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永沛
在议论文的三要素中,论据的重要性是万万不能忽视的。因为论据是作者用来证明论点的根据和理由,是支撑论点的材料。论点一旦缺少或者弱化了论据材料的支撑,就会成为干瘪瘪的空洞乏味的概念,失去了它的理性光辉和丰腴的内涵。因此,运用好论据材料,对于写出一篇好的议论文是至关重要的。
然而,在写作实践中,有些人会犯眼高手低的毛病,明明知道论据材料的重要性,却往往写不好论据材料。在他们的笔下,一些论据材料,不是虚应故事,缺乏真实性,就是信手拈来,缺乏典型性;又或者是陈年旧事,缺乏新鲜感;又或者是拉拉杂杂,啰里啰唆,说明不了议论中心。结果文章写成了含混不清的“一笔糊涂账”,达不到预期的表达效果。因此,很有必要讨论一下议论文论据材料的运用问题,为初学写议论文的中学生提供参考。
在议论文中,究竟该如何运用论据材料呢?要着重关注以下三点。
第一,要“唯论点之马首是瞻”。凡是写作议论文的人,都知道论点和论据二者之间至为紧密的关系,它们谁都离不开谁。论点统领着论据,论据支撑着论点。论点一旦缺乏了论据的支撑,就会成为无水之鱼、无本之木;论据一旦缺乏了论点的统领,就会成为散兵游勇、乌合之众。因此,在议论文中,要想使论点能够成立,具有可信度,作者必须善于调度和运用论据材料,使它忠诚地、精准地、全方位地为论证论点服务。
不过,需要注意的是,尽管论点和论据的关系十分紧密,但二者还是有主次之分的。有人在讨论这个问题的时候,提出了一个“向心性”的观点,意思是说凡是论据材料,都必须围绕着论点而存在,始终为论述中心服务。这种“唯论点之马首是瞻”的“向心性”提法,言下之意就是说论据材料对于论点来说是处于从属地位的。因此,作为写作者,不但要知道论点和论据之间存在着紧密的依存关系,还要知道它们二者之间还存在着主次的从属关系,方能精当地运用好论据材料,取得令人满意的论证效果。
例如吴晗先生的《谈骨气》,文章一开头就开门见山地提出了“我们中国人有骨气”的论点,接着以孟子的“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说法对“骨气”予以诠释。然后既选用了民族英雄文天祥的事例论证了孟子说的“富贵不能淫”,又选用了不食黔敖嗟来之食的饿者的事例论证了孟子说的“贫贱不能移”,还选用了著名民主战士闻一多的事例论证了孟子说的“威武不能屈”,从而支撑起了“中国人有骨气”的论点。在这里,作者进行了精准的逐一论证,不正好说明了这三个论据材料正是唯“中国人有骨气”的论点之马首是瞻吗?而这三个论据材料的“唯馬首是瞻”所反映出来的紧紧围绕着论点的“向心性”,则又表明了它们对于论点的从属性。
第二,要“唯实事实情之所本”。议论文是向人们讲明道理,表明自己某种主张的文章。讲道理的方法有很多种,最常见的方法就是摆出事实来讲道理。因为事实是胜于雄辩的,只要事实是真实的,哪怕是多么强有力的辩驳也会显得苍白无力。因此,作者在写作议论文讲道理的时候,为了使自己提出的论点和主张站得住脚,就必须力求推出真实的具有说服力的实事实情作为可靠的论据材料,让其成为有力支撑。这就叫作“唯实事实情之所本”。
还以《谈骨气》为例,吴晗先生为了论证“中国人有骨气”的论点,就采用了“摆事实,讲道理”的写法。因为他所摆出来的论据材料都是极具真实性的实事实情,所以对于论点的支撑作用就特别给力,让读者深信不疑。的确,文天祥的英武、不食黔敖嗟来之食者的气度、闻一多的勇毅,这些可歌可泣的实事实情不能不让读者为古往今来中国人的铮铮傲骨和大义凛然的气节而击节赞叹!
关于议论文论据材料真实性的问题,还有一点需要说明一下。就是说,不少作者手边常常有一些颇有价值的真人真事材料,并不像文天祥等人的事迹那样事实明确,那样感人至深,常常是琐碎地分散式地存在着,但确能对论证论点发挥很大作用,如果在写作的过程中,将其原模原样地写进文章里,作为论据材料,其论证效果肯定会大打折扣。为了充分地发挥这类材料对于论点的支撑作用,很多作者就在保持原意的前提下对其进行“艺术”加工,或是削枝强干,或是拼装组合,或是概括提炼,做一番去芜存菁、披沙拣金的工作,然后让其以崭新的面貌去支撑论点,因而产生了理想的论证效果。应该说,这些经过“艺术”加工的论据材料同样合乎“唯实事实情之所本”的要求,也是真实的,绝非虚构故事。
第三,要“唯陈言赘语之务去”。措辞准确,用语精练,读来简洁明快,这是人们对文章表达方面的普遍要求。对于议论文,要达到这样的要求,措施可以是多方面的,但主要措施则取决于论据材料的取舍、剪裁和陈述方式是否能够恰到好处地“唯陈言赘语之务去”。仍然以《谈骨气》为例作些说明吧。
先说取舍问题。在《谈骨气》中,吴晗先生选取了文天祥“富贵不能淫”的事例来论证“中国人有骨气”的论点,说服力是很强的,能给读者以极大的鼓舞和教育。请注意,文天祥发摅为国为民、视死如归情怀,表达“富贵不能淫”精神的诗文是很多的,如《〈指南录〉后序》《扬子江》《过零丁洋》《正气歌》等等,但作者却只是详写了《过零丁洋》的诗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略写了《正气歌》,这就不难看出作者的取舍意图和“务去”“陈言赘语”的思考。因为《过零丁洋》和《正气歌》,尤其是《过零丁洋》最能恰当地表现文天祥的民族气节和中国人的骨气,所以作者才“取”而述之。
再说剪裁问题。在《谈骨气》中,吴晗先生选取了《礼记·檀弓下》的一则饿者不食黔敖嗟来之食的故事,用以说明饿者具有“贫贱不能移”的精神,从而论证了“中国人有骨气”的论点。据原文,当饿者不食黔敖的嗟来之食之后,黔敖曾“从而谢焉”,前去向饿者道歉。吴晗先生引用这个故事时,因为考虑到黔敖道歉的情景与文章要表达的“贫贱不能移”的“骨气”没有什么关系,所以就作了剪裁,将其作为“陈言赘语”而删去了。
最后说说陈述方式。在议论文中,对于论据材料的运用,一般都是采用叙述的表达方式予以陈述的。因为这种陈述,都具有列举性、举例性的特征,不可能像记叙文那样予以连篇累牍的叙述,因此,必须坚持简约化的表达原则,努力做到“唯陈言赘语之务去”,以达到清晰地论证论点的目的。就是说,宁用100字写三个材料,绝不用300字写一个材料,能用一句话说完的事,绝不用两句话去拉扯。为了达到这种简约化的要求,作者们通常都采用概括式、提要式、摘要式或夹叙夹议式的陈述方式落笔。在《谈骨气》中,关于文天祥的那则论据材料,就是用了概述式,概括地叙述了他不为高官厚禄诱惑,拒不投降而惨遭杀害的英雄行为,表现了他的中国人的骨气,完成了对论点的论证。而“不食嗟来之食”和闻一多被害两则论据材料又都用了夹叙夹议式陈述方式,在边叙边议的过程中表现出他们的气节和骨气,使论证得以完成。至于提要式和摘要式陈述方式,也同样是为了达到“措辞准确,用语精练,读来简洁明快”的表达要求而常常“唯陈言赘语之务去”的。这里就不再举例说明了。
上面,笔者就议论文中论据材料的运用问题,进行了三个方面的探讨,其实,在议论文论据材料的运用上,还有诸如材料的丰富性、新颖性、典型性和科学性等若干个指标值得探讨,这里也提及一下,以引发学写议论文的中学生朋友的研究兴趣。
一、例文解析
有一种幸福叫“文化快乐”
钱文忠
幸福有很多种,幸福是多元的,有一种幸福是植根在一种文化的、文明的、有教养的快乐之中的。
我跟好多老人都有过非常密切的接触,我有时候特别愿意从一些老人身上感受他们的幸福。
我想举两位老人的例子。一位是季羡林先生,他出生于1911年,从小经历战乱,即便在留德期间未碰到国内的抗日战争,却仍置身于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旋涡,天天要躲着炸弹。另一位是我的一个家族长辈钱学森先生,他在20世纪30年代去了美国。第二次世界大战虽然没有波及美国本土,他却曾以美国陆军上校的身份被派到德国去接受战争的洗礼。
他们两人都历经苦难,甚至都有过吃不饱的经历,但是我觉得他们的人生都是幸福的。
在十年动乱时期,季先生不是被拉去批斗,就是被安排在学生宿舍门口打铃。那时都是传呼电话,电话来了,要喊“几零几室某某同学有客”。季先生有一段时间就负责干这件事。后来季先生告诉我,他那段时间居然感觉很幸福。为什么?因为他终于可以每天偷偷地从家里抄两大张纸梵文的古代印度史诗《罗摩衍那》,带到门口的值班室,在喊电话的空档里琢磨着怎么把它翻译出来。《罗摩衍那》的汉译版就是他在那时独立完成的。
跟季先生一样,钱学森的幸福也充满文化的快乐,靠着一种人文的滋养和文明的積淀,度过了快乐的人生。
在钱学森图书馆参观时,我发现钱先生的写字台是老式的,写字台的对面有一把非常小的椅子。我问过钱先生的儿子钱永刚这把椅子是谁的,他说是母亲蒋英的。原来钱先生每天做完非常高精尖的绝密研究之后,就会坐到这个桌子前去剪报,而蒋英就会坐在那把小椅子上陪着他,一坐就是几个小时。
后来,钱永刚先生对我说,从那以后他才知道,快乐是可以很安静的,幸福的陪伴也可以不需要说话。是的,当一种生活有了文化的氛围,一件最普通的事情都会给人们带来幸福的感受。
今天,我们的国家正经历着快速的发展和转变,我们在享受物质财富、安宁和安全的时候,也要有一种新的认识:对幸福的理解不再也不应该一致。幸福绝对不是一种,幸福绝对不仅仅等同于财富、地位、名誉等。请记住,有一种幸福叫“文化快乐”!
[解析]
本文是一篇探讨“幸福”主题的议论文,作者开门见山地提出了“有一种幸福是植根在一种文化的、文明的、有教养的快乐之中的”论点,简化来说,就是“有一种幸福叫‘文化快乐”,这就刷新了人们对“幸福”的认知。为了论证这个论点,作者推出了文化界、科学界两位大家季羡林和钱学森的文化生活故事作为论据材料,使这个论点得到了有力的支撑。
从论据材料运用的视角来看,作者选用的两则材料是至为妥当的。表现在:其一,这两则材料都紧扣着论述中心,具有明确的“向心性”,无论是季先生利用传呼电话的间隙翻译梵文史诗《罗摩衍那》,还是钱先生在科学研究的间隙里由夫人陪同着剪报的场景,都是极具幸福感的文化生活行为。因此,这两则论据材料正是所谓“唯论点之马首是瞻”的无可非议的论据材料。其二,这两则材料都是真人真事,是“唯实事实情之所本”的可靠事实,绝无半点虚构。这样的事实论据,不但具有极强的论证力度,而且能给读者以极大的教育。其三,这两则材料写了两位大家的文化生活细节,作者采用概述式和夹叙夹议式的陈述方式予以叙述,完成对论点的论证,“唯陈言赘语之务去”,笔调洗练明快,精准地表现出了两位大家思想境界的宏大和幸福指数的高度,也颇值得称道。
总之,这篇短小的议论文,既有新颖的论点,又有有力的论据;既有对大师的纪念性质,又有对后辈的教育意义,因此是一篇值得一读的好文章。
二、训练题
1.为什么季羡林先生认为在逆境中译书和钱学森先生觉得在从事绝密研究后的剪报都是一种幸福?
2.你认为本文的论据材料有什么特点?至少要答出三点。
1.因为他们从事了文化工作,为社会创造了精神财富,内心感到充实丰满,获得了文化快乐,因此萌生了幸福感。
2.特点:①和论点口径一致;②是真人真事;③具有新颖性;④是典型的事例;⑤具有教育意义;⑥语言表述简洁明快;⑦具有支撑论点的向心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