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玉环,罗 雪,高 露
(重庆建筑工程职业学院,重庆 400072)
自2019年国务院发布《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启动1+X证书制度试点以来[1],截至2020年9月,教育部已公布四批证书名单,涉及448个技能等级证书(四批分别为6个,10个,77个,355个)[2]。1+X证书制度对产学研的内生需求,包括打造产学研纵向一体化的教育生态链,促进校企深度融合、校企“双元”育人[3],加快学历证书与职业技能等级证书互通衔接[4],故新形势下产学研合作需着力优化三点:第一,模式迭代,将已有合作模式与证书内涵从顶层设计有效融合,使三方主体合力助推新技术人才培养。第二,落实课程,“1”和“X”两手抓,考证培训与课程融合。第三,实践求证,根据专业特性与证书要求实证检验形成模式特色。
重庆建筑工程职业学院是首批1+X证书(建筑信息模型BIM证书)试点单位,建筑设计为试点专业,在“1+1+N”(1个专业:建筑设计、1个核心企业:光辉城市、N个相关设计企业)校企命运共同体基准面上,按照专业建设对接行业标准、学历教育融合职业技能、实践教学结合岗位技能实施人才培养,深度耦合产学研三方利益形成了基于系统论的合作框架,即通过产学研系统的三要素人(行业人才、教学师资、科研人员)、物(各类实体平台与教学载体)、环境(各类制度强保障与联盟软连接)多层次合作,形成了融通证书且三方主体长期互赢的产学研模式(图1、图2)。
图1 产学研“人”的合作与共赢模式
图2 产学研“实体”的合作与共赢模式
2.1.1 产教共育订单班,共商人才培养方案
职业教育的根本特征就在于跨界[5],校企共育人才是证书制度下跨界的出发点。校企以BIM和VR数字设计技术为突破口,精准定位“数字建模+建筑设计”培育方向,共育订单班“光辉城市班”,按“调研-对标-诊断-提升”路径优化培养方案,学院优化主体“1”,企业优化证书“X”。发挥教师与成渝地区设计企业关系网络、企业与全国合作设计院关系网络,从学生工作技能评价,课程合理性评价,行业发展趋势评价三方面调查,对标明确现有方案短板并实施修订。
2.1.2 产学研共建“线上数字+线下工坊”实训基地
依托校方的工程体验馆、企业的数字建模(BIM+VR)新技术、校企共建线上“虚拟工程体验馆”,通过VR技术实现工程全生命周期的可视化,构建BIM数字资源库,打造基于BIM技术的虚拟设计、碰撞检测综合实训。对接职业行动过程形成还原工作岗位的沉浸式教学氛围。在线下实训中,校企共建“双基地”。校内打造模拟工作环境的“虚拟现实梦工厂”,以“项目工坊”形式开展多人协作任务式教学,配备BIM实训机房,满足地方近万名行业人员BIM培训需要;校外基地通过校企协议,开展暑期训练营、就业加速营,招生即招工,让学生提前实习和入职,熟悉企业工作氛围与文化。最终形成了“师带徒、老带新”的五级梯队特色学徒制模式(图3)。
图3 五级梯队特色学徒制模式
2.1.3 产学研共同搭建模块化课程体系
按“工作任务分析—行动领域归纳—学习领域转换—学习情境设计”[6]构建课程体系。产学研共同明确建筑师、BIM建模员、VR动画制作员岗位的工作任务,结合考证标准,将岗位与证书技能点转换为学习技能点,分层课证融通:在专业基础课模块强化、专业核心课模块融入、集中实践与职业拓展课模块增设。专业基础课《建筑识图与CAD制图》课程增加章节强化“制图、识图基础知识”知识要求(BIM初级);专业核心课《建筑设计》等课程设计融入建筑性能模拟基础知识(BIM中级);在集中实践课增设《BIM毕业设计(施工图)》(BIM初级);在职业拓展课增设《BIM建模》(BIM初级)、《BIM建筑设计专业应用》(BIM中级)。通过BIM技能竞赛可选模块置换学分实施个性化培养,最终形成了工作过程导向的“课证赛融通”的模块化课程体系。
2.1.4 产研共建数字建筑科技创新平台
数字技术给建筑行业带来了器物层面与社会需求层面的巨大变化[7],产研协同把握数字化新基建动态及智慧城市发展趋势,共建“数字建筑科技创新平台”,研发转化数字建筑设计技术,开展数字孪生空间设计虚拟仿真实训基地建设实践,乡村振兴战略下的绿色建筑数字设计技术研究与应用、智慧城市下健康建筑数字设计技术研究,校企共同孵化科教研项目,申请专利,形成产研相长的正向循环。
2.2.1 产教互聘师资
为满足试点初期“双师型”师资刚需,通过产教互聘在短期内快速扩充了师资队伍。具体包括与企业签订协议聘用企业数字设计技术人员日常授课;举办信息模型技术、虚拟仿真、数字孪生等主题的教学研习社引入企业师资分享。
2.2.2 产教研人员互培
为满足BIM证书长期发展需求,校企联合成立教师发展中心,实施“骨干培养”“岗前培训”“精英人才”三大培训计划,贯穿“骨干型教师、企业入职人员、研究人员”三个层级培训体系,师资按能力矩阵补全短板(图4)。校企共建国家级BIM教学创新团队,按国家标准全面提升师资教学、培训和评价能力;培育高端技术师资及科研人员,为研究端提供支撑。
图4 校企师资能力矩阵
2.2.3 产教研人才互推
对教学端优秀师资、产业端优秀技师、研究端优秀研究员在联盟内互推任职。企业推荐校内师资入企开展岗前培训,学校推荐企业技师入校教学、入科研平台合作,校企共同推荐科研人员入企开展技术研究,三方主体基于自身需求灵活推荐优秀人员合作。
2.3.1 合作前成果产出环境营造
校企健全了激励和考评制度,从成果认定-人员流动-绩效考核三方面保障成果产出。制定了成果认定的《科研成果认定及奖励办法》《教研教改工作量认定及考核办法》《学生专业竞赛管理办法》;鼓励师资双向流动的《青年教师工程实践暂行办法》《双师型教师认定与管理办法》;以及制定了协同生效的考评制度《绩效考核实施办法》。
2.3.2 合作中利益分配环境营造
利益分配遵循“一事一议”原则,在达成整体合作共识前提下,签订《校企合作协议》。针对实训基地建设、科研平台建设均签订独立合同,明确经费来源,根据投入比例分配成果。
2.3.3 合作后成果推广环境营造
企业、高职、中职结合起来,形成了一条完整的成果推广转化链。[8]成果包括高质量“数字模拟+建筑设计”人才,各类教学成果:教学资源、实训基地,各类科技成果:论文著作、专利标准、工艺、工法、标准。统筹三类成果的输出,学院牵头成立重庆智能建造职教集团及旗下“数字空间设计产学联盟”,与云阳职教中心、光辉城市等单位深度合作成立“数字空间设计产学学院”,开展联盟内人才互推、教学成果互享、科技成果联合转化方式多维度推广成果,打造贯通中高职到企业的数字建筑人才就业直通车。
系统论下的产学研合作中,人、实体与环境三要素是开放、自组织,但又相互联系的有机整体。[9]本文所述合作模式以实体合作为契机,逐步延伸到人、环境子系统的合作共赢,最终形成了具备输出数字建筑人才、孵化推广科技成果功能的完整系统。同时,系统具备动态平衡性,各子系统在突变因素作用下形成新结构。本文产学研模式潜在突变因素为建设基础的局限性:合作企业本身是具有人力投资合作需求的企业,合作模式才得以建立[10],需求随市场发展存在突变;合作企业就业方向不能完全支撑人才就业面;“学”“研”主体均为学校,科研子系统的薄弱制约了其对产教的引领。此类突变因素也是目前高职院校产学研合作共性薄弱点,需整合更多同类专业拓展合作范围,夯实三方主体基础,逐步支撑整个建筑设计产业链1+X证书制度落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