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安市油菜新品种试验研究

2021-09-03 02:02王文君毕冰峰郝睿王昀何金刘道敏
安徽农业科学 2021年15期
关键词:农艺性状油菜

王文君 毕冰峰 郝睿 王昀 何金 刘道敏

摘要 对2019—2020年度参加国家油菜新品种试验(六安点)4个处理共48个参试品种的生育期、农艺性状、产量、产油量、抗逆性及其生态适应性进行了系统性分析,筛选出适合六安地区种植的优质高产综合性状优良的油菜新品种,并进行示范与推广。结果显示,在参试品种中,大地981、宁杂811、庆康1号、圣光168、HF8313、科乐油5号的田间生长整齐度高、生育期适中、生长势强、产量高、含油量高、菌核病发病率低、抗倒性强以及其他综合性状表现良好,符合六安市的选种目标,可进入2020—2021年度试验示范推广。

关键词 油菜;农艺性状;品种试验;六安地区

中图分类号 S 634.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0517-6611(2021)15-0037-04

Abstract Systemic analysis was carried out on the growth period, agronomic traits, rapeseed yield, oil yield, stress resistance and ecological adaptability of the four test groups in the national rape new variety test (Luan test site) from 2019 to 2020. New rape varieties with  highyield, highquality, multiresistance for planting in Luan were screened and extended. Results showed that in the test varieties, Dadi 981, Ningza 811, Qingkang 1, Shengguang 168, HF8313 and Keleyou 5 showed relatively good comprehensive characters of high growth uniformity, strong growth vigor, high yield and oil content, low incidence of sclerotinia and strong lodging resistance, which accorded to the breeding target in Luan City, so that these varieties could be promoted in the demonstration in 2020-2021.

Key words Rape;Agronomic characters;Variety test;Luan area

基金项目 国家油菜产业技术体系建设专项(CARS-13)。

作者简介 王文君(1994—),女,安徽霍山人,研究實习员,硕士,从事油菜育种、栽培及推广研究。*通信作者,副研究员,硕士,从事油菜育种、栽培及推广研究。

收稿日期 2020-10-11;修回日期 2020-11-17

我国油菜种植面积大,常年面积超过0.067亿hm2,菜籽油产量占国产油料作物产油量的50%以上,是我国主要的植物油作物之一[1-2]。六安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光、热、水资源适合油菜生长,且随着油菜籽市场向好,油菜机械化、轻简化栽培技术完善,油菜多功能开发利用,油菜种植效益显著提高,农户种植积极性提高,种植面积不断扩大。数据表明,2019—2020年六安市户均种植面积为0.52 hm2,较2018—2019年度的0.36 hm2增加了46.26%[3]。此外,双低菜籽油作为一种功能性油脂,非常有益于健康,长期食用可有效降低冠心病的发病风险,预防心血管疾病,促进幼儿智力发育,延缓甚至于防止早老性痴呆病,预防肿瘤等[4-6]。不同地区的气候和地理环境等造成了不同甘蓝型油菜品种在特定地区有不一样的品种特征和环境适应性。因此,大量试验特定地区适合种植的甘蓝型油菜品种,对进一步提高该地区甘蓝型油菜的产量和品质有着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7-9]。鉴于此,笔者于2019—2020年度对国家油菜新品种试验(六安点)的48个参试品种的生育期、农艺性状、产量、产油量、抗逆性及其生态适应性进行了系统鉴定和分析,从中筛选出适合六安地区种植的优质高产综合性状优良的油菜新品种,并进行示范与推广,为当地油菜新品种选育工作和油菜产业绿色高效发展提供切实的科学依据与技术支持[10]。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概况

试验在六安市农业科学院木厂试验基地(116°E,31°N)进行,海拔43.2 m。试验地为砂质壤土,肥力中上,前茬空闲,排灌方便等。

1.2 参试品种

48个参试品种分成A、B、C、D共4个处理,每个处理12个品种,对照均为秦优10号。

1.3 试验设计

试验地周围设1 m以上的保护行,试验采取完全随机区组排列,小区净面积20 m2,条播,密度约为2.5万株/hm2,试验防虫不防病,3次重复。按国家冬油菜品种试验方案进行田间调查、记载和室内考种。

1.4 田间管理

9月16—18日旋耕整地,亿牛牌复合肥(N+P2O5+K2O≥5%,有机质≥45%)50 kg/hm2+硼砂15 kg/hm2+尿素5 kg/hm2+司尔特牌复合肥(N∶P2O5∶K2O =15∶15∶15)30 kg/hm2于旋耕整地时基施。9月21—23日划分小区,9月24日进行播种,播种量为1 g/m2,播种后用乙草胺进行封闭除草。11月7—8日间定苗,1月20日施薹肥尿素5 kg/hm2。成熟后进行取样拷种,5月16日收获,各小区单收单打,单独计算产量。

2 结果与分析

2.1 参试品种的一致性和抗逆性比较

由表1可知,处理A的生育期变幅在220~223 d,其中苏油1801和浙油628最长,为223 d,中油700、沣油846、陕油59、宁杂1712共4个品种生育期最短,为220 d,对照222 d;薹期一致性D2041为中,其余均表现为整齐;菌核病发病率最高是D2041和宁杂1712,为2%,其他品种发病率均在1%及以下或无发病,对照无发病;从抗倒性来看,大地113、沣油846、秦油185表现为倒,中油700、陕油59、宁杂1712表现为斜,其余供试品种表现为直,对照表现为斜。

处理B结果显示,各品种的生育期变幅在218~222 d,其中阳光670、安农油1号生育期最长,为222 d,FY19-68和陕油901生育期最短,为220 d,对照221 d;薹期一致性各品种均表现为整齐;菌核病发病率最高是秦优1898和豪油杂69,为2%,其余品种发病率均在1%及以下或无发病,对照发病率为2%;抗倒性FY19-68、豪油杂69表现为倒,9zyBP01、阳光670、安农油1号、汉油24表现为斜,其余供试品种表现为直,对照表现为斜。

处理C结果显示,各品种生育期在220~222 d,其中华油杂707最长,为222 d,衢油杂81和利油杂185次之,为221 d,其余供试品种(包括对照)的生育期均为220 d;薹期一致性各品种均表现为整齐;菌核病发病率最高的是宁杂182,为2%,其他品种发病率均在1%及其以下或无发病,对照发病率为2%;抗倒性衢油杂81,秦优1806,华油137表现为斜,其余供试品种表现为直,对照表现为斜。

处理D结果显示,各品种生育期在217~220 d,其中陕油1732最长,为220 d,利油杂187最短,为217 d,对照220 d;薹期一致性利油杂187为中,其他均表现为整齐;菌核病发病率最高的是HF8313和利油杂187,为2%,其余品种发病率均在1%及其以下或无发病,对照无发病;从抗倒性来看,越优1509、华68P33表现为倒,西油8号、陕油1732、宁杂131表现为斜,其余品种表现为直,对照表现为斜。

2.2 参试品种经济性状、产量及产油量的比较

由表2可知,处理A的株高变幅在149.2~212.3 cm,对照秦优10号最高,沪油3301最低;有效分枝数变幅在3.3~9.2个,大地113和沣油846最多,浙油628最少,对照为7.6个;单株有效角果数变幅在91.7~376.1个,大地113最多,浙油628最少,对照为234.7个;每角粒数变幅在13.6~23.8个,宁杂1712最多,沪油3301最少,对照为22.4个;千粒重变幅在3.68~535 g,浙油628最高,沣油846最低,对照为4.11 g;单株产量变幅在4.5~27.6 g,大地113最高,沪油3301最低,对照为21.0 g;各品种折合产量变幅在2 715.0~3 837.0 kg/hm2,秦油185最高,沣油846最低,对照为3 309.0 kg/hm2,其中中油700、秦油185比对照显著增产;产油量变幅在1 210.05~1 821.00 kg/hm2,中油700最高,沣油846最低,对照为1 476.15 kg/hm2。

处理B结果显示,各品种株高变幅在152.3~195.5 cm,阳光670最高,FY19-68最低,对照为191.2 cm;有效分枝数变幅在3.6~9.9个,9zyBP01最多,陕油901最少,对照为62个;单株有效角果数变幅在96.9~408.9个,9zyBP01最多,陕油901最少,对照为215.7个;每角粒数变幅在14.2~23.4个,汉油24最多,陕油901最少,对照为21.1个;千粒重变幅在3.72~6.02 g,9zyBP01最高,FY19-68最低,对照为4.01 g;单株产量变幅在8.8~23.6 g,9zyBP01最高,豪油杂69最低,对照为15.5g;折合产量在2 673.0~3 804.0 kg/hm2,大地981最高,陕油901最低,对照为3 139.5 kg/hm2,其中9zyBP01、大地981、豪油杂69、宁杂811比对照显著增产;产油量变幅在1 197.30~1 840.05 kg/hm2,9zyBP01最高,陕油901最低,对照为1 386.45 kg/hm2。

處理C结果显示,各品种株高变幅在160.8~187.9 cm,越优花叶15最高,利油杂185最低,对照为181.7 cm;有效分枝数变幅在3.0~8.0个,宁杂182最多,华油137最少,对照为5.7个;单株有效角果数变幅在78.5~305.6个,宁杂182最多,越优花叶15最少,对照为137.3个;每角粒数变幅在13.4~22.5个,宁杂182最多,华油137最少,对照为14.1个;千粒重变幅在3.76~5.46 g,衢油杂81最高,宁杂182和对照秦优10号最低;单株产量变幅在5.3~20.8 g,越优花叶15最高,华油137最低,对照为8.7 g;折合产量变幅在2 791.5~3 712.5 kg/hm2,庆康1号最高,华油137最低,对照为3 076.5 kg/hm2,其中庆康1号,圣光168比对照显著增产;产油量变幅在1 291.35~1 754.55 kg/hm2,庆康1号最高,华油137最低,对照为1 395.15 kg/hm2。

处理D结果显示,各品种株高变幅在130.2~182.9 m,宁杂131最高,利油杂187最低,对照为182.1 cm;有效分枝数变幅在3.0~8.0个,对照秦优10号最多,陕油1732最少;单株有效角果数在90.5~292.4个,宁R202最多,陕油1732最少,对照为185.2个;每角粒数变幅在13.4~24.9个,西油8号最多,陕油1732最少,对照为22.5个;千粒重变幅在376~509 g,陕油1732最高,西油8号和对照秦优10号最低;单株产量变幅在5.3~20.8 g,宁R202最高,陕油1732最低,对照为14.5 g;折合产量为2 965.5~4 072.5 kg/hm2,宁杂131最高,宁R202最低,对照为2 979.0 kg/hm2,其中HF8313、科乐油5号、利油杂187、宁杂131比对照显著增产;产油量变幅在1 296.45~1 856.25 kg/hm2,宁杂131最高,对照秦优10号最低。

3 结论

对48个参试品种的生育期、一致性、经济性状、产量及产油量、抗逆性等进行系统性分析比较,结果表明大地981、宁杂811、庆康1号、圣光168、HF8313、科乐油5号在六安地区种植时,生育期适中,田间生长整齐一致,生长势强,产量和产油量高,抗倒性强,菌核病发病率低,其他综合性状表现良好,符合六安市选种目标,可进入2020—2021年度试验示范,若后续试验可达到预期目标,可作为六安市油菜生产推广品种。

参考文献

[1] 殷艳,王汉中.我国油菜生产现状及发展趋势[J].农业展望,2011,7(1):43-45.

[2] 周广生,左青松,廖庆喜,等.我国油菜机械化生产现状、存在问题及对策[J].湖北农业科学,2013,52(9):2153-2157.

[3] 陈军,王文君,刘道敏.六安市油菜生产现状调查与对策[J].农业科技通讯,2020(5):6-8,186.

[4] 熊秋芳,张效明,文静,等.菜籽油与不同食用植物油营养品质的比较——兼论油菜品质的遗传改良[J].中国粮油学报,2014,29(6):122-128.

[5] 杨瑞楠,张良晓,毛劲,等.双低菜籽油营养功能研究进展[J].中国食物与营养,2018,24(11):58-63.

[6] 李殿荣,陈文杰,于修烛,等.双低菜籽油的保健作用与高含油量优质油菜育种及高效益思考[J].中国油料作物学报,2016,38(6):850-854.

[7] 张芳.我国油菜品种审定管理与育种趋势研究[D].北京:中国农业科学院,2012.

[8] 张洁夫,戚存扣,蒋小平,等.1982—2012年江苏省审定油菜品种系谱及性状分析[J].植物遗传资源学报,2014,15(4):713-719.

[9] 涂金星,张冬晓,张毅,等.我国油菜育种目标及品种审定问题的商榷[J].中国油料作物学报,2007,29(3):350-352.

[10] 陈军,何金,刘道.六安市油菜品种区试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8,46(32):36-39.

猜你喜欢
农艺性状油菜
油菜田间管理抓『四防』
油菜可以像水稻一样实现机插
早熟甘蓝型春油菜‘年河18号’选育及栽培技术
油菜烩豆腐
种油菜
种植密度对伊犁河谷移栽橡胶草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茄子种质资源农艺性状遗传多样性分析
从农艺性状及化学成分测定分析远志药材商品品规和良种选育的合理性
“察颜观色”巧辨别油菜缺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