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施工技术管理中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2021-09-01 07:40:42李晓斌甘肃第四建设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工程师
中国建筑装饰装修 2021年8期
关键词:建筑施工建筑施工

李晓斌 甘肃第四建设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工程师

1 引言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全国各地的基础设施建设快速增加,尤其是近几年我国的房地产行业发展迅猛,使得建筑行业的前景受到了广泛关注。国内涌现出了大量的建筑企业,虽然能够在短期内完成大量的施工项目,但是也带来了很多问题,比如建筑企业大小不一、施工水平参差不齐等,导致很多建筑项目存在一定的质量问题。面对激烈的竞争,建筑企业为了提升自身竞争实力,不但需要提高企业的建筑施工水平,还需要建立健全企业的各项管理制度,以此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实力。对此,建筑企业需要完善各项管理制度,针对施工项目做好施工档案,还需要定期培训企业员工,提高项目施工效率,在保障建筑项目施工质量的同时,有效降低建筑项目的整体成本。

2 建筑施工技术管理内容概述

建筑施工技术管理包含的内容较多,主要有档案管理、技术管理、图纸会审、技术交底以及技术培训等。对建筑施工技术管理内容进行分类,可以分成内业与外业两类,其中内业主要包含建筑施工技术基础作业,比如根据施工技术采取针对性地管理措施,对企业施工人员进行专业的技术培训,规范施工人员的操作规范,做好施工技术相关的记录工作。外业主要是指通过分析建筑项目完成施工技术准备工作,并针对施工项目制定相应的施工技术方案,此外,还需要更新施工技术,及时淘汰旧技术,引进先进的建筑施工技术[1]。

3 建筑施工技术管理常见问题

笔者结合多年工作经验,总结了建筑施工技术管理过程中的常见问题,见表1。

表1 建筑施工技术管理常见问题

3.1 管理组织体系不够完整

目前常见的建筑企业规模大小不一,不同规模的建筑企业所配备的硬件和软件设备也不尽相同。一般情况下,建筑行业常见的体制为总分包形式,所以在建筑企业内部建立施工技术规范具有一定的难度,且建立一套完整的规范管理体系工程量很大,十分困难。对此,建筑项目总承包单位采取的技术管理方式是建立在分包合同的基础上,以分包合同作为总承办企业与分承包企业之间的关系枢纽。

虽然总承包单位制定了一系列的管理措施,但是承包单位的软件设备和硬件设施难以满足施工技术要求,就无法真正落实总承包单位所制定的技术管理措施。另外,若分包公司不能按照施工技术要求完成相应的原材料采购、储存等工作,不但会影响工期,还可能会增加施工成本,对施工企业的经济产生不良影响。总之,如果不在建筑企业实施完整的管理体系,建筑项目在不同企业之间的交接过程中就容易出现问题[2]。

3.2 施工制度体系不够健全

建筑企业众多,不同的企业所采取的施工技术不尽相同,施工水平也参差不齐,甚至一部分企业并不具备满足国家要求或者地方标准要求的施工技术水平,更不用说完善的监管部门、管理制度或管理机制了。这类企业内部往往缺乏专业的技术人员,缺乏专门负责技术岗位对接工作的人员,建筑企业不能按照施工技术责任对企业员工进行职务划分。这样一来,在建筑企业内部就会出现部分建筑环节没有专人负责或者部门建筑环节出现了多个负责人的情况,企业不能真正的实现责任到岗、责任到人。久而久之,就会出现很多不负责任的现象,影响建筑项目的施工质量或施工进度。

目前还存在少数建筑单位没有在企业内部建立施工管制体系,并且还有少数建筑单位虽然按照相关要求建立了施工管理体系,但是整个施工管理制度存在较大的缺陷,无法真正发挥作用,就算按照规章制度进行施工,也难以满足项目建设的需求。部分建筑单位的施工人员缺乏专业的技术培训,在施工过程中存在着操作不规范的问题。施工人员的安全教育不到位,在施工过程中对安全的重视程度不够,这些现象都是建筑企业安全技术比较低的表现[3]。

3.3 技术规范管理不到位

建筑企业内部不够重视建筑施工技术的运营管理,并未按照建筑项目操作规范与作业指导中的要求对施工人员进行技术约束。一般建筑企业内部的施工人员文化程度参差不齐,有些员工文化水平较高,但很多都是文化水平不高的工人,对一些管理和规范并不了解,而企业也没有采取针对性的培训措施,导致建筑企业技术规范管理不到位。

4 建筑施工技术管理优化措施

4.1 提高建筑施工技术管理组织体系效率

在建筑企业内部建立行之有效、适用范围广的建筑施工技术管理组织体系,将不同层次的总承包企业和分承包企业的具体水准考虑在内,然后将完善的管理体系传播到不同的分包商,用新的、先进的管理体系替代之前的以分包合同为纽带的管理体系。

定期组织企业员工进行技术培训,重点培训建筑施工技术流程。在对建筑项目进行分包处理时,具体落实工程技术管理责任,将项目的管理责任具体到每个分包商,再具体到每个人。建筑项目完成施工验收前,需要做好各项技术管理工作,即使是项目后期也要做好工作人员的调度以及各个部门之间的协同工作。时刻重视企业员工的管理和人员储备,做好员工技术和安全培训工作,不同岗位的工作人员需要具备相应的职业素养与安全意识,时刻保持警惕[4]。

4.2 完善建筑施工技术管理制度

建筑企业要始终遵守国家规定,服从国家领导,从实际出发,针对施工项目制定符合要求的施工技术管理方案。特别是关键环节的限制需要得到确认,同时还需要完善企业具体作业指导书,并将相关条例和准则作为规范,时刻要求工作人员按照要求和规范开展项目施工。

4.3 强化监督工作

建筑项目施工过程中,需要将责任具体落实到个人,施工监督环节需要得到应有的重视。将施工安全问题加入操作规章制度中,一旦出现因个人不遵守相关规定,影响施工质量或者施工进度的情况,要及时纠正。同时,注意观察施工技术、施工物资、人员配备以及施工组织等相关因素,为建筑项目的开展创造必要的条件,要在保证施工质量和安全的前提下连续、均衡的开展[5]。

5 建筑施工技术管理优化事项

建筑企业完成施工技术管理方案的制定工作后,需要针对不同施工企业的具体情况,比如硬件配置、软件配置、人员配置等,结合业主建议,在满足国家相关规定的前提下,科学开展项目施工。建筑企业引进新的施工技术前,必须经过试验检测其满足相关要求后,才能实际投入使用。新的技术管理措施在使用过程中需要与实践相结合,理论联系实践,二者不可背离。建筑企业实施技术管理的前提就是要做好各项基础工作,不能一味地追求重点控制,而忽略了根本的问题。

不同的建筑项目情况也不相同,实施技术管理措施前,需要结合施工项目的具体情况落实各项分工协作内容,从而为企业施工提供相应的服务。随着建筑行业的快速发展,企业之间的竞争也呈现了白热化趋势,各个建筑企业技术管理水平参差不齐,很多企业虽然具备雄厚的技术、资金支持,但是疏于管理,领导意识不到管理的重要性,管理意识淡薄,企业不仅无法在竞争中显示出应有的优势,反而在竞争当中处于被动地位。

6 做好人才选拔工作

为了进一步优化人才管理工作,企业必须任用具有专业资格的技术负责人才,并配以健全的技术管理制度,更好地促进企业发展。建筑企业要明确工作人员的义务和权力,并通过强化技术人员专业能力、精神思想、职业道德方面的培养工作对人才进行教育。同时,还要借助系统化的培训,不断提升其专业技术素养,让其更好地适应社会和时代发展需求。此外,建筑企业还要借助技术创新工作不断优化其生产和经营管理模式。技术创新是企业发展的必经之路,在新的技术和新的生产经营设备加持下,一方面可以大幅提高企业的产品附加值,另一方面可以不断提高企业在市场中的地位,提升企业的市场竞争力,让企业通过自我提升的方式找到自己的市场。当前很多建筑项目必须要在新的技术支持下才能顺利实施,只有建筑企业掌握了核心技术,才能不断占领市场,才能让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取得一席之地。

7 结语

建筑企业想要提高施工的整体效率,需要完善企业的技术管理体系,降低企业施工成本,提高企业施工质量。随着房地产行业的快速发展,建筑企业如雨后春笋般涌现,想要在这样的环境中取得较好的发展,必须完善企业施工技术管理体系。建筑施工技术管理优化时,需要强化技术管理组织体系,完善技术管理制度,规范各项施工操作,使建筑项目施工技术在不同的施工环节都能得到有效的监督。总之,做好建筑施工技术管理工作对于建筑企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猜你喜欢
建筑施工建筑施工
《北方建筑》征稿简则
北方建筑(2021年6期)2021-12-31 03:03:54
建筑施工及加强建筑施工安全管理
土木工程建筑施工技术创新
建筑施工管理工作探讨
土木工程建筑施工技术创新初探
土木工程施工技术创新探讨
关于建筑的非专业遐思
文苑(2020年10期)2020-11-07 03:15:36
建筑的“芯”
现代装饰(2020年6期)2020-06-22 08:43:12
土木工程施工实习的探讨与实践
扶贫村里施工忙
河南电力(2016年5期)2016-02-06 02:1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