奔涌吧,后浪!

2021-08-30 10:49
课堂内外·创新作文高中版 2021年3期
关键词:奶奶

“后浪”一词,源于“长江后浪推前浪,世上新人换旧人”。2020年五四青年节前夕,短视频《后浪》以不可阻挡之势成为舆论焦点。视频中,演员何冰走上舞台,以前辈的视角发表了一段深情的演讲,以“后浪”称呼新一代青年人,表达了对他们的认可与赞美,引起各界热议,“后浪”红极一时。当前流行的“后浪”,大致是指“90后”“00后”这一代人。他们多为独生子女,曾让人觉得“不着调”“太叛逆”,但面对新冠肺炎疫情,他们奋不顾身,冲锋在前,用实际行动证明了自己。

在疫情这样的非常时期展现出的“后浪”之力无疑让人欣慰,在日常生活中奔涌而来的“后浪”精神同样令人感佩。2021年1月8日,《众里寻你——2020“寻找最美孝心少年”颁奖典礼》在央视播出,徐佳琦、徐圣杰姐弟,邱小华、邱萍萍兄妹,任立春等10名(组)少年获得“最美孝心少年”称号。1月11日,《闪亮的名字——2020最美大学生/最美高校辅导员发布仪式》在央视播出,中宣部、教育部联合从历届在读大学生年度人物中,遴选出赵东、李莎、崔译文等10位优秀大学生,授予全国“最美大学生”荣誉称号。

这些“最美孝心少年”和“最美大学生”犹如奔腾的“后浪”,勇敢地承担起了家庭的责任和国家的使命,即便生活艰辛也依旧乐观向上,即便遭遇不幸也依旧勇往直前,即便光芒微弱也试图照亮一方,即便能力有限也想竭尽所能……我们从这些“后浪”身上看到了孝心、看到了大爱、看到了真善美。在本期杂志的“素材精粹”栏目中,我们精选了16位“后浪”的故事。这些故事不仅是绝佳的写作素材,也能给我们的人生带来新的启发,值得大家细细品读、用心体会。

徐佳琦、徐圣杰:姐弟携手帮妈妈抗击病魔

人物速写 “妈妈在,家就在。”质朴而真挚的话,从年幼的徐佳琦、徐圣杰姐弟俩的口中说出来,让人倍感温暖和感动。“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母亲恩情,难报万一,但我们的感恩行动却不能“缺席”,哪怕像徐佳琦、徐圣杰姐弟俩一样做些力所能及的家务事,说些宽慰母亲的话。

徐佳琦今年13岁,弟弟徐圣杰今年8岁,家住内蒙古包头昆都仑区。在2012年8月份的一天,他们的妈妈张登霞被检查出患有很严重的心脏病。在徐圣杰出生之后,张登霞的心脏病就经常发作。东拼西凑,家里终于凑够了做手术的钱,徐佳琦看着妈妈全身插满了管子,眼泪止不住地往下流。从那时开始,徐佳琦就挑起了家中的重担,不仅要细心照顾妈妈,还要照顾年幼的弟弟。

本以为一切风雨都已经过去,可是做完手术的第二年,张登霞又检查出患有乳腺癌。张登霞此前做心脏手术借的外债还没有还完,又得借钱治病。经过六次化疗,才把张登霞从死亡的边缘拉了回来。2018年,张登霞的子宫又检查出了问题,徐佳琦的爸爸为了挣医药费和生活费,只能带着徐圣杰跑出租车。当时年仅11岁的徐佳琦便独自陪着妈妈去北京看病,给妈妈加油鼓劲儿。几经波折,张登霞的病情终于稳定了下来。为了养家糊口和还债,徐佳琦的爸爸不得不去外地打工挣钱,几个月才能回一次家。而张登霞为了减轻家里的负担,开了一家小小的面筋馆,徐佳琦、徐圣杰姐弟不僅帮着妈妈收拾家、洗衣服、做饭,还在课余时间争着抢着帮妈妈打理面筋馆——做面筋、卖面筋、招呼客人。

在徐佳琦、徐圣杰姐弟心中,妈妈经历了很多很多的磨难,他们希望在以后的日子里,妈妈能感受到更多的温暖。他们说:“妈妈在,家就在,我们就是妈妈最大的依靠。”

邱小华、邱萍萍:“养蜂兄妹”助力家庭脱贫

人物速写 有志不在年高。邱萍萍和邱小华兄妹,本处于该在父母怀中撒娇的年纪,因为母亲的一场重病,他们自觉承担起了帮助家庭脱贫致富的担子。他们用实际行动,不仅阐释了什么是孝和善,更诠释了“幸福是奋斗出来的”道理,诠释了“脱贫攻坚路上,没有任何人是旁观者”的内涵。

邱小华和邱萍萍是家住四川凉山木里县茶布朗镇的一对可爱兄妹,哥哥邱小华今年14岁,妹妹邱萍萍今年12岁。兄妹俩不仅热爱学习,更能体谅父母,共同支撑起整个家庭。

几年前,邱小华和邱萍萍家被评为低保户,2019年又因为妈妈咽部长了肿物住院治疗而欠下一笔钱。在妈妈住院期间,兄妹俩不仅要放羊、打猪草、砍柴、做饭,还要照顾家里80多岁的奶奶和6岁的弟弟。妈妈出院后不能干重活,于是兄妹俩便承担起了家里所有的家务。

每年夏天,邱小华、邱萍萍兄妹俩还要陪爸爸去海拔 4000多米的高山上采松茸。这一走,就要在高山上住二十多天,不管刮风还是下雨,兄妹俩都没想过退缩。为了脱贫致富,爸爸把高原蜜蜂引到家中饲养。兄妹二人在承担家务的同时,还要帮助爸爸管理家中的蜂箱。虽然经常被蜜蜂蜇,但兄妹二人一直在坚持着、努力着,在当地党委、政府的支持下,和爸爸、妈妈一起,努力让家庭脱贫致富。

2020年11月5日下午,邱小华、邱萍萍这对“养蜂兄妹”兄妹怀揣着“最美孝心少年”的荣誉证书返家。还来不及缓解旅途的劳累,兄妹俩就把红彤彤的烫金证书呈到家人面前,一字一句地念给家人们听,一起分享喜悦和荣誉。

冉俊超:“棒棒”男孩挑起全家的希望

人物速写 10年坚守“棒棒”行业,冉光辉扛起了家庭的重负和责任,爬过了一道道有形无形的坡坎,用坚韧的背影传递给儿子生活的信念;10年成长,冉俊超也没有辜负父亲的深情付出,他正在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向父亲证明,他能扛起家庭的未来。

10年前,一张火遍全网的照片里,重庆“棒棒”(挑夫)冉光辉的肩上扛着200多斤的货物,另一只手紧紧牵着儿子冉俊超。10年后,冉光辉还在从事“棒棒”行业,但冉俊超已经长大了,成了重庆市第三十中学校初二年级的一名普通学生。

父亲是“棒棒”,并没有让冉俊超自卑。他从三四岁起就跟着父亲一起到商场搬货,每次看到父亲搬重货,他都会主动跑过去帮忙。现在冉俊超还利用周末时间,帮父亲搬一些货,让父亲轻松一点;帮父亲结搬货的钱款,让父亲多一点时间休息。

父母忙于做工没有时间陪冉俊超,这使他很早以前就学会了自己照顾自己。他在四五岁时便开始学做饭,再大一点,就帮着给父母做饭,让劳累了一天的父母回家总有热饭吃。有时候看着父亲太累,他会帮父亲捏肩捶背,端来洗脚水让父亲解乏。

冉俊超的奶奶已经80多岁了,腿脚不好,只要下楼出门,都是由冉光辉背着上下。虽然功课很忙,但每到周末,冉俊超都会抽时间陪奶奶说话。有了孙子的陪伴,奶奶的脸上总是满满的笑容。

现在,冉俊超对“孝”的理解更深刻了:“尽可能地陪伴父母、关爱父母,对他们有耐心,在语言、行动上都做好,就是孝。”

杨峻熙:不一样的“网红”女孩

人物速写 孝心不论大小,承担无关年龄。身残志坚的7岁女孩杨峻熙,每天用乐观的心态面对生活。她那治愈系的舞姿与笑容不仅感动着周围的人,也向社会传递了向上、向善的精神力量。

在山东肥城王庄镇花园村,几乎每天中午都能看到一个脚部残疾的小姑娘在村里的主干道上,随着音乐的节奏欢快地跳舞。这个小姑娘叫杨峻熙,今年7岁。然而,这个活泼可爱的女孩在两岁的时候,因为自身免疫系统的原因,左腿开始变形,且随着年龄的增长,变形的情况越来越严重,已经开始影响其正常行走。这带给她的不仅有生活上的不便,还有深深的自卑感。每次杨峻熙向奶奶哭诉伤心事的时候,奶奶都会非常坚定地告诉她一定要坚强,残疾人并不比正常人差。

渐渐地,杨峻熙记住了奶奶的话,也调整好了自己的心态,不再为别人的目光而困扰,反而学着帮奶奶干了不少家务活——洗碗、扫地、刷水壶……有时候奶奶太忙顾不上喝水,细心的杨峻熙还会专门倒好水送到奶奶跟前。2019年4月,杨峻熙跟着村里的老人们跳广场舞,偶然间奶奶发现了她的表演天赋,就每天给她拍舞蹈视频,上传到短视频平台,没想到竟让杨峻熙成了“网红”。

2020年8月7日,山东大学第二医院手外科、足踝外科主任胡勇看到了杨峻熙跳舞的视频,他认为杨峻熙的脚还有手术矫正的可能,便通过医院宣传部联系到杨峻熙的家人,商量后决定为其进行手术。9月22日,杨峻熙的矫正手术顺利完成。现在,杨峻熙的左脚畸形已得到矫正。

王森洋:13岁女孩成了父亲的“家长”

人物速写 孝敬发于内心,彰显榜样力量。面对困境,王森洋拒绝向命运低头,她不但没有被打倒,反而培养出孝亲敬老、温存厚道的习性。这个13岁女孩的孝行,不仅让我们热泪盈眶,更能让我们从中汲取精神养分,积攒勇敢前行的力量。

2020年11月上旬,参加完“众里寻你——2020‘寻找最美孝心少年”颁奖典礼,河南省南阳市内乡县赤眉镇第一初级中学学生王森洋回到学校,回归日常生活。她仍旧每天中午在学校吃过午饭后,就利用午休时间去看望奶奶和父亲——奶奶在赤眉镇街边摆了一个小摊,父亲双目失明待在家里。

王森洋今年13岁。在她出生還不满3个月时,母亲就离开了家庭。在她5岁时,父亲又因患病长期服药,导致双目失明,一家人的生计全靠奶奶在街头摆摊维持。跟随父亲和奶奶一同生活的王森洋,是这个窘迫家庭的“开心果”。在家里,她照顾着父亲的饮食起居,给父亲讲趣闻轶事,让父亲不再孤独自闭;只要有时间,她便和奶奶一起摆摊,让奶奶少操劳些。偶尔离家,王森洋总会给奶奶打电话,像大人一样叮嘱奶奶监督父亲吃药。在他人眼中,王森洋俨然成了父亲的“家长”。

“曾经,我的愿望是带奶奶和失明的爸爸去‘看看外面的世界。参加颁奖活动后,我感触很多。”王森洋说,“我决心要在照顾好奶奶、爸爸的同时,好好学习,长大报效祖国,让更多同样身处困境的人能走出去,感受外面的精彩!”

任立春:“棉花女孩”用笑容守护家人

人物速写 “百善孝为先。”任立春不畏艰难、践行孝心、以乐观的心态和稚嫩的肩膀扛起全家希望的感人事迹,不光对孩子,对成年人也有很好的教育意义。愿我们每个人都能与孝心同行,与家人一道携手共创美好生活。

家住河北省邢台市威县固献乡沙柳寨村的任立春是一个9岁的小学三年级女孩。正如名字“立春”一样,任立春是个活泼开朗的女孩,笑容永远挂在她的脸上。

四年前,任立春的爸爸在接她放学的路上遭遇车祸,腰椎被撞断,致使他下肢瘫痪,此后只得卧病在床,生活不能自理。2017年6月,任立春的妈妈离开了家,这让原本活泼开朗的立春失去了笑容。

爸爸的瘫痪和妈妈的离家,让年迈的爷爷、奶奶也没法在家享清福,只能下地干农活维持生计。因为爷爷、奶奶需要经常下地务农,任立春很多时候都只能自己照顾自己。但任立春从未有怨言,她知道爷爷奶奶不容易,于是便争着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帮爷爷打水、摘枣,帮奶奶做饭、洗碗,这些家务活儿只是任立春的日常操作。下地干活,摘棉花,她也是主力。此外,她每天还要给爸爸喂饭,帮奶奶按摩,替爷爷爬高爬低、忙前忙后。任立春还调整好了心态,学会乐观积极地面对生活,闲暇时她经常在家人面前表演翻跟头、唱歌,逗家里人开心。“我想快快长大,长大后当医生赚钱,给我爸爸治好病,让爷爷、奶奶过上好日子。”任立春说。

姚沁雯:12岁女孩撑起一个家

人物速写 姚沁雯照料父亲的生活,分担母亲的压力,陪伴年迈的奶奶,敬爱社区的老人,用自己的孝心、孝行让原本艰难的家庭充满温情,用自己的爱心温暖着身边的人,她不光是家里的小棉袄,也是温暖大伙儿的第二个“小太阳”。

爸爸罹患脑瘤生活不能自理,奶奶88岁长期卧床,妈妈因为要照顾家人而无法出门工作、收入不稳定,一家四口挤在60平方米的小屋里……这就是上海理工大学附属初中预备班学生、12岁女孩姚沁雯的家。这样一个家,搁在任何成年人身上,也都是一个让人透不过气来的负累。但这副重担,偏偏落在了姚沁雯柔弱的肩头。

从记事起,姚沁雯就努力帮着大人撑起这个家。为了照顾好家人,她有一个精准的时刻表:每天早晨6点30分起床,7点半不到就出发去学校。短短一小时内,她不仅要完成洗漱,还需要热牛奶、买早点,为爸爸和奶奶准备洗漱用品,把家里拾掇整洁。每天放学回到家,她还会帮着妈妈照顾爸爸和奶奶,陪他们说话、逗他们开心。

姚沁雯还很会开解妈妈。妈妈生病或者情绪低落时,她就会安慰妈妈:“我们一家人整整齐齐就好。”在妈妈的鼓励下,姚沁雯还一直坚持去社区孤老家庭、养老院献爱心。每逢佳节,她会带去和妈妈一起亲手做的爱心粽子、月饼以及重阳糕;在寒冷的冬日,她就给社区孤寡老人送去自己编织的毛线手套。“看着这些孤寡老人,我知道还有比我们生活得更艰难的人。现在,我们一家人能相互依靠,就是幸运的。”姚沁雯说。

赵东:坚守抗疫一线,展现青春担当

人物速写 作为一名大学生,赵东是广大医学生的缩影,是时代新人的缩影。他舍小家、顾大家,全力救治患者、防控疫情,英勇奋战在抗击疫情的最前线,用实际行动践行了“敬佑生命、救死扶伤、甘于奉献”的崇高精神。不惧风雨,勇挑重担,赵东的青春之花还会继续在祖国大地上绚丽盛开。

“面对陌生的‘红区,哪有不怕的。我只不过是跟着前辈的脚步,去践行医者的使命。”武汉大学第一临床学院2018级博士研究生赵东说。

1989年出生的赵东是家中独子,父母身体状况欠佳,因平时学业繁忙,他少有与父母相聚的时间。2020年寒假,他原打算回家与亲人团聚,并带父母看病、调理身体。1月22日,赵东计划跟随导师胡克教授出完农历新年前最后一个门诊后返乡。门诊结束后,他看到钟南山院士明确提出新冠肺炎“人传人”的报道,预感到“此时不回,很有可能就回不去了”。走还是留?赵东没有迟疑,毅然退掉了回家的火车票。面对未知的病毒,赵东第一时间向科室申请加入值班队伍,“危急时刻更应该与病人在一起”。

随后,赵东参与临床一线诊治,在收治新冠肺炎危重症患者的“红区”连续奋战120天,累计参与接诊并成功治愈新冠肺炎确诊病例130余例;工作之余他还参与线上志愿服务,为200余名居家隔离患者耐心细致地答疑解惑、提供帮助,被居民亲切地称为“小赵医生”;轮休期间,他加班加点,跟随导师针对新冠肺炎的诊断、治疗等进行临床研究……抗疫期间,赵东交出了一份沉甸甸的成绩单。“我将继续在救死扶伤的岗位上拼搏奋战,让自己的青春在党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绽放绚丽之花。”赵东坚定地说。

余汉明:“火线入党”的社区“代购”

人物速写 43天,每天10多个小时的志愿服务,余汉明用自己的热情和力量为武汉疫情防控做出了贡献。其实帮助他人、服务社会,很多时候并不需要多少专业技能,只需要一颗乐于奉献、敢于担当的心。从志愿者变成居民口中的“余师傅”,“00后”小伙儿余汉明用责任与勇气汇聚成明媚的春光,温暖了武汉,温暖了每一个人。

余汉明是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学生,今年20岁,是一名土生土长的武汉人。新冠肺炎疫情暴发,武汉全市小区开始封控后,他看到身边不少年迈的空巢老人无法及时得到照顾,便想着为他们做些事情。2020年2月23日,武汉市启动实施“志愿服务关爱行动”,在全市范围内专项招募志愿者。余汉明和父母商量想要报名参加,刚开始时,父母有很大顾虑。后来,他反复向父母保证,一定会保护好自己,父母最终同意了。

2月27日,余汉明正式上岗,成了一名社区志愿者。“志愿者的工作内容说起来简单,干起来复杂。”余汉明说。每天晚上9点前,他都要整理好小区居民们第二天要购买的物资的清单,确定采购路线。第二天早上8点半开始在小区门口值守,10点开始采购。居民们对物资要求繁杂,品牌、口味、数量都有不同需求。余汉明会走访多家超市,尽自己所能满足大家的需求。在武汉“解封”以前,他每天都要工作10多个小时。余汉明用踏实肯干赢得了小区居民的交口称赞,大家都亲切地称呼他为“余师傅”。

“防疫志愿活动对我来说,是人生中独一无二的经历。”3月5日,余汉明在志愿服务期间递交了入党申请书。经上级党组织批准,4月1日,他成为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首个疫情期间“火线入党”的大学生。

崔译文:坚强勇敢的“挡刀女孩”

人物速写 优质教育的痕迹,在崔译文身上体现得特别明显。那些真善美,那些正能量,那些英雄气,因为从小耳濡目染,所以让崔译文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关键时刻能够不顾危险、挺身而出,用瘦弱的身躯替同学挡刀。崔译文心似海洋,温柔却有力量,她一直在努力成为一个“大写的人”,而这同样也应该是我们的目标。

2019年3月10日晚,桂林电子科技大学花江校区内,大二学生崔译文和同校的小梁晚自习结束后,一起结伴回宿舍。经过操场时,一名男子因為感情纠葛企图对小梁行凶,崔译文用自己瘦弱的身躯紧紧护住小梁,自己却身中8刀。小梁身中15刀,伤势更重,但幸亏有崔译文的保护,两人最终都活了下来。

崔译文这个平时连打耳洞都会喊疼的姑娘,面对歹徒却毫无畏惧,她说:“我是军人的孩子。我只知道,我不冲上去,她可能会死。”崔译文成长在军人家庭,她的父母一直教育她要有责任、有担当,自己的事自己做,还要力所能及地帮助他人。在她的心里,爸爸崔宏伟也是英雄一般的存在。“爸爸对我影响挺大的,他是顶天立地的军人,我不能给他丢脸。”说起父亲,崔译文很是自豪,“我在军队家属院里长大,正能量的事听多了,脑子记住了,自然就会变成行动。”

在住院治疗期间,坚强的崔译文没掉过一次泪,反而一直笑着安慰住在同一间病房的小梁。直到出院前一天,身上的纱布被拆下,多处又长又丑的伤疤暴露在眼前,这个爱美的女孩才第一次流下了眼泪。但她很快就振作起来,投入到学习当中。2020年,崔译文又拿出见义勇为获得的奖金为武汉捐款;虽然身体尚未完全康复,但她却积极到社区做志愿者。“我希望带给大家正能量。”她平静地说。

单思思:立鸿鹄之志,报家国之情

人物速写 巾帼不让须眉,在科研的战场上,单思思就像一位披甲执锐的女战士,面对危险又狡猾的新冠病毒,她挥舞战旗、手持利刃,以自己的方式保家卫国,立志“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她以科研报国、矢志不渝的精神,以攻坚克难、分秒必争的毅力,书写了新时代、新青年的动人赞歌。

1992年出生的单思思是清华大学医学院2015级直博生。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后,她在科研战疫一线争分夺秒、攻坚克难,几乎每天都泡在实验室里。她说:“以硬核成果降服病魔,守护人民的生命安全,青年科研工作者责无旁贷。”

单思思所在的张林琦教授科研团队长期从事病毒与免疫系统相互作用关系的研究。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后,张林琦教授迅速组建科研攻关团队,单思思第一个报名参加。她2020年1月19日到家,1月20日便乘坐高铁赶回实验室。单思思一直对在高铁上收到的母亲发来的短信难以忘怀。母亲在短信中安慰她:“以后总有机会回家,但是现在国家需要你,你要好好干。”战时国在前,收到母亲的安慰和体谅,单思思备受鼓舞,回到清华大学立刻进入实验状态。在清华大学医学楼里,单思思他们实验室的灯整晚亮着,大家全力推进各项实验。

生产抗体、检测抗体功能、进行动物实验,上千次的重复实验操作,基本每天都是24小时连轴转。在无数次的失败后,单思思和团队成员解析了病毒与蛋白结合的关键结构,成功分离和评估了200多株抗新冠病毒的单克隆抗体及其编码基因。“我想让更多的研究成果走出实验室!”单思思仍然在为这个目标继续奋斗。

李莎:定格在大山深处的青春之花

人物速写 李莎虽然把宝贵的生命、最美的青春留在了那片她为之奋斗的土地上,但她在大山深处唱响的青春之歌,将会继续在那片山谷里回荡,继续激励孩子们走出大山、向上攀登。她的事迹也会鼓励更多青年学子参与这场“青春接力”,投身西部建设,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贡献力量。

李莎1999年出生在四川省平昌县的一个小镇,家里经济条件比较困难,但她相信知识改变命运,学习非常认真刻苦。她在笔记中写道:“困难的经济条件有时会局限我们的学习资源,但永远无法阻止我们对知识的渴望。”16岁那年,她以四川省达州市通川区文科状元的优异成绩考入了华南理工大学。

进入大学后,李莎加入了学校心理学社,为有需要的同学提供咨询和帮助,同时还活跃于暑期社会实践等志愿服务中。大三时,李莎做出一个决定:毕业后要报名参加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2019年7月28日,李莎作为华南理工大学第七届研究生支教团成员,来到广西龙胜各族自治县开展支教志愿服务工作。

在支教过程中,李莎用耐心和细心,用爱的教育,与孩子们建立起了深厚的感情。在“龙胜一对一”爱心助学项目中,她主动请缨,前往最偏远的三门镇。那里路途遥远,从县城到学生家中,车程要一个半小时,下车后,还要在崎岖的山路上徒步两个小时,翻山越岭。在学生和队友眼中,李莎成了勇担当、甘奉献的“莎姐”。

2020年5月9日,李莎在前往龙胜小学途中遭遇车祸,不幸去世,年仅21岁。

于婷婷:带着养父一起上大学

人物速写 尽管命运坎坷,尽管生活多艰,但于婷婷从来没有怨天尤人,从来没有放弃希望。那些艰难困苦反而磨炼了她坚强的性格、不屈的品性,让她以昂扬的斗志、乐观的心态去迎接生活中的每一个挑战。希望我们都能像于婷婷一样,即便长在尘埃里,也要努力开出最美丽的花。

1998年冬天,刚出生不久的于婷婷被抛弃在广州街头,重庆合川人于万全捡到了她,未婚的他决定收养这个孩子。于婷婷在广州长到3岁后被送回合川官渡镇,跟爷爷、奶奶生活。于万全一家十分贫寒,屋里几乎没有一件像样的家具。从记事起,于婷婷就知道自己的身世,但她仍叫于万全“爸爸”,也感受到于万全一家人对她发自内心的爱。

2014年,奶奶去世了。同年,于万全被诊断出患有肝硬化及布加氏综合征,回到合川生活。孝顺懂事的于婷婷每个周末都会回家,扶着爸爸出门散步,陪他聊天。2018年,于婷婷考上大学。那时,高龄的爷爷已被送往养老院。“带着爸爸一起上大学!”于婷婷最终下定决心。她在学校附近找了一间每个月租金只要100元的出租屋,将爸爸安顿下来。学校、出租屋、医院,于婷婷开始“三点一线”的生活。为了节省车费,于婷婷从来都是步行1小时往返学校和出租屋。做家教、发传单,她靠四处兼职赚取生活费。尽管时间紧迫,但于婷婷从没耽误过任何一节课,成绩在班上名列前茅,还加入了公益社团。“经历挫折后,挺立的样子就是风骨。我会带着斗志,去迎接每一个挑战。”她说。

闻健:心怀报国志,四方皆“战场”

人物速写 “我将时刻准备着,到祖国需要的地方去!”這是闻健的誓言,也是他无悔的选择。拿起枪,闻健能够在冰天雪地里保家卫国;放下枪,闻健能够在祖国大地上奉献青春。我们或许都思考过青春应该怎么度过才不算虚度的问题,闻健的选择或许能为我们提供一个很好的参考。

闻健来自武汉科技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软件工程1701班,2014年入学,2015年就报名参军,携笔从戎,志愿去西藏服役。那一年,国际形势突变,闻健所在的连接到命令赶赴边境线,他接到的任务是到最前线护卫国旗。闻健接到指令,写好遗书,荷枪实弹,时刻准备上战场。30多个日夜,他和战友冲在最前面,在国境线上挺起脊梁,护卫国旗,保卫家国,他们寸土不让。

“我是驻守过西藏的军人,西藏是我梦想开始的地方。”闻健说,“我只是响应国家号召,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做祖国最需要的事。”2017年,闻健退伍复学,不忘军魂,志愿服务成为闻健新的“战场”。三年多来,他定期献血54次,共计两万余毫升,并加入中国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资料库,荣获2016—2017年度全国无偿献血奉献奖铜奖。2018年,闻健和退伍战友成立了武汉科技大学迷彩社,志愿开展征兵宣讲和爱国主义教育活动。2019年,闻健成为第七届世界军人运动会、2019全球创投大会深圳站等多个大型活动的志愿者,荣获“优秀志愿者”等称号。他还两次参加暑期支教活动,荣获“先进个人”荣誉称号。

李海超:投身船海事业,筑梦“海洋强国”

人物速写 我们每个人的一生中,都会面临种种选择。学业有成的李海超,曾拥有一个很好的改变家庭生活境况的机会,但他却最终放弃了收入丰厚的央企,选择继续投入到对解决舰船减振降噪“卡脖子”技术难题的研究中。将青春奉献给国防,将热血奉献给大海,李海超一直在路上。

因名中有个“海”字,出生于山东菏泽一个贫困村的李海超从小就向往大海。2014年,李海超如愿以偿,成为哈尔滨工程大学船舶与海洋专业的一名研究生。船舶结构振动噪声预报技术是我国国防装备发展的一项“卡脖子”技术,李海超的导师庞福振教授所带领的团队已经在这一领域展开了10余年的潜心研究。为了突破这一关键技术,李海超常常把自己关在实验室里做研究,一待就是一两个月。

临近毕业,成绩和科研成果都很优秀的李海超接到了很多单位的橄榄枝,他和一家知名造船央企签了约,但庞福振教授的一席话改变了他的选择。“你的研究已经有了一些眉目,如果能继续下去,可能就会应用于实际。建立我们自己的船舶结构振动噪声预报方法,不是你的梦想吗?”庞老师的话让李海超再次燃起了“为船、为海、为国防”的追求,他决定继续读博,将科研进行到底。

几年来,李海超通过不断的努力获得了累累硕果,研究成果得到了20多个国家相关领域知名学者的高度评价和引用。李海超说:“把科技创新继续扎根在祖国大地上,扎根在‘海洋强国战略中,哪怕前路风雨兼程,也要勇攀科研高峰。”

刘智卓:在沙漠里建造绿洲

人物速写 刘智卓曾说:“做什么并不重要,只要有能力,愿意为国家做贡献,青春就是无悔的。”无论是作为治沙志愿者,还是作为支教老师,刘智卓服务基层、青春报国的奋斗底色一直没有改变。他就像一棵梭梭树一样,紧紧地、牢牢地扎根在祖国大地上。

紫外线照射到身上有种火辣辣的感觉,沙子拍到身上还有点疼,置身騰格里沙漠中,每时每刻都要防止沙子进入眼睛、鼻子、嘴巴……对上海交通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2019级硕士研究生刘智卓来说,沙漠的样子不再是一种想象,而是一种深刻的感受。但这也坚定了他每年到甘肃省武威市民勤县治沙的想法,“把沙漠治好,当地人会少很多这种痛苦的感受”。

刘智卓在沙漠中度过了5个夏天,他从10个人的小队开始干起,逐渐创立绿格公益团队,如今志愿者队伍已发展到近800人,招募志愿者的范围也从上海交大拓展到全国30多所高校。这些年来,他们共制作草方格十万余个,固定黄沙2000余亩,栽种并养活梭梭树3000余株。一棵棵梭梭树开始在大漠扎根,成为黄沙中的绿色生机。

在治沙过程中,刘智卓还提出了梭梭树嫁接经济作物的治沙循环新模式,把肉苁蓉种植和防风固沙结合在一起,既能防风固沙又可实现经济效益,助力当地脱贫攻坚。不仅治沙,刘智卓还是上海交通大学第二十一届研究生支教团成员,在云南洱海,刘智卓传递知识,帮助困难学生,被当地人称为“板扎老师”(“板扎”在当地语中是“靠谱,能干”的意思)。

猜你喜欢
奶奶
探望奶奶
奶奶今天不接你
一棵名叫“奶奶”的树
给奶奶捶背
爱跳舞的奶奶
奶奶喊你吃饭啦
奶奶
奶奶的生日
奶奶驾到
我家也有奶奶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