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起火事故发生的原因及调查应用探讨

2021-09-03 04:59周文辉
汽车与安全 2021年5期
关键词:预判火灾事故排气

周文辉

关键词:机动车查验:汽车火灾

1常见汽车起火原因和检查要点

汽车中容易引发火灾的部位一般具有以下特点:容易产生和积聚热量,助燃空气充足,以及周边存在易燃、可燃物。常见汽车起火原因及检查办法如下:

1.1发动机

发动机故障引发汽车火灾的主要原因有:

1.机械故障。一种是发动机零部件高速飞出,割破}由管或导线,引发火灾。另一种是润滑油从机械故障形成的小孔中泄露,被炽热表面点燃。

2.润滑油泄露。一种是润滑油从油底壳垫片处泄露,滴落在排气管上,引发火灾。另一种是润滑油从汽缸盖垫片处泄露,滴落在排气歧管上,引发火灾。另外,发动机内缺少润滑油,通常能够导致机械故障,引发火灾。

3.发动机过热。若发动机风扇的传动皮带断开,则能导致发动机过热,进而引发火灾。

4.涡轮增压器在整个发动机系统内温度最高,容易点燃接触到的燃油或其他可燃物。

要注意检查发动机是否有破损、局部泄露的痕迹。

1.2燃料供给系统

燃料供给系统泄露引发火灾的主要原因有:

1.对于燃油喷射式燃料(多为汽油)供给系统。进}由系统压力较大,发生泄露后,会导致汽油蒸气喷射外泄,并出现类似“动力不足”的状况,如启动困难、加速困难、行驶不稳定等。回油系统压力较小,并且对车辆动力系统的影响难以觉察,所以更需要注意。

2.对于柴油发动机燃}由供给系统。柴}由发动机振动较为剧烈,因此容易导致燃}由供给系统的零部件松动,进而引发燃油泄漏。柴油因为难以挥发,因此与汽油相比,更容易滴落至炽热表面并引发火灾。另外,当泄露的可燃蒸气进入发动机进气系统后,会引发发动机爆燃甚至失控,严重时会导致发动机开裂并爆出火球。这种情况下,车辆往往“加速感”明显。

3.对于气体燃料供给系统。天然气等气体燃料以液态形式存储在储液罐中,以气态方式供给发动机使用,整个燃料供给系统在高压下运行,一旦发生泄露,可燃气体会顺着泄露方向喷射出较远距离,极易被微弱的火源引燃,并且具有爆炸的风险。另外,火灾中或火灾后,储液罐内因为集聚大量气体,容易产生较大压力,最终导致爆炸。

要注意检查供油管、回油管、油箱、油箱加油管是否有破损、局部泄露的痕迹。检查排气管或排气歧管上是否有碳化痕迹。

1.3排气系统

排气系统的排气歧管容易接触并点燃发动机泄露的燃油;排气管及在其内部的催化转换器温度较高,能够点燃泄露的可燃液体或地面的各类可燃物。

要注意检查排气歧管、排气管附近有无纸张、干草、布条等可燃物或其碳化痕迹。

1.4汽车电气系统

电气系统的以下故障,可能引发汽车火灾:

1.铅酸蓄电池受到严重撞击后,可能释放氢气,能够被微弱的火源点燃。

2.汽车熄火后,仍然可能有一部分电路带有12V或24V电压,均有发生电气故障并引发火灾的风险,这些电路包括:蓄电池接线柱引出线以及至起动机、中央接线盒的线路,起动机至发动机的线路,点火開关到点烟器的线路等。

电气故障发生后,汽车导线、插接件、电气连接件、电气设备能够形成金属融化痕迹,这对判断起火点和起火原因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要认真检查。留意蓄电池极桩与电源线连接件接触情况。另外,还要检查点火开关开启状态、车辆挡位情况。

1.5传动系统

引发火灾的主要原因有:

变速器润滑油由于机械故障、泄露、溢出等原因滴漏至排气系统引发火灾。汽车超载或变速器添加型号不符的传动液,也可能造成传动液喷溅。

1.6制动系统

引发火灾的主要原因有:

1.高压制动液(仅对液压制动系统)泄露或喷溅,被引燃。

2.长期制动,导致制动器过热引发火灾。

1.7轮胎过热起火

长大下坡制动容易引发装备鼓式制动器的轮胎起火,轮胎充气不足或双胎轮胎中发生爆胎的车轮,均容易由于车轮和路面摩擦引发起火。

检查中,最好同时了解车辆装载、行驶时长、长大下坡制动、轮胎维护等情况,做综合分析。

1.8附属设备

空调压缩机、动力转向泵、空气泵、真空泵等,也可能由于机械故障引发火灾。

1.9含有高压电池的新能源汽车

还有高压电池的新能源汽车,包含多个高压组件、线束、连接器等,其起火原因较为复杂2。主要有以下几类:

1.电池系统。电池系统在出现过充,过放,内部短路,过温,受到外部冲击导致的受损等问题时,可能起火引发火灾事故。

2.配电系统。配电系统在出现内部故障短路,异物进入导致短路和外部冲击变形引发的短路时,可能起火导致火灾事故。

3.高压线束。高压线束在出现短路,过温等情况时可能起火导致火灾事故。

4.驱动系统。驱动系统在出现短路,过温等情况时可能起火导致火灾事故。

5.低压系统。低压系统在出现短路,过温等情况时可能起火导致火灾事故。

6.单个系统或部件的故障,起火等也可能导致其他高压部件的故障,或者直接引燃其他部件导致更严重的火灾事故。

电动汽车自身引发的起火一般是热失控造成的,热失控后,动力电池会泄露有毒的可燃气体,非常容易发生燃烧和爆炸事故。燃烧和爆炸时,火苗一般呈喷射状。

1.10遗留火种或物品

1.烟头引发的火灾。起火点多在驾驶室或储物舱内的可燃物上,起火一般较为缓慢,具有驾驶室一侧窗玻璃烟熏或烧损严重、上部烧损最为严重等特征。

2.检查驾驶室内是否有一次性打火机或其燃烧后留下的打火机帽。

若确定起火部位在后备厢或货车车厢时,应当确定物品种类,并检查残留物。

1.1 1纵火

纵火一般使用汽油、酒精等助燃剂,具有猛烈燃烧的特征。纵火现场一般可能存在遗留物,如打火机、易燃液体容器残体、渗透到地面的易燃液体等。

2汽车起火原因分析和预判

预判起火原因前需要做好以下工作:首先分析火势蔓延方向,确定起火部位和起火点,之后结合现场勘验和备类证据分析的情况,分析引火源和起火物,据此确定汽车火灾原因判别的“靶点”。确定上述“靶点”后,就可以根据上述汽车常见起火原因,按照下述方法对起火原因作分析和预判。

2.1电气故障原因的预判

具备以下一个或若干个条件并排除其他火灾原因时,可预判起火原因为电气故障:

1.根据火灾燃烧痕迹特征,经现场勘验和调查询问,可确定起火部位。起火点大多在发动机舱或仪表板附近。

2.在起火部位发现电气线路或其故障,要及时提取相关金属熔化痕迹等物证。上述物证经专业火灾鉴定机构鉴定分析为一次短路熔痕或火前电热熔痕的,则可判定为起火原因为电气故障。

2.2油品泄露原因的预判

具备以下一个或若干个条件并排除其他火灾原因时,可预判起火原因为油品泄露:

1.一般情况下汽车处于行驶状态,发动机舱内}由品燃烧后残留的烟熏痕迹较重,同时起火初期大多数情况下冒黑烟,且驾驶人反映起火前,汽车有动力不正常现象。

2.起火部位在发动机舱内或底盘下面,在发动机舱内重点热源部位,如发动机缸体外壁、排气歧管、排气管等,发现有油品燃烧残留物,同时能够找到存在的泄漏点。泄露的汽油往往在被炽热表面点燃前,就已经汽化了,一般不会起火。

2.3纵火原因的预判

具备以下一个或若干个条件并排除其他火灾原因时,可预判起火原因为纵火:

1.存在一个或多个起火点,且大都在驾驶室内、发动机舱前部、前后轮胎附近等。

2.发现有骗取保险金或报复防火等线索。

3.在起火部位附近提取的烟尘、炭火残留物、燃烧残留物、地面泥土等,经专业鉴定机构检测发现含较大量的汽油、柴油等助燃剂,且基本能够排除汽车自身油品的干扰的,可认定为纵火。

2.4遗留火種或物品原因的预判

具备以下一个或若干个条件并排除其他火灾原因时,可预判起火原因为遗留火种或物品:

1.起火部位在驾驶室或货厢。

2.起火部位存在阴燃起火特征。即起始阶段发烟量大,燃烧后容易形成以起火点为中心的炭化区。

3.发现烟头、打火机帽等残留物。

3应急设备和安全逃生调查

对公安交通管理工作而言,应急设备和安全逃生的调查,是汽车火灾调查涉及的最重要关联调查。调查的具体内容和方法如下:

1.调查车辆安全锤、安全出口、发动机舱自动灭火装置、自动破玻器等的设置和使用情况,以及阻燃物的情况。车辆安全逃生的具体要求可参阅《机动车运行安全技术条件》(GB7258),对于在国家强制性标准之外装备的安全设施或系统,应调查其装备情况及是否发挥作用。

2.调查人员烧死、烧伤、逃生、车辆内部阻燃物等情况,特别是随火灾变化,不同时间逃出的人员数量、逃生出口情况、逃生方式、逃生救助、逃生失败情况等,分析记录由于逃生问题导致的伤亡增加的具体情况。

4火灾初步调查结果应用

可以通过以下方式拓展火灾初步调查结果应用,以便于进一步取得工作合力,提升汽车火灾事故预防和管理工作水平。

1.符合有关条件规定的,要及时通知应急管理部门介入调查处理,对有放火罪嫌疑的,要及时通知公安机关刑侦部门。

2.可告知当事人涉及火灾的证据和初步意见,若涉及车辆自身及管理原因的,可告知当事人根据《侵权责任法》等的规定,通过司法途径等手段维护自身权益。

3.可按规定启动深度调查,进一步调查车辆生产、维修、改装、日常维护、使用等环节存在的问题,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

4.将辖区汽车火灾事故情况向应急管理部门通报。

5.汇总分析汽车火灾事故信息,对涉及汽车产品质量问题的,向市场监管部门、工业和信息化部门通报。

猜你喜欢
预判火灾事故排气
好的预判是羽毛球技术的成熟表现
镜子里的白胡须
降低LST培养基灭菌后内置小倒管的气泡残留率
当前火灾事故调查工作存在问题及对策分析
改装的奥义,拨开云雾见真章之进排气改装(下)
微博负面热点新闻预判研究
让声浪来的更强烈
How fast does a fart travel?
浅析消防现实斗争中火灾事故调查面临的问题与整改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