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省区城郊融合类乡村振兴潜力综合评价

2021-08-31 04:57刘科伟薛旭平
地球科学与环境学报 2021年4期
关键词:潜力承载力城乡

洪 伟,刘科伟*,薛旭平

(1. 西北大学 城市与环境学院,陕西 西安 710127; 2. 陕西省地质调查院,陕西 西安 710054)

0 引 言

城市近郊区以及县城城关镇所在地村庄一般具备成为城市后花园的优势,也具有向城市转型的条件,在一定程度上具备服务城市发展、承接城市功能外溢、满足城市消费需求的能力,是城乡融合发展的排头兵。

目前,中国将现有村庄划分为集聚提升类、特色保护类、城郊融合类和搬迁撤并类等4个类型,这一分类体系得到学术界的积极响应[1]。其中,城郊融合类乡村处于城乡过渡地带,具有城乡二元混合特征,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相对完善,自然生态环境良好,并具有明显乡土文化特色。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城郊融合类乡村和城镇融合发展、统一规划建设成为大势所趋。近年来,诸多学者一致研究认为,对于城郊融合类乡村,要按照“强化融合,协调发展”的原则,在村庄规划中注重城乡融合、一二三产业融合、产村融合、功能融合、要素融合等多方面的融合发展,促进城乡在空间功能衔接、产业发展布局、生态空间保护、基础设施及公共服务配置等方面的一体化。

2020年10月召开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强化以工补农、以城带乡,推动形成工农互促、城乡互补、协调发展、共同繁荣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目前,西部地区较其他发达地区来说,城乡产业差距过大,城乡产业协调远远落后于沿海地区,存在城乡要素流动不够顺畅、城乡公共资源配置不够合理、城乡发展不均、乡村发展动力不足等问题。因此,运用科学方法探索城郊融合类乡村振兴问题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有利于促进城乡产业发展,对政府制定相关政策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本文基于国内外研究现状,运用层次分析法,构建西部省区城郊融合类乡村振兴潜力综合评价模型,并以陕西省镇安县永乐街办中合村为研究对象进行实证分析,以期为各级政府推进城乡融合和乡村振兴提供参考。

1 国内外研究现状

目前,国外关于乡村振兴的研究,更多地是从单一维度进行分析。美国学者Gladwin等通过研究佛罗里达农业企业家,认为农民的创业精神是乡村振兴的一个关键[2];Johnson则认为农村的金融发展是乡村振兴实施过程中的主要依靠力量[3];Asilla等强调调动和分配农业发展资金对农业发展具有重要作用[4];Kiryluk-Dryjska等实证分析并提出要对农业发展较弱和欠发达地区以及依据不同农业特征来差别分配农业发展资金[5]。

近年来,国内部分学者基于城乡融合与乡村振兴展开了众多研究[6-26]。刘彦随在城乡关系的相关理论基础上,剖析了城乡发展不平衡、城乡差距过大等目前存在的问题,从科学内涵、逻辑思维、规划评估、实施机制等方面提出了当前需研究的前沿问题[27]。陈丹等提出,在推进城乡融合进程中要构建新型社会治理体系,构建要素双向配置互动机制,实现城乡经济融合[28]。王颂吉等认为城市偏向是造成乡村发展困境的重要原因,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要加快健全城乡融合发展的体制机制,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进程[29]。李国鹏分析了当前城乡融合发展中面临的主要困难,探索出以城乡融合推动乡村振兴的发展之路,即做好乡村发展总布局,扶持乡村产业发展,加快乡村生态环境治理[30]。杨忍等来自乡村地理学领域的16位青年学者,对中国乡村振兴的科学路径开展了深入讨论,认为乡村振兴需要遵循时空分异规律,力求城乡融合和联动,构建农业“全价值链”的发展路径,促进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31]。周柏春等认为城乡资本、人才、技术、土地等要素融合是新型城乡关系的重要内容,并探索了新时代推进乡村振兴战略、推动城乡要素融合的路径[32]。郭凡霞从乡村振兴战略提出的大背景出发,从振兴乡村的“内部发力点”和“外部推力点”两个方面论述了实现乡村振兴到城乡融合发展的路径,并提出了具体方法和措施[33]。郭柳以城市与郊区的融合为切入点,分析了融合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加快推进城郊融合类乡村融合发展的有关建议[34]。刘洋对城郊融合类乡村进行了识别与分类,总结了村庄特征,从外源因素和内生因素两方面分析了城郊融合类乡村空间发展的影响因素,进一步探讨了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城郊融合类乡村的空间发展战略[35]。周丽霞等对乡村振兴背景下的城郊融合类乡村提出了“一三四”的发展模式,即“一元共享、三兴共振、四有乡村”[36]。任芳等以山东省东营市河口街道乡村振兴规划为例,基于“三生”空间优化的思路,研究了城郊融合导向下的全域土地综合整治的优化路径[37]。

纵观目前国内外研究现状可以发现,关于城郊融合类乡村振兴正在成为一个热点,但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一方面,现有研究更多偏向于单要素分析,系统性相对不足;另一方面,现有研究更多是一些定性研究,定量研究方法相对不足。基于这一背景,充分借鉴以往研究,本文从社会吸引力、经济生命力、生态承载力、空间承载力、地质环境稳定度、国家战略关联度等6个维度系统构建了城郊融合类乡村振兴潜力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并探究其评价方法。

2 城郊融合类乡村振兴潜力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2.1 城郊融合类乡村振兴潜力的内涵

乡村振兴潜力是指在社会、经济、环境和历史人文等综合影响下,利用乡村现有和内在的暂未发挥出来的潜在资源与能力反映乡村综合实力,即通过产业布局、地理区划、资源禀赋、金融支持、生态环境等已有和潜在优势现状,探寻乡村经济、社会和生态复合潜力水平变化趋势,把握带动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序、生活富裕等优势资源和要素,探索开辟乡村振兴的新路径。

对于城郊融合类乡村来讲,其振兴潜力的内涵具体释义为:在形态上保留乡村风貌的前提下,实现三产融合、多元功能融合、生产要素融合、承接城市功能外溢、获取国家宏观政策红利、体现城市治理水平的潜在能力。

2.2 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在选取评价指标时,应遵循系统性与层次性、相关性与差异性、优势潜力挖掘与效益均衡性、关联效应与可持续性发展的原则,有效地满足系统整体的评价要求;同时,也要考虑数据的可获得性与可比性,以提高评价指标体系的可操作性。

2.3 具体指标构建

在对西部省区城郊融合类乡村发展分析的基础上,参考农业现代化、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农业核心竞争力等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成果,以城乡共构视角,对乡村多种功能和价值潜力发展进行系统分析,遴选出反映乡村振兴潜力相关指标,将乡村振兴潜力指数测评划分为社会吸引力、经济生命力、生态承载力、空间承载力、地质环境稳定度、国家战略关联度等6个系统,并设置22个评价准则层,即资源禀赋、聚居条件、村域人口及经济本底条件、农业与子产业融合程度、农业与第二产业融合程度、农业与第三产业融合程度、农业生产现代化水平、农业经营管理现代化水平、经济规模、经济实力、投资强度与金融支持、创新活力、空气清新指数、水体洁净指数、土壤安全指数、生态良好指数、地表空间承载力、地下空间承载力、构造稳定性、地表稳定性、普适性宏观政策关联度、西部地域性战略关联度等,研究提出了107个具体评级指标层(表1)。

3 评价方法

3.1 评价指标权重确定方法

按照层次分析法分析步骤,确定指标权重,并采用粒子群优化算法(PSO)对专家打分矩阵进行修正,计算指标权重结果。其表达式为

Vi=Vi+c1×rand(0,1) ×(pbi-xi)+
c2×rand(0,1) ×(gbi-xi)

Xi=xi+Vi

式中:i=1,2,…,m,m是该群体中粒子的总数;Vi是第i个粒子的速度;pbi为第i个粒子的个体最优值;gbi为第i个粒子的全局最优值;rand(0,1)为介于(0,1)的随机数;Xi是粒子的当前位置;c1和c2是学习因子,通常取c1=c2=2。

在每一维,粒子都有一个最大限制速度(Vmax),如果某一维的速度超过设定的Vmax,那么这一维的速度就被限定为Vmax。按照构造判断矩阵、计算重要性排序、一致性检验步骤和粒子群优化算法修正,计算评价指标体系的权重[38-39]。

3.2 西部省区城郊融合类乡村振兴潜力综合评价模型的建立

西部省区城郊融合类乡村振兴潜力综合评价指数公式为

式中:Xij为第j个指标原始数据的标准化值;βj为第j个指标权重;Ui为乡村振兴潜力综合评价值。

由于评价指标存在不同性质的指标数据,对评价方案的影响有正向和负向两种趋向。为了消除量纲的差异,采用Min-Max法对评价因子原始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然后,采用Z-SCORES方法再次进行标准化。

本文将乡村振兴潜力划分为5个等级[40],分别为Ⅰ、Ⅱ、Ⅲ、Ⅳ、Ⅴ。等级越小表示乡村振兴发展潜力越大(表2)。

表1 西部省区城郊融合类乡村振兴潜力综合评价指标体系

续表1

续表1

表2 西部省区城郊融合类乡村振兴潜力分级

4 实证分析

本文选择陕西省镇安县永乐街办中合村为实证研究对象,涉及指标的原始数据来自脱贫攻坚帮扶单位实地统计。对于部分指标没有统计的情况,笔者实地走访了镇安县相关部门和村庄进行调研查证。

经测算,当前中合村的乡村振兴潜力指数为0.76,振兴潜力为中等程度。从各子系统来看,生态承载力方面的功效值良好,为0.93;社会吸引力、地质环境稳定度、国家战略关联度3个方面的功效值一般,分别为0.71、0.76、0.79;空间承载力、经济生命力两个方面的功效值较差,分别为0.52、0.67。评价结果显示:优良的生态环境是中合村振兴发展的突出优势;建设用地紧张、发展空间不足、产业基础薄弱、资金支持欠缺是其振兴发展的突出短板;中合村在旅游康养业及特色种植业发展、聚居条件改善、政策红利争取等方面还有很大的作为空间。

为验证评价结果,本文通过调查问卷的方式对当前中合村的发展现状及制约发展的影响因素进行了调查,调查结果与评价结果基本吻合,印证了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模型的科学性。

5 结 语

(1)国内外现有研究更多关注于从单要素层面分析城郊融合类乡村振兴问题。本文在综合研判该类乡村发展影响因素的前提下,从社会吸引力、经济生命力、生态承载力、空间承载力、地质环境稳定度、国家战略关联度等6个维度考虑,系统构建了包含107个具体评级指标层的城郊融合类乡村振兴潜力评价指标体系。

(2)本文尝试建立了西部省区城郊融合类乡村振兴潜力综合评价模型,并以陕西省镇安县永乐街办中合村为实例进行了评价。经验证,评价结论具有良好的可信度。

(3)通过实证研究证明,中合村的乡村振兴潜力为中等程度,未来应通过着力优化国土空间布局、强化产业发展基础、发展优势产业、积极争取政策红利等方式,推进乡村振兴提质增效。

猜你喜欢
潜力承载力城乡
构建新型工农城乡关系促进城乡融合
高邮市水环境承载力分析
超大断面隧道初期支护承载力学特性及形变研究
在城乡互动融合中推进乡村振兴
艺术的纯真潜力
安徽资源环境承载力综合评价
科比:写给17岁的自己
让城乡学子同享一片蓝天
听说你低估了一辆车的承载力
品质提升 让城乡风貌各具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