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华 陈海贝 赵尔建
摘要 在新时期发展背景下,气象服务在应对气候变化、促进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更为凸显,进一步提升气象服务质量已经显得十分急迫和必要,需要气象部门给予高度重视。本文先对气象服务需求特点和现状作简要的分析,进而谈一谈新时代发展背景下气象服务的定位发展。最后提出进一步强化气象服务质量的措施,包括运用先进技术来提升气象服务准确率与质量、打造网络化的气象服务体系。
关键词 气象服务;气象质量;气象服务网
中图分类号:P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305(2021)03–0060–02
气象服务涉及的内容较多,主要包括4个方面:决策气象服务、公众气象服务、科技服务与专业气象服务,共同构成了气象服务网。恰值“十四五”时期,党和国家均给予了气象服务工作高度的重视,要求进一步提升气象服务事业在防灾减灾和应对气候变化中的能力,以此促进我国经济事业和气象事业的更快、更好发展[1]。基于此,进一步提升气象服务水平与质量已然成为气象部门必须着手解决的重要问题,目前来看,气象服务工作质量依然有很大的提升空间,需要进一步立足于社会经济发展需求与气象事业发展需求来强化气象服务质量。
1 气象服务需求特点和现状
步入新时代以来,整个社会对气象服务工作质量的要求更高,迫切需要气象部门进一步做好气象服务工作,强化气象服务能力,以此为农业气象灾害、地质灾害提供准确的信息服务。新时期,社会对气象服务需求的特点集中体现在3个方面:一是需求标准进一步提升。科技的发展极大的带动了社会经济的发展,气象服务事业要想在新时期迸发出更大的活力,发挥出自身职能,必须要进一步提升服务能力。以气象预报服务为例来说,目前气象预报服务准确率还需要进一步提升,同时气象预报的服务内容也需要进一步拓宽,以此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更多可依赖的信息。二是气象服务需求越来越多元化。社会经济的发展让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各个行业对气象服务水平均提出了新的要求,且这些新的要求往往不局限于一个层面,会涉及到很多方面,由此也让气象服务需求越来越多元化。以农业气象服务来说,农业生产开始更加注重灾害防御,服务需求偏向于防灾减灾,而一些带有污染性的工业企业则偏向于节能减排方面。因此,气象服务工作需要越来越多元化,如何满足全社会不同行业的对气象服务的需求是气象部门必须重点审视的一大重点问题。三是不同地区对气象服务要求有较大的差异。目前来看,这种差异不单单体现在地区上,而且也体现在需求种类上,一些贫困地区对气象服务的要求较低,且在农业生产和工业生产中缺乏应用气象服务信息的能力,对气象服务需求表现低迷,导致气象服务发展缓慢。
通过对气象服务行业市场现状和发展前景作系统分析后发现,近年来我国的气象服务事业获得令人可喜的成就,无论是气象服务产品还是气象服务质量均获得了很好的发展。截止到2020年初,我国已经建造了2 424个气象观测站,有245部天气雷达,预计到“十四五”结束时,我国的气象服务规模可以超过3 000亿元,彼时将可以为用户提供更多、更好的气象服务。但在取得这些可喜成就的同时,当前阶段我国的气象服务工作还存在着一些问题,集中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当前阶段我国的气象服务区域分布不均衡。西北地区因为受到经济条件的影响尚处于劣势,发展最好的当属广东省,广东省每年在气象服务行业所投入的资金可以达到2亿元以上,发展劲头十分惊人。二是当前的气象服务占主体的是公众气象服务,气象科技服务的占比明显不足。公众和政府是气象服务最为基本的对象,气象部门需要按照社会发展需求来确定气象服务类型。目前来看,决策气象服务、公众气象服务、科技服务与专业气象服务的占比有很明显的差异,以权威媒体所发布的信息来看,在2018年时公众气象服务收入可以占到76.01%,气象科技服务的收入可以占到11.00%,而决策气象服务和专业气象服务的占比则明显较低,只有8.97%和4.02%,这对于气象服务质量的影响较大。基于当前气象服务工作所存在的问题以及气象服务质量需求,必须进一步做好气象服务质量提升工作。
2 新时代发展背景下气象服务的定位发展
气象服务一直都是气象工作的重点之一,可以得到气象部门高度的重视。在新时代发展背景下,人们对气象服务质量有了更高的要求,这需要气象部门及时转变思想观念,做好自己的定位发展工作,在日常工作中落实到气象服务。
在新时代发展背景下,气象服务质量要获得有效的提升,必须明确3个方面的要点:一是要不断强化气象服务水平,并着力建设两个服务体系。在气象服务方向把控上,要进一步围绕社会经济发展和“三农”,凸显出气象服务的各项职能,尤其是要凸显出气象服务的防灾减灾功能。“两个服务体系”是指公共气象服务体系和气象灾害防御体系,在实际工作时均要进一步巩固和加强气象服务的基础性业务,拓宽服务范围,全面提升服务质量,打牢气象服务的基础[2]。另外,要进一步发挥好气象服务的优势,更好为社会发展提供精准性气象服务信息,取得更好的参考和预警效果。二是要不断增强气象服务的预测预警能力。气象部门要考虑大力应用新型气象服务技术,构建网络化和智能性的气象服务体系,确保可以为人们的生产生活提供多方位气象服务,保证气象服务信息的准确性[3]。三是人才培养力度要进一步加强。气象服务是一项长期且专业性的工作,对专业人才有着很高的需求,要想提升气象服务水平,必然离不开人才的支撑。为此,在新时代发展背景下,气象部门要积极做好人才的培养工作,建立完善的人才培养机制,打造专业化的人才队伍。
3 强化气象服务质量的措施
3.1 运用先进技术来提升气象服务准确率与质量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先进技术开始广泛应用于气象服务事业中,大大提升了气象服务的准确率与质量。目前来看,对气象服务准确率和质量影响最大的技术主要是计算机网络技术、数据挖掘技术和遥感技术,尤其是遥感技术对气象服务质量的影响最大。就目前遥感技术在气象服务中的应用来说,其在农业领域中的应用十分广泛,主要体现在农作物长势监测、农作物产量监测、农业气候监测、气象灾害监测、气象预报。在气象预报服务中,借助遥感技术可以制作出农业生产所学会将要的气候图和活动图,同时利用新媒体平台来发布传播,可以为农业生产提供更多的指导性服务。可以看出,科学技术在气象服务质量提升中的重要性越来越凸显,可以很好地提升气象服务准确率和质量,这要求气象部门要进一步做好技术研发和应用工作,大力构建基于先进技术的气象观测质量管理体系,强化气象服务质量[4]。
3.2 打造网络化的气象服务体系
随着全社会对气象服务工作的需求越来越多元化,进一步打造网络化的气象服务体系已经十分关键,必须要给予充分的重视。为打造网络化的气象服务体系,除大力使用先进技术外,还需要重點做好两方面的工作:一是要进一步拓宽网络气象服务的传播媒介,紧紧依托网络化资源和平台来向社会提供更多的气象服务,确保更多的公众可以接受到网络气象服务,强化气象服务信息的覆盖面;二是要进一步做好品牌手机气象客户端,让公众可以借助手机客户端来即时查询气象信息,让公众可以随时随地的接受气象服务,打造生活化气象服务机制。
4 结语
气象服务与人们生产生活之间的联系非常紧密,因而提升气象服务水平与质量一直以来都是气象部门重点落实的工作。近年来,气象服务事业已经取得了很好的成效,气象预报准确率大大提升,服务产品也不断的丰富起来,在各类灾害中的监测能力大大提升。后续要进一步加大对气象预报技术的研究力度,掌握更多的专业性知识,更好地提升气象服务水平。
参考文献
[1] 陆燕.基层气象观测质量管理体系建设和思考[J].农业开发与装备,2020(3): 52-54.
[2] 王双滨,刘晓源,关宏波.对气象服务发展的展望[J].现代农业,2020(1):102.
[3] 潘耀婷.推进气象业务综合转型提高气象服务水平[J].南方农机,2020,51(11): 213.
[4] 杨海杰,王丽霞.如何强化气象服务能力及农业气象灾害防御的措施分析[J].农业与技术,2019,39(6):155-156.
责任编辑:黄艳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