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做好小学班主任和教师工作:苏霍姆林斯基的经验

2021-09-03 10:28吴式颖
教育文化论坛 2021年4期
关键词:小学班主任教师

吴式颖

摘 要:苏霍姆林斯基是苏联著名教育家。他善于把教育实践活动与教育理论探索紧密结合起来,对如何做好小学班主任和教师工作有精深的研究,不仅阐释了做好小学班主任和教师工作的意义,而且论述了做好小学班主任和教师工作的策略。这些策略包括:确立小学班主任和教师工作的任务;教学应以激发儿童的求知热情和丰富学生的精神生活为旨趣;带领学生到大自然中去旅行,不断拓展学生的知识视野;通过童话、阅读教学,促进儿童快乐成长。这些宝贵经验值得我国教育者认真思考和借鉴。

关键词:苏霍姆林斯基;小学班主任;教师

中图分类号:G5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7615(2021)04-0001-07

DOI:10.15958/j.cnki.jywhlt.2021.04.001

2018年,乌克兰和俄国都极为热烈地庆祝了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的100周年诞辰,我国教育界也组织了一些纪念活动。苏霍姆林斯基的主要教育著作,包括《学生的精神世界》《和青年校長的谈话》《给教师的100条建议》《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帕夫雷什中学》《全面发展的人的培养问题》等书在我国都有中文译本。其中《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一书,就是他对自己担任帕夫雷什中学校长初期,兼任小学班主任和小学各科教师所进行的创造性教育活动所作的教育理论概括。本文试图根据这部著作对苏霍姆林斯基这一时期的教育活动与思想作一点介绍,以供参考。

一、苏霍姆林斯基生平简述

苏霍姆林斯基于1918年9月28日出生在乌克兰基洛夫格勒州奥努弗里耶夫斯克区瓦西里耶夫村的一个农民家庭。1926年,他进入自己家乡的七年制学校学习,1932年毕业。由于身体不太好,他在家里休息了两年。在这两年里,他阅读了爷爷留下的一箱子书,间或跟着父亲从事一些轻微劳动[1]45。

1934年秋,苏霍姆林斯基以七年制学校毕业生的资格考入克列缅丘格师范学院预科班,后来又转入该学院语言文学系学习。第一学年里,他从授课的教师们那里学到了许多知识,与讲授教育学的教师保持了终生的友谊。在这一年里,苏霍姆林斯基读了更多的书。大量的阅读使他认识到:“书籍是强大的工具。……启迪智慧和富有鼓舞力的书籍,往往决定一个人的命运。”[2]581“无限相信书籍的教育力量,成了他日后从事教育工作的教育信念的一个信条。”[2]580这一年里,苏霍姆林斯基还读了一些关于革命导师和英雄人物生活与斗争的书籍。

苏霍姆林斯基在克列缅丘格师范学院第一年的学习生活紧张而充实,收获丰硕。十分令人遗憾的是,1935年9月,就在克列缅丘格师范学院进行新学年考查时,苏霍姆林斯基得了严重的脑膜炎,疾病不仅使他不得不终止新学年的考查,而且未能使他随同师生一起转入波尔塔瓦师范学院的语言文学系学习,而只能住进医院接受治疗。在当地医院治疗一段时日以后,他又被转到雅尔塔的医院治疗和休养。在疗养期间,他又重读了柯秋宾斯基、乌克兰英卡、果戈理、狄更斯等乌克兰、俄罗斯和英国作家的著作,这些作品使他备受挫折的心灵受到激励,得到慰抚。

由于飞速发展的教育事业迫切需要教师,苏霍姆林斯基在身体康复后便回到母校瓦西里耶夫卡七年制学校担任低年级教师,年仅17岁。他热爱教育工作,并急切地希望扩充自己的知识和提高自己的教育水平,便决定一面工作,一面以函授方式在波尔塔瓦师范学院语言文学系学习。这就使他将自己的教育实践与教育理论的学习和思考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教育实践与教育理论探索的密切联系,便成为苏霍姆林斯基教育生涯最鲜明的特点,也是他无论在教育实践还是在教育理论创作方面都取得卓越成就的可靠保障。

1938年,苏霍姆林斯基以优异成绩结束了在波尔塔瓦师范学院的学业,获得了高级中学乌克兰语言文学教师资格证书。学业结束时,他与朋友一起立下了终生在农村工作的誓言:“终生在农村工作,因为那儿的人民需要我们……,人民的福利乃至高的法律。”[3]107苏霍姆林斯基终生没有违背自己的誓言。

1938年9月至1941年7月,苏霍姆林斯基在奥努弗里耶夫斯克中学担任九年级和十年级的语文教师。1939年8月,他被接纳为苏联共产党党员。不久,他被任命为该校的教导主任。这时候,他的思想上已形成了一些教育信念,他认为:“学校不应当是知识的仓库,……而应当是思维的发源地。”“语文教师的使命是通过伟大作家和诗人的语言燃起心灵的火焰,而并非仅仅按照学校大纲,砌上一块块知识的砖。”[3]120也就是说,他已认识到教学与教育的统一性和传授知识与发展智力之间的有机联系,强调培养人的思想信念和高尚道德情感的重要性。相信和热爱学生,重视学生义务感的培养,要让他们懂得爱的智慧,要善于激发学生追求知识的欲望,教会他们进行自我教育和自我控制等,这样一些观念已在他的思想中萌生。这些教育观念和观点指导着他的教育教学活动,使他受到了学生的爱戴与尊敬。在教育管理中,他也开始形成了自己的风格。例如,提倡教师应有自己的藏书(他自己就有小书库),教师每天都要充实自己的知识,丰富自己的精神生活,要勤于思考,反对形式主义,等等。

1941年6月22日凌晨,法西斯德国发动对苏联的突然袭击,中断了苏联人民的和平生活与社会主义经济建设,苏联人民在共产党和政府的领导下奋起进行卫国战争。同年7月,苏霍姆林斯基应征入伍。经过短期军政训练,他被授予初级政治指导员称号,并作为连政治指导员和战士们一起开往前线,经受了残酷战斗的洗礼。许多战友都壮烈牺牲,许多人受伤,但大家都英勇战斗,不让敌人轻易前进一步。很多年以后,苏霍姆林斯基写道:“我属于曾在1941年那艰苦岁月里手握钢枪保卫祖国的那一代人,战争锤炼了我们许多人的心。”[2]448“我和同龄人也曾浴血奋战,死守伏尔加河畔的要塞。”[2]449

1942年2月8日,苏霍姆林斯基在战斗中受了重伤,昏死过去,“同行的一位战友刚想去扶他,不幸也受了伤”,在“千钧一发之际,一位自己也负了伤的姑娘爬过来,用尽全身力气生拉硬拽,将他拖到安全地带”[1]82。经过4个多月的治疗,苏霍姆林斯基的胸部仍有两枚弹片未能取出,负伤的一只胳膊还敷着石膏、吊着绷带,他已无法再到前方杀敌,只得带着二等伤残证书重返教育岗位。

1942年6月至1944年3月,苏霍姆林斯基在乌德穆尔特社会主义自治共和国乌瓦镇一所中学担任校长兼俄罗斯语言文学课教师。在这里,他特别重视教师集体与学生集体的团结工作,以及学生的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教育,并组织教师和学生参加帮助前线战士家属的劳动。乌瓦中学的老师们回忆说,苏霍姆林斯基的工作很有思想性、很认真,对事业的责任感极强,对自己和教师们都提出了严格的要求,并高度评价和尊重集体的每个成员的劳动,他的仁慈与严厉、合理而严格的要求相结合,博得了大家对他的无比敬重[2]8。

1944年春,苏霍姆林斯基回到刚从德国法西斯军队占领下获得解放的故乡,在基洛夫格勒州奥努里耶夫斯克区当了4年国民教育局局长,并在一所中学兼课。作为该区教育方面的主要领导人,他在恢复本区教育机构,安排孤儿们的物质生活保障和选拔与培训教师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在此期间,他开始在地方和州的报刊上发表教育方面的文章,发表的第一篇文章是《面临新学年之际》(1945年8月25日)。

但苏霍姆林斯基更愿意投入教育第一线的工作,于1948年辞去区教育局长职务,被任命为该区所属的帕夫雷什中学校长。此后,他领导这所农村的十年制学校,进行了创造性的教育实践活动与教育理论探索,一直到1970年9月2日病逝。

其间,他约在1951年成为乌克兰教育科学院函授部研究生,并于1955年以《学校校长——教育教学工作的领导者》为题通过了副博士论文答辩。1956年,他的首部教育专著《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精神》一书出版,受到广泛的重视和肯定。此时,他不仅在各共和国和全苏的定期刊物上发表论文,而且在各社会主义兄弟国家的报刊上发表文章。1957年,苏霍姆林斯基被遴选为苏俄教育科学院通讯院士,很多师范院校都邀请他去任教,都被他婉言谢绝。因为,在他看来,搞教育科学研究的人绝不能脱离教育教学实践工作。同时,他始终坚守了自己留在农村服务的誓言。

苏霍姆林斯基始终坚持教育理论探索与教育实践活动相结合的道路,取得了极其丰厚的教育成果。他领导学校教育集体,把一所农村学校发展成了世界知名的帕夫雷什中学,培养出两代身体健康、有理想、有文化、精神生活丰富、富有审美情趣、富有生动性和创造性的公民和劳动者,还为乌克兰、苏联和世界的教师们留下了丰富的教育理论遗产。据统计,他一生撰写了50余部教育专著,发表了600多篇教育论文和1 500余篇教育文艺作品。

由此,苏霍姆林斯基在世时就被公认为苏联教师的杰出代表和卓越教育理论家,获得了“社会主义劳动英雄”称号、两枚列宁勋章和各种奖章。1968年2月,他又被苏联教育科学院评选为通讯院士,但他始终留在农村做教育工作。

二、做好小学班主任和教师工作的意义

如前所述,苏霍姆林斯基在1948年被任命为农村十年制中学帕夫雷什中学的校长。这所中学在战争中曾被法西斯德国的军队用作监狱,校园和学校设备均遭破坏。战争中许多家庭都有牺牲,有的家庭父母双亡,孩子的心灵受到严重的创伤。苏霍姆林斯基首先领导帕夫雷什中学的师生进行艰难的学校重建工作。困难儿童的教育问题引起了他的极大关注。他领导学校教育集体把校园建设和儿童教育工作结合起来进行。师生们一起艰苦劳动,修复了实验室、图书馆和体育馆,并修建了花坛、草坪、温室(“玻璃房”)。从1953年开始,每个班在校园里都开辟了自己的“美丽角”,修建绿茸坪、栽种花草和果树。1955年秋天,学校集体开始创建全校性的“美丽角”,即学校大楼旁边的玫瑰园。苏霍姆林斯基要求每位教师都把同情、友爱、集体主义带进学校的精神生活,靠真正的人道主义精神解决教育工作中的难题,并要求自己为教师们做出深入了解儿童精神世界和与儿童进行精神交流的榜样。这是因为,在他看来,教育首先是教师跟孩子精神上的交流,而真正的学校也并不仅仅是儿童获得知识和技能的场所,它以多种多样的志趣和爱好把施教者与受教者联系在一起。一个只是在讲课时隔着讲台跟学生会面的人是不会了解儿童心灵的,不了解儿童就不可能成为教育者[4]11。可见,对于什么是教育,怎样的学校才是“真正的学校”,教育者的首要任务是什么,苏霍姆林斯基都有独到的认识。那么,他又是怎样看待校长工作的?作为校长为什么要兼任小学班主任和教师?

苏霍姆林斯基拥有这样一个坚定的信念:“谁的工作能成为其他教师的榜样,他就应当做学校的校长。他应当比任何人都更好地了解孩子,了解涉及孩子的智力发展、兴趣、爱好的一切。缺少了这些,就谈不上教育。”[3]214他还认为,如果教师能通過校长的工作,把校长看成是具有高度教育学修养和向孩子们直接施教者的榜样,那么校长作为教育集体组织者的作用不可估量[4]7。

三、做好小学班主任和教师工作的策略

1.确立小学班主任和教师工作的任务

基于上述思考与认识,从1951年秋季开始,苏霍姆林斯基除了进行其他组织领导工作外,还担任一个班的班主任工作,将这个班的学生从一年级预备班(学前班)一直带到小学毕业,并把预备班办成了“快乐学校”。按照苏霍姆林斯基的见解,“快乐学校”旨在使孩子们在学校里不失去幼儿之乐,而是不断享受到新的欢乐,使认识活动不至于变成枯燥的教学,每一天都让孩子们的智慧、情感和意志得到充实[4]29。在“快乐学校”,他把孩子们带到果园中、草地上和林间,上“蓝天下的学校”。孩子们在他的引导下观察自然现象,感受大自然的美丽,欣赏大自然的音乐,编故事,听童话,画画,锻炼身体,发展了想象力和创造性,建立了友谊。在冬天,孩子们有时在活动室,有时在学校的“温室”或童话室,也经常在他的家里开展活动:读书,画画,听他讲故事和童话。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善良情感和情感修养是人性的核心,如果在童年培养不出善良情感,那就永远也培养不起来[4]63。在他的引导下,孩子们学习关心他人,“急他人之所急,忧他人之忧,同他人休戚与共”[4]96,“对生物和美好事物的关爱”也逐渐融入孩子们的生活之中,善良的情感得到培养[4]62。孩子们还在他的引导下到劳动世界去“旅行,参观集体农庄的粮仓和奶牛场,参观机械制造厂和拖拉机站,感受劳动者的美。孩子们在劳动场所看到父母,更感到欢欣鼓舞。他认为,孩子对劳动者的爱就是人的品德的源泉”[4]65。

苏霍姆林斯基从1951年开始带的这个班一共31个孩子,其中16个男孩,15个女孩,11个孩子没有父亲,两个孩子父母双亡。这是战争留下的创伤。在“快乐学校”开学前的家访中得知这些情况后,他就决心“为那些未曾享有过家庭天伦之乐的孩子们恢复童年”,要使他的每一句话都饱含温情、诚意的热忱,让孩子们在他的言行中感受真、善、美[4]21-22。“快乐学校”开办之初,苏霍姆林斯基就努力使这个集体像家庭般亲切、热诚、关心、信任和帮助[4]97。一年之中,他力求使得同学之间的交往和精神财富的交流成为每个孩子的快乐之源以及情感和阅历的丰富之源[4]98,孩子们就这样生活在游戏、童话、音乐、图画、幻想和创作的世界里,生活在快乐而又充满智慧的集体——“和睦的家庭”之中,幸福地成长着,为接受小学教育作了充分准备。1952年9月1日,31个孩子都成了一年级小学生。在以后的4年里(1952年秋至1956年夏),苏霍姆林斯基承担了这个班的全部教育教学任务,由此对小学的教育教学任务进行了深入思考。

苏霍姆林斯基准备教学工作时,力求确切地断定什么是儿童应当深刻理解的,什么是儿童应当牢牢铭记在心的,以及什么是他们应当学会的[4]106。他清晰地认识到,小学学习的几年是儿童道德、智力、情感、体力和美感等方面的一个发展时期,只有做到让儿童不只是为明日掌握知识作准备,而是今天就过着丰富多彩的精神生活,这些方面的发展才能成为现实[4]106-107。他将小学4年的教育归结为完成两项同等重要的任务:一是授予学生深刻而巩固的知识;二是关心学生丰富的精神生活和健康[4]109。由此可见,小学班主任和教师工作的任务就是促进学生道德、智力、情感、体力和美感的发展,促进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

2.教学应以激发儿童的求知热情和丰富学生的精神生活为旨趣

目标既定,苏霍姆林斯基从保护每个孩子的身心健康和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与个人的自信心、自尊心出发开展教育教学工作。他所带的这个班于一、二年级被安排在独立而舒适的一幢房子里学习,四周绿树成荫,有助于孩子们劳动和休息。一年级初入学时,孩子们拥有特殊的学习、劳动和作息制度,九月份每天在教室上课不超过40分钟,十月份不超过两小时,这些时间用于阅读、写字和算术课业,其余时间都在新鲜空气中度过。因此,孩子们急不可待地等着真正的上课——课堂上的学习,而不是如何焦急地等待着下课铃响[4]120-121。在他看来,如果一下子就强迫孩子们在教室里学习4小时,那么这种本应对脑力劳动有利的环境也会严重危害孩子们的健康[4]121。因此,这个班在第一学年的头两个月每天只上一节课,三、四月每天两节课,五、六月每天平均两节课,七、八月每天平均三节课。一年级的孩子初始阶段有的不习惯在课间休息,上课得到教师允许或默认也可离开教室。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应当教会所有学生刻苦而严肃地劳动,但也不能过分而绝对地改变孩子的愿望和习惯[4]123。他之所以这样做,是由于少数几个孩子对作息制度的约束感到紧张容易疲劳,只能使孩子们逐渐习惯于刻苦的学习生活。事实证明,学年开始仅仅三个月以后,所有的孩子都能遵守学校各项活动的作息制度了[4]123-124。

课堂上,苏霍姆林斯基对一年级学生采取多样化的活动进行教学,一切学习活动“都是逐渐进入孩子们丰富多彩的精神生活的,并没有因为单调而使他们感到腻烦……孩子们刚一感到疲累,我马上转用新的活动方式,绘画是一种使上课形式多样化的有效手段”[4]121-122。上阅读课时,他一看到阅读开始使孩子们感到腻烦,就让孩子们拿出画本,把刚读到的童话故事画出来,从而“单调的活动便为创造性的活动所代替”[4]122。算术课上,他发现孩子们难以理解所留的独立作业,就让孩子们“画”出来,从而理解了那些原来似乎绝对不可理解的依赖关系。长时间听讲后学生感到累时,他便不再讲下去,而是开始画画[4]122。学年开始三周后,每个学生都有一本画册,苏霍姆林斯基每周一次把学生带到“思想和语言的源头”——大自然去,编写反映大自然的画册。头一次是去果园察看一棵晚结果实的苹果树,孩子们编了小故事,把这些写进了自己关于大自然的画册,在班里念这些短小的作文时得到了巨大的满足[4]122。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果园中的学习本身不是目的,编写短小的作文是培养孩子们将来进行艰苦和紧张的脑力劳动的极好的手段[4]122。于是第一学年里,所有的画册满都是带插图的小作文。苏霍姆林斯基写道:“描绘大自然的画册成为我们集体的一种特殊的、富有詩情画意的文选,其中反映了故乡大自然细腻的色彩、大地和天空的乐章和语言的精神韵致。它已成为孩子们不可缺少的欢乐,学习随着这种欢乐就进入了他们的精神生活。”[4]123

即使低年级教室已有很好的安排,但一年级的课也不全是在上述教室里进行,很多课都是在大自然的环境和新鲜的空气中与美丽的蓝天下进行,从而,孩子们觉得精力充沛,兴趣盎然[4]124。他们在苹果树下的一片草地上,在一块三面种着耐寒品种的葡萄的草坪里和一片毗连着沟壑的僻静的小树林中上课。这些地方被称为“绿色教室”。有相当一部分课是在“绿色实验室”和学校的暖房里上,里面都种有许多花卉和其他植物。苏霍姆林斯基指出,学生特别是低年级学生的智力和神经耐力不是一口无底的井,必须不断给孩子补充神经耐力的来源,那就是观察周围世界的事物和现象,生活在大自然中[4]127。

3.带领学生到大自然中去旅行,不断拓展学生的知识视野

除了在“绿色教室”和“绿色实验室”上课以外,师生们每周还要花几节课的时间到思想和语言的源头去“旅行”,教师给学生讲述大自然,讲述周围事物和现象的故事,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孩子们在“旅行”中对不能理解的自然现象提出了许多问题,苏霍姆林斯基为孩子们解答时,不但力求揭示大自然现象的本质,而且力求燃起孩子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4]129。他还和其他低年级教师一起商量如何回答学生的问题,认为带孩子们到大自然去“旅行”,重要的教育任务就是让孩子们注意事物和现象的因果关系,学习和发现其间的依赖关系,促使孩子们对大自然奥秘所产生的惊讶心情和认识事物后的欢乐感受,成为激发和活跃儿童思维的推动力[4]130。

从二年级开始,苏霍姆林斯基还带领他的学生作“环球‘旅行”,使孩子们逐渐从认识故乡的田野、森林扩大到认识祖国乃至全球的大自然和生活图景。孩子们坐在“绿色教室”里,面前摆放着被人造“太阳”照射的巨大地球仪,苏霍姆林斯基指着苏联部分告诉学生,我们居住在离祖国西部边界不远的地方,让我们向东去作一次长途旅行,访问城市和乡村,看一看那儿的人是怎么生活的[4]162。接着,他就讲述一路看到的田野、河流和居民点,并一边讲述一边展示图片和幻灯片[4]162。整整一年,苏霍姆林斯基带着学生在祖国各地“旅行”,使得“祖國”这个词以其足以激发对苏维埃人英勇劳动的自豪感的鲜明画面充实孩子们的意识。他还带领学生到国外“旅行”,向孩子们展示地球不同角落里大自然变化万千的天然美景,讲述世界各国人民生活和劳动中的一切美好,引起孩子们对语言不同的人们的文化、艺术、现在和过去的兴趣[4]165,并让孩子们在环球“旅行”中看到,并不是所有的人都能幸福地生活,世界上存在着人压迫人和到处是贫困与饥饿的国家[4]166,极力使学生从心底深处体会至今还受着剥削者奴役的劳动人民的痛苦[4]169。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只要世界上还存在人剥削人现象,就不能培养全人类的爱,因为没有抽象的人类,有的是阶级兄弟和他们不可调和的敌人——剥削者,使每个孩子从小就懂得并从心底里感觉到什么是革命的和共产主义思想,这是非常重要的[4]167。他认为,一项重要的教育任务是向儿童揭示一条决定当代各国人民命运的真理,即帝国主义与殖民主义是地球上20亿劳动人民残酷无情的敌人。对一部分人拥有巨额财富而另一部分人死于饥馑的不平等社会制度持毫不调和的态度,这在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残酷的阶级斗争和思想斗争条件下,培育这一道德品质是学校的思想核心[4]169。苏霍姆林斯基曾去过拉丁美洲一些国家,他用自己了解的具体情况诉说这些国家劳动人民在殖民主义统治下的苦难,并用其他一些地区报刊上所载的资本主义国家劳动人民悲惨、屈辱的生活事例向学生揭示帝国主义的本质,认为孩子们懂得了帝国主义的本质,也就获得了一种最重要的道德品质——阶级鉴别力,就会下定决心巩固各国人民之间的友谊,保卫社会主义革命的成果[4]171。

4.通过童话、阅读教学,促进儿童快乐成长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童话与童年有着不解之缘”[4]196。他发现,童话、游戏和幻想是儿童思维活动、高尚情操和志向的生机勃勃的源泉,没有童话,就不可能想象有儿童思维和作为人的思维及语言的一定阶段的儿童语言[4]187。由此,他认为,童话对儿童语言、思维、情感、美感、道德品质的形成与发展都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并经常把学生带到在“快乐学校”时布置的“童话室”,给他们讲童话,儿童自己也编童话,扮演童话中的角色,翱翔在童话之中,精神上得到极大的满足。四年中,师生在童话室“读完了安徒生、托尔斯泰、乌申斯基、格林兄弟、丘科夫斯基以及马尔沙克等作家写的所有的童话故事”[4]196。学生们把自编的几十个童话故事收在手抄集子里,题名为《黄昏的童话》,而且隔两三个月就改换一次童话室各个角落的布置,自己动手制作童话人物及其活动背景。苏霍姆林斯基给孩子们讲述《鲁宾孙漂流记》时,孩子们就想扮演旅行家,并建造了“奇异海岛”——一个能使孩子们生活在游乐世界中的神奇场所,后来还创建了“小人国”。在这里,儿童幻想的火焰燃得特别旺盛,思绪潮涌,又自编了一些故事。三年级结业之后,孩子们很想在“奇异海岛”上建立一个游击司令部,并开始了一个引人入胜的、持续了几个月的游戏,制作了木制“自动步枪”和“机枪”,执行战斗任务之前还发布命令[4]199,苏霍姆林斯基自然也参与其中。最后一个学年里,苏霍姆林斯基给孩子们读了俄国作家巴若夫的作品《孔雀石匣子》后,孩子们被奇异的乌拉尔宝石和贮藏着无数财宝的岩洞的惊人美景及孔雀石碎片迷住了,想出了建造地下翡翠王国的主意,就收集来绿色、蓝色、浅蓝色、橘黄色等颜色的玻璃片镶在窑洞的墙壁上,而后在窑洞中点起一盏小小的灯,当四壁辉映出五彩霞光时,孩子们为美景激起的欣喜和赞叹难以用言语形容,新的童话故事也就诞生了[4]200。在听童话、讲童话、编童话、画童话、表演童话故事和游戏中,即使智力发展比较慢的学生也会创作出自己的童话故事,得到快乐和成长。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书在儿童精神生活中能起巨大的作用,并尽力使个人阅读成为孩子们精神上的需要。他所带班级的学生在二年级时都有笔记本,里面记着他们认为有意思的词汇或不懂的词,到了三、四年级,除了个别单词,还记着他们喜欢的短语和各种句子。苏霍姆林斯基认为,不能把作为丰富精神世界的源泉的阅读仅仅归结为掌握阅读能力,而是要“会阅读”,而“会阅读”则是指“对语言的含义和优美之处,对其极其细腻的文采已很敏感”[4]207。他认为,通向孩子心灵和意识的道路来自两个方面,一个方面是从书本和读过的语句到口头语言,另一个方面是从活生生的、已进入孩子精神世界的语言到书本、阅读和书写,在情感和审美上为读和写作准备是孩子学会读和写的最重要的条件[4]207-208。苏霍姆林斯基还认为,只有符合学生智力、情感和审美发展水平同时又能促使其进一步发展的东西,才能进入学生的精神世界,因此,教育工作者一个特别重要的任务就是对读物的正确选择[4]208。他还强调说,不能使一本坏书落到孩子的手中,而要“使孩子生活在已经成为本民族和全人类文化瑰宝的那些饶有兴味的作品之中”[4]209。他所带的班在一年级时就建立了儿童图书室,其所藏图书第一部分是俄国普希金、托尔斯泰等和苏联高尔基、盖达尔等及世界著名作家雨果、马克·吐温等所写的故事,第二部分是俄罗斯米哈尔科夫、马尔夏克等和乌克兰现代作家所写的故事,第三部分是童话、诗歌和寓言,第四部分是古希腊神话,而且很多书都有15本,每张课桌上都能发一本,以便上朗读课时使用。朗诵诗歌在苏霍姆林斯基施教的班里占有特殊的地位,他能将普希金、莱蒙托夫、舍甫琴科、席勒、海涅等俄罗斯、乌克兰和世界著名诗人的诗背诵给学生听,学生们由此产生了要学会背诵自己喜爱的诗歌的愿望,在四个学年中背诵了很多诗歌[4]212。他们还举办表情朗读晚会和展会,其他班的学生也来参加,朗读活动便逐渐成为全校性的活动[4]213。此外,他们还一年两度庆祝语文节,在第一学期末和学年末的时候,孩子们邀请村里的长者来评定谁的故事或诗歌朗诵得最好,并赠书给优胜者作为奖励[4]213。后来,学生同家里长辈经常一起开展朗诵活动,产生了好几个语文爱好者和朗读者小组,孩子们如同组织者,更增强了对书籍和阅读的兴趣[4]213,最终,“全校性的图书节也成了传统”。苏霍姆林斯基还尽力使每个孩子逐步补充藏书,做到了在孩子们上小学的头两年中每个家庭都有藏书,而且有的家庭超过了五百册[4]213-214。他认为,自我教育和个人的精神生活是从书本开始的,书应该成为每个学生的良师益友和明智的教导者,如果孩子在儿童时代没有养成对书籍的喜爱,阅读没有成为他一生的精神需要,那么到了少年时期其心灵就会空虚[4]214-215。

综上,苏霍姆林斯基在作为校长兼做小学班主任和教师的5年时间里,进行了大量富有创造性的教育和教学工作。我们也可以说,他是进行了一次富有思想性、创造了一系列新经验的自然教育实验。在实验中,他又丰富和完善了自己的全面和谐发展的教育思想和公民教育思想,为他所領导的帕夫雷什中学的教师们提供了可资借鉴的范例。这些新的经验经过他的教育理论概括,写成《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一书,为世界留下了十分珍贵的教育遗产,影响了乌克兰、俄罗斯乃至世界各国许多小学教师的思想,值得我们认真地学习和借鉴。

参考文献:

[1] 孙孔懿.苏霍姆林斯基评传[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7.

[2] 蔡汀,王义高,祖晶.苏霍姆林斯基选集:第5卷[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

[3] 鲍里斯·塔尔塔科夫斯基.苏霍姆林斯基的一生[M].唐其慈,等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6.

[4] 苏霍姆林斯基.育人三部曲[M].毕树芝,等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5.

Abstract:Sukhomlynsky (ВаслийАлексндровичСухомлнский) is a famous Soviet educator. He was good at closely integrating educational practice activities with educational theoretical explorations, and had in-depth research on how to handle the work as a head teacher in primary school and a teacher. He not only explained the significance of handling the work of a head teacher in primary school and a teacher, but also discussed how to do this work well. His strategies are as follows: establishing the tasks of primary school head teachers and teachers; teaching should be based on inspiring childrens enthusiasm for knowledge and enriching the spiritual life of students; leading students to travel in nature and continuously expanding their knowledge horizons; and through fairy tales and reading to promote the happy growth of children. These valuable experiences are worthy of serious consideration and reference by our educators.

Key words:Sukhomlynsky; head teacher in primary school; teacher

(责任编辑:杨 波 钟昭会)

猜你喜欢
小学班主任教师
未来教师的当下使命
秋天在哪里
浅谈小学班主任工作
美育教师
新课程背景下小学班主任工作探索
教师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