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黄河文化元素数字化艺术传播创新路径研究

2021-08-31 07:08张博文孟晓辉

张博文 孟晓辉

摘要:黄河文化元素的数字化艺术传播指基于黄河文化元素内涵,创作出数字化艺术作品,并借助数字化艺术传播媒介进行的一切艺术传播活动。当前黄河文化元素的数字化艺术传播还处在低水平发展阶段,亟须推动其高质量发展。根据SMCR模型,黄河文化元素的数字化艺术传播应增强信源传播力,实现精准传播;加强数字化艺术传播规范化和标准化建设;提炼形态化符号语言,注重数字化艺术转译;利用新技术通道,打造沉浸式体验。

关键词:黄河文化;数字化艺术;SMCR模型;精准传播;艺术转译

黄河流域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是五千年华夏文明的根源,黄河被誉为中华民族的“母亲河”。2019年,习近平总书记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上强调:“黄河文化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深入挖掘黄河文化蕴含的时代价值,讲好‘黄河故事,延续历史文脉,坚定文化自信,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凝聚精神力量。”[1]2020年,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六次会议上关于宣传、弘扬黄河文化强调:“要实施黄河文化遗产系统保护工程,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黄河文化旅游带,开展黄河文化宣传,大力弘扬黄河文化。”[2]2020年不到一年时间,习近平总书记四次考察黄河并发表重要讲话,提出不仅要传承黄河文化的悠久历史,更要深挖黄河文化的新时代的内涵,弘扬新时代黄河文化精神。正所谓“世易时移,变法宜矣”,传承弘扬黄河文化要与时俱进,结合新时代背景,运用数字传播手段,以创新推进黄河文化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光彩和新的生命力。“讲好黄河文化,传播好黄河声音”成为新时代需要探讨的重要课题。

目前,学界对于数字化艺术传播的研究较少,探讨如何借助数字化手段对传统文化进行艺术化的再创造尚未深入。

鉴于此,本文拟在分析黄河文化元素数字化艺术传播内涵、现状和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运用SMCR模型,确定其构成元素,并借此探讨其创新路径,以供参考。

一、相关概念界定

1.数字化艺术传播

在传播学中,传播是指人与人之间通过符号传递信息、观念、态度、感情,以此实现信息共享和互换的过程[3]。依据传播学对传播的界定,可以将艺术传播理解为借助一定的物质载体和传播方式,将艺术作品或艺术信息传达给受众的过程。显而易见,艺术传播的发展离不开传播媒介的发展,“从一定意义上讲,传播媒介的进步史,就是一部媒介推动艺术传播的历史”[4]。从口头传播到文字传播,从印刷传播到电子传播,再到如今的信息传播,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催生了数字化模式,也深刻影响着艺术的表现形式和传播方式。

作为数字化艺术与艺术传播相结合的新领域,数字化艺术传播泛指新媒体背景下,以数字科技为介质,通过数字化传播平台所进行的一切艺术传播活动。数字化艺术传播是呈现多种信息的载体和表现形式,是直接作用于人感官的文字、图形图像、动画、声音和视频等各种媒体融合现象的统称[5],主要由数字化艺术作品、数字化艺术传播媒介、传受关系等要素构成。其中,数字化艺术传播媒介可以依据媒介的功能分为两类:一是将艺术交流等活动作为目的的数字化传播平台,如移动终端、互联网平台、数字博物馆等;二是以媒介技术本身为创作内容的艺术作品,如一些虚实艺术、装置艺术、互动艺术等。

2.黄河文化元素数字化艺术传播

黄河文化是以黄河流域的地域文化为核心的文化元素综合体[5]。从地域上来看,黄河的上、中、下游都形成了地域特色鲜明的文化类型,如河套文化、先秦文化、河洛文化、齐鲁文化等;从时间上来看,黄河文化涵盖了上至万年前的旧石器文化,直至今天的现代文化,并以裴李岗文化、仰韶文化、龙山文化最为发达;从文化属性上看,黄河文化包括了农耕文化、草原文化、丝路文化、少数民族文化、海洋文化等。黄河文化跨越了时间和空间,包罗万象,呈现出连续性、根源性、正统性、包容性、创新性的特征[6]。总体而言,黄河文化是华夏民族在黄河流域开展各种与自然进行交互实践活动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其所具有的文化精神在当今社会发展中拥有更丰富的内涵。

文化元素是指传统文化或文化遗产的基础构件和象征符号[7]。黄河文化元素是象征化、意象化和提炼化的符号,反映了黄河流域历代人的集体记忆和相近的情感,具有弘扬传统文化精神、传承华夏历史文明、增强民族自信、坚定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信心的文化价值和教育价值。

在数字媒体快速发展的今天,黄河文化元素的数字化艺术传播,泛指基于黄河文化元素内涵,创作出数字化艺术作品,并借助数字化艺术传播媒介进行的一切艺术传播活动,

使黄河文化在当代以一种良性、可持续发展的形式传播下去。这有利于高质量弘扬黄河文化,促进黄河流域文化、旅游产业升级,引领文化发展,增强民族自信,实现我国国家形象由“自塑”到“他塑”的跨越,助力提升我国文化软实力和国际地位。

二、黄河文化元素数字化艺术传播现状

在数字化产业快速发展的今天,以移动智能手机、门户网站和数字电视等为代表的新媒介共同构建了新的数字媒介环境,以微信、微博、短视频等为代表的新兴社交媒介异军突起,成为信息传播的主要平台。新媒介极大地改变了人们的生活状态和信息传播方式,也为传统文化的转型提供了广阔的空间[8],使文化的存在形态不断向数字化转变。

近年来,一些旨在传播黄河文化的手机移动程序、影视艺术、电视综艺、动漫游戏等各种数字化艺术形式不断发展与成熟,使得黄河文化中所蕴含的传统文化元素在新时代焕发了蓬勃的生命力,并且为黄河文化的数字化艺术传播提供了新思路。

河南省文化和旅游廳联合腾讯文旅推出首个河南非遗数字馆官方微信小程序“老家河南 黄河之礼”[9],其应用设置多个融合黄河文化元素的趣味线上互动体验板块,可使用户感受“科技+文化+艺术”带来的移动数字化非遗交互体验。“互联网+传统文化”产业的飞速发展,尤其是以移动交互软件等为主的新兴艺术传播渠道为黄河文化元素的数字化艺术传播提供了新路径。

2020年中国金鸡百花电影节期间,涌现出一系列以黄河为主线的电影,电影节还特别策划了三部公益主题短片《你好吗》《一颗种子》和《云上致富路》[10],这三个发生于黄河岸边的故事分别对应“抗击新冠疫情”“黄河精神”“脱贫攻坚”三个主题,黄河文化元素贯穿始终。浙江卫视推出的人气户外竞技真人秀《奔跑吧·黄河篇》以黄河生态经济带沿线地区为依托,跑进黄河上中下游沿线重要城市。该节目将黄河文化元素与游戏、直播带货扶贫等相结合,以明星和综艺流量带动更多的人去了解黄河文化,展现黄河流域的重要地位,描绘黄河生态经济带城市文化之美[11]。

但我们也必须看到,由于历史、自身的特殊性、当下的快速发展、变革的新技术和新的社会形态等原因,黄河文化元素数字化艺术传播尚处于低水平发展阶段。目前存在的比较突出的问题有:缺乏对目标受众的传播培育和分层,目标受众对黄河文化认知不足;黄河文化呈现多元一体的特征,但整体来说黄河文化资源较为分散,虽近年来已开展了保护、传承、展示等活动,但尚缺乏对相关图片、影像、非遗代表作品的系统的数字化整理;对黄河文化的特色缺乏足够认识,其数字化艺术传播发展不均衡;对黄河文化的经济、文化价值挖掘不够,

其数字化艺术设计及艺术产品的转化质量不高;

受众与文化元素间的信息交互力度不够,其交互、体验、反馈与二次自主传播的参与性较弱,无法形成完整的传播链条。

三、黄河文化元素数字化艺术传播构成要素

黄河文化元素数字化艺术传播本质上是信息传播,在这里我们引入美国传播学家贝罗的SMCR 模型来分析其构成要素。该模型综合了哲学、心理学、语言学、人类学、大众传播学、行为科学等理论,把传播过程分解为四个构成要素:信源(source)、信息(message)、信道(channel)和受传者(receiver)[12],这对理解黄河文化元素数字化艺术传播构成元素和探讨黄河文化信息傳播策略有很大帮助。

1.信源——信息传播者

在黄河文化传播过程中,信源即信息传播者,其包括黄河文化的相关保护部门、各地文化主管部门、新闻媒体和普通大众。根据SMCR模型,从信源的传播技术上看,新时代黄河文化元素的传播必定要与科技相融合,数字化的采集与存储技术、人工智能、虚拟现实技术等都可为其提供技术支持;从信源的态度上看,信息传播者能否主动、自觉、充分了解自己的传播内容、传播目的和传播对象,是黄河文化传播能否取得效果的关键;从信源的知识和文化上看,信息传播者与信息接收者的文化程度对黄河文化元素的传播影响很大;从社会系统上看,国家政治、经济、文化制度是影响黄河文化传播的外部环境,良好的社会氛围有助于提高传播者的传播意识,强化传播效果。

2.信息——传播内容

在SMCR模型中,信息作为传播的客体主要包括内容、符号和处理。在黄河文化元素传播过程中,信息传播者需要将其“编码”,将黄河文化的内容、结构与成分予以艺术化呈现。信息传播者可根据不同的文化载体,如语言、图像、视频、音乐等,呈现出黄河文化元素不同的表达方式,以更加具象化的形态激发接收者的共情效应,促使其理解黄河文化的内在价值。当然,信息传播者对内容、符号的处理方式也会影响到信息传播的接受度和传播效果。

3.信道——传播渠道

信道作为信息传播的通道,主要指文化传播的技术通道与表现形式。早期黄河文化元素的传播因时间、地点、空间、人力、物力等多方面的因素,制约其传播的广度和深度。新时代的数字化艺术传播则可打破这些制约,通过数字媒体,打通受众的视觉、听觉、嗅觉、触觉和味觉等通道,从而使黄河文化得到全方位的有效传播。

4.受传者——信息接收者

受传者是影响信息传播效果的关键一环。受传者的传播技术、态度及其黄河文化方面的相关知识、文化与社会背景等,对其接收黄河文化信息并做出相应反馈具有重要影响[13]。而且,受传者除被动获取信息外,还可对信息进行反馈和再传播。在传播过程中,信息可能会受损,也可能会被再次“编码”,原来的受传者就会变为新的信源,原来的信源则会变为新的受传者,实现信息交互。所以,黄河文化元素数字化艺术传播应注重大众对于信息的感受程度,加强与大众的互动联系,激发其主动吸收和传播黄河文化。

四、黄河文化元素数字化艺术传播的创新路径

根据贝罗的SMCR模型,黄河文化元素的数字化艺术传播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增强信源传播力,实现精准传播

新时代数字化传播所具有的互动性、开放性、及时性、兼容性和延展性等特点,使人与人、人与物、人与社会更加紧密地相连,传播者和受传者之间的传统关系由过去的单向传输变成了双向、交互传输,传播模式也由“中心化”的传播转变为“去中心化”的传播,受传者的社会传播力量正在不断加强。

其一,增强传播者的使命感和责任感。传播者是文化传播的主体,在传播中处于最核心的地位。黄河文化元素的数字化艺术传播者中既有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也有热爱传统文化并具备一定传统技艺的艺术家,如书法家、国画画家、设计师、戏剧大师等。他们具有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能使黄河文化元素数字化艺术传播在视觉图像上得以完美呈现,应增强其传播黄河文化的使命感和责任感,提高其对中国传统文化精髓及其所蕴含的精神在当下社会语境中进行现代化传播的能力。

其二,对受传者进行精准传播。在黄河文化元素的数字化艺术传播过程中,应利用好互联网优势,借助大数据等技术充分了解受众,对其进行全方位、立体化的细分,以进行精准定位和传播,并结合互联网的多维传播特性,激发受众主动进行再次传播,从而更加广泛和有效地进行黄河文化元素的数字化艺术传播。

2.加强数字化艺术传播的规范化和标准化建设

一方面,应充分发挥传播者“把关人”的重要作用。在大众文化的制作与传播中,传播者有权决定让受众知道什么,不知道什么;有权决定制作什么,不制作什么;有权对信息资源进行取舍[14]。在数字化艺术传播过程中,传播者需要对以数字化艺术形式呈现的作品能否展现出黄河文化元素的视觉符号精髓,是否表达出其代表的丰厚文化意蕴进行审核和把关,从而决定其能否通过大众传播渠道进入公众视野。例如,作为故宫博物院的主要传播者,单霁翔正是坚守着对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使命,开发出了故宫的数字化展览、VR体验、网络游戏等数字化艺术产品,促使故宫文化成为新时代年轻人喜欢的传统文化大IP。黄河文化元素的数字化艺术传播也需要这样优秀的传播者,深入了解受众的需求,创新文化表达形式,充分运用互联网、大数据等技术强化黄河文化元素数字化艺术的传播力。

另一方面,应建立黄河文化元素数据库,推动黄河文化资源数字化转化。黄河文化元素数据库就是运用数字网络技术,将有关黄河文化的历史、造型、艺术等各项元素以数据形式储存起来并展示在网络“博物馆”中。数据库具有信息实体虚拟化、信息资讯数字化、信息传递网络化、信息利用共享化、信息提供智能化、信息展示多样化等优势,可以使大众不受时空限制进行浏览,还可以自由表达意见、有效互动。黄河文化元素数据库的构建,一是可通过二维、三维扫描技术将平面类、立体类艺术作品采集保存为数字化信息,二是可使用图形处理软件、3D技术修复和完善有所破损的文化遗产,三是可通过数字动画、影像、数字化衍生产品等方式推进黄河文化元素数据库的建设。与此同时,各个相关机构应协同合作,建立起包括文物资源、非遗文化、古都文化、红色文化等要素的黄河文化元素数据库,让更多的公众参与到传播过程中来,真正实现“让黄河文化资源活起来”的目标。

3.提炼形态化符号语言,注重数字化艺术转译

其一,应提炼黄河文化元素的形态化符号语言。为加强黄河文化元素数字化艺术的传播力,应筛选出具有典型性、传播热度高的元素符号,并对筛选出来的黄河文化元素符号进行再创造;结合不同的数字媒体传播特点,有针对性地提炼出现代化的形态化符号语言,即通过艺术设计等创新手段将内在的、抽象的信息融于数字化艺术作品之中和数字化艺术传播的全过程。

其二,应针对黄河文化元素内容进行数字化艺术转译设计。应基于符号学的认知,通过对不同类型黄河文化元素符号蕴含的主题文化准确地解析、转译、再设计,建立传统文化与数字信息的联结关系,探索黄河文化元素图文资源数字化表达、传播的更多可能性。其包括有目的地对黄河文化元素视觉符号的提取、加工,对用户交互行为的解码、编码,以及对黄河文化元素精神和情感的挖掘、演绎。

其三,应将原型叙事与交互叙事手法有机结合起来。原型叙事手法是在对黄河文化元素原型有深刻认识的基础上,深入挖掘其文化题材,并对其进行创造性的应用,营造出具有浓郁的黄河文化元素氛圍的原型情境。这对于加强数字化艺术作品的文化感染力和激发大众对黄河文化热爱的情感共鸣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交互叙事手法是以互动推动叙事发展的一种叙事手法,其充分强调了在“去中心化”的传播变革中普通大众的关键性作用,并在人机的互动反馈中满足用户的心理需求,使其产生沉浸式的使用体验,从而找到感同身受的超强的代入感,增强其对黄河文化传承的认同感。

4.利用新技术通道,打造沉浸式体验

其一,利用新技术,实现情景交互。AR、VR、MR、3D 扫描与重建、动作捕捉等新技术为情景交互方式提供了多种可能,可以将其运用到黄河文化元素数字化艺术的传播中,以此来重新发掘、整合传统文化,促使新颖、多样的传统文化艺术表现方式的产生。

其二,注重碎片化语境,实现信息快速获取。互联网技术的发展满足了受众对信息传播不受时间、空间、地域等束缚的传播诉求,其以便捷高效的传播优势在获得受众更广泛关注的同时,也在推动着信息以碎片化方式进行传播和流动。因此,应充分利用受众的碎片化时间,满足其个性化需求,使受众不受时间和空间限制感受黄河文化的魅力。

五、结语

文化的传承发展是要经过媒介传播来实现的,如果失去传播的空间,其只能默默无声地消亡,带来群体的文化失忆症。当今时代,艺术与数字的“联姻”越来越紧密,传统文化可借助新媒介(如微信、微博、短视频、APP等)对人们生活进行全方位、深入渗透,促进传统文化的有效传播。习近平总书记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为我们传播好黄河文化提供了强大动力。新时代,黄河文化元素的数字化艺术传播是一项系统性工程,也是一项长期性、战略性工作,需要统筹规划,合理布局,持续推进。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上的讲话[J].实践(思想理论版), 2019(11):5.

[2] 习近平主持召开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六次会议强调 抓好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J].资源导刊,2020(1):6.

[3] 夏征农,陈至立.辞海[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9:606.

[4] 曾繁仁.文艺美学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219.

[5] 胡巾煌.数字化艺术传播的媒介特性[J].新媒体研究,2019(5):115.

[6] 侯宗辉.甘肃黄河文化传承利用的现状、问题与对策[J].甘肃政协,2021(1):52.

[7] 李立新.深刻理解黄河文化的内涵与特征[N].中国社会科学报,2020-09-21(A04).

[8] 马中红.新媒介与青年亚文化转向[J].文艺研究,2010(12):104.

[9] “老家河南 黄河之礼”非遗数字馆上线[EB/OL].(2020-12-23)[2021-04-13].http:∥www.rmzxb.com.cn/c/2020-12-23/2744233.shtml.

[10]莫韶华.取材取景河南,徐帆、姚晨和赵薇监制三部公益主题短片点亮电影节[EB/OL].(2020-09-23)[2021-04-13].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678655268111204445& wfr=spider&for=pc.

[11]跑男团花式打卡黄河地标,《奔跑吧·黄河篇》官宣定档[EB/OL].(2020-11-23) [2021-04-13].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684167963700563124&wfr=spider&for=pc.

[12]郑燕林,马诗婧,刘爽. SMCR模式视角下MOOC建设的路径选择[J].中国电化教育, 2014(10):36.

[13]柴昊,赵跃.非物质文化遗产信息传播策略研究:基于SMCR模型的分析[J].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5):141.

[14]赵继伦.论大众媒介权力的滥用及其社会控制[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4):5.

[收稿日期]2021-04-26

[基金项目]

郑州轻工业大学博士科研启动基金项目(2020BSJJ090);河南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2022-ZZJH-145);河南省科技厅重点研发与推广专项(软科学)项目 (212400410284)

[作者简介]张博文(1990—),女,河南省开封市人,郑州轻工业大学讲师,博士,主要研究方向: 数字媒体艺术与信息设计;孟晓辉(1982—),女,河南省濮阳市人,开封大学副教授,硕士,主要研究方向:文化产业、新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