》,以及高尔基的自传体小说三部曲和《闪闪的红星》《青春之歌》《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卓娅和舒拉的故事》等“红色题材”小说。这样的阅读经历对于从童年直到少年的徐鲁来说,虽然显得单薄、稀少,但却非常珍贵。这些书籍,让他小小年纪就仿佛看到了远方,看到了大山那边,看到了辽阔的大海。

上小学的时候,徐鲁就偏爱语文,到了高中文理科分班,他便很自然地进入文科班学习,大学读的专业也是中文。在大学里,他疯狂地迷恋文学,他的理想是:有朝一日能成为一名诗人或作家。那时,他受到班主任和校长的影响,开始学着写一点诗歌和评论文章,并尝试着给报刊社投稿。令他最为难忘的是,他的第一首短小的儿童诗《悄悄话儿》是在上海《儿童时代》半月刊上发表的,那年他19岁。此后,他接连不断地创作了许多诗歌和散文并相继发表。1990年,他的儿童诗集《我们这个年纪的梦》荣获第二届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这些都成为了他青春时代最美好和最珍贵的文学记忆。

在他从事创作的三十年多年间,共出版了两百多部各类作品,曾经荣获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图书奖”、国家图书奖、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冰心儿童图书奖、陈伯吹儿童文学奖、屈原文艺奖等奖项。他的作品语言抒情、优美,带着清新、明快的节奏,给人以纯美、纯真的感受。

也许因为从小就阅读了《居里夫人传》等名人传记,让他体会到名人故事能够感动心灵、励人心志、润泽成长,他在创作中格外追求文学之真,竭力为少年儿童们创作非虚构的儿童文学作品。

他认为,在孩子们的童年阅读里,不仅仅需要阅读虚构的童话和小说,还要阅读科学、哲学、历史、地理、艺术、英雄人物等等各类书籍和各个领域杰出人物的传记故事。很多杰出人物都像闪亮的星座照耀着我们,指引着我们,引起我们的敬仰、向往、梦想和渴望。

这些年来,徐鲁创作了一系列以爱国科学家、共和国英雄和先锋人物为题材的作品。他说,每本书的创作对他来说,都好像是经受了一次次“精神洗礼”。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之际,记者专程前往武汉采访徐鲁,在面对面交谈中分享他的创作故事,感受他炽热的爱国情怀和喷涌的创作激情,聆听他唱响英雄的赞歌!

几年前,徐鲁有幸得到一个机会,经解放军总政宣传部有关部门获准,进入罗布泊腹地的马兰核试验基地采访和体验生活。这是一段刻骨铭心的精神洗礼之旅。回来后,他创作了两部长篇小说:《天狼星下》和《罗布泊的孩子》。

记者:提起罗布泊,很多人都会觉得很神秘。

徐鲁:罗布泊位于中国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东南部。从罗布泊这个名字就能猜出,那里是个湖泊。然而到20世纪70年代末,罗布泊就完全干涸,变成沙漠,周围生态环境发生了巨变,草本植物全部枯死,胡杨树成片死亡。罗布泊形状宛如人耳,被誉为“地球之耳”;又因为是个寸草不生的地方,被称作“死亡之海”。我国在罗布泊一共进行过45次核试验,因此将罗布泊定为军事禁区。

记者:您在罗布泊采访时,还去过当年的核试验现场?

徐鲁:我在罗布泊采访的日子里,寻访了很多地方。在第一颗原子弹爆心地区,遍地都是灰黑色的、细碎的石头。不难想象,当时,该有多少巨大和坚固的岩石,以及一些用于试验的效应物,如飞机、汽车、坦克、房屋、大炮、钢梁等,都在巨大的爆炸中瞬间变成碎石,化作粉末。如今,一块巨大的褐红色花岗岩矗立在当年的爆心位置,仿佛一块永久而无言的纪念碑。花岗岩左边,还残存着半截深插在地下的、非常粗大的空心钢管,显然是当时支撑起那颗原子弹的脚手架的某个支点。

记者:这些碎石、钢管,以及矗立在爆心位置的褐红色花岗岩,不仅呈现了核试验后的现场,同时也仿佛铭记了那些奉献于祖国核试验的共和国英雄们的事迹。

徐鲁:采访回来后,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那些艰苦奋斗、默默奉献的科学家形象,常常萦绕在我的脑海里,促使我创作出长篇小说《天狼星下》。书中的主人公“方俊德”,就是以中国爆炸力学与核试验工程领域著名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林俊德为人物原型而塑造的一位共和国英雄形象。

记者:我曾在电视上看到一个特别感人的镜头:已是生命垂危、身上和口鼻处插满了各种管子的林俊德院士,在女儿的扶持下,坐在电脑前……

徐鲁:是的,特别感人。林院士17岁从福建永春县贫困山区考上了浙江大学机械系,1960年从浙大毕业时,被党和国家挑选出来,穿上了军装,踏上了西行的列车。就像突然间从亲人和朋友面前“失踪”了一样,从此,他恪守着“上不告父母,下不告妻子儿女”的保密纪律,隐姓埋名,进入了与世隔绝的罗布泊荒原。从1963年起,林俊德院士不仅参加了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第一颗氢弹的试验任务,也是少数几位参与和见证了我国全部的45次核试验的科学家之一。他为我国国防科技和武器装备发展倾尽心血,以超常的意志工作到生命的最后一刻。

记者:您的长篇小说《天狼星下》就是用文学的方式,讴歌林俊德院士这样的新时代最可爱的人。

徐鲁:《天狼星下》这部小说,我试图以一种大漠雄风般豪放的叙事风格,再现新中国一代英雄的光辉业绩。我在小说里还塑造了如张怀铠、“2号”、张至善等核试验的组织领导者和将军们;陈开甲、郑楷、雷雨晴、黄雅琴、唐韵等科学家和科技工作者;以及冯连长、孙排长、周四喜等普通军人的形象。这是我用文学的方式为共和国英雄们铸造的一座“非人工的纪念碑”。

徐魯在青年时代阅读苏俄文学时,记住了两个闪光的句子—— “谁不属于自己的祖国,那么他也不会属于人类。”“一个人越是伟大,他就越不能没有祖国。”在他的笔下,功勋科学家黄旭华就是这样一位共和国先锋人物。

记者:黄旭华院士是我国第一代核潜艇总设计师、“共和国勋章”获得者,也曾为新中国核潜艇事业“隐姓埋名”三十多年。

徐鲁:黄旭华院士是一位以身许国、骑鲸蹈海的“老船长”,经历过海上最大的风浪;他全程参与了共和国核潜艇从无到有、从弱到强的曲折征程,恪守着“誓干惊天动地事,甘做隐姓埋名人”的铮铮誓言,把一生的奋斗故事,写在万顷碧波深处;他征服过大海,却很少有人知道,他对亲人有过怎样的愧痛和悲伤。

记者:铮铮誓言,家国情怀;默默牵挂,侠骨柔情。

徐鲁:黄老在青年时代毅然选择了为国家利益而隐姓埋名、远离亲人和朋友三十余载、默默奋斗到满头青丝变成白发的道路,以至于在1987年6月,他和他的战友们成功研制和试验了我国的导弹核潜艇这个石破天惊般的故事,第一次见诸《文汇月刊》时,他的名字必须彻底隐去;报纸上刊登了全国劳模的事迹,其他劳模都配有照片,唯独他没有;讲述他与核潜艇的故事的那篇报告文学,就以“赫赫而无名的人生”作标题。

记者:这样的毅然选择是多么伟大而崇高,这样默默无闻的奉献精神是多么令人敬佩!

徐鲁:那年夏天,黄旭华院士把《文汇月刊》这本杂志寄给了在家乡的老母亲。老母亲从文中出现的海丰县和田墘镇等地名,以及儿媳“世英”这个名字,一下子就明白了,故事里的“他”,就是“失踪”了三十多年的黄旭华。黄旭华的大妹妹后来回忆说:“那个夏天,母亲一遍遍阅读这篇文章,每读一遍都会泪流不止。母亲在痛心之余也为三哥自豪……”黄旭华在听到大妹妹这番讲述时,禁不住泪流满面。

记者:自古“忠孝不能双全”,黄旭华院士却毅然选择把对国家的“忠”放在第一位。这是对“家国情怀”最好的诠释。

徐鲁:2016年,黄旭华院士应邀做了题为《此生无悔》的演讲。他深情回顾了自己“隐姓埋名”三十多年间,父母、妻子、女儿、兄弟姐妹对他的默默支持,他说:“我非常爱我的夫人,爱我的女儿,爱我的父母。但是,我更爱国家、更爱事业、更爱核潜艇。在核潜艇这个事业上,我可以牺牲一切!”“核潜艇战线广大员工,呕心沥血、淡薄名利、隐姓埋名,奉献了一生最宝贵的年华,甚至奉献了终生。如果要问他们这一生有何感想,他们会自豪地说:自己是中华民族的儿女,此生属于祖国,此生属于事业,此生属于核潜艇,此生无怨无悔!”我创作《此生属于祖国——功勋科学家黄旭华的故事》的书名和全书的情感基调,即源于此。

记者:《此生属于祖国——功勋科学家黄旭华的故事》是一部长篇纪实文学,写的都是非虚构的故事。

徐鲁:是的。为了故事内容的准确性,黄老不顾年迈体弱,抱病逐字逐句地审阅了全书,并亲笔题写了书名,还在纸上写下了数条审阅意见。从短短的几条审阅意见里,也不难想见黄老的虚怀若谷和高风亮节的为人,显示了一位老科学家的严谨态度。黄老的一生,就是一部主题明亮而崇高、内容丰饶而厚实的“大书”。

徐鲁说,在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征程中,也留下了一代代少年奋斗者的脚印。从他们身上,我们也同样能感受到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奋发图强,虽饱受挫折,却依然百折不挠、勇往直前、不断浴火重生的伟大精神。

记者:您还有一些作品,是以不同时代的少年奋斗者为主人公的,如长篇儿童小说《远山灯火》、图画书《孩子剧团》、传记故事《水边的船歌》等。

徐鲁:《远山灯火》是我在2021年春天出版的一部长篇儿童小说新作,是我酝酿了很多年才完成的一部有分量的作品,也是纪念中国共产党诞生100周年的“献礼之作”。小说讲述的是以农家孩子梁满仓、红军小战士杨红娃为首的一组少年奋斗者的故事。

记者:您创作《远山灯火》这部小说的灵感来自哪里?

徐鲁:这部长篇小说最早的酝酿,是在2014年秋天。那年我和几位作家一起作为湖北省文化代表团,去俄罗斯国家图书馆访问交流。有一天下午,我们从莫斯科大学正门出来,过了莫斯科河,我们来到那座著名的麻雀山(一度曾改名为列宁山)上。这时候,我想起了曾经读过的一个故事:1827年春天,也是这样一个玫瑰色的黄昏,两个志向高远的俄国少年——14岁的赫尔岑,13岁的奥格辽夫——一对十分要好的少年伙伴,就站在我们站立的这个位置上,面对西逝的太阳起誓,要为各自选定的美好理想奋斗到底,哪怕献出生命也在所不辞……

记者:多么激励人、鼓舞人的一对少年!

徐鲁:这段细节令我过目不忘。就在那个时刻,我想到了一个曾经被称为“小莫斯科”的红色小镇——我青年时代工作过的、地处鄂赣交界处的阳新县龙港镇。20世纪30年代,这个小镇被誉为“小莫斯科”,是彭德怀(当时是军长)率领的工农红军队伍和地方苏维埃政权一道,在湘鄂赣边界一带开辟的一块革命根据地——鄂东南苏区政治、经济、军事和文化的中心。红五军军部就驻扎在龙港小镇上。当时,小镇上创办了一所“列宁小学”,许多贫苦农家的放牛娃和打柴娃,在条件简陋的列宁小学里念书识字,成长为“红孩子”和“少年布尔什维克”。红军离开这里的时候,有的少年和青年跟着红军队伍离开家乡,从此走上了革命的道路。

记者:于是,您就产生了创作一部小说的想法。

徐鲁:是的。我站在麻雀山上的时刻,脑海里突然闪过了一个画面:在晚霞映照的龙港小镇上,在到处能看到醒目的红星斗笠和插着红缨枪的列宁小学的小操场上,那些穿着草鞋、甚至打赤脚的“少年布尔什维克”,都站在那里发过誓言:要跟着共产党领导的红军队伍奋斗到底,决不回头……《远山灯火》最早的“灵感”和最初的酝酿,就是从这里开始的。

记者:这些少年奋斗者的故事也是来自真实事件和人物吧?

徐鲁:小说的故事素材和一些人物形象与生活场景,都是我十分熟悉的。小说里写到的幕阜山、金竹尖、龙港镇老街和红军医院、列宁小学、红五军军部等旧址,都是我多次去过的地方。还有长满芭茅的无名红军的墓地等,我也亲身去寻找、探访过多次。

记者:当小说写完后,您写了一首诗表达自己的感慨:“百年奋斗史,热血映丹心。远山留胜迹,灯火照后人。”

徐鲁:习近平总书记曾说:“祖国是人民最坚实的依靠,英雄是民族最闪亮的座标。”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史,每一步、每一程、每一段,都有伟大的精神相伴随。这些精神,托载着一代代共产党人闪亮的初心,引导着中华民族朝着实现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坚定前行。“远山灯火”,象征着一代代共产党人闪亮的初心,象征着一代代“播火者”在中华大地上播下的永远明亮、永不熄灭的“红色火种”。

书中讲述了我国当代著名科学家袁隆平的成长故事。袁隆平是我国杂交水稻研究领域的开创者和带头人,中国工程院院士,“共和国勋章”获得者。“我不在家,就在试验田;不在试验田,就在去试验田的路上。”袁隆平一生都致力于杂交水稻的研究、应用和推广,始终耕耘在农业科研的最前线,为人类作出了杰出贡献。

有這样一批人,他们是时代的先锋,是国家的脊梁,是中华民族的精神之魂,也是每一个青少年的人生榜样。他们平凡而普通,但是,却有着崇高的人格和伟大的胸襟。著名数学家华罗庚就是这样一位人物。靠着顽强的毅力和对数学的热爱,华罗庚自学成才,最终成为一代大师,被誉为“中国现代数学之父”。

猜你喜欢
黄旭华罗布泊
黄旭华院士捐出1100万元个人奖金
许身报国铸辉煌——黄旭华
颁奖现场,这对神仙眷侣狂秀恩爱
环球华人之黄旭华
对国家尽忠是最大的孝
罗布泊之咒
罗布泊之咒
罗布泊之咒
彭加木 拓荒罗布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