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钊冰 赵青 曹雯梅 张萌喆
关键词:小麦;叶部病害;根茎部病害;识别;防治
小麦是我国主要的粮食作物,其丰缺直接影响人民群众的基本生活。病害是影响小麦产量的重要因素之一,掌握小麦病害的识别及防控是确保小麦产量的主要措施之一。小麦病害种类较多,根据发病部位主要分为4类,即叶部病害、穗部病害、根部病害及全株性病害,叶部病害影响小麦正常的光合作用,直接导致小麦体内物质的合成和积累;根茎部病害影响小麦对土壤中营养物质及水分的吸收和运输,影响小麦生长发育及籽粒产量。基于此,这里主要介绍叶部病害及根茎部病害。
一、小麦叶部病害及防治
小麦叶部病害主要有白粉病、锈病、叶枯病等,这里介绍最常发生的白粉病、锈病。
(一) 小麦白粉病及防治
1、小麦白粉病症状。小麦白粉病就是在小麦的叶片上产生白粉状物,危害严重时,全株布满白粉,主要危害叶片。白粉就是小麦白粉病菌,后期在白粉上产生小黑点,它是有性孢子,又叫子囊孢子。子囊孢子抗逆强,能相对较长时间存活[1]。
2、小麦白粉病发生规律。小麦白粉病病原菌为禾本科布氏白粉菌,病菌孢子通过气流传播到小麦植株,造成侵染,是典型的气传病害。小麦白粉病在0~25℃内均能发病,在此范围内温度越高发病越快。湿度大时,有利于孢子萌发和侵入,且雨天多,病害重;氮肥施用过多、植株密度过大等也有利于该病发生。小麦大面积感病品种的存在,是白粉病近年大发生的一个重要原因。
小麦白粉病属专性寄生,也就是至始至终都只能在活体的小麦上生存,小麦收获后,病菌不能腐生而死亡。小麦收获后只能在自生麦苗上存活,到夏季气温比较高时,在海拔相对较高的山上的自生麦苗上存活,等到秋季,小麦播种后,孢子随风传到小麦植株上再次侵染。
3、小麦白粉病防治措施。第一,利用抗病品种。目前抗病品种较少,但品种间对白粉病的抗性有明显的差异,应根据当地情况选用抗病性强的品种。第二,优化栽培管理措施。合理密植、适期播种、增施P肥和K肥等措施都可以增强植株的抗病力,控制或减轻病害。第三,化学防治。三唑酮10~15mL/667m2,一般在发病初期喷雾一次即可控制危害,是性价比较高的一种药剂。烯唑醇、戊唑醇和苯氧菌酯等药剂是防治白粉病的高效药剂,但价格较高。在秋苗发病重的地区,可用三唑酮按种子量0.03%有效成分拌种,可控制苗期病情,减少越冬菌量[2]。
(二) 小麦锈病及防治
1、小麦锈病症状。小麦锈病是在叶面上产生黄色或褐色铁锈状病斑。锈病主要侵染叶片,也可侵染叶鞘、茎秆和穗部,因此,锈病分为条锈、叶锈和秆锈三种,要特别注意区分它们的不同。
(1) 条锈病症狀。病斑排列条状,条状排列整齐,病斑断断续续;颜色鲜黄色。条锈病有暴发性,发生发展很快,如果发生早,可能绝收。后期在锈斑上产生的黑色斑是冬孢子,这种孢子在锈病侵染中不起作用,起作用的是黄色的夏孢子,它造成多次侵染循环[3]。在小麦区试或审定时,如发生小麦条锈病即一票否决。
(2) 叶锈病症状。与条锈病明显不同,病斑为褐色,在叶片上的分布凌乱、无规律,但在苗期有时也会有类似条状的现象,到后期条状不明显。
(3) 秆锈病症状。一般发生较少,主要是产生在叶鞘和茎秆上,病斑大,发病后,表皮破裂。
2、小麦锈病对小麦生长发育的影响。小麦发生锈病后,表皮破裂,叶绿素破坏,养分被消耗,水分蒸腾增加,引起穗数、穗粒数减少,千粒重降低,品质变坏。因水分蒸腾作用的增加,易引起植株缺水,这是对小麦影响最大的因素,严重时甚至绝收。
3、小麦锈病防治。小麦锈病的防治要采取以抗病品种为主,关键期以药剂防治和栽培防治为辅的综合防治措施。
(1) 利用抗病品种,并做好品种合理布局。首先,根据当地锈病种类,充分利用抗病或抗性较好的良种;目前,品种区域试验中,高感小麦条锈病一票否决,表明对小麦抗条锈病要求较高。其次,尽可能选用抗多类生理小种、且抗性稳定的品种。同时,还应注意搭配种植带有不同抗源的品种,防止因品种抗性单一而造成大面积品种抗性丧失的现象。
(2) 栽培措施防治。在秋苗发病重的地区,避免早播;及时排灌,降低田间湿度,减少再次侵染;合理施肥,适当增施磷钾肥,保证小麦生长健壮;作物间作套种,清除自生麦苗等措施。
(3) 药剂防治。一是药剂拌种。目前有防治锈病的种衣剂,按常规用量拌种比较安全。三唑酮拌种时,按种子量0.03%有效成分拌种。如果达不到这个成分,就没有防治效果,如果超过这个成分会影响出苗。烯唑醇拌种时,按种子量0.015%有效成分拌种。种衣剂拌种后按常规播种,可控制或减轻苗期锈病,推迟成株期病情,并兼治黑穗病、纹枯病等。
二是药剂喷雾。苗期发现病叶时,用5%三唑醇1000倍液喷雾,消灭早期菌源。小麦成株期根据发病情况,掌握用药时期和用药量。春季小麦拔节后发病,此时气温合适,可能大流行,要考虑防治指标,一般认为发病程度达2%~5%时要及时防治;拔节期病叶率2%、孕穗至抽穗期病叶率大于5%时,要及时进行防治。可用1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或20%三唑酮乳油、20%丙环唑乳油、20%丙环唑微乳剂、25%腈菌唑乳油、12.5%烯唑醇可湿性粉剂、2.5%烯唑醇微乳剂、15%三唑醇可湿性粉剂等加水喷雾,1次即可控制整个成株期条锈病流行,并可兼治多种病害。
二、小麦根茎部病害
小麦根茎部病害主要有纹枯病、全蚀病、孢囊线虫病3种,这里主要介绍纹枯病及全蚀病。
(一) 小麦纹枯病
1、症状。小麦幼苗叶鞘出现中部灰白、边缘褐色的云纹状病斑,病斑渐呈暗绿色水渍状,之后枯黄,病重时引起死苗。拔节后茎基部叶鞘出现中部灰白、边缘褐色的云纹状斑。随着小麦生长,病斑扩大相连形成典型的花秆症状。由于花秆烂茎,常引起小麦倒伏,或主茎和分蘖抽不出穗,成为枯孕穗,或抽穗后形成枯白穗。
2、发病规律。这类病害是兼性寄生病害,除能寄生外,还能进行腐生,能在小麦病残体上长期存活,属土传病害。病原菌为禾谷丝核菌和立枯丝核菌。以菌核或附着于病残体上的菌丝在土壤中长期存活,侵染小麦根茎部。小麦群体过大、肥水过多、田间湿度大等有利于纹枯病发生。纹枯病的流行过程包括:冬前始病期、越冬静止期、返青期病株率上升期、病位上移期、发病高峰期等几个连续阶段[4]。
3、小麦纹枯病的防治。一是农业防治。小麦不同品种间抗性有差异,选用抗病和耐病品种;适期适量播种、增施有机肥和磷钾肥、及时排灌、降低田间湿度等措施均可减轻此病害发生。二是药剂防治。药剂拌种:50%利克菌按种子重0.3%拌种,或三唑酮按种子重0.03%有效成分拌种;时乐适、敌委丹种衣剂按说明量拌种,是安全有效的药剂。喷雾防治:5%井岗霉素100~150g/667m2,或20%三唑酮50~80mL,加水喷施,加大用水量,可提高防效。对于没有拌种的麦田喷施2次,间隔15d,即可控制为害;对于拌过种的麦田,早春再加1次喷雾。
(二) 全蚀病
全蚀病是种子上的检疫性病害,若种子田发现这种病害,不能作种用。
1、症状。属根部病害,病株根和地下茎变黑腐烂(纹枯病根部不腐烂),故称全蚀病。分蘖前后,基部老叶变黄,分蘖减少,生长衰弱,甚至枯死。抽穗灌浆期,茎基部变黑腐烂更明显,形成典型的黑脚病状,叶鞘易剥离,内侧和茎基表面黑色[5]。由于根部和茎基腐烂,植株早枯,形成“白穗”;白穗成片分布,白穗株易拔出。
2、发病规律。病原菌为禾顶囊壳,在土壤中长期存活,是主要的侵染源。混有病残体的种子是远距离传播的主要途径。小麦从幼苗至抽穗均可侵染,但以苗期最易被侵染,造成的损失也最重。土质松散、碱性、有机质少及缺磷、氮的肥力低下的地块发病重。发病地块一般损失10%~20%,重者50%以上,甚至绝收,是一种毁灭性病害。
3、防治。小麦全蚀病防治要分类进行,无病区防止传入,初发区采取扑灭措施,老病区采用以农业措施为基础,辅以药剂防治的综合防治措施。
一是农业防治。主要是合理轮作,有水源地区稻麦轮作,旱地小麦与非寄主作物,如,棉花、甘薯、烟草等轮作可明显减轻病情。增施有机肥、深耕细耙、及时中耕、加強肥水管理等,有利于减轻病情。
二是土壤药剂处理。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或50%多菌灵可湿粉2~3g/667m2,加土20kg,混匀后施入播种沟内,防效可达70%以上,甲基托布津防效优于多菌灵。
三是药剂拌种。12.5% 全蚀净悬浮剂按种子重量0.2%~0.3%的比例拌种,对全蚀病防效可达90%以上。全蚀净是防治全蚀病的特效药剂,粉锈宁、烯唑醇、戊唑醇、时乐适、敌委丹等药剂拌种也有一定的防治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