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灸治疗变应性鼻炎的疗效观察及对IL-33、EOS的影响

2021-09-02 06:44张丽虞成飞符健
上海针灸杂志 2021年8期
关键词:变应性鼻炎计数

张丽,虞成飞,符健

(北京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北京 100039)

变应性鼻炎(allergic rhinitis, AR)是由变应原激发、由 IgE介导的鼻部炎性疾病[1]。据国内外研究报道,发达国家变应性鼻炎的患病率为 10%~20%,而我国该病患病率达37%以上,全球患该病的总人数达5亿以上,已成为全球性疾病,给社会带来巨大负担[2-3]。该病的复发率较高,其1年复发率达80%左右,且疾病常合并过敏性哮喘、结膜炎等,导致患者生活质量明显下降[4]。类固醇鼻喷剂对控制变应性鼻炎症状方面疗效显著,是美国最新变应性鼻炎指南中首推疗法[5]。该疾病的变应原较多样,而西医治疗很难从本质上改善患者对外界因素的敏感度,导致疾病复发率居高不下。如何改善体质及降低机体对外界因素的敏感度成为临床研究的焦点。研究表明,中医提倡的灸法可温阳固本,能从本质上改善患者体质,降低易感性,从而减轻临床症状以及预防疾病复发[6]。血清炎症指标白介素(interleukin, IL)-33、嗜酸性粒细胞(eosinophils,EOS)计数等与变应性鼻炎的炎症状况相关[7]。本研究旨在比较穴位重灸与布地奈德鼻喷剂治疗常年变应性鼻炎的近远期疗效差异,观察其对IL-33、EOS计数的影响。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选取北京市中西医结合医院针灸科 2016年 11月1日至2018年10月31日诊治的180例常年变应性鼻炎患者,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90例。观察组中男46例,女44例;年龄19~74岁,平均(46±15)岁;病程 1~16 年,平均(7.33±3.55)年。对照组中男 47例,女 43例;年龄 18~75岁,平均(48±15)岁;病程 1~16 年,平均(8.45±3.52)年。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北京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批件号为201603)。

1.2 诊断标准[8]

打喷嚏、流清水样涕、鼻痒和鼻塞等症状出现 2个或以上,每天症状持续或累计在1 h以上,可伴有眼痒、流泪和眼红等眼部症状;常见鼻黏膜苍白、水肿,鼻腔水样分泌物;变应原检测显示至少1种变应原SPT和/或血清特异性IgE阳性;症状发作呈常年性。

1.3 纳入标准

①符合诊断标准;②18~75岁;③患者及家属对研究知情且同意。

1.4 排除标准

①6个月内接受过脱敏治疗者;②近期使用糖皮质激素者;③合并其他呼吸系统疾病者;④合并心、肝、肺、肾等重要脏器严重疾病者;⑤不能按时治疗者。

2 治疗方法

2.1 对照组

采用布地奈德鼻喷剂治疗。早晚每鼻孔各喷布地奈德鼻喷剂(AstraZeneca AB,国药准字J20040082,批号20150908、20171120)2次,每次1喷,连续4周。

2.2 观察组

采用穴位重灸治疗。每次点燃2根无烟艾条(南阳绿莹艾草生物制品有限公司,批号 20160511、20180119,规格18 mm×200 mm),持45°置于离穴位皮肤1.2~1.5寸处。大椎、印堂、双侧肺俞为主穴;脾阳虚弱者加用脾俞穴,肾阳亏虚者加用肾俞穴。在重灸过程中,辅助点压穴位,当患者感觉有热感传导或稍烫后,更换穴位,按照先上下后左右的顺序进行穴位重灸。每次20 min,每周5次,间隔2 d后再次施灸,连续4周。

3 治疗效果

3.1 观察指标

3.1.1 临床症状评分[9]

采用四分法对临床症状进行分级计分,症状包括喷嚏1次连续个数、流涕、每日擤鼻次数、鼻塞、鼻痒、眼痒流泪,得分越高提示症状越严重。

3.1.2 生活质量评分[10]

运用鼻结膜炎生存质量量表(RQLQ)评估,量表包括7个方面,共28项,总得分越高提示生活质量越差。

3.1.3 血清IL-33水平与EOS计数

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以及随访 20周时的血清IL-33水平与EOS计数。采集晨起肘部空腹静脉血5 mL,并将血液标本置于离心机上1007×g离心5 min后分离血清,将其置于-80 ℃备用。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两组患者IL-33,试剂盒购自美国R&D公司,严格按照试剂盒说明书操作。采用Sysmex XE-5000全自动五分类血细胞仪(日本Sysmex公司)检测EOS。

3.1.4 发作次数和平均程度

随访 20周观察常年变应性鼻炎发作次数和平均程度评分。采用发作次数和平均程度评分来衡量治疗的远期疗效,其中平均程度采取四分法进行评估。

3.1.5 不良反应

治疗过程中观察对照组患者治疗后鼻腔及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皮肤出现不良反应。

3.2 疗效标准[9]

症状评分改善百分率=[(治疗前总分-治疗后总分)/治疗前总分]×100%。

显效:症状评分改善百分率≥51%。

有效:症状评分改善百分率>20%且<51%。

无效:症状评分改善百分率≤20%。

总有效率=[(显效+有效)例数/总例数]×100%。

3.3 统计学方法

运用SPSS22.0软件进行数据统计。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例(%)表示,比较采用卡方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4 治疗结果

3.4.1 两组治疗前后临床症状评分比较

两组治疗前临床症状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临床症状评分低于治疗前(P<0.05),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详见表 1。

表1 两组治疗前后临床症状评分比较 (±s,分)

表1 两组治疗前后临床症状评分比较 (±s,分)

注:与同组治疗前比较 1)P<0.05

组别 例数 治疗前 治疗后观察组 90 13.69±2.48 4.41±1.161)对照组 90 13.65±2.51 5.37±1.451)t值 - 0.108 4.905 P值 - 0.457 0.000

3.4.2 两组治疗前后RQLQ评分比较

两组治疗前 RQLQ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 RQLQ评分低于治疗前(P<0.05),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详见表2。

表2 两组治疗前后RQLQ评分比较 (±s,分)

表2 两组治疗前后RQLQ评分比较 (±s,分)

注:与同组治疗前比较 1)P<0.05

组别 例数 治疗前 治疗后观察组 90 72.63±8.90 24.73±7.261)对照组 90 72.54±9.01 33.94±7.051)t值 - 0.067 4.884 P值 - 0.473 0.000

3.4.3 两组治疗前后血清IL-33水平与EOS计数比较

治疗前,两组IL-33水平和EOS计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及随访 20周时,两组IL-33表达水平和 EOS计数均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随访20周时IL-33表达水平和EOS计数均显著低于治疗后(P<0.05)。详见表 3。

表3 两组治疗前后血清IL-33水平与EOS计数比较 (±s)

表3 两组治疗前后血清IL-33水平与EOS计数比较 (±s)

注:与同组治疗前比较 1)P<0.05

组别 例数 IL-33(ng/L) EOS 计数(109/L)治疗前 治疗后 随访20周 治疗前 治疗后 随访20周观察组 90 487.26±87.31 301.14±54.901) 163.91±30.161) 0.36±0.04 0.29±0.031) 0.25±0.041)对照组 90 482.73±86.96 359.92±61.621) 254.89±41.751) 0.35±0.05 0.33±0.051) 0.30±0.061)t值 - 0.349 6.757 16.758 1.482 6.508 6.578 P值 - 0.364 0.000 0.000 0.070 0.000 0.000

3.4.4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观察组总有效率(91.1%)显著高于对照组(78.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621,P=0.018<0.05)。详见表4。

表4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例)

3.4.5 两组发作次数和平均程度评分比较

观察组发作次数和平均程度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5。

表5 两组发作次数和平均程度评分比较 (±s)

表5 两组发作次数和平均程度评分比较 (±s)

组别 例数 发作次数(次) 平均程度评分(分)观察组 90 1.15±0.37 1.77±0.911对照组 90 1.72±0.55 3.25±1.04 t值 - 8.158 10.160 P值 - 0.000 0.000

3.5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观察组发生不良反应患者共10例,占11.1%,6例患者表现为轻度皮肤灼伤,4例表现为迟发型皮肤过敏反应;对照组发生不良反应患者共30例,占33.3%,25例患者表现为鼻干,5例患者表现为少量鼻腔出血;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2.861,P=0.000)。

4 讨论

变应性鼻炎主要由过敏原激发而诱发,其具体病因复杂,目前认为该病是由基因与环境共同作用所致[11]。变应性鼻炎被认为是多基因遗传性疾病,已发现有多个与变异性鼻炎相关的候选基因区参与了变态反应,如细胞因子基因簇 5q31、IgE水平相关的 11q13区及5-脂氧合酶(ALOX5)、内皮素ET-1基因等[12]。环境中存在着各种变应原,如室内外尘埃、尘螨、花粉、真菌、动物皮毛、羽毛等吸入性变应原以及食物性变应原,这些变应原会诱导特异性免疫球蛋白E产生,改变机体呼吸道黏膜免疫系统,导致患者对变应原的易感性增强[13-14]。临床症状以气道炎症反应为主,主要表现为鼻塞、鼻痒、流鼻涕、打喷嚏等,部分患者会伴有流泪、眼睛红肿等以及咽部症状或喉痒、咳嗽、哮喘发作等下呼吸道症状[15],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布地奈德鼻喷剂属于非卤代糖皮质激素,可对花生四烯酸的代谢过程、白三烯合成、白介素分泌产生影响,继而达到局部抗炎、抗过敏作用,且能降低气道反应,减轻鼻黏膜水肿症状,继而改善呼吸功能。该药亲和力强、吸收快,可使患者的临床症状得到快速缓解。申震等[16]发现布地奈德鼻喷剂治疗变应性鼻炎总有效率达88%,且患者的免疫功能有所改善。尹倩等[17]研究结果发现布地奈德鼻喷剂能够减轻鼻部症状,改善患者生活质量,但长时间用药易出现不良反应,如头晕、呕吐、皮质醇增多等,导致其临床应用受限。

中医学中并无变应性鼻炎这一病名,根据症状常将其纳入“鼻鼽”范畴,临床以鼻流浊涕或清稀鼻涕、打喷嚏、量多不止、前额头痛为主要症状,营卫不和、风邪侵染以及气虚卫表不固则是该病的机理所在,治则采用益气温阳及散寒通络的方法。灸法为中医常用的一种治疗方法,通过对穴位进行刺激而达到对体内自稳平衡环境的调节作用,对调节过敏体质具有显著功效。通过穴位重灸治疗,可宣肺散寒,温补阳气。本研究采用无烟艾条,患者接受度高。穴位重灸治疗时以大椎、印堂、双侧肺俞为主穴,大椎属阳脉之海的督脉,可振奋阳气,继而改善鼻塞、鼻痒、流涕等症状;印堂为经外奇穴,位于督脉,是治疗鼻部疾病的常用穴位,此穴位可温通鼻部阳气;肺俞属足太阳膀胱经,具有理气、平喘、宣肺等功效。治疗中以温补脾肾,求其病本为基本原则,若患者为肾阳亏虚型,重灸的穴位添加肾俞穴;若患者为脾气虚弱型,重灸的穴位添加脾俞穴。研究中另辅以点压穴位,使灸热深入穴内,进一步提高了治疗效果,同时较好地预防皮肤灼伤。本研究观察组治疗后的症状评分及RQLQ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这表明采用穴位重灸可使患者的临床症状和生活质量得到明显改善,临床症状改善效果与张丽等[18]研究结果相符。远期疗效结果还发现,观察组的发作次数和平均程度评分优于对照组,提示穴位重灸的远期疗效优于布地奈德鼻喷剂,这与张丽等[19]研究结果相符。

王慧敏等[20]以85例变应性鼻炎患者为研究对象,检测患者外周血 IL-33表达水平,结果发现变应性鼻炎患者 IL-33表达水平显著高于健康人群组,且随着病情加重,表达水平越高,研究认为IL-33表达水平可反映疾病的严重程度。金国松[21]以59例变应性鼻炎患儿为研究对象,检测外周血IL-33及EOS表达水平,结果发现IL-33及EOS表达水平明显高于健康人群组,且病情严重程度与IL-33及EOS表达水平成正相关,研究认为IL-33及EOS表达水平可指导临床治疗,在一定程度可反映临床治疗效果。樊华等[22]以94例变应性鼻炎患者为研究对象,检测外周血 IL-33水平及 EOS计数,结果发现IL-33水平及EOS计数在变应性鼻炎患者中表达增强,研究认为IL-33水平及EOS计数参与了变应性鼻炎发生发展过程。本研究发现,观察组治疗后与随访20周时的IL-33与EOS计数均低于对照组,提示穴位重灸对IL-33与EOS计数的改善效果优于布地奈德鼻喷剂,究其原因,主要在于穴位重灸可促进鼻分泌物排泄,减少鼻分泌物中嗜酸性粒细胞的含量,减轻炎症反应,继而达到抗过敏的作用[23-24]。

综上所述,穴位重灸治疗常年变应性鼻炎可明显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生活质量,减少患者的发作次数,改善IL-33与EOS水平,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优于布地奈德鼻喷剂治疗。

猜你喜欢
变应性鼻炎计数
生物制剂治疗变应性支气管肺曲霉菌病的研究进展
脑梗死合并变应性支气管肺曲霉病行呼吸康复的探讨
古人计数
万物复苏话过敏性鼻炎
过敏性鼻炎的治疗方法
自发性脑脊液鼻漏误诊变应性鼻炎一例
递归计数的六种方式
针灸配合中药治疗变应性鼻炎临床疗效分析
古代的计数方法
古代的人们是如何计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