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佳雨,陈思楠,邢晓娟
(1.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风景园林艺术学院,陕西 杨凌 712100;2.北京市测绘设计研究院 战略发展处,北京 100038)
20世纪以来,随着我国城市逐步扩张,交通系统也在不断发展,虽然方便了城市居民的生活和出行,但造成了一系列的问题。其中,儿童问题在我国的城市规划领域中一直未受到重视。例如,全球每年约有18万名儿童死于交通事故,快速发展的交通系统使儿童生存处于更艰难的境地。针对儿童在城市中的生存状况,1996年联合国第二次人居环境会议中首次提出"儿童友好城市"理念,建议将儿童的根本需求纳入城市规划中。“儿童友好型城市”就是指城市规划首先应关注儿童的需求,以儿童为重点,通过创建繁荣和公平的城市环境,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同时,让儿童生活在健康、安全、包容、绿色和繁荣的社区中。在这一倡议下,儿童出行的组织与规划逐渐受到重视。本研究以咸阳市杨陵区为例,针对儿童通学交通安全进行了调研,以提出适应当地特色的儿童出行友好度评价体系及改善策略[1]。
荷兰在2006年发表的代尔夫特宣言——《对儿童友好街道的探索》中提出了“儿童友好型”街区环境的设计理念,希望找到机动车与儿童户外活动之间的平衡点,为步行、骑行和儿童独立出行提供安全保障。根据这一理念,他们调研了代尔夫特的霍夫多普居住区并与孩子们讨论,进行评估,提出了评估街道儿童友好度的方法—“街道扫描Kiss”,其中包括安全的步行系统、独立的骑行系统、完善的设施等6项原则,并依此进行了限制机动车速度、调整道路层级、串联儿童出行路径等改革[2]。
荷兰作为首个提出相关概念的国家,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就在全国各地展开了城市道路等各方面的儿童友好度提升工作,并取得了显著成效,既增加了儿童出行意愿也提高了其出行安全性。其重点集中于儿童在居住街区及学校之间的活动交通空间上,对本文研究与我国相关政策制定与实施有极大的参考借鉴意义。
相较于国外案例,我国关于儿童友好型城市建设方面的理论研究起步较晚。近年来,我国出台了多项儿童社会政策,深圳市、长沙市等相继提出关于构建儿童友好型城市中交通安全改善的构想及战略,并取得一定现实成果(表1)。
表1 我国各城市建设儿童友好型城市措施举例
我国目前还没有全面的普及有关“儿童友好行城市”的相关政策和规范。因此,在儿童友好型城市的建设改造方面,应探索如何释放更多的公共空间以期增加更多的户外活动的可能和机遇。 针对我国在该方面建设的不足,结合国外的经验和实践,合理规划、加大宣传、完善制度、加强监管,为更多城市建设提供参考。
本文从儿童友好型城市建设的视角,针对城市交通环境进行分析以及对已建成的城市街道环境及使用情况进行评价。通过对杨陵区中小学附近及连接社区沿线的交通环境的观察,与评价主体进行访谈以及对相关学者对于“儿童友好型城市”在交通出行安全方面的研究和评价方法的参考,筛选出相关的评价工具及指标。
根据对国内外文献和相关评价体系的筛选研究,本文选择了“苏格兰步行友好性评价工具”“微观步行环境量表”“道路环境量表”“环境对体力活动的支持度问卷”“公共游憩空间环境评价工具”“街道扫描kiss”6种评价工具[5]。为指标框架的构架奠定基础。
本文选择的关于”儿童友好型城市”交通出行安全的评价指标详见表2。
表2 本研究确立的评价指标
本次研究选取了杨陵区3个学校门口以及附近区域做调查。为提高研究的准确性与覆盖度,本文选取了涉及各个年龄段的不同学校,分别是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附属幼儿园、杨凌高新小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附属中学(图1)。
图1 调研地区位
4.2.1 问卷评价法
首先,利用李克特5点量法,按照很不友好、不友好、一般友好、友好、很友好对街道通学空间儿童友好度进行划分,并赋予“1、2、3、4、5”的分值,根据上表2设计调查问卷[6])。于2020年12月在选定的样本空间发放问卷,让通行空间使用者现场填写使用感受并对各项指标进行打分。为使结果客观准确,向不同年龄段的人均发放了问卷,目标人群涉及幼儿园小朋友、中小学学生、接送孩子的家长以及普通路过此段的人员。其中,发放问卷200份,回收200份,经筛查有效问卷为186份,三个地点分别为61份、62份、60份。
将186份问卷根据地点分类,对应的各因子得分求和后求平均值,得出一、二、三级各项指标得分,再赋予一级指标权重得出目标层最终得分。
得到街道通学空间的总体友好度为3.43,其中幼儿园、小学、中学分别为3.41、3.99、2.86.根据最大隶属度原则,可以得出人们基本认为通学空间是一般友好的[7]。
4.2.2 实地调研
4.2.2.1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附属幼儿园
从实地照片中可以看出:道路连续度偏高,道路不存在步行障碍,但车行空间较窄,易发生交通堵塞;幼儿园位于盘山路上,道路呈缓坡状且步行与车行道之间无明显隔离,对于幼童来说安全系数低;道路缺乏景观性,无设施小品和绿化等,色彩单调,不适应幼童活动场地活泼的氛围(图2~4)。
图2 道路缺乏景观性
图3 步行与车行之间无阻隔
图4 车行空间窄,道路缓坡状
4.2.2.2 杨凌高新小学
该小学外道路设计较为合理,绿化和道路设施相对较为完善,安全性相对较高,但便捷性、多样性仍不足,如缺少趣味性、缺少交通引导标识等(图5~6)。
图5 有座椅等设施
图6 有斑马线、安全性高
4.2.2.3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附属中学
从现场照片可以看出,该中学周围条件十分简陋,急需整修。主要存在以下问题:道路过窄,人行道铺装、设施简陋,甚至存在设施(电线杆)占用道路通行空间的现象;缺少停车位,导致车辆占用骑行甚至步行空间,人车混行(图7)。
图7 中学外道路环境
综上所述,实地调研结果基本同问卷评价结果照应,暴露出调研地如今通学空间的许多问题。且他们存在一些待提高的共性问题,如均没有划分出单独的儿童通学路径,没有为儿童提供更丰富多彩的行走环境,对于大规模上下学的集散活动承载力明显不足等。
2021年3月5日,我国“十四五”规划纲要正式发布,纲要立足新的城市发展阶段,贯彻城市新的发展理念,构建城市新的发展格局,为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擘画宏伟蓝图。其中在儿童友好城市建设方面,提出加强校外活动场所和公共空间适儿化改造,完善儿童公共服务设施等策略。
本文从该规划纲要出发,结合上文指标,以绿色、活力、健康、创新、开放为规划理念,在友好的交通步行空间的安全性、舒适性、便捷性、多样性方面,提出关于儿童友好型城市改造的建议和规划方法。本文认为,设计应回到行为上,回到功能上,回到真实的生活状态。
儿童群体对安全性要求严格,设计师需要将社会安全、交通安全与儿童行为研究相结合考虑,以实现步行和骑行安全性的有效提升。
5.1.1 步行空间
应对步行路径的连续性进行规范,避免无故的中断和任意的缩减;对于步行路径的类型进行合理的选择,避免儿童和自行车甚至停车区的机动车流形成冲突[8]。
5.1.2 停留空间
增加景观性、趣味性,增设绿地和景观小品等。同时应对步行路径植物种类的选择进行界定,避免有毒、有刺激性味道、带刺带棘的植物的种植如:夹竹桃、火棘等。
5.1.3 设施
从对杨陵区的调查研究可以看出,步行空间与车行道的隔离是非常重要的。如果两者之间的界限过于模糊化将会造成非常严重的安全隐患。因此设计师应通过绿带、铺装的区别、路面上的标识、两者之间的栏杆设置等来加强两者之间的界限感。这些设施应小龄化、多龄化,注重功能(图8,图9)[9]。
图8 儿童出行路径示意
图9 “儿童丝带”交叉口标识设计
5.1.4 其他
空气质量和声音环境的安全性也都是影响儿童健康的重要因素。这些可以通过微环境的营造构建微气候,通过植物的围合和组合来降低环境噪音。因此,在学校附近设置眼界绿地和休闲游憩性公园显得尤为必要。
5.2.1 步行空间
为提高步行的舒适度应避免过长过陡的坡道的设置,坡度应低于6%。路径的铺装材质应采用防滑平整的材料并及时的维护和管理,同时做好对排水系统的设置和维护,避免因产生大量积水造成的舒适度降低。此外,路面的色彩应采用清新淡雅的颜色,给人以轻松明快之感。
5.2.2 停留空间
景观环境的舒适度是停留空间的必要特征,设计师应注意空间比例的调配和自然材质的运用来调节微气候的舒适度,营造安静舒适的停留空间。增加自然材质的运用,增加停留空间的变化性,给每天都增加一种不同的可能性。
5.2.3 设施
设施的舒适性是儿童能否停留的关键要素。如空间照明的亮灯率和照度都会对舒适度造成最为直接的影响,因此在设置照明设施时应对其进行试验和真环境的检测确保其在真实地使用环境下能够更好的为儿童服务[9]。同时,应遵循儿童的尺度,避免过大过小造成使用上的困难。
5.3.1 乘车环境
对于需要乘车上下学的儿童来说,公共交通停靠站与步行空间的衔接性也是需要考虑的一点,设计师应协调考虑学校开口与公交停靠站之间的距离、步行路线等要素。对于家长接送的学生,校外停车区的面积和与学校的衔接也是值得考虑的。
5.3.2 娱乐运动环境
较多的自然环境的设置不仅能够提高城市的生物多样性还能够吸引儿童、疏散人流。可以通过绿地中的趣味设施和环境的营造创造便捷交通空间,引导他们安全的来往于学校和社区[11]。
自由与好奇是少年儿童的天性[10]。设计师应回到儿童行为本质——好奇。让他们在好奇中学习、游戏、社交。将自然和通行空间融入教育、趣味功能。设计源于生活,设计师应该更多的亲近儿童,关注他们的行为与心理[12]。
儿童通学道路的交通安全研究,有助于儿童友好型城市建设。本文结合当地特点,以儿童常用的出行方式为基础构建了一套完整的通学安全评价体系,并对三所学校的通学情况进行了实际调研。调研结果与实际基本相符,证明了指标的可行性。随后,从各项指标出发针对性地提出了改进建议,本研究难点在于调查样本数量小,且存在指标考虑趋同性、适应范围不定性等缺点。在形成完整的评价指标框架之前,应做进一步详尽调查且进一步细化分析维度,挖掘不同年龄阶段以及不同城市的问题和需求。因此,本研究可为其他学者研究和相关实践项目提供参考,为当地乃至全国相关部门完善政策、建设规范提供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