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丽丽 吴雅静 周静华 吴 军 梁光健 黄璟岚
广西南宁市蚕农高产技术需求影响因素研究——来自蚕桑生产主产区的调查
毛丽丽1吴雅静1周静华2吴军1梁光健1黄璟岚1
(1.广西壮族自治区蚕业技术推广站广西南宁530007;2.广西中农富玉国际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广西玉林537000)
文章通过发放问卷和实地走访的方式对南宁蚕桑生产种植中蚕农的技术需求进行了实地调查。结果发现蚕农性别、年龄、教育程度、兼业难易程度、劳动力人数、种植面积、高产技术认知程度和身体健康共8个因素对蚕农是否采纳高产配套技术有显著影响,主要结论如下:(1)主要从事技术工作的还是男性,男性对高产技术需求更多;(2)年纪越大的蚕农对新高产技术需求越低;(3)教育和认知程度越高,对高产技术需求越高;(4)高投入蚕农为了规避风险反而不愿意采纳高产技术;(5)身体状况越差的蚕农对高产技术需求越加强烈;(6)劳动力投入越多的蚕农越发需求高产技术。根据研究结论,提出了激发蚕农采纳新技术的动力,简化技术流程步骤,开展集成式技术研发,加强示范区教育培训,重点培训种植大户和定期强化培训的建议。
技术需求;蚕桑高产技术;影响因素;南宁
作为广西主要蚕桑生产区域,南宁市对蚕桑生产技术需求的优先顺序及蚕农在技术选择决策中对不同类型技术的需求偏好不尽相同。从南宁市初步调研情况来看,蚕桑生产高产配套技术是对集成品种、灌溉、施肥、清除杂草、病虫害防治等工作和成熟技术的系统性阐述,并用于当地蚕桑生产指导,且取得了较为良好的成效。因此,高产配套技术是蚕农致富增收的重要技术,同时也成为南宁市蚕桑生产种养户的首要选择。为了进一步研究对此类生产技术产生影响的因素,通过委托农业农村局或者蚕业技术推广机构,按照随机发放调查问卷的方式进行调研。问卷为委托调查员代为填写,调查内容针对各项极可能会影响生产管理的因素。通过整理总结,分析不同因素对蚕农选择技术的影响力,了解不同蚕农的技术需求偏好与影响因素的关系,以期为南宁市政府部门相关决策提供参考,对提高蚕桑产量产生积极引导,促进蚕桑生产技术的推广工作,进而推动南宁市现代农业发展。
从相关研究现状来看,科研界针对农民技术需求与采纳的研究成果相对较多。刘云等(2019)认为现行的现代化农业的生产方式已经发生了较大改变,导致基层农业技术推广工作进程缓慢,因此需要改变推广模式以提高推广效率[1]。廖星皓等(2019)则针对是否需要有偿的技术推广模式来提高推广效率,以及这个模式是否可以提高推广效率进行了探讨[2]。钟高辉(2019)则认为贫困地区的推广条件不好,应当改善贫困地区的推广条件[3]。还有唐洪松等(2018)考虑从农户资本积累对农药使用技术的影响来进行研究,发现资本积累对某些技术需求的影响并不显著[4]。付金山(2017)则从农户的心理因素来对培训基层进行研究,认为心理因素对于技术需求采纳产生了一定影响[5]。综合以上这些角度,文章选取南宁市蚕桑主产区进行调研,运用实证分析探究哪些因素最容易影响蚕农的高产技术需求。
综合数据需要从可获得性、便利性、区域覆盖、经济条件和规模大小比例等因素考虑,选取横县、邕宁区、隆安县、马山县、上林县等地区的蚕农进行调查。采用面对面询问或者电话访问等调查方式,发放问卷总样本数为180,最后收回问卷179 份,有效问卷为175 份,有效答卷率达到97%,符合基本统计调查规范要求。得到的有效问卷有175 份,就意味着有175 户配合并且完成了这次调研。从性别比例来看,女性占调研总数的53%,男性占调研总数的47%,从事生产活动的男女比例相当,分别为93 人和82 人;从年龄分布情况看,年龄在46 岁~60 岁的农户有106 人,占调研总数的61%,18 岁~45 岁以及60 岁以上的农户合计69 人,占比为39%,可以发现劳动力主要集中在46 岁~60 岁年龄段;在受教育程度上,接受过初中和高中教育的分别有96 人和15 人,文化程度为小学的有64 人,依次占调研总数的55%、9%和36%;健康状况上,身体不太好和一般的分别有13 人和92 人,而健康的蚕农有70 人,依次占调研总数的7%、53%和40%;在桑园种植面积上,6 亩~10 亩、10 亩~20 亩的占比最大,分别有97 人和69 人,占调研总数的95%,可以发现基本种植面积都集中在10 亩左右。
数据来源于农业农村局和蚕业推广机构的调查整理归纳。描述性统计的计算在MicrosoftExcel 2007中实现,最小二乘回归模型在Stata 13上完成。再设计控制变量用于有效解释蚕农高产配套技术,其解释变量和控制变量选取如下。在选取指标时主要考虑认知程度和要素禀赋两类指标。创新扩散理论指出创新扩散包含了解阶段、兴趣阶段、评估阶段、试验阶段和采纳阶段五个阶段,农业推广技术扩散也遵循类似的规律。在认知程度和要素禀赋两大类指标中,影响自我认知程度的来自教育、性别、健康状况、是否兼业、兼业难度和技术认知程度,而家庭劳动力数、家庭耕地面积主要影响要素禀赋指标。这两类指标中,自我认知程度主要影响了解阶段、兴趣阶段、评估阶段;在试验阶段和采纳阶段,对要素禀赋投入和管理效率都会造成一定依赖,而自我认知程度会有较大幅度提高,但是提高程度和自我认知的影响因素作用效果大小有着密切联系。
利用二元逻辑回归模型观测被解释变量和解释变量之间的倾向性和相关因素影响,以研究这些因素哪些更有影响力[6]。建立对数二元选择回归模型,逻辑分布(Logisticdistribution)公式模型如下:
被解释变量,即为蚕农选择高产配套技术的意愿,而为解释变量,即影响蚕农选择蚕桑生产高产配套技术的因素(如性别、年龄、身体健康、受教育程度、是否兼业、兼业难度、家庭劳动力数、家庭耕地面积、是否需要他人提供农机具、技术认知程度等),1和2分别表示的是1、2的系数,表示的是随机干扰项。
基于数据特性、研究对象和模型内在计算的综合考虑,在模型运行前需要给解释变量和被解释变量分别赋值:其中蚕农需求高产技术取1,不需求高产技术取0;蚕农为男性取1,女性取0;接受过小学、初中、高中和大专及以上教育分别取1~4;愿意兼业的蚕农取1,不愿意取0;觉得兼业难度小的取1,难度大的取0;蚕农身体健康、身体一般和不健康分别取2、1和0;对技术不了解取0,了解取1,十分了解取2;年龄、家庭劳动力数、家庭耕地面积这些解释变量取实际数值。
表1为回归结果,标有“*”的都对高产配套技术需求有显著影响,其中“***”表示通过1%的显著性水平检验,“**”表示通过5%的显著性水平检验,“*”表示通过10%的显著性水平检验。1%最显著,5%次之,10%最差。系数的符号表示对蚕桑生产高产配套技术的影响方向,如果是负的,就是有负向的影响,正的就是正向的影响(促进采纳蚕桑生产高产配套技术)。括号中的数据表示标准差。
通过回归结果可以看出,接受调查的蚕农的性别、年龄、教育程度、兼业难易程度、家庭劳动力人数、家庭耕地面积、技术认知程度和身体健康因素对蚕农是否采纳高产配套技术有显著影响。
(1)性别因素影响显著且与高产技术需求程度成正向相关,说明男性蚕农更加愿意采纳高产技术,在生产中主要从事技术工作的是男性。
(2)蚕农的年龄与高产技术需求成负向相关,说明年纪大的蚕农趋近于保守,对新高产技术需求不高,更习惯于使用过去掌握的生产技术。
(3)随着接受的教育程度提高,蚕农更为容易相信高产技术带来的经济效益,更愿意采纳高产技术。此外,高产技术认知程度与高产技术需求显著并且正向相关也说明这个问题,能较为容易说明认知因素的重要性。
(4)一般来说,种植面积越大,在农业生产过程中需要投入的要素越多,同时承担的风险也越大,极有可能对高产技术采取保守需求态度,更趋向于使用已有的技术来稳定现有规模效益。
(5)身体越不健康的蚕农越是希望通过高产集成技术减轻劳动强度,避免更多工时的投入,并获得更高产量。
(6)劳动力投入较多的蚕农,说明其是以蚕桑生产为主业,对高产技术的需求会更加强烈,这不难解释在一定量劳动力投入范围内,其更加希望采纳高产技术。
也可以发现兼业化的意愿、是否兼业化和是否需要他人提供农具这三个因素并未显著影响蚕农对高产技术的采纳,说明兼业化这个行为本身对高产技术采纳并无太大影响,且在蚕桑生产中较少有机会需要他人提供生产工具。
表1二元逻辑回归模型结果
变量系数 性别0.087 8**(0.166) 年龄-0.079 6*(0.118) 受教育程度0.044 8***(0.131) 是否愿意找到非农工作-0.106(0.208) 是否容易找到非农工作0.038 2(0.176) 家庭劳动力数0.165**(0.129) 家庭种植面积-0.049 6**(0.113) 是否需要他人提供农机具0.207(0.139) 高产技术认知0.048 8***(0.186) 身体健康-0.529**(0.652) 身体一般-0.434(0.672) 常数项0.922***(0.942) PseudoR20.341 3
注:***<0.01;**<0.05;*<0.1。
基于研究结论,可以发现在高产技术需求上,还是十分遵循扩散理论中通过技术推广不断提高自我认知和对技术认知的能力的关键性。
一是激发蚕农采纳新技术的动力,新技术的出现往往需要很长的时间才能让蚕农认知和接纳,在推广中激发内生动力往往能缩短采纳时间,提高推广效率;二是简化技术流程步骤,开展集成式技术研发,蚕农的受教育程度大多不高,越简单或者简化的高产技术往往越容易被蚕农采纳,集成式技术的步骤也会相对减少,避免蚕农出现不规范的做法;三是加强示范区教育培训,重点培训种植大户,在有限的推广教育资源中,选择示范区或者大户作为主要推广对象,可以起到强烈的示范效果,看到效果后,其他小散蚕农往往更容易相信高产技术;最后定期强化培训,技术在实际推广中可能遇到的情况较为复杂,蚕农往往不能够一下子就深刻理解,需要不断强化才能确保高产技术发挥最大效益。
[1]刘云,王锐,鲁荣.基于农户需求视角的基层农业技术推广方式转变研究[J].农业开发与装备,2019(12):137,140.
[2]廖星皓,黄小钰.农民对农业技术推广组织有偿服务需求分析[J].种子科技,2019,37(15):165,168.
[3]钟高辉.贫困地区农民对农业技术服务的需求分析[J].湖北农机化,2019(12):11.
[4]唐洪松,刘维忠,苏洋.农民资本积累对低碳农业技术培训需求的影响研究——基于新疆452名新型职业农民的调查[J].农林经济管理学报,2018,17(3):350-356.
[5]付金山.农业技术培训的基础与农民心理需求分析[J].中国高新区,2017(15):187.
[6]魏昊,夏英,李芸.信贷需求抑制视角下农户环境友好型农业技术采纳行为分析[J].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1):56-66,164.
S883
A
2095-1205(2021)08-11-03
10.3969/j.issn.2095-1205.2021.08.05
毛丽丽(1986- ),女,壮族,广西来宾人,本科,农业经济师,研究方向为蚕桑产业经济研究及蚕桑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