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1—2020年华安县日照时数变化特征分析

2021-09-01 10:08张建华林诗诗李奇松
农业灾害研究 2021年3期
关键词:日照时数变化特征

张建华 林诗诗 李奇松

摘要 根据华安国家气象观测站1971—2020年日照时数资料,采用线性倾向估计法、积距平法及山本法,分析华安县这50 a日照时数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华安县这50 a日照时数总体呈下降趋势,气候倾向率-22.9 h/10 a,夏秋冬季呈下降趋势,冬季趋于缓慢上升;秋季变化振幅最大,冬季最小;月平均日照时数呈单峰型分布,7月最多213.8 h,2月最少95.4 h;1980年出现强突变,1991年出现突变。

关键词 日照时数;变化特征;突变检验

中图分类号:P459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305(2021)03–0090–02

气候变化会引起大气物理及化学结构发生变化,进而影响太阳辐射能量变化, 探讨气候变化对日照时数影响具有重要意义[1]。日照时数是反映太阳辐射时间长短的气候指标,可表征气候变化, 而气候变化是全球变化研究的核心问题和重要内容[2]。通过对华安县日照时数单因子进行分析, 找出年际、季度、月等不同时间尺度气候的变化特征, 通过对异常年份的分析, 为华安县农业生产充分利用日照条件提供技术支撑。

1 研究区域及资料

华安县位于福建省南部,漳州市西北端,是闽南地区地势较高县,地处南亚热带和中亚热带过渡地带,年平均气温20.8℃,年均降水1 649.7 mm,全年日照1 721.3 h,温和多雨,无霜期达329 d。采用华安县国家气象观测站1971—2020年逐月日照时数资料,按照气候学上四季划分标准:3—5月为春季, 6—8月为夏季,9—11为月秋季,12—2月为冬季,对观测资料求和得到四季和年数据资料。

2 分析方法

(1)线性倾向估计法。利用一元线性回归方程表示气温变化趋势,即y=ax+b,a为回归系数,b为回归常数;回归系数a的符号表示变量y趋势倾向,a>0,说明y呈上升趋势;a<0,说明y呈下降趨势。a值反映上升或下降速率,即表示上升或下降倾向度。

(2)Yamamoto(山本法)。从气候信息与气候噪声两部分讨论突变问题。对观测时间序列x,人为主观设置某一时刻为基准点,在基准点前后样本量分别为n1和n2两段子序列x1和x2,其均值分别为X 1和X 2,通过两序列均值和标准差s1与s2定义信噪比:

若RSN=1.0,则相当于t统计量的计算值大于取信度为0.01时的查表值tα,即|t计|>tα,说明基准点前后两段子序列n1和n2均值X 1和X 2存在显著性差异,认为在该基准点发生突变。若RSN>2.0,相当于|t计|>6.324,超过信度α=0.0001显著性水平,可认为在基准点出现强突变。

(3)累积距平是一种由曲线直观判断变化趋势的常用方法。累积距平曲线呈上升趋势,表示距平值增加,呈下降趋势则表示距平值减小。从曲线明显上下起伏,可判断其长期显著演变趋势及持续性变化,甚至可诊断出发生突变的大致时间。

3 结果分析

3.1 年日照时数年际变化特征

1971—2020年华安县50 a平均日照时数1 759.7 h,近50 a日照时数整体呈明显下降趋势,气候倾向率为-22.9 h/10 a(图1)。50 a来日照时数最多值在1971年为2 224.7 h,最少值在1983年,1 411.4 h,最多值与最小值差813.3 h。

3.2 日照时数累积距平分析

分析华安县1971—2020年日照时数累积距平,50 a日照时数累计距平整体上为正值,其变化经历四次明显的波动异常。从整体看,年日照时数在1971—1980年呈波动上升趋势,1981—1990年则趋于下降,之后1991—2004年为波动上升阶段,2005—2016年总体呈波动下降阶段,2017—2020年呈上升阶段。

3.3 日照时数月分布特征

1971—2020年华安县各月平均日照时数为90~220 h,平均日照时数146.6 h,月平均日照时数变化呈单峰型分布。日照时数2—5月逐渐增多,7月达到全年日照时数峰值,之后开始逐渐减少。1—6月平均日照时数较低,为90~150 h,其中,2月为一年中最低,仅95.4 h,比平均日照时数少51.0 h;7—12月平均日照时数为150~220 h,其中7月达到一年中最高值,为213.8 h,较平均值多67.4 h。

根据华安县50 a各月日照时数,3、5、9、10月这4个月呈上升趋势,以5月增幅最大,气候倾向率为1.49 h/10 a;其余月份呈下降趋势,12月下降趋势最明显,气候倾向率-6.25 h/10 a,通过0.1显著性检验;4月减少最不明显,气候倾向率为-0.04 h/10 a。

3.4 季日照变化特征

近50 a华安县夏、秋、冬季日照时数与年日照时数呈现相同的减少趋势,春季日照时数则呈小幅度增加趋势,春、夏、秋、冬各季气候倾向率分别为0.9、-33.1、-14.9、-15.8 h/10 a,以夏季日照时数减少最快。华安县秋季日照时数变化振幅最高,其中,最多年份在2019年为702.3 h,最少年份为2016年为336.4 h;春夏季次之,分别为358.6、346.1 h;冬季最小为259.6 h。

3.5 日照时数突变分析

山本法Fortran程序计算出信噪比Rsn,其中,n=50、IH=5、nyear=1971。1981、1990、1991及1996年4 a信噪比超过0.01显著性水平,信噪比值为1.07、1.67、1.99和1.25,1980年信噪比超过0.001显著性水平为2.42(图2)。结合累积距平分析,说明华安县1971—2020年日照时数在1980年出现强突变,1991年出现突变。

4 结论

(1)1971—2020年华安县平均日照时数1 759.7 h,整体呈下降趋势,下降速率22.9 h/10 a。夏秋冬季日照时数呈下降趋势,以夏季降幅最大,平均以33.1 h/10 a速率减少,其次是秋冬季,而春季则呈缓慢上升趋势。

(2)1971—2020年华安县各月平均日照时数146.6 h,近50 a月平均日照时数呈单峰型分布。日照时数从2月最低值(95.4 h)到6月逐渐增多,7月达全年日照时数峰值,为213.8 h,之后开始逐渐减少;除3、5、9、10月这4个月呈上升趋势外,其余月份呈下降趋势,12月日照时数下降趋势最明显,气候倾向率-6.25 h/10 a,通过0.1显著性检验,4月减少最不明显,气候倾向率为-0.04 h/10 a。

(3)1971—2020年间,华安县日照时数在1980年存在强突变,1991年出现突变。

参考文献

[1] 刘闯,祝奎,邵兵,等.桓仁地区近56年来日照变化特征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11,39(4):2025-2027,2058.

[2] 董飞,杨佳,吴福杰,等.熊岳地区日照时数变化趋势分析[J].辽宁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3,15(1):33-35,38.

责任编辑:黄艳飞

猜你喜欢
日照时数变化特征
荆州市荆州区近40年日照资源特征分析
1961—2010年合作市日照变化特征分析
1976—2015年水城县日照时数时空变化特征分析
1963—2016年久治地区日照时数变化特征分析
1961—2015年杂多县日照时数变化特征分析
1961—2010年莎车县日照时数变化特征及影响因素
NDVI在禄劝县植被变化特征分析中的应用
务川县气候变化特征
伊宁市旅游客流时空变化特征研究及旅游发展对策
桉树人工林胸径变化特征与环境因子的关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