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用户体验的中国茶文化数字活化设计

2021-09-05 07:56李强罗添王晶晶
湖南包装 2021年4期
关键词:可用性手势活化

李强 罗添 王晶晶

(沈阳航空航天大学设计艺术学院,辽宁沈阳 110136)

文化遗产的活化是对文化遗产进行多样性的,符合时代发展潮流,符合大众欣赏性,具有教育性、信息性和经济性的开发[1]。数字文化遗产活化设计探索如何使用数字技术和媒介来增强用户体验,即通过数字交互技术让文化遗产融入当代人的生活。通过数字技术对文化遗产实行“数字活化”保护和传播,让当代人通过数字产品了解和体验中国传统文化具有重要意义。当今互联网、大数据、虚拟现实和人工智能等新一代数字技术的发展为文化遗产的数字活化提供了多样性的技术基础,为文化遗产的数字活化、传播和思想传承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2]。而以移动互联网为基础的移动设备(手机或Pad 等)终端应用以其轻便、易用、交互性强等特点成为灵活、多样的展示信息的新媒体平台[3]。移动终端应用的优势还在于它可以跨时空、跨学科、跨文化,从而提高获取知识的效率和主动性。

中国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传播一直是设计师关注的焦点[4]。中国茶文化是中国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通过数字技术将其活化传播可以极大地增强人们对中国茶文化的认知度,并促进茶文化的发展和传承。因此,研究以中国茶文化为设计内容,以用户体验设计理论为基础,通过移动终端APP 交互设计实现中国茶文化的数字活化设计和传播。

1 数字产品的用户体验

用户体验(UX)最先由美国认知心理学家唐纳德·诺曼(Donald Normann)于1995 年提出。唐纳德·诺曼[5]从设计心理学的角度将用户对产品的理解分为本能的、行为的、反思的3 种层次,并认为成功的用户体验必须做到以下3 点:①在不骚扰、不让用户厌烦的情况下满足用户的需求;②提供的产品要简洁优雅,让用户用得高兴、愉悦;③要能给用户带来额外的惊喜。Ajax 之父伽略特[6](James Garrett)认为,用户体验并不是指一件产品本身是如何工作的,用户体验是指“产品如何与外界发生联系并发挥作用”,也就是人们如何“接触”和“使用”它。VB 设计之父艾伦·库伯[7](Alan Cooper)专门针对数字产品提出用户体验设计有3 个重叠的关注点:形态、行为和内容,并提出了以目标为导向的设计流程。交互设计是关注行为的设计,但也关注行为与形态和内容的关系。同样,信息体系结构关注内容的结构,但也关注提供对内容的访问行为以及内容如何呈现给用户。

在该理论基础上,基于中国茶文化的信息交互设计从内容(茶文化内容设计)、形态(茶文化视觉形态设计)和行为(交互设计)3 个方面进行设计(图1),并通过感官体验(用户视听上的体验,强调舒适性)、交互体验(给用户使用、交流过程的体验,强调互动、交互特性)和情感体验(给用户心理上的体验,强调心理认可度)3 个层次提高系统的可用性和整体用户体验。

图1 茶文化APP 用户体验设计模型

2 茶文化的数字活化设计实践

2.1 茶文化内容设计

中国茶文化是指中国的制茶方式、制茶设备和饮茶场景及饮茶行为背后蕴含的哲学思想。茶文化在中国已有几千年的历史,唐代作家陆羽(约733 年—约804 年)的《茶经》是这方面的早期著作。《茶经》是世界上最早、最完整、最全面的茶学理论。《茶经》中不仅描述了茶的起源、工具、生产过程以及如何饮用,而且还描述了茶文化中蕴含的精行俭德、中庸及道法自然的哲学思想。为了系统全面地通过APP 设计展示中国茶文化内容,该设计以《茶经》为参考文献将该信息系统信息架构设计成10 个模块,分别为“源”“具”“造”“器”“煮”“饮”“事”“出”“略”“图”。

2.2 茶文化视觉形态设计

茶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种,所以设计采用中国传统的审美设计和哲学。中国古代哲学有“天圆地矩”之说,所以许多古老的传统建筑和绘画中都采用了圆形元素。因此,在进行界面设计过程中,使用了一些带有alpha 通道背景的圆形元素,例如圆形图标、图像、文字设计等(图2)。圆形图标、图形界面元素的运用贯穿UI 设计的始终,保持了整体页面的一致性。

图2 UI 设计中的圆形元素

2.2.1 中国传统绘画风格 中国茶文化与传统书画都是宝贵的中华文化遗产,体现了中国传统美学和哲学的精髓,同时它们有着相似的哲学背景和智慧。因此在界面和内容设计中使用了中国传统的绘画风格和字体。这种设计符合用户的心智模型和文化认同感,从审美与情感的角度提升了用户的视觉体验和情感体验。

2.2.2 视差滚动视觉特效 视差滚动特效是基于移动设备的交互式设计,也是相对于传统印刷媒体的优势之一。通过将基于触摸屏的手势交互与多层次的内容相结合形成的视差滚动视觉特效可以提升用户的视觉体验。

2.2.3 动图的运用 动态图像是一种传统的数字媒体技术,在移动设备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动态图像与静态图像相比,具有高效的传输速度和完美的视觉体验。此外,动态图像更能清晰地传递设计者的艺术思想,给用户带来极强的视觉艺术感染力[8]。从传播的角度看动态图像将复杂的文字信息转化为视觉图形信息可以提高信息传播效率,让受众快速地获取核心信息[9]。因此,中国茶文化数字系统设计内容中使用了大量动图进行直观快速的信息传达。例如,在演示制茶过程的细节中,将短视频转化为动图嵌入到系统中获得了良好的效果。

2.3 茶文化的交互设计

交互设计是中国茶文化数字活化设计的关键。交互设计是对用户如何在手机或平板电脑上与界面进行交互行为的深刻理解基础上的设计。良好的交互设计注重可用性和用户行为,并解决用户在执行任务时或访问所需信息时可能遇到的问题。交互设计可以为用户提供一个平滑流畅的使用过程,并在不需要大量学习和记忆的情况下获取信息或启动正确的操作[10],因此通过交互设计可以极大地改善用户体验。

2.3.1 手势交互 支持触摸和手势交互设备的兴起,极大地改变了人们思考交互的方式。手势交互方便易用,更关键的是手势交互是最符合人类的自然交互方式。今天,移动应用的成功很大程度上也来自手势交互带来的流畅的用户体验。中国茶文化交互设计中充分利用了移动设备手势交互的特点,设计了多种手势交互模式。用户可以通过点击、滑动、拖曳等方式动态获取茶文化内容,极大地提升了用户操作的乐趣和功能的流畅性。

(1)茶文化交互设计使用的手势

点击:点击是最简单、最常见的交互动作,它可用于按钮或选择控件中。设计在按钮、消息框和热点链接中使用点击操作。点击动作可以很容易地对内容进行控制,例如隐藏、显示或跳过。在茶文化应用设计中的导航图标中以点击为交互方式,用户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按钮简单直接地跳转到不同的页面。在这个过程中用户不用去思考和学习,因此是最快捷易懂的交互方式。

拖动和滑动:滑动是触摸屏中最常用的手势之一。它可以用来切换页面和上下移动。它也可以用来拖动元素,在内容比较多的情况下,使用竖屏或横屏的滑动可以大大延长用户获取信息的容量。视差滚动的动态效果就是基于拖动或者滑动手势操作实现的。众所周知,传统的媒体,如书籍和杂志,只有一层(文字和图片),人们不能移动任何东西。但是现在人们可以用数字技术把一个平面分成多层。不同的元素可以分布在不同的图层上,然后用鼠标拖动屏幕,产生一种视差滚动的效果。不同层上的元素可以分别滑动和重叠(视差滚动的原理如图3 所示)。这种动态效果不仅可以增加用户对展示内容的审美需求,还可以增加用户在操作中的趣味性,进而提升用户体验。

图3 视差滚动设计原理图

此外,在茶文化交互设计中通过创意设计,将屏幕比喻成镜子,将云状图层比喻成云朵或者蒸汽。通过拖动操作用户可以用手指擦除屏幕上的云层或蒸汽,这种交互设计通过擦除手势,在触觉和视觉上极大地增加了用户操作的趣味性和整体体验(图4)。

图4 手势交互设计的运用

双击和挤压:双击动作可以使一段内容(例如文字)全屏或者居中。它也可以用来放大或缩小屏幕中显示的内容。此外,双击还可以选择激活可编辑文本,以允许复制、剪切或其他功能。在茶文化交互设计中使用了双击和挤压动作以促进用户对茶文化内容的浏览。例如在需要仔细观察大图过程中可以通过挤压动作将屏幕扩大或者缩小。

(2)手势交互设计对提升用户体验的作用

直观:通过基于触摸屏的手势交互可以使用户与内容的交互行为更加简单自然。因此在茶文化交互设计中考虑到手势的交互作用,在不同的应用场景下使用了丰富的手势操作,提升了用户对系统操作的使用效率和体验。

简洁:在茶文化应用中基于手势交互的控件越多,屏幕上显示的按钮就越少,这样可以为有价值的内容留出更多的空间。因此手势交互使得茶文化应用更加以内容为中心,让用户在简单直接获取茶文化信息内容时没有障碍和分心。

易用:手势一旦被用户发现和学习就会变成用户体验中令人愉悦的一部分,并且可以通过减少流程中的操作步骤来提升交互体验。

2.3.2 声音反馈 听觉作为用户五感中的重要感官之一,对用户体验也起着重要的作用。为了增加系统传统文化的氛围,系统采用古筝音乐作为背景。此外音效作为用户操作的及时反馈,满足了交互设计可用性的重要原则之一:系统状态可见性,即系统应该在合理的时间内通过适当反馈,始终让用户了解正在发生的事情。声音反馈能帮助用户随时感知自己当前的操作状态,点击是否成功等。并且反馈也可以帮助引导用户的下一步操作,好的反馈设计还能满足用户在情感上的诉求。

3 可用性测试

可用性测试是用户体验研究中最重要的方面之一。因此为了测试用户对该应用的意见和用户体验满意度,征集了20 名在校大学生(数字媒体艺术专业学生)完成了初步的可用性测试(使用场景见图5)。测试过程中要求参与者完成特定的操作任务并回答事先设计好的问卷。在可用性测试过程中,通过参与者对茶文化应用过程的观察及用户反馈找到问题所在,并通过设计优化将问题解决。可用性测试之后参与者被要求完成问卷填写,问卷包含开放性问题和封闭性打分量表。通过问卷调查可以获得参与测试者在使用产品过程中的主观感受和评价。来自用户满意度问卷调查的结果显示,从内容、美学、交互性3 个方面的1—5 级的平均评分表明中国茶文化应用在3 个方面均具有良好的用户评价。

图5 用户使用场景示意图

3.1 内容

大多数参与测试者认为该系统对茶文化的内容描述全面、条理清晰。通过问卷中开放性问题反馈,部分参与测试者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例如:“通过该产品的使用,我对中国茶文化有了系统了解,更加热爱中国传统文化了”“以前,我以为我也懂茶,但是使用这个系统之后,我感觉中国茶文化博大精深,我还需要更多地学习”等。

3.2 美学

测试者普遍认为该系统界面和内容设计都很成功,尤其是中国传统风格的界面设计体现了中国古人的智慧和审美。例如,有参与测试者提出“我很喜欢这种中国古典界面风格,好像是宋代美学风格”“这种美好的设计可以让我更加沉浸到对内容的阅读和体验上”等。

3.3 交互性

交互性是如何使中国传统茶文化活起来的最重要的部分。通过丰富的互动操作,参与测试的学生们被茶文化应用程序所吸引。大部分测试者都顺利地完成了指定的操作任务。一些测试者使用该产品后,在交互性上提出了一些好的建议。例如,通过移动设备的震动传感器可以实现模拟筛茶的程序,这样更具有互动性和趣味性。

4 基于用户体验的文化遗产数字活化策略

文化遗产的数字活化不仅可以活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还能借助数字化传播使传统文化在传承与传播中完成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该研究通过对中国茶文化的数字活化设计实践,探索了如何利用交互设计方法提升用户与传统文化内容进行交互的体验,并总结出以下文化遗产数字活化策略。

4.1 以内容为中心,结合设计美学与行为交互

在进行文化遗产的数字活化过程中主要基于严谨、详实的文化遗产内容,并将其解码重构为符合现代人思维的内容。形式(文化遗产的视觉形态设计)上要通过符合文化遗产内容的设计美学风格,并适应当今互联网发布和传播的形式,满足人们碎片化时间获取信息的习惯。通过符合用户体验的交互设计原则,分别在感官体验(用户视听上的体验)、交互体验(给用户使用、交流过程的体验,强调互动、交互特性)和情感体验(给用户心理上的体验,强调心理认可度)3 个层次入手提高系统的可用性和整体用户体验。

4.2 以数字交互技术为工具,让文化遗产内容“活”起来

新一代的数字技术例如人工智能、大数据、虚拟现实/增强现实、5G 互联网等使得人机交互形式日益多样化、自然化。这些数字技术的发展为文化遗产的活化提供了良好的发展条件。在文化遗产的活化过程中,不仅要通过交互设计方法提高用户操作的可用性和流畅性,还要使用各种新的数字交互技术让文化遗产内容活起来,让用户由被动单一的信息接受者转变成主动参与其中的共建者,在互动与良好的用户体验中获取更多的文化信息[11]。同时,通过反馈这些信息可以实现再次教育和传播,并在此过程中将文化传播变得更有效和深入。

5 结论

中国茶文化APP 是通过手机或平板电脑将茶文化遗产活化并推广传统文化的一种尝试,它充分利用了中国传统美学设计,并加入了现代媒体交互设计技术,从感官体验、交互体验和情感体验3 个层次入手提高系统的可用性和整体用户体验,使用户从多维度体验中感受中国茶文化的魅力。为了测试和评估中国茶文化遗产应用设计的可用性和用户满意度,进行了可用性测试和满意度问卷调查。结果表明,参与测试者对交互操作感兴趣,用户操作过程流畅,中国传统风格的界面设计是成功的。该设计实践证明将传统文化融入新的移动交互技术中,通过用户体验设计可以提升对中国传统文化内容的活化和传播效果。通过该茶文化遗产数字活化设计案例,探索了基于用户体验的中国文化遗产的数字活化策略和经验,为其他文化遗产数字活化设计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

猜你喜欢
可用性手势活化
无Sn-Pd活化法制备PANI/Cu导电织物
核电站DCS可用性测试应用研究
基于辐射传输模型的GOCI晨昏时段数据的可用性分析
论非物质文化遗产“活化”传承
机构知识库网站可用性评价指标的计量学分析
小学生活化写作教学思考
如何积累小学生活化作文素材
挑战!神秘手势
胜利的手势
关于数字图书馆网站的可用性框架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