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平 万长林
(湖南理工学院,湖南 岳阳 414000)
十八大以来,在中国复兴梦的引导下,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将文化建设大业特别是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发展提高到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然而,凝结着中华民族智慧,承载着中华民族精神的传统文化因现代文化生态环境的改变,面临着传承与发展的困境。如何有效保护与传承传统文化,如何让其走进校园,还缺乏行之有效的实施途径。2014 年教育部关于印发《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2017 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等文件明确提出: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全方位融入教育各领域,构建中华文化课程和教材体系,促使其普及性推广、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这充分说明,教育对文化传承与创新的重要意义。高校作为文化传承创新的重镇,在高等教育迅速发展的今天,如何克服高校艺术教育同质化,以传统文化走进高校课堂的形式,促进高校艺术专业课程建设的特色化发展,满足服务于地方经济、文化发展的人才培养需求,肩负起活态保护、弘扬地方优秀传统文化的重任,是新时代地方高校艺术专业课程改革中极其重要的命题。
本案例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与高校艺术教育创新发展两个目标为出发点,从政策导向、资源特点、课程特色和质量保障等四个维度,思辨传统文化保护与教育普及、传统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的辩证性,思考地域传统文化资源与高校艺术教育资源的对接性,探寻湖湘传统文化资源融入高校艺术课程教学的切入点,传统文化作为高校艺术课程资源的收集与归纳、转化与利用、创新与传承等途径,以期建立一套科学系统、具有实践指导和推广价值的高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艺术传承与创新教学体系。项目思路如图1 所示。
图1 项目思路图
课程资源是新课程改革提出来的一个核心概念,是课程要素与教学内容的来源,是为开展有效教学、实现课程目标的重要因素。传统文化作为一种积淀型文化,其资源价值往往以一种无形的形态隐藏于人们的日常生活中,不通过深入地科学研究、挖掘与归纳,传统文化作为教育资源的价值无法显现[1]。
3.1.1 收集——原真性呈现、数字化存储 全面而科学地采集湖湘优秀传统文化资源,是保留民族文化原生状态,科学传承传统文化的必要手段,更是建设传统文化课程资源库和开发校本课程的基础。湖湘传统文化高校艺术课程资源的收集,需满足两方面要求:(1)课程资源的收集应确保资源特征的典型性、独特性和真实性,以充分彰显湖湘传统文化资源的独特价值;(2)充分考虑传统文化资源与高校艺术人才培养目标的对接性。同时,为便于对收集的资源进行整理,以及在今后教学过程中更加方便地利用,传统文化资源收集与保存的方式应采用数字化形式存储[2]。
3.1.2 归纳——深入性挖掘、功能化分类 遵循高校艺术课程审美教育和人文素养培养的核心要求,对湖湘传统文化资源进行高校艺术课程资源的深入挖掘与归纳,是理清资源特点,梳理资源类别,充分利用和开发课程资源的前提。首先,对湖湘传统文化进行“红色文化、民俗文化、民间艺术、人文景观”等资源的挖掘与整理;其次,对其资源进行“素材性课程资源”(文化价值资源、艺术表现资源、技术技法资源)和“条件性课程资源”(文物资源、人力资源、平台资源)的分类。素材性课程资源主要指实施课程教学的内容和素材资源。如作为高校艺术理论、思政课程教学的“文化理论资源”,作为艺术实践课程教学的“艺术表现资源”“技术技法资源”等。条件性资源指作用于课程实施范围和水平的人力、物力、场地等课程资源。如经过长年累月遗留或抢救性保护下来的文物资源,长期从事传统文化理论研究的专家、学者、非遗传承人等人力资源,以及非遗传承与研习基地、非遗博物馆等平台资源[3]。
地方传统文化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应用,是弥补国家课程开发不足,促进教师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转变,有效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凸显地方高校办学特色的重要手段之一[4]。
3.2.1 转化——对接式资源转换、特色化课程开发 传统文化资源向高校艺术校本课程转化,应始终秉持以唯物辩证发展观为指导,以坚守原生态文化品质为根本,以追求其在高校艺术教育中普及、传承与创新为目标,深化传统文化资源与高校艺术人才培养目标、教学条件、课程内容与课程形式、实施手段方法的对接性与实效性,强化课程资源的地域性、独特性与持续性。同时,依托高校科研和教学平台优势,组建传统文化艺术课程开发团队,对湖南传统文化理论、审美和技艺资源进行公共艺术课、专业理论课、专业实践课等课程的开发,对传统文化博物馆、研习基地等平台资源进行艺术专业考察、社会实践、创新创业、毕业实习等校外课程的开发和实践基地的建设。如图2 所示。
图2 湖湘优秀传统文化资源、高校艺术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3.2.2 利用——目标化教学实施、多元化应用手段 教学实施是课程改革由预期理想变为现实结果的实践过程。本案例深入贯彻“三贴近”“三融入”的教改理念。以立德树人为引领,从单纯课堂知识学习转向注重社会和课外实践的知识学习,促使传统文化育人“三贴近”,贴近生活、贴近实际、贴近学生。以项目驱动的方式,将传统文化研究与教师科研项目融入,以课程开发的形式,将传统文化与教材建设、课程教学、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以社团活动的方式,将传统文化与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有机融入。同时,采用“内引”与“外联”并重的方式不断优化师资结构,搭建起高校专职教师、非遗传承人、传统文化学者三位一体的师资队伍。充分发挥教授知识、技能传授的引导性,创新教学方法、手段与教学平台,实现个性化、定制化课程模式,真正实现线上与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打造精品课程,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着力推进传统文化与高校艺术教育的深度融合,增强文化育人教学的实效性。
文化传承创新是我国高校职能发展的新要求。充分利用高校教学与科研平台对湖湘传统文化进行常态化、持续性的教学与科研活动,进一步发掘和发挥传统文化资源的文化辐射和驱动作用[5]。
3.3.1 创新——创造性转化、当代性表达 创新是传统文化传承发展的动力与融入现代生活的必经之路。首先,借助高校课程教学平台向大学生实施传统文化知识的普及与推广,增强大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兴趣,激发他们对传统文化内涵、技艺进行探索与研究的热情。其次,依托艺术专业实践课、实习基地建设,积极开展大学生专业技能训练、创新创业教育与非遗产学研项目合作,激发大学生利用自己的专业特长,借助创新思维与现代艺术表现手段将传统文化与美术、设计、音乐与舞蹈等专业结合,促使传统文化向文化资源与经济资源转化,向创意产业转化,与现代文明无缝对接,成为消费者乐于接受的文化产品,满足当代人们物质和精神审美的需求。再次,依托教师科研项目平台持续发掘、拓展传统文化内涵价值,进一步强化高校对本土优秀传统艺术资源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推动力。
3.3.2 传承——文化育人化虚为实、思政教育走心入脑 固本强基,行稳致远。以教育这根主线将传统文化传承与高校艺术创新性人才培养紧密链接,以课程资源为媒介,将湖湘传统文化中“心怀天下、敢为人先、通变求学”等价值观念与高校课程教学有机融合。从课程教学、学科建设和校园文化3 个方面,充分发挥优秀传统文化教化人、培育人的作用,让传统文化成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强化学生综合素养能力培养的主要推动力。同时,建立一个以“知识、能力和素质”相结合的多元、开放式评价体系,搭建课程开发与实施的管理创新模式,统筹安排,鼓励教师积极参入,不断提升课程品质,让传统文化育人化虚为实、思政教育走心入脑,成为地方优秀文化保护与高校艺术教育创新发展双赢之道。
高校是文化传承创新的重镇,是坚定文化自信、引领社会风尚的前沿阵地[6]。近年来湖南理工学院通过发挥课堂教育主渠道作用与高校理论研究优势,礼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优秀传统文化筑牢学生精神成长之“根”,以核心价值观彰显学生德育发展之“魂”,开展一系列湖湘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活动,创新传承途径和方法,取得了良好育人成效。
学院以项目驱动为抓手,以教学改革创新为手段,深化课程改革,强化精品课程建设意识,系统推进“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活动,打造出一批“金课”,积极推动湖湘优秀传统文化融入艺术课程建设和教学中,成绩斐然。近3 年,课程开发团队主持省部级科研项目30 余项,教学改革项目20 余项,出版专著和教材4部,公开发表教研论文50 余篇,其中CSSCI 源刊8 篇,获省级精品课程8 门、省级教学成果二等奖、三等级各一次,邀请文化学者、教育专家、非遗传承人来院举办学术讲座20 余次,培养省级教学能手4 人。
在“双一流”建设背景下,学院通过平台建设,不断完善科研基础条件,促进学科的交叉、融合和发展,助推教师队伍教研水平与团队协同能力不断提升,带动学科教学模式转变,为学院艺术学科特色发展保驾护航。近3 年,学院获各类省级实验和实践教学平台8 个,省级一流专业4 个,同企业、非遗传习所、文化公司签订教育实习基地23 个。多层次、多方位为湖湘传统文化全方位走进校园,融入学院特色课程、专业和学科建设,提供坚实的理论研究、交流平台和条件保障。
学院以学科竞赛为抓手,深化学生弘扬、创新湖湘传统文化的创新能力,取得了良好效果。从早些年单一学科到现在多学科合作参与竞赛,竞赛把学生的创新潜力与传统文化资源的优势充分挖掘出来,使学生对湖湘传统文化的认识从理论转化为一个个实际项目成果,让传统文化传承走进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中。近年来,学院获国家级及省级各类学科竞赛奖项100 余项,获国家级奖项30 余项。在“全国第五届大学生艺术展演活动”中,获全国一等奖、三等奖各一项,“宋瓷艺青——岳州窑的5G 时代”荣获2019 年度全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铜奖、省级一等奖。
在推进传统文化传承和创新中打造文化精品,提升传承创新的能力和水平,进一步弘扬湖湘优秀传统文化,是湖南理工学院文化品牌建设的重要内涵。2016 年10 月19 日,岳州窑文化传承与发展协同创新中心在湖南理工学院正式成立。中心紧紧依托“岳州窑”这一金字招牌,在“政府+高校+企业”三方联动模式下,坚持以保护、复兴岳州窑为宗旨,以传承、创新岳州窑文化为己任,以宣扬、打造岳州窑文化名片为担当,以人才培养、产品研发,服务地方经济文化建设为目标,实行产学研深度合作,做好传承与创新的结合文章,取得了一系列成果。中心现已开发新产品150 余件(套),取得发明专利和实用新型专利3 项,获省部级纵向项目立项40 余项、横向项目进校经费600 余万元,举办国家级学术交流活动20 余次。
中心现有岳州窑陈列馆、虚拟仿真实验室、陶瓷制作与烧制等场地2 000 余m2,固定资产近800 万元,年均授课人次达300余人次,已接待校外学生参观学习人次达1 000 余人次,省厅级领导、专家和学者,以及韩国、美国等海外学者80 余位,已成为展示湖南理工学院产教融合和专业建设改革成果,彰显办学特色的闪亮文化名片。
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课程教学是传统文化保护与传承工作的一部分,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系统工程。从目标上看,我们要以优秀传统文化为引领,立根塑魂,将传统文化教育纳入到高校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建设中,发展成为高校隐性课程的一部分,成为地方高校艺术教育特色办学的主要推动力;从实施过程上讲,要做到传统文化课程改革与课程开发主体多元、内容选择多元、实施方式多元、达成目标多元、评价方式多元。同时,从整理资源、转换资源、运作资源3 个层面全面提升教师的文化自觉意识,对地域文化资源的利用与开发水平,不断促进教师科研成果转化为教学内容的创新能力,加强当代大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知与兴趣度,激发其对传统文化艺术的了解,树立起传承与创新的意识,为培养具有传统文化意识的实用型人才,传承地方优秀传统文化开辟了一条新的思路。实践证明:艺脉相承,以艺术课程教学这根主线,将传统文化传承与高校艺术创新性人才培养紧密链接,是地方优秀文化保护与高校艺术教育创新发展的双赢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