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正凛 杨理忠 陈珍赐
摘 要:根据生态学原理,将鱼、虾、贝合理搭配在一起,进行了多营养层次生态混养模式和海水池塘养殖水质调控相结合的综合调控技术,使得养殖水体中的非离子氨浓度NH3≤0.02 mg/L,无机氮浓度(以N计)≤0.5 mg/L,水质稳定;池塘养殖年亩产值在16000元以上,经济效益提高 50%以上,达到了营养物质高效利用、养殖效果显著提高的目的。
关键词:海水池塘养殖;多营养层次养殖;综合调控
中图分类号:S967.4文献标志码:A
由于传统的海水池塘粗放式养殖模式存在着饵料利用率低而污染水质、易发流行病而成活率低下以及经济效益不高等问题,因此,集约化的鱼虾贝多营养层次生态混养模式,并采取与水质调控相结合的综合调控技术,越来越受到重视,已成为海水池塘养殖业的发展方向。
根据生物共生互利和物质循环原理,运用现代生态学理论和水产养殖技术,针对海水池塘养殖中普遍存在着因养殖品种单一、饵料利用率不高而导致病害多、经济效益低下等问题,构建环境友好的、共生互利的、鱼虾贝多营养层次的生态混养模式,并采取与水质调控相结合的综合调控技术,从而解决了高密度海水池塘养殖水体中关键水质因子氨氮超标的问题,使得水质稳定,经济效益显著提高。
1 海水池塘多营养层次生态混养模式
海水池塘多营养层次生态混养模式,就是根据鱼、虾、贝的生理特点和生态习性的不同,在同一水体中进行生态混养,依据混养品种在栖息水层、食性和生活习性等互补特点,互相促进、生态互补,是一种立体多营养层次的生态养殖模式,是典型的“碳汇渔业”。多营养层次生态混养模式实现了养殖系统中营养物质在不同营养级生物间的传递、再循环,降低了环境压力。这种养殖模式不仅可以合理使用饵料、节省饲料成本、减少池塘污染、保持相对稳定的水质环境,还可以提高养殖动物成活率、缩短养殖周期、恢复池塘生态系统的生物多样性,而且能有效控制病害发生及蔓延、提升产品质量,从而实现控制养殖水域富营养化的环境友好型生态高效养殖的目的。
2 池塘多营养层次生态混养模式及综合调控技术实例
合作单位福建省南日岛海洋生物技术有限公司,于2019年4月份开始,采取陆续放养以日本囊对虾苗种为主,并搭配混养双斑东方鲀、篮子鱼、美洲帘蛤苗种等生态模式。合作单位莆田市蒲盛水产科技有限公司,于2019年4~5月,采取投放黄鳍鲷为主养,并搭配混养日本囊对虾、美洲帘蛤苗种等生态模式。结合采取开启增氧机增氧、定期投放微生态制剂(包括硝化菌等,每隔15d左右,每亩施用1.0kg,菌体浓度一般约为40×108/mL)和施用面粉(每亩2.5kg)稳定微生物相、引入云微藻多种藻类(养殖水体中藻类密度一般为5×105cells/mL)稳定藻相等水质调控技术。实验结果,采取鱼虾贝混养模式的综合调控技术,较池塘单养的一般普通养殖,其年亩产值达16000元以上,经济效益提高50%以上,养殖效果显著;使得养殖水体中的非离子氨浓度NH3≤0.02 mg/L,无机氮浓度(以N计)≤0.5mg/L,水质稳定。
3 生态效益分析
海水池塘鱼虾贝多营养层次生态混养模式具有显著的优点和生态效益。其一,鱼虾蟹贝按比例搭配混养,天然饵料、人工饲料和水体空间能夠得到充分利用。其二,鱼虾蟹生物残饵及粪便分解的氨氮可起到肥水作用,促进池塘中浮游植物的繁殖、生长,为贝类提供丰富的生物饵料。其三,虾蟹类能够充分利用鱼类的残饵和粪便,减少了虾蟹类的投饵量,而养殖鱼类能够及时吃掉活力差、弱的病虾病蟹等,可切断病原体的传播,起到“清道夫”的作用,减少虾蟹病的发生。其四,贝类能滤食水体中的虾类残饵等有机碎屑,防止池塘中的有机污染,起到了净化水质的效果。
这里,强调说明的是混养贝类与浮游生物之间的关系和作用。贝类对浮游生物的作用是生态系统中的下行效应 ( Top-down effect)。贝类对浮游生物群落的影响机制很复杂,既有直接滤食作用,也有间接抑制,又有反馈机制。桡足类成体和桡足类幼体生物量的降低以及轮虫的极少出现,是因为被滤食从而减少了浮游植物量,恶化了桡足类的饵料生存条件,以及由于贝类的滤食造成的死亡。混养的贝类除了有降低浮游生物的生物量、抑制有害藻类大量发生和改善水质外,还有提高鱼、虾成活率的作用。浮游生物对混养贝类的作用是生态系中的上行效应 ( Bottom-up effect)。许多实验结果表明,初级生产力及浮游生物丰度与贝类生产量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而贝类对系统中氨氮的利用率与浮游生物丰度及初级生产量呈显著正相关关系。浮游生物在该养殖生态系统中具有重要的功能作用,既可作为贝类的饵料,又起到对水质的调控作用。因此,大多采取的综合养殖方式是滤食性贝类与鱼和对虾、蟹进行混养。
4 结语
采用鱼虾贝多营养层次生态混养模式,以及与海水池塘养殖水质调控(诸如保持稳定的微藻丰度和微藻多样性指数,保持有益微生物群落和稳定的微生物相,增加溶解氧,稳定pH值,提高碳氮比等,以畅通氨化作用和硝化作用通道等方法)相结合的综合调控技术,水质稳定,达到了营养物质高效利用,显著提高池塘养殖效益和生态效益的目的。
参考文献:
[1]李凯,尹相菡,景福涛,等.海水池塘虾-蟹-贝多品种生态高效养殖实例[J].河北渔业,2017(9):31-32+35.
[2]彭斌.虾贝混养池塘养殖环境中底质硫化物的研究[J].现代农业科技,2008(9):172-174.
[3]张新明,宋维彦,付宁.大西洋牙鲆、中国明对虾和菲律宾蛤仔混养试验[J].科学养鱼,2010(12):35-36.
Multi-trophic ecological mixed culture model and technology of the seawater ponds
YAN Zhenglin1, YANG Lizhong2,CHEN Zhenci3
(1.College of Fisheries, Jimei University, Xiamen 361021, Fujian China; 2.Putian City Pusheng Aquatic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Putian 351174, Fujian China; 3. Fujian Province Nanridao Ocean Biotechnology Co., LTD., Putian 351174, Fujian China)
Abstract:According to the principle of ecology, fish, shrimp and shellfish were reasonably matched together, and the comprehensive regulation technology combining the multi-trophic level ecological mixed culture mode with the water quality control of seawater pond culture was carried out. The water quality was stable with the concentration of non-ionic ammonia NH3≤0.02 mg/L and the concentration of inorganic nitrogen (in terms of N) ≤0.5 mg/L.The annual per-mu output value of pond culture is more than 16000 yuan, the economic benefit is increased by more than 50%, and the purpose of efficient utilization of nutrients and significant improvement of breeding effect has been achieved.
Keywords:seawater pond aquaculture;Multi-trophic level culture;Comprehensive contro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