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冬梅
摘 要:小学阶段是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三观”和提高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关键阶段。而小学语文教育又因其突出的人文情怀和文化修养特性而具有开展德育工作的独特优势,因此小学语文课堂便不可避免地成为渗透德育教学的主战场。本文将立足于小学语文课堂的阅读教学环节,探讨如何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工作中渗透德育教学内容。
关键词:小学语文 阅读教学 德育渗透 传统文化 DOI:10.12241/j.issn.1009-7252.2021.11.002
阅读是吸收和积累知识、挖掘和体验情感的过程,将德育渗透于语文阅读教学中,可以使学生在阅读过程中主动地挖掘并提取出文章主旨,深化对作者思想的理解和认知,吸收文本蕴含的人文情怀,从而提升自身的思想道德素质,最终形成正确的“三观”。其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蕴藏着多元化的德育元素,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阅读古诗文,带领他们挖掘传统文学文本中传达的德育理念,实现德育教学工作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渗透的目标。
一、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与德育教学工作融合的现状
在以往的小学语文教学领域中,智育教学长期被置于教学工作的核心位置上,导致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缺乏德育理念和实践的渗透,二者并未形成紧密融合的关系,从而导致小学语文教学未能切实符合素质教育的理念和要求。近年来,学校和教师越来越重视德育教学与小学语文课堂的关系,尤其关注其于阅读教学环节的渗透情况。由此可见,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与德育教学工作紧密融合已成为现阶段小学语文学科发展的重要方向。
二、推动德育教学渗透于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可行路径
传统文化体现出明显的德育功能,有助于提升學生的思想道德水平,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三观”。而引导学生阅读与之相关的各类文本,带领他们挖掘字里行间传达的精神品质、文化修养,则能够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有效地贯彻与落实德育教学工作的目标。
1.通过教材文本贯彻德育教学
研读小学语文教材,我们不难发现,大部分古诗词都蕴藏着诗人优良的道德品质,传达其自身的文化修养。因此,教师可以首先从教材的文本着手,引导学生自主阅读教材诗词,从中体会诗人的情感,在对传统文化的阅读中体验流传千百年之久的道德修养,使其在自省中提升思想意识水平,涵养道德文化。
比如,小学语文教师在讲授《墨梅》一课时,可以首先引导学生自主阅读本诗,并提出类似问题:“这首诗表现出什么样的精神品质呢?”当学生回答以后,教师可以将本诗主旨与德育教学内容结合起来进行更为深入的讲授,使学生对高洁傲岸这一品格有更进一步的理解,使之在自省中提升思想道德水平。
2.通过课外文本落实德育教学
除了课内教材文本,小学语文教师还可以借助课外读物展开德育教学。比如,教师可以在班级中开展经典诵读比赛,引导学生阅读经典、品味思想和神韵,提升学生的道德修养,涵养道德文化。
具体说来,小学语文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阅读《论语》《三字经》《道德经》等,使学生理解经典中的意蕴与道德指向,从中体会到中华传统美德的现实价值和内涵,为学生提供基础、正确的价值取向,使其在潜移默化中形成正确的思想意识,提高自身的道德水平。
蕴藏着传统文化的各类阅读文本为德育教学提供了丰富的素材,有助于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使学生在阅读过程中不断接受思想道德的洗礼和文化修养的陶冶,使学生沉浸在文本中,最终实现德育素养的提升。因此,教师应当积极挖掘可加以利用的阅读材料,使德育教学渗透于阅读教学中,浸润每一颗心灵。
参考文献:
[1] 王小英《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德育渗透的途径》,《学周刊》2021年第17期。
[2] 黄苏芬《浅谈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德育渗透的途径》,《中华传奇》2019年第3期。
[3] 赵秀红《关于小学德育中的优秀传统文化及其渗透研究》,《新课程》2021年第22期。
[4] 姚献丽《经典诵读巧化育》,《思想政治课教学》2017年第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