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东营市利津县第三实验幼儿园 田文娟
尊重儿童天性、回归生活、回归游戏本真是我们幼儿教师一直追求的。在全省“以游戏为幼儿基本活动”的大背景下,我园将发展适宜性的户外自主游戏作为这一阶段的研究重点。户外自主游戏是幼儿在户外游戏环境中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要,以快乐为目的,自由选择、自发交流、自主发展的积极主动的游戏过程。这个过程中,孩子们的天性得以释放,生长的力量得以展现,更感受到了“自由、自主、创造、愉悦”游戏精神所带来的乐趣。
9月16日户外区域活动时,我和孩子们一起来到天然泥巴区,这里有足量的黄河红泥以及各种辅助玩泥的工具和材料,孩子们可以随心所欲地玩出自己所想到的一切玩法,如泥塑、泥雕、拓印、摔泥炮等。孩子们和往常一样,自由结伴、自主选材,热情高涨地投入到创意游戏之中。小颖从草地上捡来一些小树枝,还有梧桐树上掉落的叶子和梧桐果,她准备为欣欣做一个可爱的生日蛋糕,因为今天是欣欣的生日……时间过去了十多分钟,有几个小男孩引起了我的注意,他们围拢在一棵树下,很认真的样子——我有些好奇,悄悄走上前,想一探究竟,“我们在挖一条黄河!”爽快的小宇兴奋地向我汇报。由此,一项浩大的挖掘工程自发地拉开帷幕。
挖黄河的孩子越来越多,忙得热火朝天,皓皓发现部分工具不适合于挖土,于是和几个小伙伴来到工具房寻找合适的挖土工具。各种形似的小铲子齐上阵,孩子们很快就挖好了一条长约150厘米、宽约20厘米的“黄河”,可是大家似乎对这条小小的“黄河”不太满意。骏骏说:“这也不像黄河呀,我走过黄河大桥,黄河可宽了,水特别大。”“那我们再挖宽一点吧。”孩子们决定继续挖,越挖越宽,直到黄河接近椭圆。由于时间关系,活动告一段落,可孩子们的兴致不减,回活动室后还一直继续着与“黄河”相关的话题。
黄河流经我们的家乡,所以孩子们对黄河近景很熟悉,但从活动中可以看出孩子们对黄河全貌却是陌生的。于是我搜集黄河全貌图片供给孩子参考,图片引起了孩子们的注意。“弯弯曲曲的像一条小蛇。”“是长条形状的,像一条被风吹起的丝带。”孩子们纷纷描述自己所见。我说:“这就是黄河。”孩子们有些惊讶,说道:“我们挖的黄河和这个一点都不像,我们应该再挖长一点。”
孩子们联想到之前挖的“黄河”,制定了下一步挖黄河的计划——加长。那么往哪个方向挖呢?大家决定前往天然泥巴区规划挖掘线路,经过实地勘察后孩子们决定沿着弯曲的小路继续往前挖。但是在挖的过程中孩子们又遇到了新的问题,每个人都想沿着“黄河”的一端继续向前,你一铲他一铲地争抢着,导致有的孩子无从下手,这可怎么办呢?
这时孩子们需要外部助力,于是我对站在一旁的翔翔说:“你们想挖一条什么样的黄河?挖到哪里?能画出来吗?”翔翔沿着“黄河”一端向前画了一条很长的弯弯的线,夏天立马提着铲子来到线旁挖了起来,边挖边喊:“莀莀,那里太挤了,我们从这里开始挖吧!”这引起了大家的注意,同伴学习产生了效应,几个孩子也赶到线旁,说:“对,咱们一块(段)一块(段)地挖,然后再挖通它们!”孩子们恍然大悟,纷纷效仿。
活动后,我将拍下的现场照片展示给孩子们看,让孩子们更直观地回顾游戏、梳理经验。此时有孩子发现,挖出的泥土随意堆积在河道两旁,显得杂乱。于是大家开始思考“土往哪里运?用什么运?谁来运?”等问题。
9月20日的早操结束后,孩子们迫不及待地来到“黄河”旁开始运土,有了计划,行动起来就不会漫无目的。小车需要越过河道,可河道太深,车轮陷在里面,每次都需要几个人合力抬出来,费时费力。骏骏观察了很久,说:“我们搭一座桥吧!”孩子们到处搜寻合适的材料,最终选择了一个拱形塑制玩具,但由于坡度太大,小车推不上去,又经过几次对比并更换材料尝试后,桥终于搭好了。“两辆小车走一座桥会打架。”“人过河也要走桥的。”于是第二座、第三座小桥诞生了,孩子们来来往往使得桥上无比热闹。河道挖好了,孩子们往里加水,可大家发现河道两旁的泥土会被加入的水冲到河底,河面越来越宽,河道出现了塌陷的现象,许多水甚至漫过河道涌上地面。孩子们连忙挖出河底的泥来加固加高两旁的河道,可随着水的加入,泥土还是会流失……有孩子过来向我求助,我认为再多的语言描述也无法达到直接感知给孩子带来的冲击,于是提出建议:请家长周末陪孩子一起去黄河边实地观摩,并请孩子们拍下自己认为对我们的工程建设有帮助的照片。
孩子们通过实地观察有了很多想法。9月23日,孩子们将拍下的照片及自己的发现与同伴进行了分享交流,最终得出结论——黄河两旁修建了黄河大坝,防止水漫上河岸;还有的孩子搜集了水库河道的修葺图——河道和河底用石头铺垫可以防止土流失。有了这些发现,孩子们之前遇到的困难迎刃而解。
孩子们跃跃欲试,翔翔主动担任“工程总指挥”,骏骏自告奋勇搜寻铺河道用的石头,泽泽和小宇负责铺河道。他们决定从“黄河源头”开始,将漂亮的鹅卵石从上往下摆放,但光滑的鹅卵石总是滚落,尝试多次依然没有成功。小宇有点气馁,便向我投来求助的目光——我对他说:“你遇到什么事情了吗?”小宇说:“石头总是滚下来,怎么办呢?”我说:“人多力量大,咱们问问其他小伙伴有什么好办法吧。”于是我召集孩子们一起出谋划策。“使劲压一下石头,把它压到土里。”“像搭高楼一样,先垒下面,再垒上面。”“我见过铺石子路,要用泥浆把石头黏住。”小宇选择了从下往上垒的方法继续尝试,这时其他孩子也在多段河道同步开始施工……
泥塑桌旁忙碌的女孩们给我们送来了黄河红泥制作的房屋和小人,摆放在黄河岸边,说:“这就是住在黄河岸边的我们!”
游戏自主生成时,教师是顺应兴趣还是简单制止取决于教师的教育观念和教育立场,以及对活动现场中安全性的观察。从“儿童为中心”的角度出发,教师应给予幼儿更多的理解和支持,给孩子们提供更加自主宽松的游戏空间。自主游戏中的“放手”并不是放任,虽然幼儿是游戏的主角,但教师作为游戏的支持者,在游戏中应密切关注幼儿的游戏状态、解读幼儿的游戏需要,适时介入、适当推动游戏的发展。
案例中,幼儿挖出“椭圆形”的黄河时、在加长黄河不知从何下手时、在河水漫上河岸时、在石头滚落河底时,我一步一步引导幼儿解决难题、克服困难,孩子们通过自己的努力获得成功,这也是对他们游戏能力的肯定。
“计划—工作—回顾”的循环过程是课程的发动机。对孩子们来说,“回顾”既是对游戏的回忆、反思、经验梳理,又是对下一步游戏的引导、计划,在提升幼儿游戏经验、增强幼儿参与活动自信的同时,又对后续游戏活动的开展予以铺垫。在这一系列游戏活动的开展过程中,回顾是一个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通过游戏回顾孩子们习得了挖坑运水的技巧,解决了“土往哪里运”“河坝怎样搭”等难题,增长了黄河相关知识,收获了合作、创造、探究等经验。
虽然“黄河大工程”已经持续开展两周,但孩子们的热情依然高涨,每次都带着新的目标和计划出发,我将带着机智、鼓励和信任陪孩子继续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