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志编纂中的“五难”化解
——昆山高新区村志编纂的实践探索

2021-09-02 02:44苏洪根
江苏地方志 2021年4期
关键词:志书篇目昆山

◎苏洪根

(江苏昆山 215300)

昆山高新区是全国唯一的设在县级市区域的国家级开发区,2012年,昆山高新区和玉山镇合并,实行“区镇合一,以区为主”的运行体制。随着新型城镇化、城乡一体化进程的推进,区域内部分建制村撤并或撤村建居(村改居),多数自然村落因动迁消失。为抢救村落遗产,留住村落文脉,保留乡土文化,2012年,昆山市地方志办公室出台了《关于做好村志编修工作的指导意见》,昆山高新区从2018年开始分批次启动全区22个建制村开展村志编修,计划到2023年所有村的村志全部出版。

在村志实际编纂过程中,碰到了“五难”,一是工作推动难,组织机构的健全、方案计划的细化、推动措施的力度等难以落实到位。二是经费落实难,编纂村志需要聘用人员、外出采风、征集资料、拍摄照片、撰写志稿、专家总纂、评审验收、出版印刷等都需要经费,由于村与村之间可支配收入的财力差异大、不平衡,对经济实力差的村来说,想编纂村志,但又苦于财力缺乏,编纂经费难以落实,编纂村志可谓是有心无力。三是编纂资料缺口大、征集难,旧志文献资料和上级档案资料中对村一级的内容基本不作记述,即使有一点记述也是支离破碎不成系统;村档案资料保管不善,有的村部地址几经搬迁,档案资料散失严重,原有的档案资料几乎为零;现有的档案资料,除了财务档案资料比较完整外,文书档案资料不仅数量少,而且内容不全,尤其是村志可以记述的内容少之又少;口碑资料存在年龄高且熟悉村情的老人们的头脑记忆中和口口相传中,但高龄且熟悉村情的老人越来越少,尤其是记忆好、思路清、能表达的老人更是少之又少。四是志稿撰写难,从昆山高新区三批次的村志撰稿人员的情况看,聘用撰稿人员年龄结构偏大,65岁以上的近半数;知识结构偏低,大多不会操作电脑;文字功底偏浅,文字欠规范,偏口语化的为数不少;修志经历偏少,缺乏修志经历的近九成以上。五是质量保证难,志书体例关、政治关、史实关和行文关等诸方面的质量难以把控。针对上述问题,昆山高新区在村志编纂工作中在有效化解“五难”方面作了实践探索。

一、化解“工作推动难”:强化组织,健全机构

(一)健全组织机构,工作推动有人抓

工作推动,关键要靠人。昆山高新区成立昆山高新区村志编纂委员会,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副主任任主任,党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和区相关部、办、局负责人为委员,负责全区村志编纂工作总的组织和协调。编纂委员会下设办公室,办公室由区村志编纂委员会委员、社会事业局局长兼任,副主任由区党政办副主任、社会事业局副局长兼任,成员由社会事业局办公室、民政科和社会事业局聘用人员组成,负责全区村志编纂业务工作的具体组织和协调,并负责全区村志编纂工作的总体规划推进和部署。各村组建村志编纂委员会和村志编纂小组,村志编纂委员会主任由村书记兼任,副主任由村委会主任或村副书记兼任,委员由村“两委”班子成员兼任,负责本村村志编纂工作的组织协调;村志编纂委员会下设编纂小组,组员若干人,组长由村编纂委员会副主任兼任,副组长由资料征集组长、志稿撰写主笔兼任,成员由副笔和资料征集人员组成,负责本村村志编纂业务工作的开展和组织协调,确保村志编纂工作的推动有人抓。

(二)制定方案计划,工作推动有目标

昆山高新区采取长计划、短安排的做法,首先制定全区村志编纂工作方案,明确全区分三批次组织开展村志编纂工作的指导思想、组织领导实施保障、编写要求和编纂流程,并行文下发各编纂村;同时分批次制定每批次村志编纂的周期工作方案和年度工作计划。其次,引导各编纂村认真制定本村村志编纂周期的工作方案和每年度的村志编纂工作计划,确保村志编纂工作的推动有目标。

(三)运用“四动”做法,工作推动有力度

2018年,昆山高新区首批村志编纂工作启动,至2020年6月,全区三批次村志全面启动,22个村村志编纂实现全覆盖。区村志编纂办公室采取会议推动、典型带动、网上互动、督查促动的“四动”做法,有力推动全区三批次村志编纂工作的开展。

1.会议推动。至2020年底,区村志编纂办公室累计组织召开编纂工作启动、篇目编写、大事记编写、资料征集整理、志稿撰写辅导、志稿点评研讨等各类会议56场次,有序推动各批次的各编纂村村志编纂工作的顺利开展。

2.典型带动。区村志编纂办公室采取分批次、分阶段选树村志篇目编写、大事记编写、资料征集整理、志稿撰写等编纂工作典型,通过分批次、分阶段召开现场会、观摩会,组织选树村的典型介绍村志编纂工作的经验做法。至2020年年底,累计召开各类现场会、观摩会21场(次),以典型带动有效推动村志编纂工作。

3.网上互动。全区先后分批次建起3个村志编纂QQ群、5个村志编纂微信群和5个村志编纂专家辅导微信群;分批次组织各编纂村主笔、副笔和文印资料信息员加入村志编纂QQ群和微信群;区村志编纂办公室确定一名人员负责QQ群、微信群的运作、管理和维护,及时将分批次的村志编纂工作计划、工作任务、工作要求和会议通知、动态信息、典型经验等资料信息的内容上传QQ群、微信群,供各批次各编纂村随时下载打印或发送相关编纂人员阅看处理和落实。同时,明确各编纂村文印资料信息员具体负责QQ群、微信群的运作和管理。并通过QQ群、微信群及时上传各编纂村村志编纂工作进程的动态信息、经验做法和编纂风采等信息内容,做到信息上传下达及时不隔夜、准确不打折。

村志撰写培训会

4.督查促动。至2020年底,全区累计组织召开各类督查会议12次。督查采取分阶段突出重点进行督查。如:启动阶段重点督查编纂组织的组建、工作计划的制定、编纂人员的选定、办公场所的安排、办公设施的配置、编纂经费的落实等事项的到位情况;编纂阶段重点分阶段督查篇目编写、大事记编写、编纂资料征集整理、志稿撰写和志稿研讨等工作推进的进度情况。通过督查以促进各编纂村能够按期完成编纂工作任务。

二、化解“经费落实难”:强化保障,纳入财政

昆山高新区将村志编纂工作经费纳入财政预算,一步到位,确保村村有钱编志、村村都能编志。区村志编纂办公室人员年度工作经费,列入区社会事业局年度财政预算经费编制;各编纂村编纂人员年度工作经费,纳入村级年度财政预算经费编制;区级层面的村志编纂经费(含参观学习、培训研讨、总纂统审、评审验收、出版印刷等费用)直接纳入区级财政预算,分年度列入区社会事业局年度财政预算经费。

三批次的村志编纂中,将区级层面村志编纂的参观学习、培训研讨、总纂统审、评审验收、出版印刷等项目的经费,分为昆山高新区2020—2022年村志编纂和昆山高新区2020—2022年村志出版等两个标,委托招投标代理方统一公开招投标,并同中标单位签订中标合同,对编纂经费的支付进行约定。

编纂经费专款专用,各村经费支付由村“两委”、区村志办、区社会事业局负责人和分管领导审批签字,区经济服务中心审核后支付;区级层面编纂经费由中标方代管,按照合同的年度编纂经费项目预算表审核列支。

三、化解“资料征集难”:强化队伍,选准人员

(一)精准发挥“五老”作用,放大资料征集效应

从三批次村志编纂工作的情况看,口碑资料是村志编纂资料的大头,而这些口碑资料往往又都存在高龄且熟悉村情的“五老”(老干部、老教师、老会计、老村民、老“百晓”)人员的头脑记忆中和口口相传中。“五老”人员多数是村里土生土长的长者,他们是村前世今生发展变化的亲历者、亲为者、亲见者和亲闻者。精准发挥“五老”人员的作用,有利于放大资料征集的效应。对此,昆山高新区村志编纂办公室组织各编纂村全面摸排挑选村域内熟悉村内自然、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的历史与现状等方面,如村里历史沿革、发展变化,村里发生的大事、新事、突发事和人、事、物及生产、生活故事,村里民俗习俗、方言土语、人文典故、民间轶事等情况的“五老”人员参与村志编纂资料征集。由于“五老”人员对村里人员熟悉、情况熟悉,在编纂资料征集中,对于什么样的编纂资料,到哪里去征集,去找哪些人(部门)征集,通过哪些方法和途径征集,他们心中有底、有方向、有目标,征集工作上手快、效率高。全区22个编纂村参与村志编纂资料征集的“五老”人员达178人,占全区编纂工作人员总人数的86.2%。

(二)精细编制征集预案,明确资料征集方向

1.编写篇目大纲,明确资料征集的范围。在启动资料征集前,首先组织志稿撰写组人员编写村志篇目,并明确昆山高新区三批次村志体例统一为章节体,篇目结构既按照传统村志突出存史的要求,力求全面,同时又借鉴名村志突出可读性的优点,增设村落传统文化、精神文明建设、生产生活故事、村域物产美食、村民忆事、民间典故等篇目,并将每一章每一节每一目都尽量细化到位。通过编写篇目可以明确本村村志写什么,同时也可为资料征集明确范围、指明方向。因此,村志篇目是资料征集的指南针,为资料征集的针对性和有效性起到了指导作用。

2.编制资料征集指南表,明确资料征集方向。村志篇目定稿后,即按照篇目中每一章每一节每一目需要征集的资料内容编制资料征集指南表。资料征集指南表列明篇目名称(章节目名称)、资料征集内容、征集方式、征集单位(部门)、征集联系人、负责征集人等。资料征集人员有了资料征集指南表,就可以明确自己负责征集哪些资料、到哪里去征集、找谁征集和通过什么方式去征集,大大提高了资料征集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3.分解资料征集任务,明确资料征集要求。在完成篇目编写和资料征集指南表编制的同时,将资料征集的任务分解落实到组到人。分组可以按照资料征集的类别进行分组,一般可以分为3个小组,即:档案、报刊、文献(地方志)查阅摘录等文字资料征集组、走访调查座谈等口述资料征集组和音像、照片、票证、老物件等实物资料征集组。同时,要求征集到的资料都要有资料的来源、出处,并要符合真实可靠和经得起考证的要求。

(三)精心组织征集实施,增强资料征集实效

资料征集工作启动后,要组织进行三个方面的精细实施。首先,全面推进征集。即查档摘录、调查走访、座谈回忆、民间采集、志书查阅和网络搜索等征集工作全面推进。第二,“三网”齐下征集。即立足“广”字,拉大网广泛征集;突出“细”字,撒小网仔细征集;注重“深”字,张丝网深挖征集。第三,“五先五后”征集。即先“活”后“死”,先征集口述资料,后征集文献档案资料;先“内”后“外”,先村内征集,后村外征集;先“近”后“远”,先征集区(镇)部门,后征集市(县)部门;先“今”后“古”,先征集现今的档案、文献资料,后征集久远的档案、文献资料;先“易”后“难”,先征集容易查找的资料,后征集难以查找的资料。

资料征集中,坚持“三性”要求精准征集。按照“针对性”要求,对照篇目章节目的记述内容进行分门别类的对应征集,以确保资料征集的针对性;按照“真实性”要求,对征集到的专业性资料,请专业部门认定把关,以确保资料的真实性和准确性;按照“权威性”要求,对征集到的相关数据请统计部门审定、核实把关,以确保资料的准确性和权威性。

四、化解“志稿撰写难”:强化指导,创新思维

(一)选准主笔,带好撰稿队伍

修志在人,尤其是志稿主笔。一部志书的完成虽然要经过众手修志,更要经过专家成志,但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主笔。主笔是志书撰写的统帅,既是组织者、指挥者,又是设计者、撰稿者;既管志书的全局(通篇行文),又管志书的局部(标点符号)。在挑选主笔人选时,要坚持有知识、有情怀、有担当、有情趣的“四有”标准的人员挑选聘用的原则。首先,从本村有文字功底,又熟悉村情的老书记、老教师、老高中生中挑选聘用;其次,从外村的老教师和从事文字工作或修志工作的人员中挑选聘用。通过选准、配优主笔,引导和带好副笔等撰稿人员。

(二)引导读志,充实修志知识

要想当作者,先要做读者;要想写志稿,先要读志书。志稿撰写前,首先将市方志办下发的各类志书分发各编纂村,组织撰稿人员边读志书,边熟悉征集的资料,边摘录编写长编资料。并通过读志书引导撰稿人员联系撰写的章节目记述的内容,选择志书中对应的章节目重点读志思考、领会,不断丰富修志知识,不断拓宽行文思路,不断掌握撰写技巧。同时,通过读志借鉴,力争把乡村记忆的“多元”,乡民口述的“原味”,乡土文化的“活力”等内容要素贯穿于村志志稿中,让地域文化更加多彩,让乡愁乡情更加浓厚,让乡村的特色更加彰显。

(三)强化培训,提升撰写能力

1.规范统一撰稿流程。第一步,编写长编。将征集到的资料进行整理归类,先按照篇目中的章、节、目的顺序将资料分别对应归类到每一章、每一节、每一目中;然后按照志稿条目撰写的要求,进行摘录编写成资料长编。第二步,试写条目。试写志稿先要从试写条目开始。写法:按照志书“纵写历史”的体例要求,采用“三点”式的写法,先写起点,再写转折点,最后写终点(现状)。第三步,研讨条目。村志条目试写后,召开条目稿研讨座谈会,邀请专家点评辅导或组织与会人员对条目稿进行互相点评、研讨座谈,提出修改完善的建议意见。第四步,撰写志稿。按照各编纂村编写设置的篇目组织启动志稿撰写,将篇目中的各章、节、目志稿的撰写任务分解落实到撰稿人员,同时明确每一章、节、目志稿撰写完成的时间。第五步,研讨志稿。村志志稿撰写完成后,召开志稿研讨座谈会,邀请专家点评辅导或组织与会人员对志稿进行相互点评、研讨座谈,提出修改完善的建议意见。第六步,总纂审稿。所有志稿撰写完成后,先由主笔对所有志稿进行总纂,然后组织村“两委”班子成员、“五老”人员代表对志稿史料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可信性进行号脉把关;同时报送昆山高新区村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和第三方服务单位组织专家总纂统审。第七步,总纂复审。总纂统审稿完成后,将志书的所有文稿和选定编排的图、照,以电子档发至区村志编纂办公室,报送市(县)地方志办公室编纂科和专家,再进行总纂复审。第八步,逐级评审。专家总纂复审后,进行村“两委”、区(镇)、市方志办逐级组织审核验收(“三审一验收”),同时由市(县)地方志办公室组织终审专家评审验收。第九步,出版验收。专家评审验收通过后,送出版社验收,进入“三审三校”印刷出版程序。

昆山高新区(玉山镇)村志系列丛书《姜巷村志》

2.组织面对面系统培训。按照三批次村志编纂工作的总体部署,在完成村志篇目编写、大事记和编纂资料征集工作任务后,将转入志稿撰写前,即分批次邀请修志专家组织撰稿人员进行系统培训。培训重点围绕提升撰稿人员撰写能力,开设“村志编纂的意义与作用”“村志资料的搜索与整理”“村志志稿的撰写与行文规范”“村志经济人物部类的志稿撰写与行文规范”“村志社会文化部类的志稿撰写与行文规范”“村志编纂需要注意的事项”六个专题的系统培训。通过系统培训增强撰稿人员撰写志稿的理性认识和理论知识。

3.开展手把手业务指导。从昆山高新区三批次村志撰稿人员结构的情况看,由于撰稿人员普遍都是第一次编写村志,又都没有受过修志的专业培训,对于志稿撰写不知从何下手、怎样撰写。虽然对撰稿人员组织系统培训,但一次培训不可能解决所有问题。对此,昆山高新区根据阶段性村志编纂工作的需要,适时组织开展小组研讨交流、专家巡回辅导和专家点评指导等手把手业务指导活动。

首先,组织开展小组研讨交流,以研代训。首批村志志稿撰写期间,昆山高新区组织4个编纂村的志稿撰写人员,先后分三轮组织开展12次小组研讨交流活动。每次小组研讨交流活动前,先将研讨交流的志稿发送给区村志办联络指导员和各编纂村主笔等组成的负责点评交流的人员,让其提前阅稿修改形成研讨交流发言稿;研讨交流时由负责阅稿点评的人员作研讨交流主题发言,然后组织与会的撰稿人员相互交流发言,对志稿找茬提出建议意见。通过小组研讨交流,起到以研代训的作用,同时,使各编纂村撰稿人员达到了互相学习、相互取长补短,共同提高撰写的质量。第二,组织开展专家巡回辅导,以导代训。第二批村志志稿撰写期间,昆山高新区聘两位专家,将8个编纂村分成两小组,在小组内组织开展专家巡回辅导活动近20场次。巡回辅导先采取集中辅导,由专家详细讲解志稿各章节目的撰写从何下手,怎样撰写的基础知识、行文方法技巧和行文规范要求。然后采取分散辅导,由专家到各编纂村,针对志稿撰写中出现的问题,进行一对一针对性的专题辅导。第三,组织开展专家点评辅导,以评代训。第二批村志撰稿期间,昆山高新区组织8个编纂村开展专家点评辅导12场(次)。各编纂村全部完成志稿撰写后,由专家对志稿进行总纂统审,对志稿的体例、篇目的分类、章节目的排序、内容记述和行文规范等方面进行调整、修改和完善。总纂统审结束后,由专家分别到各编纂村对志稿逐章进行点评辅导,让撰稿人员对志稿的修改、补充和完善达到方向明白、要求清楚。

(四)配强文印,提高撰稿效率

昆山高新区三批次村志撰稿人员中不会操作电脑的人员占近六成,导致撰稿工作效率低。对此,昆山高新区从配强村志编纂文印资料信息员队伍入手,努力提高志稿撰写效率。至2020年6月,分三批次编纂村配全22名文印资料信息员,平均年龄30岁以下,文化学历全部在大专以上,且全部能熟练操作电脑。文印资料信息员的配设,为撰稿人员资料征集信息的查询,志稿文字录入,文字、图片、字体的排版和处理、复查、修改等工作提供了有力保障,并大大提高了志稿撰写的效率。同时,文印资料信息员依靠团队的智慧,探索总结出一套提高志稿撰写效率的“四化”方法。一是资料电子化,把零碎、分散的征集资料录入电脑文件,并将其转换成EXCEL文档模式。二是脉络逻辑化,采用思维导图软件辅助编写,调整文字内容变动。三是编写模块化,把很多不能一步到位的素材、数字,通过模块化操作,提高效率。四是处理工具化,针对手写文稿录入用时多的问题,通过采用图片转文字的方式,提高文字录入效率。

五、化解“质量保证难”:强化审验,借助外力

针对三批次村志撰人员中修志新手多、专业人员少和修志经验缺的现状,采取组织学习取经观摩、聘请专家总纂统审、开展逐级评审验收和实施出版“三审三校”,有效化解志书质量难保证的问题。

(一)学习取经观摩,借助他山之石攻玉之力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昆山高新区在三批次村志编纂中,分批次组织编纂村编纂人员,先后赴苏州市吴中区东山镇、张家港市塘桥镇和昆山市张浦镇、淀山湖镇学习和观摩村志编纂工作。现场听取东山镇、塘桥镇、张浦镇和淀山湖镇村志编纂工作的经验、做法和体会,实地观摩其村志编纂工作的流程、成果和台账等资料,并当场领取赠送的已出版村志,为村志篇目编写、编纂资料征集和志稿撰写放了样子、引了路子。

(二)专家总纂统审,借助聘请专家成志之力

众手修志、专家成志。昆山高新区在首批和第二批村志志稿撰写过程中,分批次聘请专家对村志志稿进行总纂统审。编纂村村志初稿完成后,昆山高新区及时分批次聘请专家对志稿进行分纂和总纂。首先通过“四定”的方法进行分纂。即通过熟悉志稿定结构、认真审题定内容、科学运用定写法、合理规范定文字等方法对志稿进行结构、内容和文字的全面编辑。

志稿完成分纂后,重点围绕“五个重点”对志稿进行总纂。第一,围绕纲目体例进行总纂,即按照章节目的体例和彰显各村特色亮点的要求进行总纂。第二,围绕综述的写作进行总纂。即从全书的概述写作是否概括全书,每一章的章下序的写作是否概括全章等两个方面进行总纂。第三,围绕各章的审改进行总纂。即从全书和每一章的宏观以及每一章的宏观和微观等方面进行审改总纂。第四,围绕写法的统一进行总纂。即从文字写法、表格设置、量词运用等是否统一的问题进行总纂。第五,围绕重复交叉进行总纂。即从全书中前后之间标题、事例、数字、名称等内容是否重复交叉的诸方面进行总纂。

(三)逐级评审验收,借助方志部门权威之力

逐级评审验收是《地方志工作条例》之规定,也是规范志书审查验收、确保志书质量之要求。首批村志编纂中,昆山高新区通过规范评审标准、规范评审程序和规范评审要求等,确保“三审一验收”有效实施。

1.规范评审标准。即从七个方面规范评审标准,即政治观点正确、体例科学严谨、资料翔实可信、内容客观全面、特色鲜明突出、文辞朴实规范、构件完整有序。

2.规范评审程序。即明确村“两委”会负责初审(一审),高新区编纂委员会负责复审(二审),市地方志办公室负责终审(三审),同时组织专家评审验收等“三审一验收”的评审程序。

3.规范评审要求。初审、复审、终审(包括专家评审验收)均要召开审稿会议,参会人员应包括本单位领导、审稿人员、修志人员;审稿人员应严肃认真、高度负责;评审不合格的志书,不得出版。

(四)出版“三审三校”,借助编辑专业优势之力

按照志书出版规定,志书出版应符合国家关于出版管理法律法规及相关规定的要求,由正规出版社出版。对此,昆山高新区采取公开招投标方式确定出版单位,经过公开招投标,苏州大学出版社中标,承担全区三批次22部村志的出版任务。昆山高新区通过合同约定责任、组织业务对接和实施“三审三校”等工作,以确保出版质量。

1.合同约定责任,明确服务要求。昆山高新区与苏州大学出版社签订昆山高新区2020—2022年村志出版合同,明确出版服务要求。第一,分年度做好当年出版志书封面设计、图照筛选编排、申请书号,“三审三校”排版、制版、印刷、装订等;同时组织专家组印前审读和完成印前质检及出版的各项工作。第二,分年度提前介入次年出版志书的志稿研讨修改和样稿的排版、制版、印刷。第三,分年度配合做好出版社责任编辑与编纂村主笔之间的志稿修改、补充、完善等相关业务的对接工作。

2.组织业务对接,做好审校衔接。首批村志在印刷前,先后组织开展了3次对接活动。首次对接活动,重点是确定责任编辑与编纂村主笔的结对,建立双方对接联系的方式,明确对接的任务要求。第二次对接活动,重点是通报双方对接工作进展情况和下一步对接工作安排。第三次对接活动,重点是围绕志书体例的统一、志书下限时间的把握,志稿正文内容的增补、文表兼顾的处理和行文规范的细节等问题进行交换磋商,达成统一意见和共识。

3.实施“三审三校”,严格审核校对。“三审”环节中,做到任何两个环节的审稿工作不能同时由一人担任。村志的专业校对不低于三个校次。坚持编辑工作和校对工作,相互衔接又相互独立,共同构筑志书质量保障体系,共同负起“把一切差错消灭在志书出版前”的责任,即在消灭录排差错的基础上“校是非”,发现并改正原稿可能存在的错漏。

猜你喜欢
志书篇目昆山
黄旙绰与昆山腔考
昆山三虑五金机械有限公司
昆山迈晟科精密机械有限公司
昆山三虑五金机械有限公司
议题确认 过程组织 篇目对比——基于群文阅读模式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策略
试论地方志书质量与市场的关系
现象学视角下的教材比较研究*——以大陆、台湾高中语文《红楼梦》节选篇目编选为例
也说方志的体例与篇目(设计)及二者的关系(随笔)
情系志书藏古今
志书图片的放置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