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记忆
飞翔的代达罗斯
《冷记忆》是一套不算太厚的文 集,包 括“1980-1985”“1987-1990”“断片集”“1995-2000”“2000-2004”5 册,记载了让·波德里亚(1929-2007)脑海中“随着时间流逝一天天展开”的“秘密事件”。它是格言、玩笑、诗歌和吐槽,它语言松散却展现了作者思想蔓延所达的极为广阔的领域。
这是一本私人化的记录。
这里有对自然的觉察。急速交替的季节、期待着流动的水、下得异乎寻常缓慢的雪,是景物也是影像。“人们只能在强烈的光线下,在透明度高的日子,或者在铅灰色的天气下才能拍出好照片”;而“天空的蓝色也并非‘客观的’存在”;当景物过于稀薄和透明的时候,“必须两次经过一个地方才能留下一点点阴影”。
这里有对身体的觉察。“女人的手令人感动,炽热炙人却又脆弱无比”;“清新和芬芳的裸体处在黑暗中,紫外线下安静的裸体就在窥视者红外线的目光下”;“听觉取决于性欲”;“无动于衷的表情特具诱惑力”。性别差异正在消失,性别成为“被规训”的一种特征,而不再意味着某种性器官不同;人成为“官能性”的人,“一个肉欲的地平线已经出现”。
这里有对知识的觉察。几乎所有同时代、跨时代的思考着人类的哲学、文学、科学、医学、政治、艺术领域的人物和他们的思想,都在波德里亚的书中鱼贯而入又四散而去,连庄子和“屠夫的快刀之刃”也位列其中。波德里亚向他们致敬,同时也进行尖锐的批判,“当人们拥有思想时,大多数人都会变成自己思想的寄生虫”。
这里有对历史的觉察。历史是时间和空间的乘积。“如果没有维苏威火山,就不会拥有庞贝这古代文明这鲜活的幻影”;“如果威尼斯的全部河流港汊,蜿蜒小巷,犬牙交错的空间像一个半闹钟的回旋式结构全部展开,那这个城市将占据一个无穷的空间”;“瑞士的魅力就在于如此舒适、祥和、单调而又充满童稚气的国家之上一直笼罩着尼采的阴影”……
这里有对权力的觉察。“政治家和权力本身都是卑贱的……他们的卑贱是被统治者卑贱的写照”;政治所面临的问题,是要建立起“权力的幻觉”,而“权力不再有意义,因为奴役变成了自愿”。波德里亚说,“不再需要思考,只须当条好狗”;人类中出现了“爱吃冻肉的知识分子”,既不是鲜肉也不是死肉,是一种“经过人工智能冰冻过的概念和思想的肉”。
记忆是选择,不是本能。《冷记忆》选择了不动声色。“断片式”的文字强化了一种“享有同等的区别”的“民主的文字”。
1929 年,波德里亚在“恰好黑色星期四之后”的经济危机日中诞生,伴随着“神话般的威力”,一生在不同身份之间游移不定:“二十岁时为荒诞玄学家—三十岁时为情境主义者—四十岁时为空想家—五十岁时为横跨一切家—六十岁时为病毒家和转喻家”……《冷记忆》用时间轴串联起思想的碎片,但从轴线一端回望,人们看到的是一整个的波德里亚。2007 年,波德里亚去世,与此同时,一种140 个字符的公共对话方式开始改变世界。
《冷记忆》可能称得上是一部后现代著作,全面呈现了波德里亚的后现代性,即一种“破除从前价值体系和重建价值体系的同时性”。书中,理论的完美让位于思想的无限可能。这给予建筑设计或者城市设计一种启迪,空间的完美是否应让位于场所的无限可能?设计的后现代性,显然不仅是符号化或戏谑表达,更是一种包含了对“抵抗现代性”的现代性超越。□(撰文:俞静,上海同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院长助理,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博士研究生)
《飞翔的代达罗斯》是以古希腊神话中的建筑师代达罗斯作为书名的建筑评论集,选取的建筑案例及背后所代表的这些建筑师正是当代中国建筑界最富创造力和最有专业素养的一批人。作者青锋在前言中开宗明义,将这些极具内涵的建筑实践作为代表放入全球当代建筑设计发展的大背景中,他认为2000 年以后,中国当代建筑师的创作进入了一个心态和手法都愈发平稳、成熟的阶段,正是在这种持续而稳定的摸索中,建筑学中经典的主题:材料、空间、结构、地域、传统、价值一次次得以回归和被重新挖掘、实践和运用,随之我们得到的是一个个令人惊异的出色的建筑作品。青锋写作的有趣之处远不仅止于此,他不只是在撰写建筑“评论”,而是从他自身深厚的学术积累出发,捕捉到这种群体转变中深刻的历史和理论之必然。正如书名和开篇的绝妙譬喻:同样插上了羽毛和蜡制作的翅膀飞行的父子二人,一个是稳健、折中和平衡的代达罗斯(父亲),一个是想飞得更高、任性和冒险的伊卡洛斯(儿子),最终代达罗斯得以成功抵达西西里岛,而伊卡洛斯却因过于靠近太阳,导致翅膀中的蜡被融化而落入海中,令人扼腕叹息。作者进而笔锋一转,将西方后现代主义、解构主义曾经一时兴起并带来的当代理论困境比作伊卡洛斯激进地想要靠近太阳的飞翔,而近年来中国当代建筑师抓住职业机遇的稳健开拓和实践探索则更像是代达罗斯式的平稳飞翔。
熟悉青锋的人都能够想见他一如既往的写作风格。本书并不适合拿来放松和随便翻翻,它需要读者有相当的理论背景和阅读深度。尽管作者的出发点基于建筑设计,对设计语言和设计手法也多有具体论述,却绝不仅限于此。以开篇《吃火锅的人——成都西村大院设计评述》一文为例,我大致罗列了作者在文中勾连到的建筑史中的关键词:新建筑五点、塞尔达规划、粗野主义、建筑电讯派、巨构、班纳姆、杜布菲、库哈斯等,关联而并不直接与建筑相关的涉及西方哲学、思想及其理论实践的关键词有:傅里叶·欧文(乌托邦思想),亚当·斯密(《国富论》)、杰瑞米·边沁(环形监狱),尼采(《悲剧的诞生》)、叔本华(意志本原)、德里达、加缪、康德等,这一连串的大神和名词令人望而却步,也令人渐生渺小之心,也许当你刚刚沾沾自喜以为自己多少读了点尼采和叔本华,大致理解了作者此刻在说什么时,后面紧跟的康德又会泼你一身冷水,吊打你脆弱的小心灵了。就这样,刘家琨西村大院的格局、建筑语言、“处理现实”的策略,天衣无缝地与上述精神交织在了一起,用流行的话说——毫无违和之感。
《飞翔的代达罗斯》是青锋已出版的第三本评论文集,第一本书名为《在托斯卡纳的阴影中》,书中开篇引用的阿尔伯蒂的名句我记忆犹新。第二本书为《评论与被评论》 。对于青锋这种独树一帜、一以贯之的建筑评论风格从来也不乏不同的声音,质疑者会纳闷作为建筑评论,这样的写作方式是否有过度阐释之嫌,他所选取的这些建筑案例是否都适合以一种历史的眼光来加以分析和审视?赞许者则会觉得读起来非常过瘾:为什么不能以一种思辨的、历史的行文和写作方式来阐释建筑呢,只有就建筑谈建筑,就本体谈本体才是建筑评论吗?青锋在他的第一本书中就袒露心迹:“对建筑做出客观确定的解释是我所力不能及的,好在这也是我并不愿意去做的。”我想无论是书中的这些建筑还是他的评述,都只是一个引子,意图是引领学生们或者读者们借此打开一种更广阔的视角,不断地向内挖掘,能够不时地重温一种沉思的心灵生活,并藉此展开毕生的实践。□(撰文:易娜,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副编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