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杏怡
张锡祥打趣地说,自己是“没喝过洋墨水的土院士”。他说,在中国工程院院士名录中,自己是少有的没有任何国外高校进修学习经历的,“我是我们中国土生土长,自己培养出来的人。”
这一切与张锡祥的个人成长经历有关。
1933年,张锡祥出生于山西省文水县。抗日战争时期,文水县“城里是日本人成立的日伪政府,农村是八路军成立的抗日人民民主政府”。在日伪政府时代,张锡祥生活的地方资源非常匮乏,甚至连火柴都会被禁用,百姓自己种棉花,自己织布,自己染布做衣,教育水平也很低。老师、学生们也都要一边种地一边学习。直到1949年7月,母亲让一个北京的亲戚带张锡祥去北京做工,他才离开了家乡文水县。
张锡祥记得很清楚,从山西到北京,那是他第一次坐火车,“这么一个庞然大物,竟然可以被一个人‘驯服,那时我对火车司机产生了崇拜,萌发出要当火车司机的念头。”到北京后,亲戚见张锡祥喜欢读书,就拿报纸上北京学校的招生启事让他去试试,结果他一考就中,成为了一名中学生。
入读仅一个月后,作为学生方阵的一员,张锡祥亲自参与和见证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大典。“在开国大典的前一天,老师给我们班上每个同学一支小红旗,上面有五颗星星,我们都不认识这是什么旗子,老师告诉我们,这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旗,当时我们虽然不懂这意味着什么,但是内心知道这是好事,我们特别激动。”
1951年7月毕业后,张锡祥没有忘记自己内心的“火车司机梦”,本来他准备去考火车司机,结果抗美援朝战争爆发,“我家只剩下我的母亲,她没有劳动力,我瞒住了她,偷偷报名准备去保家卫国。”
报名后,张锡祥因为文化知识水平较高,统一考试成绩优异,他被分配到位于张家口的中央军委工程学校(后改称中国人民解放军通信工程学院,现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在当时艰苦的物质条件下,张锡祥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军事发展史上开先河的一代——他所就读的中国人民解放军通信工程学院工程系雷达班,是我国第一个正式以培养雷达技术人才为目标的雷达专业,师从我国雷达工程专业的主要创始人、教育家毕德显。
在现代战争中,雷达的作用是非常重要的,它是导弹的重要组成部分。
由于电子信号本身无影无踪,雷达电子对抗又被称为“看不见的战线”。张锡祥的一生,就是奋斗在这条看不见的战线上,为我国在军事战场上贡献了一件又一件铠甲。
在20世纪60年代越南战争中,美军使用了世界上首个反辐射导弹——“百舌鸟空地反辐射导弹”对我方进行攻击,给我方战场上带来威胁。
1965年的一天,张锡祥临危受命。“我接到了紧急任务,要求立刻攻克‘百舌鸟。”军令如山,接到任务后,张锡祥与工作组的同事们投入紧张的研发当中。在有限时间内,张锡祥主持设计、研制出了“反百舌鸟导弹”雷达附加器。
“那段时间可以说走路在想,吃饭在想,连睡觉脑子也没有停息。”张锡祥回忆起那段峥嵘岁月,一切似乎历历在目。不到一个月,张锡祥就已经确定了对抗思路;不到三个月,“反百舌鸟导弹”雷达附加器的样机就已完成并投入了模拟仿真试验;不到五个月,这项研发就被派上了战场,并发挥了巨大作用。
与张锡祥取得的巨大成就和贡献相比起来,他的毕生心血却只能凝结成“背影”二字。
由于张锡祥和他所在单位背负着保家卫国的重要使命,他的很多科研成就也关系着国家机密。张锡祥不能带着自己的研究成果去参加研讨会,不能将自己耗尽心血所著的论文拿去发表,只能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军事发展史上留下一个“背影”。
“会觉得遗憾或者委屈吗?”有人问张锡祥。
他笑了笑说自己从来没有想过这个问题,“从踏入这个领域,我们学习的主导思想就是为了国家利益。”张锡祥说,与国家强大、百姓安康比起来,个人的名利算不了什么,“再说,评上院士已经是巨大的荣誉了,其他物质和名利,真的不重要了。”
在张锡祥眼里,“两弹一星精神”是可以存在于各行各业的,“最重要的是不去计较个人名誉,埋头钻研,大家朝着一个目标共同努力奋进,希望新一代的科學家继续保持这种钻研精神,将祖国建设得更加强大。”
回首百年党史,在共和国愈发强大的道路上,正是这些坚毅的“背影们”在替我们负重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