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先贵
摘要:目的:分析在创伤性休克患者中应用早期急救治疗的临床有效性。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0年12月收治的80例创伤性休克患者为研究对象,均行早期急救,分析治疗效果。结果:80例创伤性休克患者经治疗后有1例患者死亡,其他患者均成功治疗并转入急诊重症监护室接受进一步治疗。结论:在创伤性休克患者临床治疗中采用早期急救治疗可保证患者抢救效果,保障患者生命安全。
关键词:创伤性休克;早期急救治疗;EICU
当机体出现严重创伤时会引起机体大量失血,导致血流灌注不足,出现酸碱失衡、新陈代谢紊乱等并发症,同时患者容易合并急性呼吸道窘迫综合征、感染等并发症,严重者甚至会威胁生命安全,治疗难度比较大。为了进一步保证患者的生命安全,需及时根据患者病情变化予以早期急救治疗,明确急救措施,预防创伤患者失血性休克,提升患者抢救成功率[1]。本研究主要分析对创伤性休克患者应用早期急救治疗的有效性。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9年1月~2020年12月收治的80例创伤性休克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男51例,女29例;年龄17~70岁,平均年龄(34.25±3.62)岁;创伤类型:坠落伤25例,斗殴损伤15例,交通伤40例。
1.2 方法
均行早期急救治疗,接到急救电话后需要及时将患者送入急诊抢救室,为患者建立多条静脉通路,纠正酸中毒,保证血容量,寻找出血原因,并采取相应的措施积极止血干预,密切观察患者血压、心率等生命体征,协助患者完成各项检查。对患者呼吸道进行检查,明确是否存在呼吸道分泌物,并进行清理,保证呼吸道通畅,预防因缺氧出现多器官功能损伤。创伤后需要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的予以输血,保证血源合理应用,如患者红细胞水平比较低,则需要适当补充红细胞悬液或血浆,如凝血因子减少则要针对性补充凝血因子或血浆,必要情况下可以输入纤维蛋白原。失血性休克患者可应用气管插管全麻方法,在床上闭合处理之后做好患者肛周皮肤护理工作以及胃肠道减压管护理工作,每天对尿道口进行消毒、清理。尿管拔除之后可嘱患者多饮水,密切观察患者排尿情况,保持肛周皮肤清洁、干燥,必要情况下可以使用外用药物预防肛周皮肤糜烂,另外,还应该注意加强患者心理护理,缓解患者负面情绪,指导患者正确、科学摄入营养,积极配合治疗,促进患者快速康复。
1.3 研究指标
分析治疗效果。
2结果
80例创伤性休克患者經早期急救治疗后有1例患者抢救无效死亡,病死率为1.25%,其余患者均接受积极抢救后转入急诊重症监护室(EICU)接受进一步治疗。患者平均出血量为(90.52±20.35) ml;平均出血时间(89.15±12.38)min。
3讨论
随着近年来我国经济水平不断发展,交通行业也在不断进步,严重创伤患者随之增多,发生严重创伤后不但会导致患者血液大量流失,还会因极度恐惧、疼痛出现代偿功能紊乱、内分泌功能紊乱等并发症发生,最终导致患者出现休克,对患者生命安全产生极大威胁。急诊收治创伤性休克患者常常处于休克代偿期或休克早期,发病机制主要在于血液灌注下降,机体各组织、各器官发生缺氧等情况,病情发展比较复杂,在治疗与诊断上都有一定难度,因此在急救期间要及时发现休克征兆预防病情转化[2]。
在对患者早期急救治疗之前应该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变化,尤其是体温、皮肤颜色、血压水平以及脉搏等变化,如果患者出现血压下降、尿量减少、脉搏加快、静脉通道建立穿刺困难等情况,即为休克先兆症状,应该要予以高度重视。一般来说,发生创伤后1 h是患者黄金急救时间,通过对患者进行及时的伤口处理、补液等措施可挽救患者生命,促使患者生命体征恢复平稳,预防患者因血液灌注减少出现失血性休克。
对患者实施急救措施时应该要将患者生命安全放在第一位,对于病情较为危重的患者可一边诊断一边抢救,通过对创伤性休克患者的发病原因、发病机制进行分析可知,尽快对患者实施补液能提升患者抢救成功率。另外,尽快处理患者的多发伤也非常重要,在患者血容量恢复稳定之后应该要尽快排查各器官损伤情况,为患者争取抢救时间[3]。
综上所述,对创伤性休克患者应用早期急救治疗的临床有效性较为显著,可提升患者抢救成功率,改善患者预后,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夏重伯乐.两种补液方法院前急救治疗创伤性休克的临床研究[J].中国医药指南,2021,19(7):29-30.
[2]王大伟.院前急救治疗创伤性休克的方法及效果对照研究[J].哈尔滨医药,2020,40(4):356-357.
[3]陈小红,秦彪,杨毅.对接受院前急救的创伤性休克患者进行早期镇痛治疗的效果探究[J].当代医药论丛,2019,17(4):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