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宇
摘要:培养学生解题能力是数学教育的核心,也是贯穿于教学始终的一项基本任务。本文以一道经典的“线段和的最小值问题”为例,展示了波利亚“怎样解题”理论中“弄清问题、拟订计划、实现计划、回顾反思”四个步骤。从核心素养培养的视角来看,在数学教学中贯彻波利亚“怎样解题”理论,有助于学生学会用数学的眼光发现问题并提出问题,用数学的思维分析问题,用数学的语言表达问题并解决问题,从而进一步理解其数学本质。
关键词:弄清问题 拟订计划 实现计划 回顾反思
解题即解决问题,是数学教学活动的核心。波利亚“怎样解题”理论把解题过程分成四个步骤,即弄清问题、拟订计划、实现计划、回顾反思,每一个步骤分别由多个具体的子部分组成。这一理论注重引导学生首先弄清问题,分析条件和结论,接着拟订计划,探索条件和结论之间的联系,最后实现计划,及时回顾反思,并尝试改变条件或结论,将问题推广,从而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其数学本质。
笔者结合校内教研课例《线段和的最小值问题》,基于波利亚“怎样解题”理论指导下的一次初中数学课堂教学实践活动,谈一谈自己的一些思考。
一、问题呈现
如图1,∠MON=30°,点A,C分别是边ON,OM上的动点,点B在ON上,OB=2,求AC+BC的最小值。
本题属于平面几何中线段和的最小值问题,对于初中生来说是棘手问题之一,也是中考数学命题热点之一。此类问题经常出现于各省市中考试题中,出题主要有角、三角形、四边形、圆、函数等,基本解题思路是:注意观察动点的运动规律或存在的特殊位置,可以先把一个动点看作定点,化“动”为“静”;然后找出定点关于直线的对称点,通过对称化“折”为“直”,化“散”为“集”;再与勾股定理联系在一起,求出线段的长;依据垂线段最短,进而得到线段和的最小值。
二、教学实录
活动1 弄清问题
师:题目已知什么,求什么?
生1:已知∠MON=30°,点A、点C是动点,OB=2。
生2:求AC+BC的最小值。
师:求线段的最小值,也就是最值问题,以前我们有过这样的解题经历吗?是利用什么解决的?
生1:两点之间线段最短。
生2:垂线段最短。
生2:利用最短路径求解,如图2所示。
活动2 拟订计划
师:我们进行怎样的转化,利用它们就能求出AC+BC的最小值呢?
师:点A、点C都是动点,可不可以先把一个点固定,让另一个点为动点?
生1:固定点C。
生2:固定点A。
学生思考,分小组合作、交流,制订解决方案,教师巡视指导。
活动3 实现计划
生:固定点C,如图3所示。
师:此时BC长固定,要使AC+BC的值最小,需要AC长最小即可,怎么办?
生:过点C作ON的垂线段CA。
师:按照这个思路,C点變化,BC+AC的值也发生变化吗?
生1:变化。
生2:BC与OM垂直时,AC+BC的值最小。
师:这种情况下AC+BC的值最小吗?
生:不一定。
师:下面,我们换另一个点A,再试着思考。
生1:固定点A,如图4所示。
生2:转化为最短路径问题了。
师:我们现在可以解决问题吗?
生:作A点关于直线OM的对称点A′,连接BA′,与OM交于C点,连接AC,AC+BC的值最小。
师:A点其实是一个动点,这种做法能不能进行改进?
生:作B点关于直线OM的对称点就可以了。
师:是的,如图4右图,AC+BC的值就是B′A的长。想一想什么情况下它的值最小。
生:B′A与OB垂直时最小。
师:你能算出这个值吗?
生:利用勾股定理,可得3。
活动4 回顾反思
师:请重新叙述题目已知什么和求什么,是怎样计算出结果的。
生:……
师:本节课,我们学习了哪些数学知识和数学思想方法?
生1:利用数学基本事实和最短路径模型求出线段和的最小值。
生2:转化思想、模型思想。
师:把这个问题进行变形,能不能求出BC+AB或AC+BC+AB的最小值?同学们接着进行思考和总结。
生:……
三、几点思考
(一)以生为本,注重探究
对于当前的基础教育,专家强调:教师要立足教材,还原课堂的本色,展现学生的个性,关注学生人格的养成,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主动性和能动性。可见,我们的课堂教学应该回归本真,力求简洁和实效。本节课仅安排了一个主要问题,充分诠释了这一理念。教师开门见山地出示问题,以问题为载体,从学生已经掌握的数学知识和经验出发,引导学生从待求问题联想到最短路径几何模型,运用数学公理“两点之间线段最短”和“垂线段最短”,依据模型化动为静,再联系勾股定理求出线段的长,从而得到线段和的最小值。在“分析问题”教学过程中,学生结合已经掌握的数学知识和经验、思维和灵感参与课堂活动全过程,尝试画一画、议一议、做一做。教师引导每一位学生动脑、动手、动口,进行展示与交流。一系列的探究交流活动,让学生主动思考与讨论,交流收获与体会,逐步感悟数学思想方法,积累数学活动经验。
(二)经历过程,关注生成
“生成”是课程改革倡导的一个重要的教学理念。数学教师的任务不仅仅是教给学生数学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使其感悟数学知识的生成过程,让枯燥的数学知识变得鲜活。本节课教师首先引导学生明确题目已知什么、待求什么,让学生养成“聚焦”“标注”关键条件的审题习惯。然后让学生分组合作、交流讨论,拟订解决方案。教师引导学生明确解题思路,根据“有什么”,确定“要什么”,把握“做什么”。接着学生实行计划,给出解题过程,若过程中出错或思维受阻,及时进行方案或计划的调整,并检验每一步保证都正确,直到问题解决。最后学生回顾反思,从知识、思想、方法、基本模型、解题策略等角度进行总结,明确问题本质,并思考其他解法(即一题多解),同时学生从条件、结论入手,延伸、改编问题,或提出新问题(即一题多变,多题归一)。在“解决问题”教学过程中,既有解决问题前的分析——弄清条件与结论,明确解决思路,又有解决问题后的反思——积淀转化问题的数学活动经验,感悟问题中蕴含的数学思想方法和核心素养。既有教师引导下学生的思考与交流,又有教师的经典性评析。这一过程极大地促进了学生数学能力的提高。
(三)促进发展,落实素养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把问题解决作为课程目标之一,并指出:要使学生获得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一些基本方法,体验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性,发展创新意识。数学解题是数学学习中的核心活动,是数学思维的实质化,解题的核心价值就是运用数学知识。解题教学如果仅限于教会学生解课堂上的题目,不能举一反三,学生就会陷入茫茫题海,导致思维固化,渐渐失去学习数学的兴趣。根据波利亚“怎样解题”理论,只有引导学生深入了解问题中的已知条件,分析已知条件和待求结论的内在联系,把握解决问题的关键所在,才能把握每一类数学问题的本质。教学中,教师不能只关注题目的结果,更应该了解学生的思维方式和思路的形成过程。学生在解决问题的每一次思维过程中,不断体验基本数学活动经验,获得基本数学思想方法,发展综合能力。
波利亚“怎样解题”理论在数学教材中并没有明显地呈现出来,但在大多数情况下,它隐含于数学知识和问题解决的过程中,需要教师不断地进行提炼和概括。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当设计有效的数学活动,引导学生提炼问题情境,检索数学知识,激活解题思路,不断地反思解题过程。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既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习惯,使其学会学习的技能,理解数学知识的本质,又给学生提供可应用于其他学科的推理方法,培养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G.波利亚.怎样解题[M].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07年.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