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林病虫害的发生特点及防治方法分析

2021-08-30 21:20高桂飞
新农业 2021年10期
关键词:生物防治病虫害防治

高桂飞

摘 要:我国绿化比例逐年上升,人们逐渐意识到森林资源对基础产业经济、人们生活品质的重要促进意义,由此我国便可在绿色化前提上,走好可持续发展思想引领下的改革道路。森林资源会受到一定病虫害影响,为深度保障资源安全,需结合灾害发生特点,对相应防治措施进行分析。本文便在危害大、蔓延快等发生特点因素上总结出各类防治方法,提升森林防治病虫灾害的有效性,增强森林产业效益。

关键词:病虫害防治;森林产业;生物防治

我国经济将受各方因素发展影响,其中森林资源便会直接影响到林区周边经济产业类型、产业发展优势等选择性因素,由此可知良好的森林产业,应具备较为严密的病虫害防治体系,深度保护森林资源。病虫灾害是影响森林资源发展的重要隐患,更将降低森林资源其现实经济效益,所以为保护森林产业资源更为有序发展,分析病虫害防治办法有其必要性。

1森林病虫害其发生特点

1.1危害较大

森林病虫害多发原因有两类,其一为盲目增扩森林范围,其二为引入不适宜的生物物种,我国常见病虫害类型多数由以上两类因素导致。森林系统中常表现为统一树种构成主体环境,因此当某类病虫害产生时,该类树种抵抗能力较为一致,能造成的危害程度便相对较大。另外,森林资源防治工作开展不够彻底、深入时,将会给当地依靠森林产业生活的居民带来经济上的不稳定因素。

1.2防治较难

森林病虫害危害性较强,种类逐年增加,主要是因为在往年进行的防治措施落实中,并未彻底解决根本性病虫害暴发问题,部分虫害具备抗药性,这便给防治操作带来较大难题。周边群众未明确森林保护方式,滥用化学药剂导致森林系统内部调整能力遭到较大限制,也将加剧防治开展的阻力。

1.3蔓延较快

地球变暖导致地球上最为原始的森林生态系统生态调节能力失衡,这便给病虫害肆虐提供了初始条件。当虫害处于适宜温度、湿度的环境中,其繁衍速度加快,进而引发病虫害扩散速度加剧。该种情况下,森林系统中的病虫害种类增多不足为奇,害虫抵御防治措施能力也有所增强,防治人员最头疼的处理问题出现。

1.4范围较广

只要在人类生活的周边,便会存在严重程度不一的环境污染情况,现阶段人类为追求产业利润,大肆、无节制地开发森林资源,这将破坏森林系统原本具备的抵御外界干扰性能。尤其当人类行为对森林系统进行直接干预时,如滥砍滥伐等,病虫害的传播范围也会进一步扩张,森林资源危害情况未得到有效的防治解决,危害范围逐步扩大。

2森林病虫害防治方法

2.1提升管理强度

森林资源保护工作中,病虫害防治是重要工作之一,该工作较为系统化,主要目标便是对资源进行目标管理,以此深度提升资源保护力度。防治人员为提高防治水平,需在日常管理强度上做以加强,首先在防治队伍内部中要逐步搭建起妥善的防治体系,增强防治工作的认知强度,促进各岗位防治人员能掌握高效办公方式,提升防治效率。其次日常巡检工作中遇到群众时,要确保群众深入了解防治护林工作的意义,对群众生活、生产有较大直接联系,增强群众对防治工作的支持力。由此,传统單一防治工作开展路径便拓展至现阶段多元工作格局,获得较高效的调控结果。

2.2生物防治办法

对森林资源进行保护性处理,应将病虫害常见种类加以区分,但即便做出良好的前期规划,也并不意味着能取得绝对有效的防治成果,借助生物防治方法有一定的效果。病虫害分布广泛,借由病虫天敌来对现有虫害进行治理管控,其应用成本较低,并能取得较好的实践效果,是行之有效的防治方案。该方案原理是自然界固有的生物链原理,通过生物防治,能在无污染条件下完成科学防治,唯一应注意所选用生物不可造成新的危害,以免产生新的防治对象。

2.3规律应用药物

首先,用药时间应具规律性。BT 乳剂针对绝大多数的幼虫以及病虫具有防治效果,但药效会随着虫龄的增长明显下降。因此,在应用该药物时,必须掌握好病虫害的发生时间,选择合理的时间进行喷药。其次,用药温度要加以注意。高温会明显降低药物的药效,为了保证药物药效,尽量选择在30 ℃以下的天气进行喷药,如果必须在高温喷药,则尽量采用从下到上的方式进行,保证药物可以存留在植物叶片的背面,均匀周到。最后,药物浓度指标也将影响治理效果。在综合考虑实际情况后,根据药剂使用说明适当稀释药物后使用。

2.4加强造林效率

我国现阶段绿化程度增高,主要是基层林业人员积极开展造林工作的可喜结果,科学合理人工造林,能有效预防病虫害的产生。首先,在造林项目规划阶段,结合当地种植条件、气候、常见病种类等因素,加强选择树种的合理程度,避免选用易遭受病害侵害的树种,在种植阶段能有效地增强树木的抵抗能力。其次,在造林树木成长期间,要结合其生长条件对灾害预防进行提前规划,比如在春夏季节主要预防蚜虫危害,冬季着重防寒工作落实。

2.5强化防治宣传

为切实达到全民保护森林资源的防治目标,应在森林资源产业发展期间,逐步扩大关于对防治灾害、保护资源的宣传力度,以此让全民养成爱护森林系统的良好习惯,该阶段普及的防治方案应以简单、便捷等特征为主,为群众提供贴合实际生活中能做到、能做好的防治措施。政府部门在宣传中起重要宣发主体作用,通过官方媒体等渠道,将先进的病虫害防治手段进行大范围传播,提高群众对森林资源产业的了解程度,避免群众误将损害森林的物种带入森林系统,深度提高森林保护管理成效。

3结论

综上,为求更高速发展,离不开资源应用路径,森林资源的存在将进一步提升生态环境平衡能力,维持我国物种多元化程度对生态保护有着促进帮助的作用。通过提升管理强度、生物防治办法、规律应用药物、加强造林效率、强化防治宣传等防治手段,森林产业管理人员能践行实地勘察操作,战斗在防治病虫害一线。结合我国现有病虫害的产生渠道、特征,防治人员能应用针对性防治技巧,由此借助最简便的预防治理方案来加强森林资源安全性。

猜你喜欢
生物防治病虫害防治
植物内生菌在植物病害中的生物防治
浅谈林业有害生物防治
林业有害生物防治技术分析
加强有害生物防治,保护林木生态安全——方城县有害生物防治工作成效显著
浅谈四川地区果树病虫害防治误区及对策
浅谈无公害蔬菜种植技术及病虫害防治
玉米栽培技术及病虫害防治策略对策
植物病害生物防治
棉花黄萎病拮抗菌的筛选及其生物防治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