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录,周甜甜,张慧芝
(郑州市第二人民医院药学部,河南 郑州 450000)
药品不良反应(adverse drug reaction,ADR)监测是药品上市后再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药品安全监管的重要手段,其可最大限度地降低ADR 发生风险,其对评价药品安全性和保障患者用药安全,提高合理用药水平等方面具有重大意义[1]。本研究回顾性分析我院2020 年成功上报至国家ADR 监测系统中的303 份ADR 报告,旨在为临床合理用药、提升用药安全性提供参考依据。
选取本医院2020 年1 月—2020 年12 月上报至国家ADR 监测中心的ADR 报告303 份,其中男性117 例(38.61%),女性186 例(61.39%);年龄2~96 岁,平均年龄(50.49±20.00)岁,平均体重(60.26±12.23)kg。
收集患者临床资料,包括性别、年龄、体重、给药途径和临床表现、药品分类,并对发生例数排名前10 位的药品进行分析。
采用EXCEL 进行数据整理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以(n)或(%)进行描述。
303 例ADR 报告中,女性ADR 发生率高于男性,91~100 岁患者ADR 发生率最低,61~70 岁患者ADR发生率最高,具体性别及年龄分布见表1。
表1 不同性别及年龄阶段ADR 分布情况(n)
303 例ADR 报告中,静脉滴注例数最多206 例,占67.99%,其次为口服给药64 例(21.12%)、静脉注射12 例(3.96%)、经眼给药7 例(2.31%)、雾化吸入6 例(1.98%)、局部给药2 例(0.66%)、皮内注射2 例(0.66%)、皮下注射、泵内注射、肌内注射和外用给药各1 例,分别占比0.33%。
引起ADR 的药物品种共128 种,按不同的类别分类统计,其中抗菌药物ADR 发生率占首位,涉及21种抗菌药,导致109 例患者发生ADR,占35.97%;其次为中药制剂,涉及19 种抗菌药,导致34 例患者发生ADR,占11.22%;再次为调节水电解质、酸碱平衡与营养药,涉及12 种抗菌药,导致30 例患者发生ADR,占9.90%,具体导致ADR 的药品种类分布见表2。
表2 导致ADR 的药品种类分布
表2(续)
ADR 例数排名前10 位的药品分布中抗菌药物品种最多,临床主要表现为皮疹、红斑、皮肤红肿、瘙痒等症状。引发ADR 例数排名前3 位的药品分别是乳酸左氧氟沙星氯化钠注射液、盐酸左氧氟沙星氯化钠注射液、注射用乳糖酸阿奇霉素,见表3。
表3 ADR 例数排名前10 位的药品分布情况
303 例发生ADR 的患者中,男女比例为0.63 ∶1,女性ADR 发生率高于男性,可能与来我院就诊的女性患者数量较多有关。从年龄分布上看,<10 岁的儿童有12 例,占3.96%,这与儿童组织器官的生理功能和生化代谢尚不完善有关[2]。而60~70 岁年龄段老年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最高,占19.47%,这可能是由于老年患者的生理生化功能减退,自稳机制的下降,对药物的处置和药物的反应性等发生改变,使得老年患者用药的ADR 发生率明显增高[3]。因此,为保障老年患者用药安全,应加强对患者的用药教育,减少药品的不良反应[4]。
静脉滴注是引起ADR 的主要给药途径,占比67.99%,与文献报道一致[5]。与口服给药途径相比,静脉滴注能避免肝脏首过消除效应,疗效迅速可靠,但容易引起ADR,其发生的原因主要与注射剂成分复杂、内毒素、PH、渗透压、输液中所含微粒超标、加药后放置时间过长等[6]有关。因此,医生在开具处方时,应充分考虑到患者的年龄、体质、病情、用药史,遵循“可口服勿注射、可肌注勿静注”的基本原则,合理用药,静脉给药时要密切观察,避免ADR 的发生。其次为口服给药,口服给药发生ADR 的主要原因可能与患者服药依从性差相关,有些药物需要一天服用3~4 次,老年患者记忆力减退,常常按需给药,一天给药数次,导致药物蓄积,引发ADR。
抗菌药物ADR 发生率占首位,涉及21 种抗菌药导致,109 例患者发生ADR,占35.97%。目前,抗菌药物的使用存在诸多问题,如无指征用药、过度预防用药、联合用药、用药剂量过大、疗程过长等不合理现象进一步加剧了抗感染药物ADR 的发生,因此,在抗菌药时,应严格遵从相关指南及政策,坚持抗菌药分级使用,加强其使用监管,在保证抗菌药临床疗效的同时,尽量减少ADR 的发生。其中排名前10 位的不良反应药物中抗菌药占6 种,分别是乳酸左氧氟沙星氯化钠注射液、盐酸左氧氟沙星氯化钠注射液、注射用乳糖酸阿奇霉素、注射用盐酸克林霉素、注射用哌拉西林钠/他唑巴坦钠、注射用头孢他啶。
氟喹诺酮类抗菌药物因抗菌谱广、血浆半衰期长、生物利用度高、组织体液分布广、与其他抗菌药物交叉耐药少而被广泛应用。左氧氟沙星为浓度依赖型抗菌药,1 天只需给药1 次,其主要不良反应主要有恶心、呕吐、腹泻、腹痛等消化系统症状,失眠、头晕、头痛等神经系统症状,皮疹、瘙痒等皮肤反应,因此,临床在使用该药物时,应坚持“能口服不静脉给药”的用药原则[4],同时应加强其不良反应监测。
大环内酯类抗菌药物因具有抗菌谱广、无须皮试等特点而成为青霉素类过敏患者良好的替代品。阿奇霉素、克林霉素为大环内酯类药物,其中阿奇霉素为长PAE时间依赖型抗菌药,每天只需给药1 次,其作用于机体组织后,能够与体内敏感细菌50 s 核糖体亚单位有效结合,吞噬细菌。研究表明[7],阿奇霉素作用于机体组织后,能够快速被吸收,进而发挥杀菌抑菌作用,生物利用度高,且不易进入脑组织,在细胞液内亦具有较高的浓度,对衣原体、支原体及厌氧菌等多种微生物均具有较强的杀灭作用。因此,临床广泛使用,其不良反应发生率也显著升高。阿奇霉素ADR 主要为胃肠道反应,表现为腹痛、恶心、呕吐、腹泻及皮肤反应(皮疹、瘙痒)、血管刺激性疼痛等相关症状,但是也有报道[8],阿奇霉素注射液会引起肝损害[9]。因此,临床在使用该药物时,应加强阿奇霉素不良反应监测,保障患者用药安全有效,避免不良反应的发生。
中药制剂引起的ADR 仅次于抗菌药,这与近年来中药制剂广泛使用有关。中药注射剂成分复杂,制备工艺不同,且原料来源不一,致使同一种注射剂的各项指标无法始终保持一致所致。因此临床应用中不要认为中药制剂绝对安全,由于个体差异和药物因素,仍存在一定的药物不良反应,应该引起警惕。因此应加强中药注射剂的规范使用,减少ADR 的发生。
针对我院临床用药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加强药品不良反应知识的宣传力度的同时,及时上报药品不良反应。临床医生在预防药品不良反应方面应熟练掌握药品适应证及禁忌证、注意事项并详细问诊,注意患者用药过敏史,同时应注意特殊人群用药[10]。护理人员应严格执行操作规范,对于需要经静脉给药的药品应更加谨慎。临床药师在预防药品不良反应方面应发挥药学专业知识优势,加大工作力度,起到临床医药互补作用。同时,对不合理用药进行干预,并对患者进行必要的用药教育,以提高患者对ADR 的识别和处理能力。医务工作者在用药过程中应密切关注患者的体征变化,出现异常情况应及时、正确处理,全方位监控,尽可能减少ADR 的发生,减轻ADR 对患者的损害[11]。
ADR 与患者的性别年龄,给药途径及药品种类等因素密切相关。不良反应监测的实施可以及时掌握我院临床用药中存在的问题,提高对各类药品不良反应的重视程度。然后,通过教育和引导,帮助不同部门的工作人员增强监测意识,积极学习与药品监测相关的各种知识和技能。同时,加强管理,完善药品不良反应信息系统,有效保障医院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工作。通过开展ADR监测工作,不仅有利于对药品疗效和安全性做进一步的评价,而且有利于提高医务人员对ADR 的认识和警惕,提高合理用药水平,以减少或避免ADR 的重复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