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明辉
日本电影《小偷家族》里有这样一幕,安藤樱饰演的“妈妈”信代和城桧吏饰演的“儿子”祥太走在商店街上开心地喝着波子汽水,打着嗝,给人一种温馨亲密的感觉。波子汽水的瓶口有一个弹珠,所以也叫弹珠汽水,是日本料理店的标配饮料,更是日本人炎热夏季难忘的味觉回忆。
波子汽水的日语名称是从英语的柠檬水演变而来的。经典的波子汽水瓶是用玻璃制成的,它特殊的包装方式在于用一颗玻璃珠封口,瓶颈两侧凹入,喝饮料时要将弹珠向下按压,使之掉落在瓶颈处,瓶颈处会将弹珠牢牢卡住,防止在喝饮料时弹珠下落堵住瓶嘴。玻璃珠碰到瓶子时会发出叮叮当当的声音,打开波子汽水时,汽水还会溢出瓶口……这些都是喝波子汽水时最具仪式感的地方。
那么,这种用玻璃珠密封的方法是怎么被發明的呢?该汽水密封方法起源于1872年的英国。19世纪初,汽水在英国盛行。最早的碳酸汽水都是现做现卖,因为碳酸放久了容易挥发,后来人们改用玻璃瓶灌装碳酸饮料,并以软木塞封口。然而,由于软木塞封口的成本太高,而且软木塞无法防止碳酸饮料“跑气儿”,人们开始想方设法寻找能够给碳酸饮料封口的材料——橡胶、铝片、锡箔、金属和磁铁的组合。直到1872年,英国人希拉姆·科德发明了用机器灌装、玻璃珠封口的科德瓶,这成为当时保存饮料最有效的方法。
对波子汽水来说,玻璃珠显然是激发人们好奇心的重要存在。那么,为什么玻璃珠放进去的时候是在最底部,而我们买到手的时候却在最顶部呢?玻子汽水密封的奥秘就在其中:玻子汽水在设计时,先在汽水瓶中放置玻璃珠和用于密封的橡胶环,然后往瓶内注入调味剂,再将碳酸水一口气注入,并在液体充满的瞬间将瓶子倒置,玻璃珠在重力的作用下会落到瓶口处,而由于晃荡了碳酸饮料,瓶子内部的压力会增大,玻璃珠在气体压力的作用下被推到瓶口,从而达到密封的目的。
1887年,玻璃珠密封技术传到了日本,大阪市的德永玉吉将其加以改良并批量生产,成为当时日本最早一批使用玻璃珠密封技术的国产瓶。从明治维新开始,再到大正与昭和年间,这种柠檬味的汽水成了普通老百姓喝的一种饮料。1953年,波子汽水的产量达到了顶峰,全国生产量约占当时全国碳酸饮料的一半,之后的饮料变得多样化,容器的主流也由瓶变为罐。
1892年,美国人威廉·佩因特发明了皇冠盖,因为这种封口方式更经济简便,并且适合批量生产装配线,以玻璃珠封口的科德瓶开始慢慢被取代。随着新型饮料的层出不穷,玻子汽水已不再流行,更因为它喝起来不方便、玻璃珠容易被幼童误食,而渐渐退出舞台。直到20世纪末的怀旧风潮掀起,它才得以重出江湖。现在,波子汽水在日本已经不是单纯的饮料了,更成为日本的一种文化符号,这在很多日本的影视作品中都有体现,日本的很多观光胜地也有售卖这种饮料。
很多人对波子汽水的印象依旧是,在炎热的夏季,动画中的角色按下玻璃珠时发出的那一声闷响,以及玻璃珠与瓶子碰撞时的声音所传递的清凉感。这种清凉感甚至超越了汽水本身的口感。在那个商品匮乏的年代,这种简单的甜味饮料成为夏季消暑饮料的唯一选择,它承载更多的是那个年代人们的回忆。