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3年版《擒敌技术教材》现代复刻(上)

2021-08-31 13:32张雄伟等
轻兵器 2021年8期
关键词:上体手腕右手

张雄伟等

当年擒敌抓捕的老照片

公安(武警)擒敌技术是随着我国公安保卫机构的建立,并在错综复杂的对敌斗争中发展起来的一门特殊克敌制胜的动作技能。自1927年12月中共中央建立“特科”以来,乃至建国前苏区的人民警察队伍,都不同程度开展过擒敌术的训练。1950年中国人民公安部队成立后,开始普及擒拿术、分筋错骨术等训练,并于1959年将擒拿术正式纳入公安业务训练科目,格斗教材也应运而生。

为提高公安部队和公安民警擒敌技术水平,适应执勤执法任务的需要,1963年由中国人民公安部队编写了《擒敌技术教材》(以下简称《教材》),其中也融合了俄罗斯的《桑博术》,是一本系统性、科学性、实战性强的公安(武警)擒敌技术教材,堪称擒敌术的开山力作。这本教材初步改变了以往擒敌术训练无章可循、没有统一标准的局面,促进了公安部队和公安民警日常训练开始走向科学化、正规化之路。

本《教材》有五大特点:(一)动作简练、朴实无华;(二)击打要害,一招制胜;(三)反拿关节、易于擒获;(四)攻防兼备,巧干变化;(五)科学施训,即突出训练时的可操作性,强调训练过程的安全性。

该《教材》由五大部分、共十一个章节组成。本刊将其中的前四部分予以呈现,第五部分戒具使用方法不作展示。

第一部分 基础知识

目的 使战士了解与擒敌技术有关的人体关节、要害部位的位置、功能和弱点,学会与敌徒手格斗时常用的基本动作,并明确练好基本功的重要意义。

方法 (一)讲解第一课时,应结合人体进行直观教学,然后分组体会。(二)示范动作要准确,讲解要领应简明扼要。(三)操练时应以集体操练、分组操练和个人体会相结合的方法进行。(四)基本功动作应该以拳打脚踢为重点,强调在掌握要领的基础上,通过经常练习,达到熟练准确、有力。

第一课 关节、要害部位介绍

人体关节受到超生理限度的压迫和打击,就会感到疼痛难忍或容易发生脱臼,而失去正常功能。任何要害部位受到暴力打击时,就会被击昏或失去知觉,甚至丧失生命。了解这些知识后,便于在搏斗中准确控制敌关节和击其要害,制服敌方,同时保护自己,并在平常训练中注意安全。在这里只介绍几个主要关节和要害部位。

关节介绍

肩关节 是人体中活动范围最大的关节,能内收、外展、前屈、后伸及旋转等。但它也最容易受伤,如用暴力左右拧、向后扳至极点并施加压力,就会脱臼或韧带撕裂。

肘关节 肘关节的活动范围比较小,只能前屈和伸直,在伸直时最怕由后方施加压力或打击。

腕关节 腕关节活动范围比较大,它能前屈、后伸、内收、外屈和旋转等,但是骨细小复杂(腕骨有8块),主要靠韧带联接。如果超过它的本能限度,受到外力压迫和暴力打击就会脱臼或韧带撕裂,甚至骨折。

膝关节 膝关节是下肢最重要的关节,能伸直及后屈,在伸直时,最怕由前方或侧方用脚蹬。

要害部位介绍

要害部位是指咽喉、太阳穴、腹腔、下阴、左右肋,这些部位神经非常敏感,如果受到压力和打击后,就会使人昏迷失去知觉,甚至丧命。

可用“上打太阳下打阴,左右两肋正中心”的口诀记诵。

第二课 基本动作

格斗的基本姿势

基本姿势是与敌格斗时最常用的架式,它便于进攻和防御。

准备格斗 以右脚掌为轴,左脚前出一步(约与肩同宽),两膝微屈,体重落于两脚上,上体微向前倾,左臂弯曲前伸,左拳与下颚同高,右拳置于右腰际(拳心向上),两眼注视前方。

弓步 一脚前出一大步,成前弓后箭,上体前倾,体重大部分落于前脚上。

马步 左脚向左跨一步(稍比肩宽),两脚尖向前,两膝弯曲,上体正直,体重平均落于两脚上。

拳打

拳打是与敌格斗时,制服敌人常用的最厉害、最简便的基本方法,也是学好擒敌技术的基础动作。拳打时应用腰部的扭转和手臂迅速伸直,以突然暴发的合力打击敌人。

直打 主要是打击敌人的面部和下颚等部位(拳心向下)。

侧打 主要是打击敌人太阳穴和左右肋(拳心向里)。

下打 主要是打击敌人腹腔、心窝等部位(拳心向上)。

防拳打

闪开防拳打 敌右拳直打我面部时,我左脚向前方上一步,上体速向左闪开,同时,以左小臂向右防开,并下压敌臂,随即以右拳打敌面部。

下钻防拳打 敌右拳侧打我头部时,我迅速低头下钻,以左小臂向上架住敌右臂,同时左脚上前半步,以右拳下打敌腹腔。

后退防拳打 敌右拳下打我腹部时,我迅速向后收腹,并以左小臂挡开敌之小臂,以右拳打敌面部。

踢、蹬

前踢 脚尖向前,以小腿弹力猛踢敌裆部。

侧踢 脚尖里合,用大小腿力量猛踢敌踝关节。

脚蹬 以脚底向侧后猛蹬膝盖或迎面骨。

倒地法

倒地法是倒地时的自我保护方法。

前倒 以两手先着地,并迅速屈臂抬头。

后倒 应迅速低头团身,屈膝下蹲,按臂部、两手、背部的顺序着地。如后倒过猛时,可借力向后滚翻。

侧倒 应迅速曲膝下坐,按手、臂和体侧的顺序着地。倒地后一手上抬,两腿分开,自然弯曲成剪式。

第二部分 主动擒敌

目的 使战士学会乘敌不备,突然从前、后擒敌的动作。

方法 (一)先做完整示范动作,再简明扼要地边讲解边示范。(二)在操练时,应按先分解后综合,先停止后行进的方法进行。(三)應根据动作特点,提出防险措施,并要及时观察动作,纠正缺点。此部分应以由后擒敌为重。

第一课 由后擒敌跌仆压伏

第一动 迅速由后抱住敌两小腿,向后猛扳,同时用肩猛扛敌臀部,敌必向前仆倒(图1)。

第二动 迅速上前骑在敌腰上,一手抓敌头发或扣眉骨,肘顶敌背,猛向后扳,另一手抓住敌臂向后拉直,放在我大腿根处(图2)。

第三动 换手抓发,以同样方法控制敌另一臂,两腿挟住敌双肘时,即可进行捆绑(注:此动与“桑博术”的后抱腿顶摔动作要领相似。见图他3)。

配手动作 按前倒法倒地,当头发被抓时,应主动仰头。

注意事项 抱腿、前扛、抓发后扳及两腿挟时不得用力过猛。

锁喉

第一动 迅速接近敌后侧,一手从敌颚下穿过并扒住肩或抓住衣脚,以小臂紧扼敌喉;另一手抓住敌手腕,翻手心向前,挺腹顶肘猛向后扳,迫敌上体后仰,失去重心(图4)。

第二动 转体绊腿将敌摔倒,压伏擒敌(图5)。

如敌身高于我时先蹬敌膝窝,乘敌后仰而后锁喉(注:此动与“桑博术”的背后单臂锁动作要领相似。见图6)。

配手动作 当操作者锁喉时,上体应主动后仰。

注意事项 锁喉和折手腕时不得用力过大过猛。

携腕

第一动 主动靠近敌左后方,用右手抓于敌左手腕上抬,速以左手拿住敌左手背(图7)。

第二动 向下折敌手腕,继续上抬,挟紧敌时,以两手的力猛压敌手背(图8)。

需捆绑时,可向左半转身,以右肩猛压敌左肩,将敌摔倒进行压伏。(注:此动与“桑博术”的携肘折腕动作要领相似。见图9)。

配手动作 当操作者携腕时,应主动上提重心,压肩转体时,应主动仆倒。

注意事项 折手腕、压肩、转体的力量不得过大过猛。

第二课 由前擒敌牵羊

第一动 以任何方式将敌手引出,速以左手(掌心向下虎口向内)抓住敌右手,将掌心翻向上(图10)。

第二動 右手以同样方法抓住敌右手,两拇指紧顶敌手背,猛折敌手腕(稍向外拧),撤步将敌牵倒(图11)。

图11

第三动 将敌右臂从颚下绕过,随即骑在敌腰上,左手将敌左臂拧到背后,进行“8”字式捆绑(注:此动与“桑博术”的抓拳正折腕动作要领相似。见图12)。

配手动作 当对方退步折腕时,应迅速顺势下蹲前仆。

注意事项 折腕后拉的力量不得过猛。

缠腕

第一动 如敌抓住我手腕时,我左手紧扣住敌右手背,稍向内带(图13)。

第二动 右手向下向右上转动,猛力向下切、按敌手腕,敌必屈膝(图14)。

第三动 将敌拉倒,右手反拧敌上臂,同时左脚踏住敌大臂,令敌左臂后伸,进行压伏(图15)。

图15

配手动作 对方切、按手腕时,应迅速下蹲仆倒。

注意事项 向下切、按和踏臂上提时力量不得过大过猛。

携臂

第一动 我左手抓住敌右手腕,右臂向上猛扛敌肘窝(图16)。

第二动 随即转体上步,右手扒肩,左手前推(注:此动与“桑博术”的推腕勾肘动作要领相似。见图17)。

如需捆綁时,可将右臂上抬,手下按,将敌扳倒,进行压伏。

配手动作 当对方携臂时,应主动转体弯腰。

注意事项 扒肩推臂时不得用力过猛。

撕翅

第一动 我右侧与敌右侧接近时,以右手反抓敌右手背迅速向后转手,猛折敌腕(图18)。

第二动 上前一步(在敌右侧呈弓箭步),同时左手按住敌肘猛力下压,左肘紧顶敌腰,控制敌腕、肘两个关节(图19)。

如需捆绑,可做压伏擒敌。

配手动作 当操作者折腕、按肘时,应主动上步弯腰。

注意事项 折腕、按肘的力量不得过大过猛。

第三部分 摔打擒敌

目的 使战士学会当敌我对峙格斗时,以技巧制服敌方的动作,并培养勇敢顽强、机智灵活的战斗作风。

方法 (一)讲解示范同第二部分。(二)操练时,分组研究、体会动作要领,再以班为单位进行集体操练。还可采取对练、抽测、比赛等方法。(三)基本学会动作后,再讲解破法。(四)在训练中,应以第一、二课为重点,特别强调安全。

第一课 相互架臂挟头摔

第一动 敌我双方左脚在前,两手互抓上臂(我臂在内),我乘机右脚迅速从敌腿前横上一步(两膝微屈呈马步,上体前倾),同时以右臂挟住敌颈(图20)。

第二动 左手用力拉近敌右臂,猛力向左下方弯腰转体,挺直两腿,从臀部撞击敌小腹,将敌摔倒,随即拳击敌面或卡喉(图21)。

破法 乘对方上步挟颈时,我迅速下蹲,以左手向上猛托敌右臂,即破。

配手动作 当对方将我摔过时,左手松开,以身体的左侧自然着地。

注意事项 将对方摔倒时,左手应上提。

后绊

第一动 如敌在左我右脚在前,互抓上臂时(我手在内),向左猛扳敌上体。

第二动 敌必向右挣,借敌回挣之力,将敌上体向右猛扳,同时左腿迅速上前绊住敌左腿(上体不要后仰),以膝窝猛顶敌膝窝处,将敌摔倒(图22)。

第三动 迅速卡喉或击面,并用膝盖猛撞敌肋(图23)。

破法 乘对方上步之际,我迅速后退一步即破。

配手动作 当对方扳上体时,应主动回挣,拌腿摔时应自然倒地。

注意事项 将对方摔倒时,应用手提臂,击面、卡喉、撞肋不得用力。

后倒蹬摔

第一动 借敌前推之力,双手向后猛拉,迅速屈膝主动后倒,同时,提起一脚蹬敌腹(裆)部(图24)。

第二动 向后猛蹬,将敌由我身上向后腾空摔过(图25)。

第三动 我顺势后滚翻,骑在敌身上,迅速卡喉或击面(注:此动与“桑博术”的蹬腹过身摔动作要领相似。见图26)。

配手动作 当对方后倒时,应迅速上步,低头团身向前滚翻。

注意事项 操作者不要蹬到对方下阴,后蹬力量不得过大。(待续)

编辑/刘玉珍

下期预告

下期将继续介绍本教材的第三部分第二课敌拳打、第三课解脱后擒敌、第四部分夺凶器擒敌的实际操练。敬请期待!

猜你喜欢
上体手腕右手
现在,为手腕减点负
少林后天罗汉功十八势(三)
左手和右手
扳手腕
左手和右手
掰手腕
TDJ-2000型减速顶拆卸上体的更新改造
左手右手
站功十二段锦(中)
在球场上“掰掰手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