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的策略

2021-08-30 06:20张翔翀
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 2021年11期
关键词:语言文字德育课文

张翔翀

摘 要:小学阶段的学生正处于价值观念形成的重要时期,需要教师在语文教学中准确抓住机会进行德育的渗透,以此提高学生的道德情操和文化素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小学语文 德育 渗透策略 DOI:10.12241/j.issn.1009-7252.2021.11.046

作为一门极具人文色彩的课程,语文具有较高的育人价值。小学语文教材中蕴含着丰富的德育元素,为德育的渗透提供了有力支持,对学生语文知识储备的丰富、优秀道德素质的培养与人生价值观的规范具有积极意义。

一、充分利用教材

教材是小学生学习语文知识的基础,小学语文教材中的很多课文都是进行德育的蓝本,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应该充分了解和利用教材,对其中隐含的德育元素进行深入挖掘,在此基础上展开德育教学,促使学生更好地理解与吸收,实现智育和德育的双重目标。

例如,课文《吃水不忘挖井人》主要讲述了毛主席在沙洲坝带领乡亲深挖水井的故事,旨在让学生知道毛主席时刻为人民着想和服务的优秀品质,感悟乡亲们饮水思源的良好品性。在具体讲授环节,教师可以立足于原文,适当渗透德育内容,引导学生知晓毛主席的伟大事迹,增强对毛主席的崇敬之情,明白现在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的道理。

二、品味语言文字

德育与语言文字有着紧密的关联。小学语文教材中的大多数课文都极具人文性和思想性,通过生动巧妙的语言文字表达出作品的情感内涵、塑造出饱满的人物形象,赞美了美好的品质和高尚的情操。对此,教师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时,应该引导学生赏析优美的语言文字,启发学生对作者的创作意图进行揣摩,引发学生的情感共鸣,促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接受德育的熏陶。

以《小英雄雨来》为例,文中的“扁鼻子军官的眼光立刻变得凶恶可怕……肚子撞在炕沿上。”这段话描写了雨来为掩护革命干部,面对敌人毒打而宁死不屈的场景,教师在讲授环节要抓住“伸、扭、拉、打、揪、拧”等词语,引导学生反复阅读,对其表达的深刻意蕴和情感进行揣摩。

三、结合实际生活

小学语文教材中的课文内容多是立足于生活实际,而不管是德育渗透还是学科知识教学,最终也要落实到实际生活中,以此促进学生的发展与成长。将德育渗透到小学语文教学活动中时,教师应该注重实际生活与教材内容的结合,善于利用生活中的语文知识进行德育。

以《只有一个地球》为例,课文阐述了地球资源的丰富性及不可再生的特点,旨在让学生从内心深处意识到只有一个地球的重要性,树立保护地球、爱护生态环境的意识。在课文讲述环节,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联系生活中的环境污染问题,让学生对环保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加以认识,如讲述身边常见的污染问题及其环保方法,认识到实际生活与课文内容的关联性,增强环保意识。

四、组织课外活动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时,不能只局限于课堂上的渗透,还要注重在生活中或课堂外的渗透,以此将德育落到實处,实现语文与德育的完美融合。可以说,课外实践活动的组织能帮助学生深刻理解与感悟所学的知识内容,促使学生在实践活动中有效认知学到的情感,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达到德育渗透的效果。

例如,完成课文《慈母情深》的讲授后,教师可以结合课文的中心思想设计家庭作业,即帮助父母做自己力所能及之事,体会父母在生活小事中所表现出的无私的爱,感受到父母的辛苦和不易。又如,学习课文《只有一个地球》后,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参与到环境保护活动中,强化环保意识。通过课内教程进行课外活动的实施,在实际生活中融入语文知识,有利于呈现丰富多彩的课程形式,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实现德育的有效渗透。

总之,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时,教师必须要立足实际,通过充分利用教材、品味语言文字、结合实际生活、组织课外活动等手段来正确引导学生,促使学生形成良好的语文素养和道德品质,达到预期教学价值。

参考文献:

严红玲《浅谈德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渗透策略》,《速读》2020年微第9期。

猜你喜欢
语言文字德育课文
德育要在“善”处留白
《中国德育》
语言文字运用题的变与不变
细读课文,让思路清晰起来
小题精练(四) 语言文字运用
小题精练(三) 语言文字运用
背课文的小偷
德育提效:必要的叙事转向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背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