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树桐,贺 莉,王海英
(皖西学院 体育学院,安徽 六安 237012)
2008年以来,《全民健身计划》《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关于推进学习体育场馆向社会开放的实施意见》《高等学校体育工作基本标准》等政策引导、推动了我国高校体育场馆的建设与发展。作为体育事业的基础物质保障,我国体育场地已超过195.7万个,但人均体育场地面积仅1.66 m2,而高校体育场馆也呈现出供不应求的状态,赶不上在校师生人数快速增长,阻碍了我国全民健身运动的发展[1]。因此除了扩大场馆面积建设,提高高校体育场馆资源的使用效率,充分利用每一个高校体育资源是解决当前学校和社会体育资源短缺的重要措施。
为掌握不同区域经济背景下体育场馆经营现状,设计了《学校体育场馆资源与经营现状调查问卷》,在2021年1月至3月期间,通过网络发放、电话访谈或实地考察等方式,向北京、广州、上海、南京、合肥、六安、绵阳、芜湖、宜昌9个城市的12所高校体育场馆的负责人或管理人员进行网络问卷发放。同时,也访谈了来自于上海体育学院、安徽师范大学、南京体育学院等十名专家学者,向其咨询高校体育场馆资源管理模式、运行机制等问题与发展建议。
统计结果发现,目前高校普遍具有1~2个综合类体育馆,馆内拥有篮球、羽毛球、乒乓球、武术等体育设施器材,以及专门的室外田径场和室外足球场,可以进行相应的体育运动。但由于高校体育资源受到社会经济背景的影响,中小型城市的高校体育资源停留在综合性体育馆和个别项目的室外运动场地。专业体育院校和北京、上海、广州等一线城市的部分高校拥有单项运动的体育场馆,如游泳馆、篮球馆、田径馆、排球馆、舞蹈房、体操房、羽毛球馆、网球场,设施设备较为齐全,其中又以羽毛球馆、游泳馆居多[2],这些是受到社会居民普遍热衷的体育项目,参与度较高,且为我国竞技体育的优势项目,因此居民需求量也较大。
高校体育场馆的经营目的是为了促进师生的身心健康发展,首先要保障学校体育教学与训练的基本需求。被调查的12所高校体育场馆资源在维持教学工作正常运转的前提下,都实行了对社会开放。开放的形式分为以下几种形式:平时不开放,周末、寒暑假、节假日对外开放的比例达33%,有4所高校的体育场馆;全年实行对外开放的有6所高校的体育场馆,占50%;仅寒暑假不对外开放有2所体育场馆,比例占17%。每个学校开放的时间段和时间跨度不同,而且一所高校具有不同项目的场馆可能会出现不同的开放经营方式,但都是保障学生需求的前提下,尽可能的为附近居民提供方便。
体育场馆的日常开放会让场馆设施产生损耗,需要一定经费维持人员工资和器械修缮,因此不同的高校会采用不同的场馆收费机制来获取发展动力[3]。根据调查后显示,目前大部分高校的场馆采取的途径是室内收费,而对室外场地进行不收费或“开灯收费”等途径。其中,六安、芜湖、绵阳、宜昌、合肥的5所高校体育馆对学生和教职工不进行任何收费;北京、上海、广州、南京等7所高校场馆在节假日期间对学生和教职工有折扣优惠政策,只收取全价的5折或7折费用,只有上海的1所高校的羽毛球馆和游泳馆会在节假日和周末期间,不采取任何减免措施,按统一标准收费。
由于经济条件、地理位置、场馆性质的不同,因此各地高校的体育场馆在收费标准上也存在差别。在北上广一线城市,室内羽毛球馆通常为40~60元/h,游泳馆为20~50元/h,篮球馆为整片800~1200元/h;在合肥、南京等省会城市,室内羽毛球馆为20~40元/h,游泳馆为15~30元/h,篮球场地为整片600~1000元/h;在六安、芜湖、绵阳、宜昌等四、五线城市,高校室内羽毛球馆10~30元/h,游泳馆10~20元/h,篮球场地为整片200~600元/h。调查中六安的1所高校场馆不对外进行任何收费,居民可以自由进出,成了纯公益性质的体育场馆,但给师生的身体锻炼和场馆维护管理带来一定困扰,经营管理意识也相对淡薄。
不同高校场馆有不同的功能定位,如表1所示。无论何种经济背景下,所有城市的高校体育场馆都有很明确的功能定位,最基本目的是为了进行日常教学、课外活动和训练,满足学生与教职工健身需求。但是部分高校的经营者存有“体育场馆是为大型体育比赛而建设”的错误理念,希望通过承办各类比赛来达到盈利和宣传的目的。同时,有部分场馆管理者认为体育场馆是对外盈利的工具,极力地向社会扩大开放、承办各类商业活动,有些学校试图建设造型独特的体育场馆来吸引眼球,但天价的建造费并没有提高使用效率,导致场地功能限制、维护困难、材料浪费,与场馆建立的最初目标满足师生体育锻炼需求产生矛盾[4]。
表1 高校体育馆功能定位
调研的12所高校体育场馆中北京、上海、南京的3所高校采用了政府购买的模式,一方面保障了学校体育教学训练和场馆日常运转所需要的资金,尽可能的为社会大众提供更好的体育服务;另一方面,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转变了政府职能,提升透明度。
不同地区采取的政府购买方式有所区别。据调研,大部分一线、二线城市的政府部门采用直接购买高校体育资源的方式,比如北京和南京的相关政府部门直接对学校进行体育场馆经费、技术、安全的支持。值得注意的是,上海一所高校的体育场馆采取社区-高校联动的方式,是典型的政府购买公共服务模式,其运营模式是政府委托社区购买学校的体育服务,再向居民分发健身卡,居民根据自身需要安排体育运动。学校只提供硬件条件支持与监督,并获取运转资金,调动了学校的积极性,让社区居民能够享受到学校良好的场馆设施条件[5]。社区-高校联动的方式提高了政府工作效率,精简了政府管理部门,满足了社会公共体育服务日益增长的多样化需求。
但是政府购买模式会衍生出很多问题,比如学校出现大量的社会居民进行身体锻炼,使场馆的损耗加剧,器械的使用寿命缩短,学校需要安排专业的维修人员进行维护工作;同时,部分社会人员的不良锻炼习惯和行为会和单纯的校园环境产生鲜明对比和制造矛盾,使得部分高校限制体育资源的经营与开放,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居民体育锻炼的体验,因此,许多三四线城市的高校没有采用政府购买模式。
委托经营模式是有着专业的运营人员、经验和技术的第三方管理机构在学校的监督下,由企业来承担体育场馆经营管理的相关事宜,在不影响学校正常教学工作的情况下,符合市场运作规律,从长远角度看,是一个长效发展机制,实现高校体育场馆的可持续开放。根据调研结果,北京、上海、广州、南京、合肥、芜湖的5所高校采用了委托经营的方式,是目前各种区域经济背景下的体育场馆普遍倾向的一种经营类型。委托经营模式优化了当前社会有限的体育资源配置,提高公共体育服务的质量,同时,又实现了高校体育场馆的社会效益,提升体育场馆与设施的使用效率,满足公众日益增长的体育健身需求,解决了高校场馆管理人员稀缺不专业等问题。
根据调研结果,合肥、六安、绵阳、宜昌的4所高校采用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方式对体育场馆资源进行管理,这些高校普遍是位于经济发展水平一般的中小型城市的综合类院校,学生和教职工的基数大,学校的体育场馆设施勉强能够满足在校师生的健身需求,因此实行对外开放反而会破坏体育场馆建设的最初目标——满足学校教学与训练的需求。这些高校多采用自主经营方式,其管理人员为临时工和体育教师,虽然在管理上欠缺规范化,但有助于学校直接掌握体育场馆设施的使用信息,方便部门领导做出决策。但在自主经营模式中,领导的能力和观念发挥了关键性的决策作用,很多体育场馆的运行模式和收费机制取决于校领导的个人观念与经验,如果体育场馆的开放影响教学,成本增加,领导便会做出阻碍体育场馆对外开放的决策[6]。这类学校通常缺少完善的评价机制、奖励机制和风险规划,下属工作态度消极,存在惰性,体育场馆设施设备使用效率低下,从长远看不利于实现高校场馆的经济效益。
改变旧的传统观念,建立全新的经营理念,学校应把场馆的管理权限下放,改变过去停留在"看管体育场馆"的管理理念,必须清醒认识到其管理复杂性,才能实现体育场馆管理的规范化、高效率,打破过去封闭的场馆经营状态,深化共享的层次,放开创新管理机制。引入新的管理模式,适应市场经济的需要,承办体育赛事,通过冠名赞助等方式获取经济效益,同时提高场馆的品牌知名度;合理安排开放时间和收费标准,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首先,在思想上重视学校体育场馆的运营管理工作,完善制度体系,提高制度的规范性,改变过去经验主义作决策的习惯,实现高校体育场馆的科学化管理;其次,合理设置对外开放时间,比如不同项目的分段计费,在保证教学前提下,满足社会大众的健身需要和生活习惯;在经营内容上,各个高校不仅要注重体育场馆设施的经济效益,还要关注无形资产的开发与利用,比如通过互联网平台充分进行宣传和经营,挖掘场馆的无形资产价值,树立场馆的口碑形象。
场馆设施的经营权和使用权归属于学校,但是仅依靠学校的力量进行经营,很难满足学校、社会、政府的多元化需求,这就需要学校引入第三方的专业机构进行服务外包,凭借专业管理机构的运营能力,开拓服务内容,提高经济和社会效益。政府购买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轻学校的压力,满足社会公众日益增长的健身需求,推动体育场馆的专业化;其次,委托经营模式帮助学校规避潜在的风险,给高校体育场馆对外开放提供保障;自主经营的模式应该让场馆发挥应有的价值,充分利用学校的课题资源优势,从实际出发,联系学校当前体育场馆资源的实际情况,做好风险评估和规划,科学的选择利于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学校效益的最优方案。
随着健康中国战略的全面推进,高校体育场馆在面对市场经济的冲击、师生教学训练的需要和群众日益增长的体育健身需求时,非常有必要实现高校体育场馆的资源共享。按照市场经济发展的规律,主动走向对外开放,通过科学有效的管理,合理开放与利用场馆的设备设施与人力资源,在实现高校经济利益最大化的同时,协调各方利益,选择适合高校场馆发展的运营模式,在创新中不断实现学校、师生、社会三赢的局面,协调各方利益,才能将这一模式继续下去。同时,高校必须在合作开放场馆的过程中不断总结经验,转变场馆经营管理观念、加强管理规章制度建设、建立专业场馆运行机制,采用高效的人才管理体系,不断升级服务和管理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