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静 张惠强
花卉产业被誉为现代农业中的“黄金产业”,随着人们收入越来越高,对各种花卉的需求量越来越大,花卉产业对农民的就业和收入增长具有持久的带动力。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以花卉为代表的荷兰农业,在全球市场上独占鳌头,对今天中国来讲具有很强的借鉴意义。本文试图从构建高度组织化的产业发展機制及构建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两个角度出发,深入剖析荷兰花卉产业发展经验及应对最新行业挑战的战略思考,对照反思中国花卉产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并提出政策建议。
一、“小国家、大市场”:荷兰花卉产业及其全球地位
荷兰农业高度发达,以占全国3%的就业人口创造了2%的GDP,农产品出口占全国出口总额的17%,其中花卉产业出口额占农产品出口额的35%。荷兰花卉产业源于舶来、兴于本土、辐射全球,这个过程始终以市场体系建设为抓手,在供求两端积极拓展海外市场,提升物流配送效率。
(一)供求两端在外的开放模式
目前荷兰是全球最大的花卉出口国也是第四大进口国,出口花卉占世界花卉贸易额的四成以上,进口的花卉有相当大比例也是用于转口贸易,进而形成“买全球、卖全球”的市场格局。相比于中国花卉的生产和贸易主要集中在国内,荷兰的花卉产业则在很早就定位于全球市场。
(二)优质的配套支撑体系
荷兰出口的花卉80%流向欧洲大陆国家和英国。因为欧洲高铁不允许客货两运,大部分出口订单靠公路运输、普快火车和短途海运完成。目前,荷兰全国公路交通的28%是农业相关的物流。荷兰种植和进口的大部分鲜切花都用于出口,由于鲜切花很容易枯萎,为保证质量,从收割后到运输到拍卖市场,再进一步到买方目的地,荷兰人全程做到低温保鲜。
(三)持续的技术创新确保产业领先
全面的科研投入构成了荷兰花卉产业创新的“金三角”,即“企业+研究机构+政府”的有机配合。荷兰花卉产业在包括育种、玻璃大棚环境控制技术、人工照明、机械化种植和收割及交易和运输系统等产业链的各个环节都注入了科技因素。技术成果的应用方向之一,是种植过程的优化和管理的精细化。最直观的效果是,过去30年,荷兰每平方米的鲜花产量提高了3倍,存活率和质量随之提升。
(四)信息及时共享提高流通效率
荷兰花卉产业拥有全世界最发达的电子订货系统和系统化服务,包括花卉储存包装、出入境检验检疫、物流运输等环节,形成了覆盖全球的物流营销网络,在一天之内就能将花卉运送到世界各地。种植者将预计送到拍卖市场的花卉和植物情况通过电子形式预先将信息发送给市场,批发商和出口商可以在当日拍卖开始前或提前一天掌握情况。种植者发布的信息也可以通过网络传递给世界各地的花卉供销商,给销售机构提供更有效的决策支持。
二、中国快速发展的花卉产业及其存在问题
中国花卉栽培历史源远流长,无论是观赏还是食药用功能,都有千年传统。但是与荷兰现代花卉产业相比,我国却是名副其实的后来者。1999—2018年,花卉产业总产值从87.3亿元增长到2614.06亿元。根据有关部门测算,2019年预计达到2809亿元。云南凭借优越的自然条件和资源禀赋,发展成为国内最大的花卉产业基地、全球三大新兴花卉产区之一和全球第二大鲜切花交易中心,鲜切花在国内市场占有率在70%左右。通过对斗南花卉市场及昆明下辖的宜良等地调研,可以发现,我国当前花卉产业存在不少亟待解决的问题,这些问题在我国农业发展中具有一定代表性。深入剖析问题及其根源,对标荷兰的先进经验,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有助于下一步促进乡村产业快速健康发展,助力构建农民增收长效机制。
(一)市场规模和效益有待提升
2018年,斗南拍卖市场的年交易量为荷兰阿斯米尔的67.8%,总交易额仅为荷兰的21.8%。鲜切花的平均拍卖价格为其1/2,出口贸易额为其3.07%。从全国总量来看,荷兰的总花卉交易量是中国的2倍以上,总交易额7倍以上。从市场结构来看,中国花卉产业的买家与卖家都比较分散,集中度不高。荷兰全国园艺类企业6740家,而花卉种植企业不足1000家,大量的企业是从事生产性服务业,多数花农只专注生产1—2种花卉,专业化程度非常高。
(二)国际运输能力不足限制海外市场拓展
斗南花卉市场是全球交易规模第二的交易市场,但基本是个内贸市场,进出口份额小,国际化程度低。尽管拍卖市场的产品销往全球46个国家和地区,但中国鲜切花出口份额仅占全世界总量的1%左右,鲜切花的主要销售市场是国内主要城市和香港地区。中国的花卉市场外向拓展严重受制于运输能力,昆明长水国际机场没有开通直达世界主要花卉交易中心的专门航班,或主要市场的花卉转运服务。这就导致运输环节价格偏高,据测算,综合运输成本比厄瓜多尔高20%,几乎是肯尼亚的两倍。目前我国花卉出口主要依托周边的国家或城市进行中转,如出口到中国香港的鲜花,90%是通过广州或深圳进行中转,出口到日本、新加坡的鲜花则通过曼谷中转。
(三)运输各个环节缺乏冷链物流设施作为保障
保鲜是花卉流通最关键的条件之一,但目前冷链物流设施的缺乏,导致花卉产业的价值提升面临瓶颈。我国的花卉生产者主要以个体花农为主,种植过于分散,个体规模过小,而采购的冷链处理一次性投入资金大,花农因为资金成本因素无法拥有较为完善的保鲜保存设备,从种植到采摘,要迅速做采后处理,否则水分没法保持,极易造成脱水。此外,据统计,云南全省50多家注册花卉物流企业中,只有十几家拥有冷藏卡车和冷藏仓库等设施,大部分使用简单的微型面包车进行花卉运输。由于没有完善的冷链物流对花卉的全程运输进行保障,导致物流过程中的产品损耗超过40%,对到达目标市场的产品品质造成了很大影响。目前的国内的航空物流航班不稳定,一旦实施流量管控,目的地的鲜花价格飙升,而交易市场则暴跌,造成严重的损失。高铁物流目前看来空间很大,尤其是夜间运输,但地方政府与铁路运输管理部门之间还需要进行深入沟通谈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