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雪
陕西师范大学
文徵明,生于明宪宗成化六年 (1470),卒于明世宗嘉靖十八年(1559),年九十岁。原名壁,字征明,后以字行,号衡山居士,世称“文衡山”,长洲(今江苏苏州市吴县)人。自文徵明祖父文洪起家族文人气质尽显,文徵明父亲文林曾任温州永嘉知县,博学多识,著有《文温州集》十二卷。父亲文林友人众多且皆是当时一代名流,所以在父亲及其友人吴宽、沈周、李应祯的影响下,文徵明在诗文书画各个领域均有涉猎,并有颇高成就。良好的家世所营造的得天独厚的教育背景为文徵明日后的绘画艺术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其诗宗白居易、苏轼,9岁时文受业于吴宽,书法受教于李应祯,20岁时画以沈周为师。在诗文上,与祝允明、唐寅、徐真卿并称“吴中四才子”。在绘画史上,与沈周、唐寅、仇英合称“吴门四家”,是明代中期文人画“吴派”的开创者[4]。
明代商品经济繁荣,形成了“弃儒从贾”的新趋势。传统儒学的价值取向也发生了方向性的改变,早期的儒学目的在于为统治阶级培养合格的官吏,当时社会奉行“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学而优则仕”的正统理念。到明代中期,陈献章的“天地之物尽在我”,湛若水的“万世万变皆本于心”的“本心”思想和王阳明的“心外无物、心外无理”等思想开始受到社会关注,这种新儒学是以由王阳明的心学做主导,并在明代迅速发展成为主流的文化思潮。应当注意的是阳明心学之所以成为新儒学是由于王阳明站在儒家原则下批判吸收了佛教禅宗思想的智慧,这才开创了儒家心学的新奇气象。[7]到了明代,儒释道出现三教合流的局面,文徵明正是在这样的文化背景下成长起来的。
根据文徵明现存的绘画统计,他做了大量的园林绘画,这与明代当时的社会背景有关。在明代初期,朱元璋颁布“造园禁令”,明中期哲学家、教育家湛若水在其著作《格物通》中对明太祖的禁奢条令作了点评,赞颂其提倡崇俭的美德,“圣子神孙万世之益守法也”,因此明初苏州的造园活动一直处于低迷状态。
到了明代中晚期,随着禁令的解除和江南地区商业经济的繁荣,促进了人们消费水平的提高,文人阶层对物质文化的追求也越来越高,造园成了文人阶层竞相展示财力和品味的舞台而日趋兴盛,园林文化处于由俭入奢的时期,”凡家累千金,垣屋稍治,必欲营治一园。若士大夫之家,其力稍赢,尤以此相胜。大略三吴城中,园苑棋置,侵市肆民居大半”。这样一来园林也逐渐从生产的功能转向审美的功能。园林的兴建为文人提供了一个清雅儒静的好去处,众多文人燕集于此,品茗赋诗、书画切磋、弹琴弈棋,在相互往来之中彰显出他们对于前人“雅居”的向往,并借此抒发胸中之逸气。在这一文化环境之下,自然促生众多气质超逸脱俗、文质儒雅的名人逸士。反观从另一角度来看,园林文化下造就的才子又在潜移默化中推动了以园林为题材的绘画创作。园主为了提高自己的品味,会邀请当时有名的画家为其园林作画,在平日里邀请朋友来园林游玩时拿出来供大家欣赏,从而提高自己的声望。这样一来园林题材的绘画越来越受到文人墨客的重视了。再加之造园技术的日臻完善,使得苏州园林的发展在明代达到高峰,据《苏州府志》统计苏州园林在明代多达271处。[6]
园林可以看作是微缩的自然山水,明代中期有“芥子纳须弥”“壶中天地”的说法来形容园林的精致典雅与小中见大的特征。这也是园林题材备受文徵明热衷的原因之一,其对于园林题材画的创作可以说是他精神的寄托和思想的表现,是他追求闲云野鹤、悠然恬静的生活理想的自然流露。文徵明一生创作了多幅园林绘画作品,主要以园林为背景,描绘园林中的书斋、雅集、鉴赏、品茶、静坐等日常生活状态,以表现文人阶层在园林中雅居、隐逸的生活场景。主要的代表作品有:《拙政园三十一景图》《洛原草堂图》《东园图》《真赏斋图》《猗兰图》《深翠轩图》《兰亭休褉图》《中庭步月图》等。接下来以《拙政园三十一景图》为例探究文徵明园林绘画作品当中的思想境界与美学精神。
1.《拙政园三十一景图》的创作语境
嘉靖六年春,文徵明辞去了官职,返回苏州,在旧宅东舍,筑室玉磐山房,专修文事。文徵明与拙政园园主王敬止交往甚多,因此应王献臣的邀请,为其园林作《拙政园三十一景图》。嘉靖十年左右,文徵明作拙政园诗咏三十首,同年绘制完成三十一景图,并分别将诗作提于各景图上。三十一景图分别包括“槐雨园亭图”“若墅堂”“倚玉轩”“小飞虹”“梦隐楼”“繁香坞”“小沧浪”“芙蓉隈”“意远台”“钓䂬(gǒng)”“水华池”“深净亭”“志清处”“柳隩(yù)”“待霜亭”“怡颜处”“听松风处”“来禽囿”“玫瑰柴”“得真亭”“蔷薇径”“桃花沜(pàn)”“湘筠坞”“槐幄”“槐雪亭”“尔耳轩”“芭蕉槛”“竹涧”“瑶圃”“嘉实亭”“玉泉”[8]。此景图目的不在于客观描绘整座园林,而更强调画作的艺术性,表现个人对拙政园的游览体验,也是对自己心中理想园林的描绘。
2.《拙政园三十一景图》疏朗幽隐的构图
《拙政园三十一景图》描绘了拙政园三十一个景点,各幅画面独立成章,一图一景,一景一境,达到情景交融的境界。在景图描绘中,水是画面中极其重要的构成要素,可见拙政园以水景为主要景观。宽阔的水路、平静的水面使得画面呈现出清新、幽静的氛围。“小飞虹”“志清处”等十八景观都是秀灵水景的体现。另外画面的大面积留白也是文徵明园林山水画的一个重要特征,留白处理不仅形成虚实对照,而且营造出空灵、幽远的气象,使观者在欣赏画面时常常陷入画面所笼罩的情感当中,对之抱以无尽遐想。而以“平远”为主的俯视、平视的取景方式和较低的地平线更能体现其诗性的审美空间。
3.《拙政园三十一景图》秀逸缜密的笔墨
文徵明的山水画在风格上大体有“粗”“细”两种面貌。而恪守儒家审美风范的文徵明自然以“细”笔见长。《拙政园三十一景图》就是其细文的杰作,每幅画不仅构图上十分严谨缜密,而且用笔精细而劲利,沉重而文静,俊逸而秀润,设色也十分古雅而润秀。不过,文徵明虽用笔严谨,但并不是刻板的描摹,而将沉稳的性情与自我的艺术追求融注于笔端,因此他的画面具有一定的写意之趣。也有较为急速、粗细变化丰富的书写式线条,笔意简淡。独到的用笔方式使他的作品形成了自己淡雅平静的个性特征,也凸显出文徵明心无杂念的心境。如《若墅堂》, 从题诗中看“不出城郭,旷若郊野”,故曰“若墅堂”表达了园主追随先贤归隐于林园中的雅居生活。作品中刻画的城墙,造型简练,用细笔勾勒出屋宇的外轮廓,同时采取淡雅的艺术手法处理画面,用笔更是变化丰富严谨工细。近景中的树木、山石用浓墨点染,远景用淡墨晕染,创造出一种诗意的淡远空间。[1]
自唐代张彦远起就特别强调画家的身份,他说:“自古善画者,莫非衣冠贵胄、逸人高士,振妙一时,传芳千祀,非闾阎鄙贱之所为也。”可见,张彦远认为绘画艺术只有“衣冠贵胄、逸人高士”才有资格从事。原因有二:其一,闾阎鄙贱只是擅长描摹形貌而无气韵。其二,闾阎鄙贱功利性的作画,与儒家君子人格要求:“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相违背。因此,画家主体的人品修养慢慢就发展成了画家有无资格从事绘画创作的前提要求了。北宋郭若虚也说道:“人品既高矣,则气韵不得不高。”到明代这种对画家人品身份的强调同样受用,认为主体修养和胸襟对于绘画创作起着本源性的作用。观纵文徵明一生,他的人品历来为人所重,朱彝尊说:“先生人品第一、书、画次之。”从这句话可以看出,文徵明能德高望重而成为吴门画派的领袖人物,不单是他的艺术才气,更归功于他清高雅正的人品。
文徵明从不攀龙附凤,向来拒绝为官绅、商人或外国使者作画,对知己好友或来访者求画者几乎有求必应,导致:“四方乞诗文书画者接踵于道,而富贵人不易购得片楮。”[5]再如弘治十一年,文徵明与好友唐寅同试应天,结果唐寅中乡试第一,而他再次名落孙山,对于这件事如果是心境稍有不平的人必然会产生怨天尤人的失落与苦楚,但文徵明却没有这样做,他只是回家中,整理旧作诗稿,究其原因还是他的思想中深受儒家“中庸”影响居多,使他无论在什么情况下,都是那样平和的面对一切,依旧如故地读圣贤书、做圣贤事,遵循一个“儒者”风范。[2]也正是这种开阔的胸襟才使他的画中充满了雅逸于与世无争的淡泊之美,倘若是心胸狭窄、迂腐之人,其绘画作品中也许多的是戾气与俗不可耐吧。
“达则为孔明,穷则为渊明”的思想贯穿了文徵明的一生。儒家的积极入世思想始终是文徵明处世的宗旨,正是由于他抱着这种有功于国家,效忠于明主的念头。他积极参加科举考试,虽然仕途不顺,但他屡败屡试,这种精神正是他积极入世的真实反映。文徵明积极出仕有两个主要目的:一为儒家入世达济天下的理想,欲以仕途来有所作为;二为通过出仕的方式确认自己作为文人的自我认可感。但是出仕就立即碰到了身份认可上的反差与无奈,进而由此感到效忠于国家的希望再次破灭,便不得不以归隐来消除内心的苦闷与无奈。[3]在辞官归隐的日子里,文徵明着迷于“静坐”,研修道教经义,认为静坐可以在冥想的过程中净化自我心灵,从而达到修身的目的。文徵明的《拙政园三十一景图》中有十张册页与此题材有关,这些册页是其当时心境的写照。
文徵明博学多才,学养深厚,他的园林绘画作品表达了他对园林的理解以及他内心深处的精神寄托。为好友王献臣绘制的《拙政园三十一景图》是一幅绝佳的艺术大作,不仅真实地再现了园林的原貌而且在绘制过程中表明了自己与园主共同的追求-归隐的雅居生活。文徵明作为明代中期重要的文人画家,深受当时儒释道三教合流思潮的影响,不过儒学的影响始终站在最高的位置上,贯穿了文徵明一生,在其人品修养和为人处世观念方面都有所体现,从而影响着文徵明的艺术创作理念。这印证了郭若虚所说:“人品既高矣,气韵不得不高,气韵既高矣,生动不得不至”这句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